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導語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找回成功的喜悅,找回失去的信心,找到前進動力和方向。
在這個大千世界當中,我們時常都會被物慾橫流操控自己的心情,人要學會合理掌控自己的心情,其實比做聖人還要難,但這也是我們不得不去學會的東西。大多數人調整心態的辦法都是通過強制性地冷靜自己,或者是通過媒介來平復自己,或許是通過讀書,或許是通過看一些影視作品,每個人的步驟是不同的,但目的卻是一樣的。
而新海誠的這部動漫——《天氣之子》就把天氣和心情息息相關在一起了,關於這個創意和想法其實也算是相當不錯了,因為很多人的心情確實是和天氣有著關聯,雨天的時候會給人一種平靜的感覺,晴天的時候會給人安逸的一種感覺,雖然不全是這樣,但是生活中的大部分人是這麼認為的。
02《天氣之子》
《天氣之子》上映在2019年,因為是新海誠創作出來的作品,因此被人們吹捧也在情理之中,不過說實話,新海誠現在所創作出來的作品的風格已經和之前大有不同了,在《秒速五釐米》、《言葉之庭》和《雲之彼端》當中他更傾向於是感情的表達,而在後續的《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當中更傾向於讀者和觀眾的感受。
對於觀眾來說的話這確實也算得上是一件好事,畢竟之前的故事當中都讓人感到感情是那麼地無力,即便是擁有超乎常人的忍耐力和毅力也彌補不了現實帶來的空洞。所以在新海誠的老粉絲看來,《天氣之子》缺乏的是現實的因素,而夢幻和虛擬的比重同時又太大。
小結:總體來說的話大家給予《天氣之子》的評分還算是比較中肯,幾乎都給予了一個三星的評價(五星為最高,一星為最低),畢竟要說它好的話也實在是拿不出具體的角度,說太差的話《天氣之子》在畫面的製作上又要比很多動漫優秀,馬虎的並不是製作而是故事的本身。
03天空的孩子
這部動漫的名字也就和本身的故事相同, 她是天氣的孩子,整體的故事也比較簡單故事的路線也就是圍繞著陽菜能夠化晴天空而被人們稱為「晴女」。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著各自的夢想,陽菜利用放晴來賺錢也是合乎情理的事情,畢竟自己也才只是一個中學生,還有著一個弟弟要自己養活,而對於她來說錢是必須的,中學生的能力有限,因此利用自身的特性來維持生活也沒什麼不對。
但我們看到的表明和現實的差距還是十分大的,陽菜所展現出來的也只有自己快樂和活潑的一面,她是天空的孩子,她也能放晴整片天空,但是唯一解不開的卻是自己的心結。其實《天氣之子》的故事刻畫得有點太過膚淺,也就導致我們所看到的只是故事溫馨的那一面。(但也有很多人認為故事就應該如此,反而是加入了諸多元素的話會導致太過壓抑)
對成人世界來說,主角的煩惱既幼稚又荒唐,影片的重點也顯然是把「不負責任」作為了自身的主題,這其實也就是在側方面反映著現代化的問題,即便是青少年也應該明白自己身上所背負著的責任,而不是把年少作為理由。
04微解析
本作的故事和新海誠以前的作品比起來最大的缺陷就是主線的故事起步太晚,在影片的前期也根本不能讓觀眾看出來到底想表達一個怎樣的故事,反而是拖沓的劇情讓大家覺得不滿。從男女主的相識開始算成故事的主線的話,整個故事還是處於一個離線的狀態,說實話《天氣之子》給人的感覺並不算太好。
但好在故事中間的溫馨場面和結尾受到了大家的喜歡,雖然說和新海誠的前作比起來要差一些,但新海誠現在的作品其實也就是為了滿足觀眾的喜好。X君本人的話其實算是比較喜歡獵奇和突兀的劇情,雖然說這種結尾能夠填滿人們內心的空虛,但同時也缺乏了新海誠原有的味道。
05總結
犧牲在故事當中的比重顯得尤為重要,到底是為了城市而拯救陽菜,還是為了拯救陽菜而犧牲整個城市?無論是哪個選擇都不是輕而易舉就可以決定的,從倫理道德的角度出發,放棄城市拯救陽菜並沒有錯,誰都不能成為任何事情的犧牲品,而本身連綿的大雨也不是陽菜造成的,因此也就沒有必要去承擔這些。
但是放在現實生活中來說的話,男女主角這些生活在底層的小市民是最容易被犧牲的。成年人和孩子觀看動漫的角度都不同,如何看待這個故事,也要看觀眾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