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孩子將父母告上法庭,有人看完這部電影哭掉一整袋紙巾!

2021-01-20 光影鋪子說

你能想像嗎?

12歲的孩子將父母告上了法庭,理由是父母給予了自己生命,卻沒有好好照顧自己,最後法院判定這對父母從此再也沒有生育的權利。

換做以前,我絕對不會相信會有這樣的故事,因為我相信這世間最彌足珍貴的是親情。

但是,當我看了電影《何以為家》之後,最終相信了在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如此荒誕至極的事情。

電影《何以為家》是由黎巴嫩、法國、美國,三國聯合製作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由黎巴嫩導演娜丁·拉巴基執導,贊恩·阿爾·拉菲亞、約丹諾斯·希費羅聯合主演。

該片於2019年4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到目前為止豆瓣評分高達8.9分,好於97%的劇情片,有超10萬人標記評價,其中93.3%的人給出了四星或五星的好評。

國外大型電影網站IMDb也給出了8.5分,在距離電影《何以為家》首次上映已經快一年的情況下,爛番茄新鮮度竟然還高達89%,爆米花指數更是高達91%,要知道《復聯4》的爆米花指數才90%。

我想看到以上的一系列數據,你就能想像到這部電影是何等的好看了,那麼這部電影到底好看在哪裡呢?

首先,影片故事貴在真實。

雖然,電影《何以為家》講述的故事並非源於真實事件,但是當你看到電影中隨處可見的毒品泛濫、拐賣兒童盛行、從非法移民猖獗、包辦婚姻普遍、輟學兒童遍地,你就會相信在這堪比地獄的環境下,再悲慘的事情也有可能發生。

《何以為家》製作時間長達5年多,前期三年光是實際調查就進行了3年的時間,而拍攝的時間也長達6個月之久,最終拍了超過520個小時的素材,而最後的成片是2小時。

影片為了真實還原黎巴嫩底層社會的現狀,製作團隊甚至啟用當地真實生活的人擔任演員。

飾演小男主贊恩的是贊恩·阿爾·拉菲亞,2004年他出生於敘利亞西南部城市達拉,後以難民身份與家人逃往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市並在那裡居住了八年。

拍攝《何以為家》期間,他12歲,並不識字。 電影在國際範圍獲得認可後,他得以與全家遷往挪威並在那裡接受學校教育。

在影片裡小男主贊恩年紀也是12歲,在一個搖搖欲墜的混凝土高層建築中長大,他是家裡的長子,為了養活自己和妹妹,他被迫工作,為當地的雜貨商送貨。

他每天拖著比自己個子還高的輪車到處奔波,搬運沉重的貨物,還要替父母照顧妹妹生活一團糟。

可以說現實的贊恩就是電影裡的小男主,當《何以為家》首次在坎城電影節上映時,就有人說"史上最年輕的影帝要誕生了",這是謬讚,因為他演的是自己。

其次,電影虐心但很克制。

一部好電影的要素之一是情感處理要節制。

很多觀眾看這部電影被虐,哭的稀裡譁啦,更有甚者哭掉一整包紙巾。

為此,很多人說這部電影就是在賣慘,其實真不是賣慘而是真慘,因為這個國家的真是情況就是這樣,這一點上面已經說過。

這裡我們拿《何以為家》與是枝裕和的《無人知曉》對比,後者的故事是建立在相對富足的日本社會裡,而《何以為家》的故事則是發生在動亂的中東國家黎巴嫩。

相比之下,《無人知曉》似乎更慘,而《何以為家》卻顯得很正常,因為大環境在那放著。當然,對於國內的大多數觀眾來說,他們都挺慘的。

這裡只是想說明,影片《何以為家》並沒有刻意的去煽情賣慘,相反導演娜丁·拉巴基只是把黎巴嫩真實的底層社會呈現了出來而已。

如果你仔細看了電影就會發現,這部電影有著類似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全片大部分是無評價的第三者鏡頭呈現,你之所以被虐,主要是你的生活經歷與他們的反差太大。

對黎巴嫩當地人來說,這些事情都是見怪不怪的,就像我們對墮胎習以為常,但是對基督徒來說確實不可饒恕的。

第三,整部影片充滿了人道主義精神。

這一點要從導演黎巴嫩的女性導演娜丁·拉巴基說起。

2007年,她執導的第一部故事片《焦糖》的故事情節圍繞阿拉伯世界婦女所面對的禁忌展開。

2011年,在她執導的第二部故事片《吾等何處去》中,她所重點關注的主題與阿拉伯世界的衝突有關。

這兩部電影都充滿著人道主義精神,也因此這些電影在全球範圍內獲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功。

它們都在全球各地的眾多電影節中屢獲大獎,如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加拿大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而這一次拍《何以為家》,娜丁·拉巴基將鏡頭聚焦於了自已國家的社會最底層,通過電影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讓人不可思議卻又如此真實的國度。

我想任誰看到了這樣的電影都會陷入深深的沉思,思考這個國家、這個社會、這個民族到底怎麼了?是什麼導致了這一悲劇?

也因此,不出意外的《何以為家》在奧斯卡、金球獎、坎城電影節、凱撒電影獎等等都獲得了極大地關注。

當全球的觀眾看到了這個國家不為人知的一面後,黎巴嫩政府多多少少會做出相應的措施,來改變現狀,國際友人們也會伸出援助之手。

從現實的角度來說,這部電影的社會意義巨大。

目前,對於《何以為家》已經在國內上映一周了,如果你還沒看這部電影,我強烈建議你去看看,尤其是為人父母者。

友情提示:觀看前請備足紙巾!年輕男女請攜伴侶觀看,因為你需要一個肩膀。

相關焦點

  •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父母將其告上法庭並勝訴,網友:憑什麼?
    但二胎這件事,真不是「想生就能生」的,每一個家庭的實際情況不同,盲目地生下二胎,最後可能幸福感全無,反而還鬧得一家人「反目成仇」。22歲姐姐拒絕扶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最近,一則關於「父母告女兒」的事例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 坎城電影節評審團大獎,豆瓣9.0,看完這部電影你們都給我哭!
    這部電影的導演納迪·拉巴基在採訪中解釋了片名在法文和英文中「迦百農」都解釋為亂和不規則的意思她坦言大家看完這部影片後就會知道它的意義其實迦百農還是聖經中的地名在加利利海附近今日已成為廢墟傳說是耶穌開始傳道的時候曾經遷居此地看完電影觀眾的確會看到貧民窟裡的混亂與不安但是大陸上映的影片片名為
  • 這部電影豈止是催淚,沒有絕望到一定程度,誰會控告自己的父母
    除票房成績外,《為什麼要做家》也是一片叫好,豆瓣評分9.1分,用「孩子們告父母」之類極具噱頭的故事內容,展現了一個讓人心酸的社會現實。有人說這是一部更好的哭戲,到處都充滿了痛苦,但就是這樣一個結局?這位黑人母親非常疼愛她的孩子,兩組父母之間的對比也是相當明顯的。這個大趨勢下,有些人選擇愛孩子,有些人選擇賣孩子,贊恩明白貧窮並非不愛的理由,這也引發了電影背後的深刻含義。一位骨子裡溫文爾雅的男孩,慢慢地走上冷淡的道路,他曾想改變人生,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但在黎巴嫩領土上,他會發現他所有的這些要求都無法實現。
  • 這部皮克斯動畫,在外求學或工作的孩子看了會哭
    皮克斯新動畫短片《包》(Bao)日前發布正片片段,一位加拿大華裔母親,在孩子長大離家後,過著孤單的生活,常常因空巢而感到沮喪。某天她突然發現籠屜裡的包子竟然變成了一個小嬰兒,她將「小包子」抱起來,發現這個小傢伙兒張著嘴微笑著,她一下找回了做母親的感覺。
  • 被忽視的電影《念書的孩子》看完只剩一聲嘆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很多電影都真實反映了留守兒童的問題,其中有一部《念書的孩子》讓人印象深刻,很多人看這部電影都是從頭哭到尾。《念書的孩子》系列影片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主要以開開這個兒童為線索,講述了九歲的他在老家時和爺爺、一隻小狗相依為命的一系列故事,這次著重描述第一部的內容。
  • 因為科比的遺產,瓦妮莎又一次被「親人」告上法庭了
    在科比去世後,瓦妮莎又被所謂的「親人」送上法庭了。這一次把瓦妮莎送上法庭的是她的親媽,也就是科比的嶽母Sofia Laine,她聲稱科比曾承諾會照顧她的下半生,但在科比去世後,瓦妮莎對她非常冷落。先是這18年來每天工作12個小時照顧孫女就站不住腳,美帝那邊又不是我們天朝,還有父母帶孩子這個傳統的,美帝那邊一般子女成年後就放任不管了,就算是瓦妮莎老媽真的帶孩子了也不可能每天一絲不苟的保姆記著鐘點一樣工作12個小時吧?要是真的能做到我建議瓦妮莎老媽來我們天朝做月嫂,保證賺翻,還附帶教英語呢。
  • 天才少女:成為天才,是孩子的本性還是父母的虛榮,美隊來告訴你
    如果看到片名《天才少女》就認為這是一部講一個女孩的天賦如何如何,又怎麼通過天賦獲得很大的成就,帶著這樣的想法看這部影片可能就要失望了。這部影片探討的內容更多是天賦與女孩天性的問題。這部電影其實蠻適合很多家長觀看的,如何平衡孩子的天分和天性的問題,也是每一位家長值得考慮的問題。
  • 據說看《哪吒》哭了的人,都是/有好父母
    這幾天,國產動漫《哪吒之魔童降世》真是被吹爆了,去電影院看之前還有些擔心,怕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看完之後,發現真的很好,值回了電影票。整部電影笑點很多,淚點也不少。電影院裡無論大人還是小孩,爆笑聲不斷,但抹眼淚的大多是大人,看懂了的人更是電影結束還淚痕未乾。故事情節跟我們以前熟知的傳統的哪吒故事有所不同,是從一顆混元珠說起的。
  • 豆瓣9.1,奧斯卡提名的這部電影,我看到了為人父母最大的惡
    在微博上看到一個熱搜:一名敘利亞父親教自己的3歲的女兒用笑聲「對抗」炸彈。很多網友瞬間淚崩,紛紛評論說聯想起了「美麗人生」。但糰子卻想到了另外一部催淚電影:《何以為家》。可以毫無疑問地說:凡是去過影院的,基本笑著進去,哭著出來;凡是抱著懷疑點擊的開始,結尾時必定心情跌宕。那麼這部電影究竟講了什麼故事呢?
  • 獨生子女都看哭了!這部二胎宣傳電影定檔了
    》,把一個單親媽媽獨自撫養2個孩子的艱辛和母愛表現的淋漓盡致……電影院中好多人哭到紙巾不夠用。4歲的哥哥感覺受到了冷落……對妹妹頗有微詞的他,有時還會瞞著父母欺負二胎妹妹。2個孩子由情緒對立,到互相理解,到相互珍惜愛護,感受到家庭與親情的美好,最終攜手積極面對生活。
  • 賈玲導演電影《你好,李煥英》定檔,一起哭著看這部喜劇吧
    賈玲導演電影《你好,李煥英》定檔,一起哭著看這部喜劇吧 2020-10-30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日本一家族將我國抗日劇告上法庭,法院判決:以後抗日劇不用此姓
    二戰是我國的一段慘痛的歷史,為了銘記這段歷史,也為了紀念那些偉大的抗日英雄,我國拍了許多抗日紀錄片與抗戰電影、電視劇,形象地還原了當時殘酷激烈的戰爭。然而隨著快餐式經濟的發展,抗日劇變成了抗日神劇。就在前幾年,日本一家族也偶然間看了一部我國的「抗日神劇」,直接氣得把該劇告上了法庭,因為這個日本家族覺得受到了侮辱,最後該家族獲得了勝利,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個家族就是鳩山家族,鳩山家族至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 「因為一個英文字母,我把孩子的幼兒園告上了法庭!」
    記得不久之前,她在紙上畫了一個渾身塗滿藍色的小人,興致勃勃拿給我看。看到那幅畫的第一眼,我下意識地說了一句:「寶貝,人怎麼能是藍色的呢?你這畫得不符合實際情況啊……」沒想到小傢伙急了:「他在哭,他的眼淚把他給包圍了,所以是藍顏色的啊!」儘管解釋得結結巴巴,但我恍然大悟。
  • 83歲英國老人放音樂聲過大,被鄰居告上法庭,判刑入獄意外去世
    英國83歲老人放音樂聲音過大被捕,羈押中意外死亡近日,據《紐約郵報》報導,一位83歲英國老人因放音樂聲過大,被鄰居告上法庭,在羈押過程中老人意外去世。老人平時比較喜歡欣賞古典音樂,因其聽力不是很好,佩戴耳機不是很方便,所以老人每次在聽音樂時就會將音樂聲調至很大聲。
  • 小夥和舞蹈老師交往後被感染愛滋,家長一怒將老師告上法庭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一名小夥和自己的舞蹈老師產生了感情並與之交往,沒想到,他竟被對方傳染上了愛滋病毒。小夥的家長得知後一怒將老師告上了法庭,近日,這一案件正式宣判,這名老師被判入獄9個月。30歲的約翰-康納是一名舞蹈老師,他曾經上過電視節目,因此在當地非常出名,有很多學生慕名而來向他學習。2015年,年僅16歲的受害者成為了約翰的一名學生,跟隨他學習舞蹈。
  • 沒有絕望到一定程度,誰會控告自己的父母,這部電影豈止是催淚
    除了票房成績,《何以為家》也是口碑爆棚,豆瓣評分9.1分,用「孩子告父母」這樣極具噱頭的故事內容,展現了一個令人心酸的社會現實。有的人說這是一部比較好哭的電影,到處都是充滿著苦難,但是僅僅是這個樣子嗎?
  • 崔真實媽媽將前親家告上法庭,因其住其子趙成珉繼承給後代的房產
    而比的她作品更加深入人心的或許是她曲折的人生經歷,2000年12月5日,崔真實與韓國職業棒球選手趙成珉結婚 ,因此息影,婚後兩人育有一兒一女。2002年12月,趙成珉單方面宣布離婚,當時坊間傳出懷孕8個月的崔真實被丈夫推下樓梯的傳聞,兩人正式分居。
  • 父母離世留下房產給侄子,獨生女兒告上法庭,結局亮了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每一個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是被父母捧在手掌心上長大的,為了能夠讓孩子更好的成長,父母付出了百倍千倍的愛。而在孩子長大後,孝順父母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 專家:孩子12歲前不看電視,可能會受益終身,很多父母還不了解
    如果孩子在12歲前不看電視的話,他們將終身獲益。那麼對孩子而言,看電視都有哪些壞處呢?在大多數孩子眼中,白雪公主就是迪士尼動畫片裡的形象,一個穿藍裙子、戴紅蝴蝶結的可愛少女。因為他們早就看過白雪公主的電影,所以思維被固化了。在他們看來,白雪公主就是這個樣子——他們已經沒辦法發散想像力。所以,家長不應該讓孩子在12歲前過多地接觸電視。
  • 泰國男星花千萬見不到兒子,被當作提款機,無奈將前女友告上法庭
    9月16日,據泰國媒體報導,因在泰國版《浪漫滿屋》中飾演的角色而備受關注的演員邁克(MIKE)宣布將把前女友莎拉(SARAH)告上法庭。原因是SARAH故意阻止MIKE從今年開始看到他們共同的孩子MAXWELL,MIKE花了數千萬卻沒能見到他6歲的兒子,這讓他很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