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訊:
一、什麼是梨狀肌症候群?
答:梨狀肌症候群,是指由於梨狀肌損傷後刺激或壓迫坐骨神經而引起的以一側臀、腿疼痛為主要症狀的病證。本病可見於任何年齡段人群,是臨床引起腰腿痛的常見病之一。
二、應該怎樣預防梨狀肌症候群?
答:梨狀肌症候群的預防應該從病因上來避免。它的病因分為急性損傷和慢性勞損兩類。
急性損傷多見於如閃、扭、跨越等使髖關節急劇外展、外旋, 梨狀肌猛烈收縮, 或髖關節突然內旋,使梨狀肌受到牽拉,可使梨狀肌遭受損傷。
慢性勞損多見於久坐人群,如司機、辦公室人員、電腦族、麻將沉迷者;久站人群,如教師、收銀員等;深蹲愛好者反覆下蹲等動作,或臀部感受風寒溼邪。
①注意防寒保暖,冬季出門時,注意穿厚實衣褲;夏天記得不要讓冷氣直接往身上吹。
②糾正不良姿勢,避免做增加髖部肌肉負擔的動作,保持正確的坐姿及站姿。
③日常生活中應挺胸、直背,維持正確的弧度,讓身體保持在舒服的狀態;久坐者在椅子上加用腰靠,支撐腰部等。
④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停留在一個姿勢太久會給肌肉造成較大負擔,所以每隔1~2h需改變下姿勢、活動下身體。
三、梨狀肌症候群應該怎樣治療?
答:治療原則為早期儘快解除梨狀肌對坐骨神經的壓迫刺激,後期重點是預防粘連和肌肉萎縮。治療以理筋手法為主,配合藥物、針灸、封閉等方法治療。①理筋手法通常作為首選方法,通過局部手法以緩解梨狀肌痙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解除對神經的刺激和壓迫,修復受損組織。a.急性期手法宜輕柔和緩,切忌暴力,以免加重病情。b.慢性期手法宜深沉有力,以彈撥法為主。c.急性損傷初期患者應臥床休息,減少負重及行走。d.後期疼痛不明顯時應做髖屈伸、收展和旋轉等各個方向的活動鍛鍊,以儘快恢復肢體功能。②中藥內服辨證論治:血瘀氣滯證治療宜化瘀生新、活絡止痛, 方用身痛逐瘀湯加減;寒溼痺阻證治宜散寒除溼、祛風通絡,方用蠲痺湯加減;溼熱阻絡證治宜清熱除溼、通絡止痛, 方用加味二妙散;氣血虧虛證治宜補養氣血,舒筋止痛,方用當歸雞血藤湯加減。③針灸療法:取阿是穴、環跳、殷門、承扶、陽陵泉、足三裡等穴,用瀉法,以有酸麻感向遠端放散為宜。針感不明顯者,可加強捻轉。急性期每天針刺1次,好轉後隔日1次。可加艾灸。④封閉療法和物理治療可酌情選用。⑤手術療法:保守治療無效且症狀嚴重,或診斷明確但症狀反覆發作的患者,可行手術治療,以松解梨狀肌對坐骨神經的壓迫。
田江波: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任職: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東花壇院區頸腰痛三科副主任 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 中華醫學會中西醫結合學會委員 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脊柱分會常委 河南省康復學會委員 河南省健康巡講專家團專家。
專業特長: 擅長採用正骨手法、針灸、針刀、銀質針及中醫中藥辨證治療各型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肩周炎、骶髂關節損傷、寰樞關節半脫位、骨質疏鬆、股骨頭壞死等頸肩腰腿痛疾患。
【來源:中原健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