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17歲留學生拒隔離事件」後續,央視發聲闢謠
提起「太原17歲留學生拒隔離事件」,自曝光以來,便在網絡上瘋狂傳播,很多媒體也紛紛對此進行了報導。據早前媒體爆料:山西太原一17歲的留學生從英國返回國內躲避疫情,在隔離期間出門遛狗、取快遞,面對工作人員的勸阻,他拒不配合,還向其潑熱水,並叫囂是自己未成年人,警察來了也不怕。
-
邪不勝正,硬闖小區的女留學生終究還是集中隔離
3月18日晚,有網友發布視頻,在杭州文鼎苑小區,一名從美國返回的16歲女留學生拒絕集中隔離,打算直接進入小區,被業主和保安攔下,雙方發生爭執衝突。視頻中,女留學生的父親表示,孩子情緒不穩定需要回家,「已經給各級領導打過招呼了」。
-
17歲留學生拒絕隔離水潑社區人員?劇情大反轉,真相引人深思
其實,網友也不是反對留學生回國,畢竟留學生也是祖國的孩子,當他們在國外遭遇困境時,有權選擇回國。對此,網友無權幹涉。但是,個別留學生回國後,講特權,不按規定隔離的行為,著實讓人氣憤。再加上因為大量留學生湧入國內,給國內的疫情防控帶來很大的壓力,所以網友不太贊成留學生回國。
-
江夏酒店集中隔離點:讓密接者隔離不隔情
楚天都市報2月6日訊(記者 陸緣 通訊員徐雲天 餘金霖 )江夏區紙坊街密接人員集中隔離觀察點——位於北華壹號的紐賓凱酒店,成功解除觀察的河頭社區居民郭建國、郭強(化名)父子對工作人員豎起了大拇指,連聲說:「感謝黨和政府!感謝你們的悉心照料!」
-
隔離不隔愛 溫暖一直在
留學生在隔離酒店內拍攝Vlog。(視頻截圖)工作人員上門為隔離人員送小禮物。太和鎮圖書館為隔離人員準備的讀物。目前,白雲區已啟動21家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酒店,截至4月10日,該區仍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入境人員共2315名。除了嚴格防控,人文關懷也是白雲區集中隔離酒店的一大特色:多個街鎮成立集中隔離工作專班,通過熱線電話、微信群等方式收集隔離人員的生活需求,為大家提供合理的生活服務保障。隔離不隔愛,溫暖一直在!
-
留學生的14天隔離:倒著時差上課,帶著餘悸生活
她出來吃了塊巧克力,那是在一樓隔離的英國留學生給的。酒店桌子上有很多東西是同一個航班的留學生支援的:充電寶、充電線、免洗洗手液、巧克力。她拿起一本書,外包裝裹著一層氣泡紙,她把氣泡一個個擠破,這是她解壓的方式。她手上的指甲油掉了一多半,她想等疫情結束,重新做紅指甲,去去黴氣。已是到廣州的酒店隔離的第五天,但她還會做噩夢。
-
留學生被送至洗浴中心隔離:被褥發黃還有菸頭內褲
因為國外疫情的加重,很多留學生迫於無奈,選擇了回國修整。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女留學生必須喝礦泉水的事件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但一兩個留學生的品行並不能代表所有的留學生。因為大部分的回國留學生還是認真按照規定在隔離著。
-
入境來魯留學生手繪漫畫致謝德州隔離點
這些略帶俏皮的話,是德州經開區某集中隔離點隔離人員曉曉(化名)創作漫畫中的內容。3月25日上午,隔離點的安保人員周忍,在巡邏時發現一房間門上貼著兩張漫畫。憑藉幾支彩色畫筆,曉曉用一雙巧手把隔離人員的心聲融入在了這兩張漫畫裡。一張漫畫中,曉曉把自己比作一個小嬰兒,在工作人員的照顧下,咧著嘴笑得很開心。
-
穀雨|留學生回國隔離把垃圾存冰箱防腐爛 第一次感到輿論可怕
工作人員集中扔隔離點產生的垃圾 圖丨新華社 陳楠燒了壺水,用的是網上買的濾水器。她其實喝不慣自來水,但看到網上留學生因為礦泉水的事兒被罵,她心有餘悸。那會兒她沒心思,也不敢吃,直接擺手說不要——網上很多攻略說飛機上不要吃喝——空姐還是放在了她的小桌板上,「拿著吧,後面時間還很長。」 2 如何買最少的東西和產生最少的垃圾?如何滿足基本生活和減少麻煩別人,這是陳楠想過最多的。12天前,她從北京轉運點打電話,得到社區允許,回小區居家隔離。是專車把她送回來的。
-
德國留學生回西安實錄:回國前兩周居家隔離,一路戴口罩手套
提前準備N95口罩、醫用手套、免洗洗手液、酒精……反覆打探確定是否能回國,儘管機票價格已上漲,25歲的德國留學生閆肅還是決定回到西安父母身邊。回國前兩周他開始自覺居家隔離,去買日用品時也戴上口罩。
-
集中隔離期間,我「裝修」了隔離酒店的浴室
編者按:海外歸來全部需要集中隔離以後,14天隔離期如何度過?本以為這與世隔絕的14天剛好可以靜下心來做許多事,但實情卻是——許多人因為禁閉,因為焦慮,因為壓抑,反而什麼事都做不了,只能刷刷手機打發時間,藉此保持與外界的一絲牽連。
-
返澳中國留學生隔離日記:歡迎隊伍像氣溫一樣火熱
11月底,作為疫情國門關閉後首批返澳的留學生,中國學生薑喜濤搭包機抵達達爾文並進行為期兩周的隔離。隔離期間,姜喜濤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這段難忘的經歷。歡迎隊伍的熱情像達爾文的天氣一樣火熱隔離第一天。我很榮幸成為首批返澳的63名查爾斯達爾文大學(Charles Darwin University)留學生的一員。在這63名留學生中,中國學生佔了大多數,有40多人。剛出機艙,我就感受到了北領地的溫度。正前方不遠處,則是學校和當地媒體組織的迎接隊伍,他們將記錄下這歷史性的一刻。
-
中國在韓留學生居家隔離期間外出購物被舉報,考慮將被強制遣返!
據韓國媒體報導,一名在韓國的中國留學生,日前由中國到韓國,被韓國負責部門要求進行居家隔離,但是這名留學生卻在居家隔離期間外出購物,結果被鄰居舉報,目前韓國法務部表示正考慮強制遣返此留學生回國。據了解,這名在韓國留學的23歲中國留學生,在4月2日經仁川機場入境韓國,當日獲檢測出對新冠病毒呈陰性反應,不過按要求需進行14天居家隔離。其後被安排到圓光大學附近位於益山市申洞的單身公寓進行隔離。4月11日下午約3時21分,這位中國留學生違反隔離令私自離開公寓12分鐘,企圖到附近商店購物。
-
探訪武漢疫情集中隔離點:密切接觸者24小時隔離觀察(圖)
長江日報記者探訪武漢集中隔離點: 疑似病人確診後迅速收治入院 一場不得不打不能不贏的攻堅戰 2月2日下午,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揮部發布10號通告。要求在前期定點隔離和居家隔離基礎上,對全市經發熱門診診斷有肺炎症狀的發熱病人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的密切接觸者,由各區安排車輛分別送至區集中隔離觀察點,進行醫學觀察、治療或採取其他預防措施。集中隔離是切斷傳染源、落實內防擴散的重要舉措。這是一場不得不打、不能不贏的攻堅戰。2月3日,長江日報記者探訪集中隔離的推進狀況。
-
留學生回西安隔離住酒店老樓且收費高?後續這樣安排…
近日#留學生曝光隔離酒店#這一話題引起了網友的關注這位留學生19日發帖稱:她18日回國後被隔離到西安唐城賓館,隔離費用一天420元,一次性支付14天隔離費共計5880元。她稱堅決服從指揮,但發現賓館環境差,衛生間很髒,床單有血漬…並且她認為,現在出現的問題就是,對這些留學生的隔離,網上出現了一面倒的趨勢,網民朋友不分緣由指責留學生,認為境外輸入全是留學生回國所導致,有這個所謂的全民指責來當盾牌,便出現了高收費亂安置的隔離方式。
-
2020我在日本過春節——親歷「集中隔離」
北京是在3月15日正式出臺的針對境外進京人員的集中隔離政策,據中新網消息,從3月16日零時起,所有境外回京人員均應集中隔離觀察14天。而在此之前,我們這個小家庭已經提前親歷了「集中隔離」。我們趕緊諮詢關於集中隔離政策的具體細節,如隔離地點在哪,居住條件如何,誰去機場接人,需要準備什麼東西,是否收費……等等。因為當天正好是執行這項規定的第一天,所以很多細節社區也不太清楚。但是工作人員還是非常負責的,他們立刻向上級匯報了我父親的情況,請示具體怎麼辦,讓我們等消息,說會第一時間通知我們。
-
有留學生隱瞞病情回國,確診後致上百人隔離
現有密切接觸者128人,均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中。網站截圖留學生歸國後隱瞞出境史還參加婚禮確診後致上百人隔離4月3日,最高檢、公安部聯合發布3起涉境外輸入型疫情防控典型案例。記者注意到,3位涉案人中的2個是歸國留學生,他們或是隱瞞病情,或是隱瞞從境外歸來,確診後均導致上百人被隔離。01留學生入境時隱瞞咳嗽等病症,回國後多次乘公交,確診致200餘人被隔離犯罪嫌疑人丁某某,男,1996年7月出生,寧夏回族自治區某縣人。疫情發生之前,丁某某在伊朗庫姆市穆斯塔法大學學習語言。
-
上海長寧最早的集中隔離點,兩任「點長」接力
這裡是長寧區最主要的一處集中隔離點。自春節啟用至今,已經「服役」70餘天。全區第一個集中隔離點Y酒店和第二個隔離點Q酒店,就設在這裡。 初春時節的傍晚,記者在暮色中見到了隔離點的首任「點長」陸偉峰,和最新一任「點長」張紫歡。兩人的「任期」分別是春節假期至3月上旬,3月中旬至4月。
-
隔離人員再送錦旗感謝乳山市銀沙滴水灣集中隔離(服務)點
近日,威海市乳山市銀沙滴水灣集中隔離(服務)點收到一面解除隔離人員送來的「疫情無情人有情 大愛之舉暖人心」錦旗,表達她的感激之情。
-
留學生隔離期間確診,酒店將其物品「銷毀」,豈可如此作為?
4月30日下午,網名為「蠶豆giulio」的博主在網上發布了一條維權消息,講述了他在3月17日從義大利回國時在隔離酒店遭遇的事情。由於是處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按照規定,每一位從國外入境的民眾,都需要在指定的隔離酒店進行為期14天的隔離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