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裡口山的「桃花源」

2020-12-22 央廣網

央廣網威海8月17日消息(記者周堯 劉穎超 山東臺趙國偉 威海臺馮超)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必須有產業支撐。在山東省威海市近郊的裡口山,依託自然環境優勢,王家疃村黨支部帶領村民大力發展以農家樂和採摘園為品牌的特色休閒觀光農業,實現了無數城裡人的「田園夢」,也讓新農村煥發勃勃生機。《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今天播出《裡口山的「桃花源」》。

威海市近郊的裡口山上有座小村莊——王家疃村。這裡三面環山,溪水潺潺,村裡特色的石頭房子古樸雅致,吸引了各地遊客紛至沓來。可如果將時針撥回到2009年,劉俊彤剛嫁過來時,這個「新家」曾讓她倍感委屈。

劉俊彤介紹家裡的生活用水改造成果。(央廣記者 周堯 攝)

「11年之前,這個村裡頭,比如說咱們是刷碗的廢水,還有上廁所的話都很不方便……」結婚11年,劉俊彤見證了村裡翻天覆地的變化。2016年以來,王家疃村提速升級環境整治,建成村級小型汙水處理站和管網,生活汙水集中收集處理;完成了「廁所革命」;開展農村清潔供暖改造;還實現了城鄉一體化垃圾清運,定期組織村民義務清掃。

劉俊彤介紹家裡的特色水果。(央廣記者 周堯 攝)

「就感覺咱們村裡建設,招來的人多,外地遊客普通比往年高一些,比如說上海買我媽這個李子,以前李子一下來賣的慢,有個上海客戶去年沒來,今年的話他就定,所以這樣水果就很省事,賣給他上千塊錢省很多事兒,所以就感謝外邊的遊客。」 劉俊彤說。

就在劉俊彤家不遠處,一棟白色石頭房子在周邊紅色房屋的整體背景中顯得格外突出,這裡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悅己萱咖啡吧。為提升鄉村旅遊層次,村裡對破舊空置房屋回購整修,並邀請了設計大師精心打造不少精品示範項目,咖啡吧就是其中之一。店長楊梓平2019年從大城市辭職來到這裡,打造了她心中靜謐的「鄉村客廳」。

悅己萱咖啡吧楊梓平(右一)接受央廣記者採訪。

楊梓平介紹說:「過去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來到山裡沒有一個歇腳的地方,(現在)大家能夠在這裡真的是感受這種大自然給予我們的這種財富。我提供的咖啡、茶、果飲,大家找一個能夠安靜下來,能夠看看書聽聽音樂,然後跟家人聊聊天這樣的一個環境吧。」

硬體改善的同時,村裡的特色水果種植業也因為農家樂和採摘園的興起而紅火起來。劉俊彤家果園的年收入三年就翻了一番。「三年之前咱們村裡頭正式有遊客了,才開始賣,頂多能賣1/3,以前的話2—3萬(一年),但今年到7月份這兩個月至少能收入1萬了。」劉俊彤說。

2019年,王家疃村共接待遊客126.8萬人次,實現銷售收入1億元。劉俊彤說,原本全家人已經決定要搬離村子,在張村鎮的樓房也已經裝修完畢。可自從家門口的休閒公園建好後,每到5月,一串串漂亮的魯冰花會吸引很多遊客來。劉俊彤索性又做起了花藝,現在,果園生意紅紅火火,花也賣得很好,全家人決定哪兒也不去了。

「15年之前的確是我的樓裝好了,我就預備搬,這兩年期間,村裡頭建設好了,水果也能賣了,不想搬,還在這空著,我都後悔了。」劉俊彤說。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裡口山:村民樂享「家門口」經濟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裡口山:村民樂享「家門口」經濟 2020-07-26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糧食種植大戶的美好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楊德珠:現在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他們都喜歡吃這些含有豐富營養價值的,最近兩年人們都認可了,都能賣出去。老楊說,現如今,他當起了鄉親們的農業技術員,指導大家種植新品種,希望幫助更多的鄉親致富奔小康。楊德珠:他們和我探討啥了,種玉米怎麼種?種這個香食玉米怎麼種?種這個小麥需要施什麼肥?我就把我自己怎麼種給他們說了。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736平方公裡!這葉「綠肺」潤澤津城
    而在津南區辛莊灣、鹹水沽灣生態屏障區內,林豐花茂、稻田千畝,猶如一方「城市桃花源」,給人們帶來了怡人清涼和滿眼綠意。千畝小站稻示範區這片「桃花源」屬於天津雙城生態屏障建設規劃的一部分,雙城生態屏障位於天津市中心城區與濱海新區之間,該地區是內陸生態溼地系統向濱海灘涂溼地系統轉換的重要生態功能區。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感受小康進程「中國風」
    「小康」以及「大同」,是先輩們憧憬的社會理想,是典型的中國表達。筆者近日跟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採訪團一路走來,途經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穿林海,過草原,進農村,真切感受到農業在強起來,農民在富起來,農村在美起來,感受到奔小康進程中的「中國風」「中國範」。  小康實踐更注重鄉情。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走向幸福生活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窗明几淨新生活。我們在房間裡見到了大學畢業正在複習考研的高俊祥,他說:「2005年,我們家和其他村民從臨夏州東鄉縣偏遠山區整體搬遷到這裡,如今已整整15年了。如果沒有移民搬遷,我們不可能過上今天的幸福生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任志波:特色養殖奔向「甜蜜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任志波:特色養殖奔向「甜蜜生活」 2020-08-19 15: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光影見證小康:文昌閣和四望亭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光影記憶。
  • 中國機關後勤雜誌社組織召開「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攝影展...
    歡迎關注「中國機關後勤」微信公眾平臺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歷史時刻,各族幹部職工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凝心聚力,艱苦奮鬥,正闊步走向美好小康生活。8月5日,由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中國機關後勤雜誌社、中央宣傳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主辦,人民日報社攝影部、人民畫報社、民族畫報社協辦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攝影展溝通會在民族畫報社召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詩意白沙」,實現更高質量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詩意白沙」,實現更高質量小康 2020-09-13 1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菜籃子」裡的小康夢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今天來看「菜籃子」裡的小康夢。地鐵一號線站外,就是原來的紅橋區佳園裡社區商業街。上世紀80年代末,由於周邊佳園北裡、佳園東裡等5個小區,有近3萬名居民要買菜,這裡逐漸形成了佔路市場。許愛順,1994年從山東德州來到天津做小本生意,賣雜糧、賣蔬菜。雖然天天起早貪黑、吃苦受累,但跟在老家打工相比,能賺到的錢多了。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太原市美術作品展
    本次展覽共展出美術作品100幅,美術有國畫寫意畫、工筆畫,油畫、版畫、水粉畫,內容有山水、花鳥、人物,作品通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鮮明主題,呈現了新時代勞動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脫貧攻堅,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的精神,描繪出太原市的風景名勝、人文歷史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山海有盟,魯渝攜手奔小康
    從渤海之濱到西南山川,從黃河口到長江畔,魯渝扶貧協作踐行著跨越千裡的誓言,實現了脫貧攻堅摘帽和鄉村振興的接力跑,跑出了奔向小康生活的「加速度」。東營酉陽稻田養蟹試驗示範基地 徐金利 攝一個個特色扶貧產業在大山深處落地生根,亮堂了山裡人的小康生活,也讓山區長出了「搖錢樹」。「山東對我們的幫扶稱得上是雪中送炭。」秀山縣隘口鎮屯堡村茶葉基地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熊軍昌說。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鄉間之美引「客」歸
    在鄭友山看來,憑藉這批人的示範帶頭作用,不僅解決了很多鄉村建設中的資源、資金等難點問題,還能調動更多老百姓的積極性,讓他們成為鄉村振興中的主體,變「要我振興」為「我要振興」,為大家走向小康生活注入強大動力。土雞養殖  雲縣家興林下土雞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雲宏,就是大樹村返鄉致富帶頭人中的典型代表。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溫暖的迴響·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賈家寺...
    風景如畫的賈家寺村李引生(左)與賈永忠拉起了樂器,唱起了秦州小曲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王佔東 張永剛「總書記的話兒記心間,要把貧困生活變好變富裕。這樣的好事今日實現了,小康生活比蜜甜,幸福的日子賽櫻桃。那我們把秦州小曲給他唱一唱呀,唱一唱……」盛夏時節的傍晚,位於天水市秦州區南5公裡的皂郊鎮賈家寺村,山清水秀,夏風習習。在村口南河之畔的秦州小曲非遺館內,72歲的村民李引生與76歲的賈永忠拉著樂器,唱著祖祖輩輩傳唱的秦州小曲。「如今,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心裡暢快得很吶!閒了就拉拉咱秦州的小曲!」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小腐竹」挑出「新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小腐竹」挑出「新生活」 2020-10-27 11: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大紅燈籠照亮致富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大紅燈籠照亮致富路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文博 通訊員 丁海琴金秋九月「過去,我們村沒有集體經濟,村民打工得去外面,現在村支部引進樂村淘公司,把宮燈廠建在了村民家門口,不僅能夠讓老百姓就近務工,而且能增加村集體收入,一舉兩得。」瓜州縣沙河回族鄉常順村黨支部書記趙永利說。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橙子姐姐」與她的轉場人生
    推薦閱讀「小康生活·舞動鄉村」全省鄉村廣場舞大賽火熱舉行中,一起來C位出道吧!「小康生活·美在贛鄱」女性攝影主題大賽開始投票啦!「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千百年來,我們從未停止對小康生活的憧憬。如今,全面小康終於觸手可及。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我們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邁向更加壯麗的新徵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102)讚一個!聖女果種植「錢」景好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102)讚一個!聖女果有「小金果」「愛情之果」的美稱。黃花灘鎮馬路灘村村民薛剛今年流轉了五道溝56座日光溫室,全部種植了聖女果。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馮何秀:小豆腐坊「磨」出好日子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馮何秀:小豆腐坊「磨」出好日子 2020-07-14 20: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七)
    熱情的劉大姐拉出跳廣場舞用的音響設備,放起了耳熟能詳的《好日子》,「陽光的油彩塗紅了今天的日子喲,生活的花朵是我們的笑容……」歡快的樂曲輕柔地流淌在廣袤的梨樹黑土地上。調研手記:「我十分關心糧食生產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