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長飛絮輕,笑從臉邊生——致敬2020清明

2020-12-11 桂子聊書畫

2020,庚子年,4月4日,後天是中華民族的清明節。

這將是一個不平常的清明——新型冠狀病毒依然橫行在我們居住的星球上,只不過中華大地暫時得到了一些安靜。

『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這是當下我們國家面臨的局面,而稍前還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

網絡配圖

太多人因為這場疫情失去生命,這種局面目前也沒有很樂觀地改善,今天午間新聞裡,美國確診人數已經突破12萬,義大利死亡人數突破13000例,西班牙也接近1000例。

近日看到一則新聞,鍾南山院士說,全球疫情拐點可能在4月底。

好在,我們的清明可以出門,也可以祭掃。

網絡配圖

江南的清明與我家鄉大不同,這裡有『清明糰子』或『清明餜子』,而我的家鄉沒有任何一種食物可以在清明節專用,哪怕是與清明節相關。

所以,我買了一些『清明糰子』帶回去。

雖然在江南生活了近二十年,清明糰子(餜子)的做法我依然不甚了解,但是,我喜歡這種食物,青翠的綠色小糰子,裡面包著豆沙或者芝麻,又甜又糯,還有艾草的清香,最最重要的是,那一小團的『翠綠』和這個節氣,這個季節多麼相襯啊。

晚櫻正好

清明餜子,市面上沒看到賣的,形狀應該更類似水餃。以前有同事從家裡帶給我們吃,偶爾也會有病人拿給我們吃。如果說,清明糰子精緻富有情調,那麼清明餜子則更純樸,更有田園氣息,這兩種食物的外層我都極愛吃,說到裡面包的餡兒,就都有些不喜了。

清明糰子的餡兒偏甜了些,而清明餜子的餡兒有些簡單和粗燥,大多是鹹菜香乾,切的也不夠細。

其實,清明糰子和餜子的外皮兒也不太一樣,前者細軟,後者略粗俗。

倒是高祖生煎店裡,這個時候會自製清明餜子,我吃過一次,恰好符合我的味蕾,但願有機會再品嘗。

清明糰子

清明節,最著名的古人詩句應該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然後,我在網上大致找了一下,關於『清明節』的詩句絕大部分都是悲傷或者低落的——這樣一個祭祖的日子,尤其在古代,前面還有個『寒食節』,好像除了『悲傷低落』,其他的情緒都不合適。

然而,2020的清明,真的需要一些明媚的語句給我們一些安慰,一些來自文字的喜悅的暗示——唯有好好活著,才是對逝者最好的懷念!

網絡配圖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晏殊給我們留下的這闕『破陣子 春景』可以給我們一些明媚的春光,也可以給我們一些來自心底的微笑。

願華夏安康!地球安康!願你我擁有每一個明天都可以心安!

相關焦點

  • 詩意清明丨不忘故人 莫負春光!主播黃凱帶你走進詩詞裡的俏麗春景
    編者按:春花次第爭妍,春林逐漸茂盛,又至清明時節。清明,是節氣,是法定假日,是祭拜先祖的日子,更是民族的文化載體和精神寄託。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以清明為題,留下無數詩句。詩意清明,詩累累,情切切,意盈盈,無限情愫蘊含其中。閃電新聞推出《詩意清明》,帶大家感受詩意之中的別樣清明。
  • 清明讀詩,是最好的祭奠
    「飛絮落花,時節近清明」,仍是小中庭發生的事情。看到柳絮輕飛落花滿地,這時你才想起時節已近清明。仿佛一個局外人,你剛剛走進時間的序列。這幾行純寫景物,然正所謂景語即情語。觀看的視角,表達的語調,無不帶有觀看者的的感覺。最後幾行「睡起捲簾無一事,勻面了,沒心情」,一個女子出現了。
  • 10位詩人,10首清明詩詞,一樣的節日,不同的心情
    >六曲闌幹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在黃庭堅看來,清明風光雖好,可田野上那些長滿雜草的墳墓令人感到悽涼。不論前人是貧賤愚蠢還是賢能清廉,最後留下來的只不過是滿目亂蓬的野草而已。人生,總有坎坷時。發發牢騷,抱怨下,然後站起來,拍拍塵土,繼續前進。畢竟,坎坷在繼續,生活也要繼續。
  • 今日清明,致敬英烈,緬懷同胞!
    清明是春季的第五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清明,叄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此刻太陽直射點向北回歸線繼續前進日照時長增多太陽高度角增大春風徐徐迎來清潔明淨的人間四月天典古人過清明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都城人出郊。
  • 清明|緬懷英烈,致敬英雄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清明|緬懷英烈,致敬英雄 2020-04-03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滿庭芳女子詩社|4月社課 清明 踏莎行
    10玉兒庚子清明細雨輕飛人似潮,半旗屏氣野雲飄。且聽華夏拉警笛,試問誰家鳴鼓簫?楊花青霄磨玉,看柳堤飛絮。欲挽春光駐蘭浦。卷緗簾,牽手蛺蝶黃鸝,雲溪畔,綴在浣紗砧杵。酒旂浮市郭,蒲草蓬門,伴與騷人說荊楚。斷垣小池邊,化作青萍,邀弦月,和伊共舞。在西園,剪燭待歸人,灞橋上,相攜一川煙雨。
  • 清明節,賞析元稹的《詠廿四氣詩·清明三月節》
    楊柳先飛絮,梧桐續放花。鴽聲知化鼠,虹影指天涯。已識風雲意,寧愁雨谷賒。譯文清明向著晚霞,才肯展露絕代風華;山泉映著華光,才懂得清明的意蘊。3.飛絮:像棉絮一般飄飛的柳樹種子。4.鴽[rú]聲:古書上指鵪鶉類小鳥發出的聲音。5.化鼠:田鼠的變化。清明一到,田鼠就因天熱躲進洞穴。6.虹影:彩虹的影子。7.雨谷:指布穀鳥。
  • 漫天飛絮太惱人,奉賢綠化部門:讓飛絮不飛,妙招在這
    漫天飛絮太惱人,奉賢綠化部門:讓飛絮不飛,妙招在這 2020-05-21 12: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明詩句_描寫清明的50首古詩
    清明 - 宋代·王禹偁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清明日對酒 - 宋代·高翥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壬戌清明作 - 清代·屈大均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
  • 梨花落後清明:古詩詞裡的花與少年
    如今的公曆上,冬至後一百零五日就是清明。當代「清明」還吸納了古代上巳(三月三)的部分習俗。三個節點離得太近,都在二月底三月初,元明以後就慢慢合流了,也註定這個日子義蘊複雜,百感交集。所以恰逢千花百卉韶華勝極的寒食清明,當年又是少年行樂場、舉世狂歡節。「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是王維的少年;「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是李白的少年;「何處難忘酒,朱門羨少年。
  • 飛絮年年飄,治理出新招(說道)
    相關治理方法也多有報導:更新樹種淘汰楊柳雌株、給樹木注射藥物減少飛絮、水槍衝洗修剪枝條等。不過,從各地實踐來看,想取得明顯效果,難度不小。飛絮為啥成了一個老問題?一方面,綠化本身是長期工程,樹種更新不可能一蹴而就。以北京為例,林業專家指出,如果沒有楊樹,「綠色天際線」將降低10米;如果沒有柳樹,綠色將少一個月。楊樹、柳樹不可能一砍了之。
  • 「2020清明」貴州:文明祭掃,就是對逝者「最好的懷念」
    祭祀在「心」,不在「形」,別樣的清明,別樣的祭掃,因「疫」而變,共戰疫情,貴州各地倡導這樣來紀念,弘揚文明祭祀新風尚!網上祭祀Tips:·中華英烈網「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平臺  http://www.chinamartyrs.gov.cn/2020qm/  ·貴州省「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
  • 飛絮:這個鍋我不背
    飛絮:這個鍋我不背 2020-05-12 11: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豐臺區東鐵匠營街道:精準施治 飛絮瞬減
    人民網北京4月17日電 吹面不寒楊柳風,為京城送來春光和煦,也帶來了惱人的飛絮。4月6日,東鐵匠營街道居民劉先生給街道打電話反映,零星楊絮已在蒲黃榆四裡附近「出沒」,作為鼻炎患者,一年中最難熬的時光就要到來,希望街道能夠幫忙解決。
  • 踏青出遊口罩先別摘 預防飛絮過敏需做好以下防護
    每年春天,百花爭豔,春光無限,是大家踏青出遊的好時機,但就是會受到飛絮的困擾。對於是否進入到飛絮始飛期,其實有一個標準,那就是當地超過20%的樹木開始出現飄絮才算進入到始飛期。但是對咱們老百姓來說,沒有辦法去精細的計算,只要大街上看到了,就要開始去防護了。
  • 北京的楊柳飛絮會傳播新冠病毒嗎?易感人群如何防護?解讀來了
    按照以往經驗和今年的氣候情況,從4月4日開始,本市已經進入飄絮期。對於易感人群來說,這真不是個好消息……為了幫大家做好防護,小編整理了一些注意事項:Q:在飄絮的季節,戶外出行需要注意什麼?A:需要隨時關注天氣預報,如果天氣連續兩天以上高溫無雨,容易引起飛絮高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