文:Jarvan
科技的不斷進步,不斷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古代有火藥、指南針、造紙術、活字印刷術。現代則有高鐵、網購、行動支付和共享單車。每一項發明的出現都便利了人們的生活,其中網購的出現更是直接改變了大家的購物方式。
一個新行業的出現總能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網購火了之後,與之相關的產業孕育而生,快遞行業就是專門服務於電商的,網購行業不斷發展,快遞行業也迎來了發展的高峰期。隨著各種網購品牌的出現,各種快遞品牌也誕生了,一方面它們確實有利可圖,另一方面,快遞行業的競爭壓力也在不斷增加。
喜歡購物的朋友都應該知道唯品會。唯品會憑藉「大品牌也可以打折」的優勢,也獲得了眾多消費者的青睞。許多電子商務平臺在發展壯大後也會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統。比如京東就有自己的物流體系。淘寶也有了自己的菜鳥網絡。
唯品會也是如此,它也有自己的快遞業務,即品駿快遞。但在2019年,唯品會宣布與順豐快遞達成業務合作,並終止品駿快遞業務。而唯品會的這種經營,也引起了外界的關注和熱議,那麼為什麼駿快的產品會被老僱主「拋棄」呢?
數據顯示,品駿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唯品會創始人兼CEO沈亞持股65%,唯品會的另一位創始人洪曉波持股35%。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18年12月,該公司擁有超過3萬名快遞員,每年遞送超過2.9億個包裹。
據公司官方網站顯示,品駿快遞在華南、華北、西南、華中和華東擁有6大倉儲物流中心,總面積超過200萬平方米,4000多家自建門店。此外,在業務方面,品駿快遞表現良好。2019年7月,品駿快遞宣布連續22個季度實現盈利。
但在2019年10月,唯品會卻宣布將把品駿快遞賣給順豐快遞。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品駿快遞是一家優秀的快遞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快遞行業,實現持續盈利是非常不易的。然而,如此「優秀」的品駿快遞仍被停運,其背後的原因是唯品會「相上了」順豐。
2019年11月25日上午,唯品會宣布與順豐進行業務合作,並表示自2019年11月下旬起,品駿快遞將不再經營唯品會電子包裹的快遞業務,隨後將委託順豐提供包裹遞送服務。
而對於這一決定,唯品會方面也做出了回應。唯品會指出,受單平臺規模效應的限制,唯品會的單件物流成本高於快遞行業平均水平。為了有效補充運力,實現成本控制,唯品會與順豐達成深度合作。
當唯品會與順豐合作時,外界也更關心品駿快遞何去何從、事實上,也有消息稱順豐想收購品駿快遞,但順豐否認了這一消息,順豐並沒有收購品駿快遞的計劃。
2019年底,品駿快遞還宣布了員工安置計劃。員工可以申請在最近的順豐公司工作。此外,他們還可以被調到其他崗位,對沒有調到其他崗位自願申請離職的員工也將給予經濟補償。
作為一個電子商務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考慮成本是無可厚非的。同時,物流外包是時代潮流,唯品會與順豐的合作也將實現雙贏。然而,曾經繁榮的品駿快遞只能默默離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