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留學生回西安實錄:回國前兩周居家隔離,一路戴口罩手套

2020-12-16 網易新聞

提前準備N95口罩、醫用手套、免洗洗手液、酒精……反覆打探確定是否能回國,儘管機票價格已上漲,25歲的德國留學生閆肅還是決定回到西安父母身邊。回國前兩周他開始自覺居家隔離,去買日用品時也戴上口罩。

德國柏林泰戈爾機場


遇到一家七口準備去芬蘭滑雪


回來是否要隔離,在陝西隔離還是在上海隔離,閆肅決定回國起做了很多功課,也準備了物品,口罩、酒精、免洗洗手液,還買了可以封口的袋子用來裝廢棄的口罩,這時候超市也開始有了變化,收銀臺紮起臨時隔離。


柏林已無直飛國內的機票,從德國國內的法蘭克福及慕尼黑轉機人流量大且票價高,閆肅最終選擇由柏林經芬蘭赫爾辛基到上海,最終抵達西安的組合。以前往返機票只要6000到7000元人民幣,這趟單程他花費超過1萬元,而如果從法蘭克福或者慕尼黑轉機估計花費1.5萬到2萬元。


德國當地時間3月14日早上7點多趕到機場,值機等待中閆肅自覺與前後的人拉開距離,戴口罩的多是中國面孔,只有三兩個歐洲人戴口罩,歐洲人普遍認為戴口罩是確診的病人。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一家七口的德國滑雪愛好者,一地的滑雪器械等著託運,幾個人有說有笑,異國他鄉生活七年的閆肅理解卻不能苟同,也充滿擔憂。


飛機上,他座位左側是過道,靠窗的是一位中國女子,他們中間的座位空著,和那位女子相同的是,閆肅和對方都戴著兩層醫用手套。兩個小時的航程中,唯一一次交流是身後的德國小哥徵求他同意,想拍一張他戴口罩的背影。

芬蘭赫爾辛基萬塔機場


中國女孩轉機時穿上防護服


赫爾辛基萬塔機場旅客輸送量較小,轉機時間為3小時,閆肅沒去餐廳而是買了一根巧克力能量棒、一杯酸奶,找到一個沒人的角落快速吃完。機場空蕩蕩的,本應熱鬧的各類免稅店門可羅雀,餐廳裡也鮮有旅客。


下午3時登機,這一程執飛的是吉祥航空,機組人員變成中國人,登機後他按要求直奔飛機尾部,意、西、法、德等疫區國的旅客座位都被集中安排在了飛機尾部,並只能使用固定洗手間,儘量防止交叉傳染。


落座片刻,他便發現了之前的女子,從她和同伴的聊天中得知,她倆也來自柏林,防護服則是在赫爾辛基機場才更換的,之前在德國不換是怕引起注目,飛機上,一名德國大叔拿著溼巾與消毒水將小桌板與屏幕反覆擦拭。


在飛機起飛前,空乘人員出示二維碼讓所有乘客填寫健康狀況和旅行、居住史。整個航程十分安靜,所有人都戴上了口罩。整整九個小時裡,閆肅只喝了兩次水,也用最快的速度更換了一次口罩,把廢棄的口罩放進事先準備的帶封條口的保鮮袋中,航程期間空乘人員對所有乘客進行了一次體溫測量。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出關時護照被貼上黃標 等行李錯過航班


北京時間3月15日早上6點,飛機著陸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閆肅感覺踏實了許多。


下飛機時,機組通知德國中轉的旅客先下機,一出飛機艙門,檢疫人員對護照信息進行核實登記,並詢問出發地,隨即體溫測量。專人引導至信息填報處,包括身份信息、所乘航班信息、14日內居住史、14日內身體狀況與接觸人群等,最後檢疫人員會根據出發國等信息在護照上貼紅、黃兩種標識,他得到了一個黃標。接著就是由專人負責的特別出關口,需要再次登記最終目的地信息。


接下來就是返回西安了,在登記過轉機信息後引導員會陪同提取行李,這時候行李遲遲未到,預留三個小時也沒趕上飛機,只能改晚上飛回西安,由於黃標不能擅自離開機場,引導員領他去了轉機換乘旅客集中隔離等待點,在一包餅乾果腹後,下午5點多他終於跟著引導員乘車從T2航站樓前往T1航站樓,準備乘機回西安。

西安鹹陽國際機場


雖是先集中隔離但還感到到家了


到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下飛機已晚上8時,終於回家了。


這次,所有由國外中轉返回陝西的旅客需要最後下飛機並完成入陝的信息登記表與個人健康狀況登記。最後由大巴統一接送至離機場不遠的防疫指揮所,在指揮所內登記過後會由各市、區縣的工作人員分區接收再統一送至集中隔離點。最後一個過程卻比他想像的要長,當晚從國外返回陝西的乘客有點多,需要集中隔離的人排起了隊乘坐大巴車。


凌晨1點多,有工作人員幫他列印身份證,列印完他又緊接遞過去機票,對方沒接,因為睡著了,那一刻,心中原本所剩的一點點急躁也消失了。凌晨2點多,閆肅戶籍所在的區派車將他接回,他終於住進了隔離酒店。


「隔離這幾天看到了一些入境人員隱瞞旅行史,不遵守規定隔離的報導。」閆肅說,之所以他想說出回國的歷程,是覺得大部分留學生都很遵守國內的防疫政策。


回國有4天了,如今的生活就是每天三餐有人配送,白天時間很閒,會花很多的時間看書寫文章,和朋友聊天了解德國的情況,晚上和父母視頻。「在隔離酒店第二天還吃到了泡饃」,閆肅說,他帶了四本書,其中一本是賈平凹的《浮躁》,看浮躁也許能找到不浮躁的辦法吧。


華商報記者 李婧


原標題:《疫情期,德國留學生回西安全程實錄:回國前兩周居家隔離 一路戴口罩和手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穀雨|留學生回國隔離把垃圾存冰箱防腐爛 第一次感到輿論可怕
    她出來吃了塊巧克力,那是在一樓隔離的英國留學生給的。 酒店桌子上有很多東西是同一個航班的留學生支援的:充電寶、充電線、免洗洗手液、巧克力。她拿起一本書,外包裝裹著一層氣泡紙,她把氣泡一個個擠破,這是她解壓的方式。她手上的指甲油掉了一多半,她想等疫情結束,重新做紅指甲,去去黴氣。 已是到廣州的酒店隔離的第五天,但她還會做噩夢。
  • 疫情下返京實錄:臉戴兩層口罩,手戴一次性手套
    春節回家:車站大多數人都沒戴口罩1月20號,農曆臘月二十六,當天下午五點多,我在北京西站坐上回老家的高鐵。這是2020春節前新開的高鐵線路,我第一次坐,還有點興奮。雖然上高鐵前已經從新聞了解到武漢肺炎的情況,但當時的說法是「還沒有證據證實人傳人」,我並沒有特別擔心,而且放眼當時滿滿當當的候車室,不戴口罩的佔了大多數。
  • 吳懇大使就德國抗疫形勢與在德留學生代表在線交流實錄
    在線交流實錄如下:  主持人:各位央視新聞的網友,現在共同戰「疫」特別直播聚焦德國。現在是北京時間16點半,德國柏林時間上午10點半,接下來一個小時我們聚焦到德國及那裡的留學生。北京時間今天中午的最新數據顯示,德國單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933例,累計確診病例超過7萬例。
  • 義大利中國留學生自述:疫情洶湧,我為什麼沒有回國
    1到今天(當地時間3月21日),我已經差不多兩星期沒出門了,每天就在屋裡窩著。我留學的地方是熱那亞,這是一座有著不少歷史遺蹟的城市,我住的地方就在這個城市的港口附近。疫情前的熱那亞。疫情前的熱那亞。受訪者供圖當時我們這邊的學聯就組織過捐贈活動。好多留學生沿街去藥店買口罩,買完之後集中到一塊寄回國內。那時候,很多我的義大利同事並不當回事,他們甚至認為戴口罩沒用,只有生病才戴口罩。當然也就沒有什麼人戴口罩,該幹嘛幹嘛,該聚會還聚會。
  • 一路未摘口罩,不敢碰家中貓
    回到揭陽家中,小廖主動居家隔離,在農村自建樓內與家人分層居住,隔離期間連家裡的貓都不敢碰。出生於2000年的小廖於2019年9月赴英國倫敦上大學。2月末3月初,英國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不斷增加,當地民眾鮮少對新冠肺炎採取防控措施,街上還能看到倡議「身體無恙者不戴口罩」的海報。南都記者了解到,小廖於3月7日從倫敦乘坐飛機回香港。
  • 外交部:4月2日將增派航班赴英,幫助確有困難的留學生歸國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卉 】2020年4月1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以下為部分實錄。記者問:外交部昨天介紹了中國政府在海外留學生回國問題的一些考慮。請問接下來會有什麼具體措施?華春瑩回應稱: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和關心海外中國留學人員。
  • 留學生的14天隔離:倒著時差上課,帶著餘悸生活
    她出來吃了塊巧克力,那是在一樓隔離的英國留學生給的。酒店桌子上有很多東西是同一個航班的留學生支援的:充電寶、充電線、免洗洗手液、巧克力。她拿起一本書,外包裝裹著一層氣泡紙,她把氣泡一個個擠破,這是她解壓的方式。她手上的指甲油掉了一多半,她想等疫情結束,重新做紅指甲,去去黴氣。已是到廣州的酒店隔離的第五天,但她還會做噩夢。
  • 12歲男孩從國外獨自回國,戴口罩20小時水米未進!防疫人員發現不對勁
    延伸閱讀:女留學生輾轉28小時回國,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因何被稱教科書式回國?就全球疫情形勢來說,鍾南山院士都說:目前疫情防控面臨的問題是輸入病例。而接下來這個從義大利回國的留學生瑤瑤(化名),輾轉28小時的回國經歷,被網友稱作「教科書式」!3月10日,義大利留學生乘坐的飛機降落在深圳。
  • 留英女生:我為什麼不回國?
    留學生警惕性強,防疫物資夠用留在英國,白桃等留學生們的準備比較充足。白桃介紹,大多中國留學生先後囤了兩波防疫用品。第一波是從2月中旬開始,那個時候儘管英國確診病例不多,但是中國的新冠疫情比較嚴峻,很多留學生囤貨以防萬一。
  • 隔離日記|留英學生的漫漫回國路:能回國就行,無論哪片土地都好
    N95、護目鏡、手套,防護一應俱全,誰不敢有絲毫懈怠。9點左右,我們到達了倫敦希斯羅機場。機場裡人很多,放眼望去,只有零零星星的白人旅客佩戴了口罩,而他們中很多人也只是形式主義而已,不是口罩沒有完全遮住口鼻,就是在人頭攢動的公共場所拉下口罩吃東西。仔細想想,這也不足為怪,歐洲人對於口罩的牴觸我們老早就知道了。在他們的世界中,只有重病的人才戴口罩。
  • 英國留學生回國細節曝光:機票18000都買不到,洗手液允許上飛機
    記者:「你為什麼做出回國的決定?」小天:「父母要求我回國,我個人來不及考慮那麼多,但總是感覺回國才能安心一些,之後我爸爸就幫我預訂了回國的機票,預訂的比較早,但那個時候經濟艙的價格就已經漲到18000了,非尖峰時段倫敦往返上海的機票價格大概5000-6000元。後來聽我朋友說,機票很難買到了,大部分回國內的航班也被取消了。」
  • 留學生回西安隔離住酒店老樓且收費高?後續這樣安排…
    現在疫情非常時期,國內形勢剛有好轉,國外情況反而嚴重起來了,境外留學生要不要回國也引起了不少爭議。近日#留學生曝光隔離酒店#這一話題引起了網友的關注這位留學生19日發帖稱:她18日回國後被隔離到西安唐城賓館,隔離費用一天420元,一次性支付14天隔離費共計5880元。
  • 3萬在美小留學生:留下與回國都充滿挑戰
    身處疫情旋渦,在美小留學生們進退維谷。擺在他們面前的是兩條路:冒著長途中感染風險輾轉回國;亦或留守當地,獨自面對學習、生活上的諸多挑戰。動了回國的念頭「能碰的地方要先消個毒。口罩、手套戴好,最後別摘……」美國時間3月14日,幾位小留學生臨行前,胡海俊仍不忘再次叮囑。
  • 2020年最後一篇回國紀實:Jack同學12月23日南航CZ330的回國實錄
    在2020年,我寫關於從加拿大或者美國回國實錄的第31篇,也可能是今年最後一篇!從4月份,我開始邀請回國的同學和家長朋友幫忙記錄他們的回國實錄,到今天為止,每個月都有當月的分享,這些實錄,從計劃行程,機票購買,核酸檢測,具體航班上情況,到達後入境檢測,隔離酒店等多方面介紹,幫助著不少學生順利回國!
  • 疫情迷之操作,倫敦稱首相「頭鐵俠」,留學生欲穿磁爆步兵服回國
    按照Frederick的說法,英國和整個歐洲,以及大英國協澳大利亞的醫療體系,在應對新冠疫情的時候手勢都差不多,就是鼓勵洗手和不戴口罩,認為口罩是醫護人員和病人戴的。前段時間,有新加坡學生因為戴口罩在倫敦被打「黑拳」。這件事在英國留學生中影響比較大,這是一位在英國已經學習生活了好幾年的學生,就因為戴口罩而被本地居民動手。
  • 在巴西中國留學生:這種「特效藥」,日服一粒,可遠離「新冠」!
    另外,據劉同學介紹,裡約總領館還為留學生建立了表格,每天統計留學生的健康情況。目前,他們已多次收到總領館提供的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而且領館承諾還會為我們籌措到更多的物資」。「中國駐巴西使領館對留學生的關懷舉措非常貼心,必須在這裡給他們一個大大的贊」,他說。
  • 疫情之下,海外的曲靖留學生和華人情況如何?看看他們怎麼說……
    記者:有什麼關於口罩的故事嗎?凡凡:國內疫情爆發的時候,我身邊認識的留學生都在買口罩往家裡寄,德國藥店先是漲價,之後口罩就一直處於售罄的狀態。後來德國疫情爆發,德國人也紛紛買了口罩,德國亞馬遜上的口罩賣到天價,依然很快售罄。
  • 留學生的「平行世界」:買機票像買彩票,上飛機像上諾亞方舟
    早晨7點多,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研究生李漫戴上口罩,戴著塑膠手套的左手拖了一個24寸的行李箱,然後,透過眼鏡和防護鏡,她看到了幾乎沒人的特拉法加廣場。「你會覺得這個世界好魔幻,你知道嗎?」3月13日的時候,也就是三周前,這個廣場還到處是人,在抽菸、喝咖啡、餵鴿子,似乎絲毫沒受本國近600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影響。
  • 疫情之下,在韓留學生回鄉記:從做決定到下飛機用了10小時
    「我著急回國,是因為周邊韓國人還不戴口罩。」直到在韓國的學校宿舍樓發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留學生文和在韓的部分同學仍覺得可以扛過這波「感冒」,繼續相約聚餐。 26日上午,文和搶到當天回國的機票,當即決定回國;10小時後,他抵達故鄉,進入賓館隔離。
  • 海外留學生的奇幻漂流:「2020年的打開方式有點不對」
    她腦子裡閃過很多事情——價格飛漲的機票,離家一萬多公裡的距離,身邊已經買好機票動身回國的同學,學生會組織捐錢捐口罩的努力,不知道會不會關閉的宿舍,川普推文中駭人的字眼,和媽媽幾天前發來的在家蒸花卷的照片——她不知道從何說起。兩個月前,中國對於夏小樺,和數十萬中國海外留學生來說,是家人所在的地方,是令身處異國的他們揪心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