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十三五」時期自然保護地增加七...

2020-12-25 澎湃新聞

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十三五」時期自然保護地增加七百多個

2020-12-19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在國新辦1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表示,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三五」時期,我國堅持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十三五」期間,全國自然保護地數量增加700多個,面積增加2500多萬公頃,總數量達到1.18萬個,約佔我國陸域國土面積的18%。

「十三五」期間,我國開展了25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王宏介紹,這25個試點工程,涉及全國24個省份,惠及65個國家級貧困縣。中央財政已累計下達獎補資金500億元,目前實際完成的投資將近1700億元,試點工程在探索統籌山水林田湖草各自然生態要素進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等方面收到了明顯成效。

「十三五」時期,我國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面保護天然林,擴大退耕還林還草規模,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森林蓄積量超過175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到56%。在造林綠化任務和資金安排方面,向貧困地區傾斜。「十三五」以來,全國新建2.3萬個生態扶貧專業合作社,共吸納160萬貧困人口參與生態建設。累計選聘生態護林員110萬名,結合其他幫扶舉措,精準帶動3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累計安排生態保護修復相關轉移支付資金8779億元,主要支持了生態功能重要地區政府提高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海洋生態保護修復等。

原標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十三五」時期自然保護地增加七百多個》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目前我國已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地1.18萬個
    國務院新聞辦17日舉行發布會,自然資源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時期,我國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修復工作成績顯著。
  • 「十三五」時期 全國自然保護地總數量達到1.18萬個
    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時期,全國自然保護地數量增加700多個,面積增加2500多萬公頃,總數量達到1.18萬個,約佔我國陸域國土面積的18%。   王宏在發布會上表示,「十三五」時期,在全國重點生態功能區實施了25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為解決區域生態問題、提高區域生態系統質量和功能發揮了示範作用,為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
  • 廣東推動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 南嶺地區經濟生態發展共贏
    2019年以來,丹霞山自然保護地新發現丹霞山剛竹、丹霞山天葵、廣東假野菰、光柄徑邊菇、雙唇蘭、腐生齒唇蘭、卡氏伏翼7個動植物新種(或新記錄種)和菌類。近年來,廣東投資71億元修復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積極探索南嶺生態功能補償。
  • 粵北南嶺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已投資71億
    2018年10月,廣東粵北南嶺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被自然資源部等三部委確定為全國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項目,也是全省唯一一個入圍項目。記者11月30日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截至今年10月31日,項目已完成實際投資71億元,已到位的10億元國家專項資金共支持49個試點工程子項目建設,實際支出近7億元。
  • 「修」出最美生態 河南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有了路線圖
    《規劃》階段成果在我省南太行地區申請列入國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等實際工作中得到了有效應用。  省自然資源廳廳長張興遼說:「這個《規劃》成果來之不易,共歷時兩年半,從提出思路、摸底調查,到徵求意見、修改完善,各參與單位付出了巨大的勞動和心血。」
  • 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基本方略
    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必須打破條塊分割的管理模式,有效克服生態治理碎片化問題,建立多部門、多層次、跨區域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以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為基礎,統籌各類規劃、資金、項目,對山水林田湖草進行一體化保護、一體化修復,變「各炒各的菜、各吃各的飯」為「各炒拿手菜、共擺一桌席」。
  • 山水林田湖草修復工程指南發布 推動一體化保護和修復
    本報北京9月22日電 (記者朱雋)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自然資源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日前聯合印發《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全面指導和規範各地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以下簡稱「山水工程」)實施,推動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
  • 曾伯怡調研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進展情況
    紅網時刻12月7日訊(熊敏 曹丹)4日 , 冷水江市委副書記、市長曾伯怡還率市自然資源、財政、發改、水利局等單位負責人就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建設進度情況進行調研 。 在山水林田湖草項目十標段和七標段 , 曾伯怡仔細詢問項目建設進度、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
  • 全市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現場推進會議召開
    全市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現場推進會議召開 2020-12-10 2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馬保文調研指導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12月7日下午,市委書記馬保文調研指導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要求,要在精細管護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前提下,著眼長遠發展,提升標準境界,建管並重、綜合利用,切實把生態效益更好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 「海北州」祁連: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成效顯著
    通過系統實施總投資6.13億元6大類48子項目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項目,「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在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得到充分實踐。近兩年,祁連縣境內歷史遺留礦山生態問題得到治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效果持續提升,飲用水水源地規範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環境安全隱患得到消除,生態保護修復成效顯著。
  • 自然資源部來我市調研華鎣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
    11月18日至19日,自然資源部國土整治中心副主任羅明率調研組一行來我市調研華鎣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工作。省自然資源廳國土整治中心副主任趙濤,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朱亞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李壽喜、副局長唐世清等陪同調研。
  • 「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讓賈汪變「真旺」
    三年來,賈汪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大力推廣潘安湖生態修復治理經驗,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成功獲批國家級生態修復示範區。系列報導(3)「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讓賈汪變「真旺」仲冬時節,潘安湖溼地公園大小島嶼喬木、灌木、蘆葦遍地,湖面遊弋著成群結隊的野鴨,生態美景不遜春夏秋色。
  • 零陵:趙立平督導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建設情況
    紅網時刻12月3日訊(零陵站記者 陳濤)12月2日下午,零陵區委副書記、區長趙立平深入珠山鎮督導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建設情況,區委副書記龍軍參加。趙立平實地查看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2、5標段開展情況及建設進度,聽取了相關工作情況匯報,並就項目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指導性意見。
  • 我市召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整體規劃》評審會
    2020-07-22 10:18 來源: 澎湃新聞 魅力古交 7月16日,我市召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整體規劃》評審會。 會議聽取了山西省煤炭地質物探測繪院關於《古交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規劃》編制情況的匯報。
  • 馬福義到泰安、濟南調研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12月13日,省自然資源廳與省財政廳聯合對濟南、泰安開展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推進情況開展調研。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馬福義同志參加調研活動。調研組先後參看了泰安市徂汶景區天澤湖人工溼地改造提升工程、岱嶽區道朗鎮西張等5村工礦廢棄地復墾工程及主要公路兩側山體修復和濟南平陰縣3處廢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馬福義指出,2020年是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複試點工程實施的決勝之年、收官之年,要按照國家有關要求,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績效目標任務。
  • 建甌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精品示範工程
    面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期、窗口期,近年來,建甌市不斷拓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路徑,優化人居環境,以綠色發展之路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甌市總投資23351萬元,實施建溪流域建甌市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廢棄礦山及地質災害綜合治理項目、水土流失治理與農業生態功能提升項目「三大」工程,進行生態保護修復,以提升區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生態價值。
  • 什麼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主要內容有哪些?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以山、水、林、田、湖、草等不同的資源環境要素所組成的複雜巨系統為主體,是對多層次、多尺度資源環境要素相互作用關係及人地協同關係的高度凝練。基於這一理念,生態修複決策者和管理者應當將自然生態系統視為不可分割的整體,科學認識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態資源之間存在的物質、能量流動與交換,改變過去對單一要素進行生態修復的割裂格局,實現對生態系統的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
  • 中央財政安排生態保護修復轉移支付資金8779億元
    中央財政安排生態保護修復轉移支付資金8779億元中國綠色時報12月18日報導(記者 馬雨晶) 12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做好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發布會。「十三五」期間,財政部不斷加大對生態保護修復的支持力度,中央財政累計安排生態保護修復相關轉移支付資金8779億元。主要支持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等生態功能重要的地區政府提高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引導地方政府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
  • 國內極少見,集山水林田湖草!蒼山洱海自然保護地管理權威解讀
    蒼山洱海都是自然保護地,而且是多個自然保護地交叉重疊,構成的一個自然保護地群,洱海流域有9個,蒼山有6個。 我國現有的自然保護地類型包括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森林公園、溼地公園、水利風景區、海洋公園、冰川公園、草原公園、沙漠公園、草原風景區、水產種源保護區、野生動植物原生境保護區、自然小區、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等,共有15種。 我國有各類自然保護地15類,總數量約有1.18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