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鬼勾魂,無常索命,相信很多人都聽到過這樣一句話,黑白無常,是人們談論怪力亂神所避不開的話題,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民間故事中,這兩位典型勾魂使者的故事。
無常有黑白,對應著中國道教的陰陽兩極,符合道家中的陰陽學說,黑白無常是漢族民間傳統文化中的一對神邸,也是幽魂中最有名的鬼差。
白無常,原名謝必安,身材高瘦,面色慘白,口中吐著一條長舌,樣貌頗為駭人,而謝必安一名,據傳意味著酬謝神明則必安;而黑無常,原名範無救,面容兇悍,身寬體胖,個子小而面黑,範無救一詞寓意著犯法著無救。
黑白無常兩位勾魂神邸手持腳鐐手銬,專職緝拿鬼魂,協助賞善罰惡,是閻羅王、城隍、東嶽大帝等冥界神明的得力部將。
白無常與黑無常並稱無常二爺,白無常為七爺,而黑無常,則稱八爺,被列為十大陰帥之列。黑白無常樣貌不一,而性格亦是迥異;白無常笑顏常開,口吐長舌,頭戴一頂白色長帽,至於長帽上所撰寫的文字,坊間說法不一,有人說是『你也來了』四個大字,而更多人所相信的,則是一見生財。
而黑無常與白無常則相反,黑無常一臉嚴肅,頭戴一頂烏黑長帽,撰寫著『正在捉你』,亦或是『天下太平』四個大字。
至於無常為何會有黑白之分,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關於這些,大致可以歸類三個原因;其一,中國宗教中的神靈,普遍具有人間性,意思就是類人,保持有很多人的特性,而捉拿惡鬼,不能一天到晚只有一個在司其職,總要有人輪班,不然,長期是受不了的,(看到這裡相信很多人都是會心一笑,還真是人性化)故此,白天一個,夜晚一個,可以輪班值守,不至於有所疲累。
其二,便是道家的陰陽學說,黑白無常所遵從的不是顏色區分,當然,這是從外表看去最為直觀的分辨方式,但從道教的陰陽學來說,黑白對應著陰陽兩極,亦如太極圖的黑白兩極,如此才符合道家的陰陽學說。
其三,便是源自民間的傳說故事分析得來的,是由於兩人的分工所決定的,白無常多為懲治那些不夠稱的幽魂,而黑無常則是專拿鏈子、鐐銬捉拿惡鬼的,故此有了黑白無常的區分。
關於黑白無常兩人的經歷,相比很多人有所耳聞,也就是他們為何會稱為冥界的勾魂使者,持鐐銬捉拿冤魂的,下面,我們就來說說。
白無常謝必安,人稱七爺,黑無常範無救名喚八爺,據傳,兩人自幼相識,私交甚好,情同手足,有一天,兩人相協走至南臺橋下,天降大雨,七爺要八爺稍待,回家去取雨傘,怎料七爺走後,雷雨傾盆,瓢潑墜落,而南臺橋的河水暴漲,八爺不願失約,獨立離去,最後,因身材矮小,被暴漲的河水淹死。
而不久後,七爺取傘回來,見八爺不見了蹤影,痛不欲生,於是,便在南臺橋的橋柱上吊死了(正是因此,傳說中白無常的形象往往是吐著長長的舌頭)。
後來,閻王爺深感二人信義深重,於是便命他們在城隍爺前捉拿不法之徒,由此,便有了厲鬼勾魂,無常索命之說。
下面,我們來說說關於道家中,陰陽學說對於黑白無常的解釋,也就是,為什麼人死之後都要有黑白無常前來接引,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在道家學說中,人是如何由陰陽所構成的。
男性,在道家學說中被稱為陽體,是由陽魄(鬼仙)加上陰魂所構成的;而女性,也就是陰體,則是由陰魄加上陽魂所組成的;至於剛出生的嬰幼兒,則是被稱為新體,是由動物魄(動物屍體)加上陰魂加陽魄(下體)所組成的。
為什麼人死後必須要由黑白無常同時接引呢?打個比方,好比男性的陰魂由白無常接引,那黑無常則會無用武之地,白無常獨自就能解決問題,為何還要兩人同時而來呢?
這就是涉及到了道家學說中關於魄的問題,魂魄魂魄,相信很多人都會認為這是一個並生的詞彙,但在詞典的解釋中,魂魄二字卻是包含著不同的寓意。
眾所周知,魂飛魄散則寓意著人死,魂要飛,魄要散,實際上是在將魂與魄都離開了人體,而魂要飛,就是指被無常吸引,捕捉;而魄要散,就是魄不再聚集於體內,被外力抽走,而解散了魄的形體。而散魄,還得依靠外力,也就是這裡所說的無常,其原理,就像兩塊磁鐵一般,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陽魄遇到黑無常則會相吸,魄就會被從人體總抽走,直至魄散人亡;同理,陰魂則要相遇白無常才能散魄,也就是說,對於男性而言,白無常吸其陰魂,而黑無常則要驅散其陽魄,反之,對於女性來說,黑無常吸其陽魂,而白無常則驅散陰魂,正是為此,當人逝世後,必須要黑白無常來同時接引。
坊間還有一種說法,白無常接引善人的魂魄投胎轉世,而黑無常,則緝拿兇惡之人的魂魄入地獄,故此也有傳言,不要怕黑白無常接引,對人而言並非是件壞事,起碼你未曾變成孤魂野鬼。
如果人多行善事,黑白無常接引時就會有仙樂、蓮花等美好事物呈現,但能夠達到那種層次的人著實少見,但這挺不能阻礙人們的嚮往,相反,為之而努力的人卻越來越多。
故事到此也差不多結束了,關於黑白無常,民間流傳著太多關於他們的故事,死後勾人魂魄,當然,這只是一種古代人對於死時的莫名恐懼,畢竟,沒有人會在死亡真正來臨時保持平靜心態,而我們,所能做的,便是以一種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將其看成一種神話傳說去看待便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