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電商頑疾多 雲集、環球捕手、貝店、蜜芽plus等被傳涉嫌傳銷

2020-12-19 單行科技

2020年下半場,社交電商的風向標似乎發生微妙的變化。6月29日,淘寶旗下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運營方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及相關公司等因涉嫌傳銷被凍結4400多萬元。同時,社交電商「斑馬會員」相關公司涉嫌傳銷被法院凍結3000萬元引發媒體關注,值得注意的是,7月1日,微博某大V爆料貝貝集團旗下會員制折扣商城『貝店』涉嫌傳銷被罰萬元的消息也不脛而走。一時間,社交電商深陷「涉傳」困局,未來發展之路也是略顯「迷茫」。

此外,據網經社不完全統計,雲集、斑馬會員(環球捕手)、貝店、花生日記、達令家、大V店、萬色城、甩甩寶寶、全球時刻、達人店、楚楚推、洋蔥海外倉、有好東西、好衣庫、閨秘mall、小黑魚APP、素店、優可生活、紅人裝、蜜芽plus、愛庫存、芬香、未來集市、粉象生活等社交電商均被傳出「涉嫌傳銷」的質疑聲。

8月3日,依據國內電商專業消費調解平臺「電訴寶」(315.100EC.CN)2020年上半年受理的全國435家電商平臺海量用戶消費糾紛案例大數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了《2020年(上)中國社交電商消費投訴數據與典型案例報告》。

退款難、質量差、網絡欺詐成熱點投訴

2020年上半年期間,社交電商的用戶投訴領域主要集中在國內網購、商家糾紛、網絡支付,佔比分別為67.48%、17.04%、2.21%。投訴社交電商的用戶性別佔比分別為男性(56.40%)、女性(43.60%);投訴金額區間前三依次為0-100元(35.40%)、100-500元(25.66%)、1000-5000元(12.83%)。投訴社交電商的用戶集中地前三依次為廣東省、山東省、浙江省,佔比分比為16.37%、9.96%、8.41%。

據國內電商專業消費調解平臺「電訴寶」(315.100EC.CN)受理用戶維權案例顯示,退款問題、商品質量、網絡欺詐、發貨問題、售後服務是2020年上半年期間社交電商投訴的主要問題。

2020年上半年「電訴寶」受理投訴中涉及的社交電商平臺有雲集、斑馬會員(環球捕手)、貝店、達令家、甩甩寶寶、楚楚推、洋蔥、有好東西、愛庫存、粉象生活、每日一淘、興盛優選、全球自選。此前,大V店、全球時刻、小黑魚APP、未來集市、你我您社區團購、萌推、萌店、小象優品、順聯動力、淘集集等也涉及消費者投訴。

此前發布了《2020年(上)中國電商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報告公布了《2020年(上)零售電商消費評級榜》,涉及零售電商、進口跨境電商、在線拍賣、二手電商、生鮮電商、直播平臺等五大領域,報告還公布上半年七大電商消費投訴典型案例。其中,社交電商共4家電商平臺入選,包括:達令家、貝店、全球自選、愛庫存。據「電數寶」數據顯示,達令家獲「建議下單」評級;貝貝( 貝店)、全球自選等平臺均獲「不建議下單」評級,在受理平臺移交的用戶投訴,平臺反饋率、回復時效性、用戶滿意度相對較低,需積極受理第三方移交督辦的全國各地用戶投訴線索並第一時間響應、及時反饋,努力提高售後服務水平和口碑。

典型案例披露

【案例一】「達令家」商品降價不返差價 客服說辭多變退款難 回覆:已處理

江西省的樊女士於5月29日在「達令家」下單購買科顏氏清潔面膜,價值219元。未收到貨期間商品卻降價30元,於是樊女士聯繫商家退差價被拒並被告知可拒收後會退款給他。樊女士表示拒收三天後,商家每天給我發信息告知因已經籤收改口不同意拒收。現在還處於一個未解決問題的狀態,客服人員態度敷衍引不滿。對此,「達令家」反饋稱已與供應商溝通確認且申請了僅退款,目前已到帳。

【案例二】「貝店」商品到貨質量問題 售後賠付引不滿 回覆:已處理

曹女士3月9日在「貝店」下單購買奧良烤翅,等到4月5日晚上才收到的貨,收到時冰袋全部溶化,雞翅變味了,馬上聯繫客服,說雞翅壞了叫我扔掉賠償,反覆問賠償的問題,他說會退款,等了10天左右還沒有退,再次詢問時,才說要上傳照片,大家想想一個壞了的東西誰一直留著,結果扔了之後才說要照片才賠,說要麼賠5元的消費券,最高只能賠20的卷。對此,「貝店」發來反饋稱:消費者反饋商品變質問題,核實訂單平臺於5.9已為消費者辦理全額退款。

【案例三】「全球自選」被爆違約拖欠銷售貨款疑跑路 商家維權難

廣東省的冼女士表示她在「全球自選」平臺供貨,2019年12月和2020年01月帳單還沒有結算 全球自選12月應收貨款¥6468.00 全球自選01月應收貨款¥10306.50 合計:¥16774.50,截止到2020年04月14日還沒有結算;而且平臺沒有回覆任何消息,很多商家都收不到貨款。當在平臺的群諮詢截止到2020年03月12日, 對方的回覆:親,目前付款都是分批次的,我這邊會登記好相關情況反饋給領導,有回覆了會告知的哈~ 然後我們後期去再問,已經沒有人回復我們信息。

相關焦點

  • 新零售電商品牌雲集、環球捕手、花兜、拼多多、貝店、蜜芽受歡迎
    最近幾年來,實體商家新零售市場越來越火熱,並形成了以社交電商拼多多等品牌為代表的新興電商戰略群。新零售平臺和傳統電商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比較注重線下熟人關係,通過熟人推薦為主,有效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同時,很多傳統實體商家由於電商專業水平不高,長期處於無法網上開拓業務的窘境,新零售平臺一般都會安排對接的人員予以幫助,解決了商家最大的痛點。因此,新零售行業發展越來越迅猛。當前,在新零售領域表現較為出色的品牌已有不少,包括雲集、環球捕手、花兜、拼多多、貝店、蜜芽等,都表現不錯。
  • 社交電商「一哥悠購」相關公司因涉嫌傳銷被凍結4.2億多元
    (網經社註:圖片採集自一哥悠購官網)今年以來,「涉傳」風險仍然伴隨著社交電商行業。從社交電商「斑馬會員」相關公司涉嫌傳銷被法院凍結3000萬元的消息引起關注,到微博某大V爆料「貝店」涉嫌傳銷被處3000萬元罰款(未經證實),粉象生活因資金提現限額問題一度被傳出因會員制度問題被凍結資金3800萬元,淘寶旗下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運營方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及相關公司等因涉嫌傳銷被凍結4400多萬元,可以看出社交電商未來發展之路也是略顯「迷茫」。
  • 斑馬會員一月內兩曝涉嫌傳銷 被封的環球捕手"換殼"?
    2019年8月28日,北京時間發布《「環球捕手」被封禁這753天變身「斑馬會員」:2月賺5萬疑涉傳銷》一文,該報導稱,斑馬會員創始人「李瀟」,與2017年因疑涉傳銷被微信封禁的環球捕手CEO「李瀟」是同一人。 社交電商發展到今天,已經成就了多個大規模的綜合型全品類平臺。
  • 疑環球捕手換殼斑馬會員涉嫌傳銷被曝光 會員被指用來「填坑」?
    打著「自購省錢,分享賺錢」口號,憑藉「拉人頭」、「多級獲利」、「會員費」等方式吸收公眾錢財,已被指涉嫌傳銷。目前,社交電商已經成就了多個大規模的綜合型全品類平臺,但部分電商因涉嫌傳銷頻遭投訴。近日,斑馬會員就因涉嫌傳銷被《每日商報》、《北京時間》給予曝光。如何規範社交電商平臺、防止被騙成為我們大家關注的焦點。
  • 從淘小鋪涉傳被罰,看社交電商的下半場
    6月29日,據中國裁判文書網公示的一則《行政裁定書》顯示,淘寶旗下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運營方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及相關公司等因涉嫌傳銷被凍結4400多萬元。無獨有偶,近期社交電商「未來集市」、「斑馬會員」、「貝店」等平臺也相繼陷入傳銷風波。社交電商「斑馬會員」相關公司涉嫌傳銷被法院凍結3000萬元。
  • 淘小鋪與斑馬會員千萬元凍帳:頭部社交電商為何普遍「涉傳」?
    事實上,淘小鋪出現此類情況並不是社交電商業的特例,同月,社交電商斑馬會員相關公司涉嫌傳銷也被湖南省漢壽縣人民法院凍結3000萬元。而在此前,社交電商花生日記、雲集、未來集市等同樣因涉嫌傳銷被處罰過。顯然,社交電商業其背後隱含著整個分銷類社交電商存在的巨大隱患以及無法克服的問題。頭部社交電商面臨哪些問題?
  • 美食電商定位左右搖擺,三心二意的環球捕手能走多遠?
    環球捕手方面稱從全球精選20000多種特色美食,還與謝霆鋒「鋒味曲奇」、蔡瀾「蔡瀾」、林依輪「飯爺」等明星品牌合作,致力打造個性化的美食電商,使消費者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全球化的美食生活。據說還在2017年雙十一期間,連續兩天首小時營收過千萬。其實,2017年,在環球捕手APP熱度上升之前,環球捕手也曾和雲集、拼多多一樣在微信上做微商。
  • 將軍範是否涉嫌傳銷?淺談社交電商風口下的「傳銷風波」!
    近期,隨著將軍範app的火爆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類似將軍範這樣的社交電商app平臺是否涉嫌傳銷,自己一旦參與進去是否會賠的「血本無歸」?針對大家的這些疑慮,小編特意又做了一下功課,給大家普及一些關於傳銷的小知識。
  • 母嬰電商屢遭質疑:涉嫌傳銷為何成為「天價」帳戶凍結背後的最大...
    但中新觀察注意到,疫情以來,微商與社交電商、直播電商等線上模式持續被追捧,諸多傳統品牌紛紛轉型該領域,但也暴露出諸多分銷類電商的弊端。 據悉,米友圈代理一共分為4級:分別為38000元聯合創始人、8800元總代、2000一級代理、648元特約代理,其中聯合創始人、總代、一級代理分別需要交納保證金1000元、300元、100元。
  • 2020年國內社交電商增速直線下滑:仍面臨涉傳等十大「亂象」
    社交電商(上)上市公司及「獨角獸」三家 「千裡馬」六家 據網經社「電數寶」電商大資料庫顯示,截止2020年Q2,有贊、蘑菇街、雲集、如涵四家社交電商上市公司中,雲集在營收總量上排第一;有贊營收增速最快;如涵淨利潤總量位於第一;有贊GMV增速位於前列。
  • 「淘小鋪運營公司涉嫌傳銷」 高佣金模式引爭議
    該《行政裁定書》顯示,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調查發現,淘小鋪的運營公司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經營中涉嫌組織策劃傳銷,違反了《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的規定。涉嫌傳銷風險業內人士認為,淘小鋪涉及多級分銷,是較為敏感的營銷方式。私域電商研究中心主任莊帥認為:「多層級分銷是法律所禁止的,從這方面看淘小鋪是違法的,不過其實不太好定義是傳銷,主要是利益的分配和造成的危害,目前社交電商整體對社會造成的危害還比較低。」
  • 母嬰電商緣何屢陷「傳銷」質疑?
    「米友圈」「凱兒得樂」帳戶遭凍結   近日,杭州米友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米友圈」)因涉嫌傳銷被凍結10億元的消息迅速引起社會關注,該消息是來源於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一則題為《淄博市博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杭州米友圈科技有限公司其他行政裁定書》,如今該行政裁定書已經撤除,但新京報、中國網財經在內的多家主流媒體均有報導。
  • 社交電商雲集、貝店上線助貸業務,與持牌消金和互金巨頭合作
    表面上看,天貓、京東電商業績一片大好,但實際上,隨著社交電商的崛起,天貓、京東也面臨很大挑戰。 互金商業評論注意到,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拼購型社交電商,以抖音、小紅書為代表的內容社交電商,以及以雲集、貝店為代表的導購型社交電商正快速崛起。 不同的是,天貓、京東背後金融業務體系早已成熟,已為其築起了安全的護城河。
  • 淘小鋪涉嫌傳銷,阿里夢斷社交電商
    來自最新的消息顯示,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濱州市濱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其他行政裁定書》(以下簡稱《裁定書》)顯示,淘寶旗下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運營方等相關多家企業因涉嫌傳銷
  • 背靠阿里 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運營商涉嫌傳銷被凍結資產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背靠阿里,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運營商涉嫌傳銷被凍結資產  (觀察者網 文/盧思葉) 背靠阿里的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竟然因為涉嫌傳銷翻車了。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濱州市濱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其他行政裁定書》(以下簡稱《裁定書》)顯示,淘寶旗下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運營方等相關多家企業因涉嫌傳銷,被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人民法院凍結資產共計4400萬元。
  • 背靠阿里,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運營商涉嫌傳銷被凍結資產
    (觀察者網 文/盧思葉) 背靠阿里的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竟然因為涉嫌傳銷翻車了。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濱州市濱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廣州三帥六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其他行政裁定書》(以下簡稱《裁定書》)顯示,淘寶旗下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運營方等相關多家企業因涉嫌傳銷,被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人民法院凍結資產共計4400萬元。
  • 多個母嬰電商平臺陷傳銷質疑 米友圈、凱兒得樂帳戶遭凍結
    隨著生活質量的越來越好,如今年輕的寶媽們對嬰兒用品都更加看重,比起一些母嬰店沒見過的牌子,她們更願意在電商平臺購買口碑好的大牌。「米友圈」「凱兒得樂」帳戶遭凍結近日,杭州米友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米友圈」)因涉嫌傳銷被凍結10億元的消息迅速引起社會關注,該消息是來源於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一則題為《淄博市博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杭州米友圈科技有限公司其他行政裁定書》,如今該行政裁定書已經撤除,但新京報、中國網財經在內的多家主流媒體均有報導。
  • 社交電商下的美嘛折扣APP
    如果商家賣東西沒有那麼多套路,專心做產品就好了(當然不現實哈,主要現在運營手段太厲害了)。讓小編再吐槽一下社交電商,盤點這些年火過的社交電商「雲集」、「貝店」、「環球捕手」等等等而與2020年1月7日阿里系又宣布了「淘小鋪」的出身,這是繼淘寶、天貓、支付寶後阿里的第4個親兒子。
  • 你是怎麼被社交電商割韭菜的?
    雲集、貝店、環球捕手、每日一淘、洋碼頭的全球優選、小紅書的小紅店、阿里的淘小鋪等,就是其中的會員禮包派。這價值不等的會員禮包,就成了平臺收割人頭的最好武器,也就是社交電商的第一大謊言。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為「躺賺」二字,而這也是社交電商的另一個謊言,躺賺實則是一個赤裸裸的偽命題。社交電商平臺的宣傳綁定詞多是「躺賺」 :
  • 新零售社交電商平臺有哪些
    1、拼多多 基於微信等社交媒介進行商品傳播,分享,抓住用戶從眾、愛佔小便宜、炫耀、興奮等心理特質,通過激勵政策鼓勵個人在好友圈進行商品推廣,吸引更多的朋友加入進來。 2、雲集 個人或者線下店主通過平臺開店,利用社交關係進行售賣和分銷,平臺一件代發。 3、京東拼購 京東拼購是基於京東商家,利用拼購營銷工具,通過拼購價及社交玩法,刺激用戶多級分享裂變,是實現商家低成本引流及用戶轉化的一個工具,主打「低價不低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