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坎城電影節
有一部黎巴嫩的電影《迦百農》亮相坎城
並且引發轟動
除了參與了坎城主競賽單元角逐
還獲得了評審團大獎。
隨著這部電影在中國大陸的熱映
豆瓣評分一路高漲
目前有23.6萬人給出了評分
評分鎖定在9.0
並且一舉殺進了豆瓣Top排行榜131名。
這部電影的導演納迪·拉巴基在採訪中解釋了片名
在法文和英文中「迦百農」都解釋為亂和不規則的意思
她坦言大家看完這部影片後就會知道它的意義
其實迦百農還是聖經中的地名
在加利利海附近
今日已成為廢墟
傳說是耶穌開始傳道的時候曾經遷居此地
看完電影觀眾的確會看到貧民窟裡的混亂與不安
但是大陸上映的影片片名為《何以為家》一樣與其電影主題相得益彰
正如電影小主角贊恩一般
天下雖大,何以為家
影片倒敘插敘的敘述手法
抽絲剝繭般的的講述贊恩這個小男孩和他的家庭故事
從影片開始
醫生告訴觀眾這個男孩只有十二歲左右
這裡一開始就設下懸念
讓觀眾疑惑這個男孩為什麼連自己的年齡都不知道
接下來航拍貧民窟與街頭玩耍的鏡頭
一群未成年小孩技巧嫻熟地聚眾吸菸
手裡拿著木頭做的各式仿大人的武器
在街頭搞破壞互相射擊
孩子們的遊戲模仿
正是敘利亞內戰的現實問題的反映
這裡的背景音樂也是悲情的
這些生活在底層貧民窟的孩子
沒有得到正確的教育引領
未來很可能便是下一個內戰分子一員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在路邊賣廉價果汁飲料的贊恩
發現了妹妹來了初潮
第一時間是幫妹妹洗乾淨內褲隱瞞起來
因為他知道被父母發現之後
妹妹很可能會被強迫童婚
不過紙包不住火
胳膊拗不過大腿
在妹妹被狠心的父母拿去當交易的「商品」時
這場戲拍的令人印象深刻
試圖阻止的贊恩咒罵著父母
用自己弱小的身軀想保護妹妹時
他是多麼的勇敢和殘酷
因為他心裡很明白
妹妹嫁過去估計是兇多吉少
離家出走的贊恩
在班車上遇見了著類似蜘蛛俠衣服的的老頭
贊恩問他是不是蜘蛛俠
老頭回應說自己是蟑螂俠
這恐怕也是導演刻意而為之吧
西方拯救世界的蜘蛛俠怎麼可能出現在這裡
黎巴嫩的貧民窟只有蟑螂
也代表著這裡沒有英雄可以拯救
在巨大的遊樂場
他撕開了女雕像的衣服
裸露出雕像的乳房
這個細節亦是導演的安排
乳房這個意像出現過多次
他這次撕開衣服看到乳房實際上是代表著他的不安
獨自一個人離家出走
他沒有安全感
與之對比的下一個鏡頭中拉希爾懷裡喝著母親乳汁的嬰兒
贊恩沒有真正的被「哺乳」過
他在扒開雕像的衣服也是他潛意識裡在找自己的母親
而這一幕正被玻璃前打掃衛生的拉希爾看見
她反而噗呲一笑
這也為後面拉希爾收留他埋下伏筆
而後面拉希爾被抓限制了自由之後
漲奶那一幕發生在監獄中
拉希爾泣不成聲
她的奶孩子沒法喝到
並且自己更加思念孩子
所以沒辦法只好把脹滿的乳汁擠掉
這裡的骨肉分離
不禁令人想起美國政府針對難民實行的「骨肉分離」政策
在美國有2300多名移民家庭的兒童被美國政府強行與父母分離
安置在收容所中或者寄養在別人家裡
而這些難民正如拉希爾一樣
集體像牲口般被關在監獄中
電影裡的乳房在這裡代表著一種安全感
在孩子們眼中看來
母親的乳汁是美味佳餚
也是母親在身邊保護自己的一個象徵
戰爭是一切的原罪
在所謂的「阿拉伯之春」爆發之後不久
敘利亞政府與敘利亞反對派組織
IS極端恐怖組織爆發戰爭
而敘利亞內戰爆發之後
大批的難民流離失所輾轉逃難鄰國
而這些湧入歐洲的難民
美國川普大興土木要建隔離牆
歐洲也為此導致出現了難民危機
導致滲入伊斯蘭恐怖主義伊斯蘭教法推行者
引發右派民粹主義的崛起
電影中的贊恩是千萬個因為戰爭流離失所的難民兒童代表之一
沒有敘利亞內戰
他們家庭也不會流離失所
更不會逃難到黎巴嫩貧民窟
筆者認為導演拍攝這個電影目的
不僅僅是展示一個難民家庭兒童的成長
更是向萬惡之源『戰爭』進行某種控訴
導演通過贊恩的視角展現了他的成長軌跡
而贊恩最令人心疼的地方在於他太懂事太明白了
12歲的小孩有著大人一樣的成熟
沒有了孩童的童真與單純
小小年紀就深諳底層社會的運行規則
但是在他的世界裡
他不會是《小鞋子》裡的小阿里
他救不了妹妹
也救不了尤納斯
去抗爭也沒有成為英雄反而成為少年犯
傳說中救世主始終沒有出現
他就算長大了
在社會中最底層的人到底能夠改變什麼?
答案是無法改變
社會是罪人、父母是罪人、他12歲就成為了殺人犯
那他要控訴這個讓他成為殺人犯的社會
如果我變成了罪人
那還不如我沒有出生過
為什麼出現這樣的現象?
最終的始作俑者不是哪些為了政治利益挑起戰爭的政客們嗎?
某種意義上來說
他們都是劊子手
令人驚掉下巴的童婚與家暴
9102年了
在中東許多國家傳統的穆斯林社會裡
女性是依附在家庭之中的
根本無法獨自離開家庭生存
越窮越生
家徒四壁、無立錐之地
還是不停的生孩子
在法庭上的母親肚子裡又有了三個月大的孩子
而他們的孩子是怎麼樣的?
11歲的女孩被拿去和房東交易
只要幾隻雞就可以拿走她的童貞成為別人的老婆
不聽話?反抗?
男女混合雙打家暴你
「童婚」光聽二字就知道沾滿鮮血與汙垢
更可怕的是愚昧無知並且貪婪的父母和丈夫
說這是他們的傳統習俗
反過來想,他們更像是吸血鬼和寄生蟲
被生育癌壓垮的難民
「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我。」
在歐美發達國家
階級壁壘與階級固化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窮人的孩子基本上無出頭之日
更何況還是難民的孩子
他們一生下來
連身份證都沒有
便是傳說中的黑戶
這個國家社會中的最低等的人
在這裡
因為信仰伊斯蘭教
無法墮胎
父母只管生不管養
在這裡
女孩只是商品
他們可以輕易奪走12歲少女的童貞與幸福
父母在法庭上美其名曰想讓女兒有床鋪睡有毯子蓋有幸福的生活
實際上女兒只是為了討好當地勢力的物件
初潮之後
11歲的女兒就被父母強行帶走被迫童婚
真正令人動容的是這個懂事的男孩贊恩
他在法庭上說出的訴求是直擊人心的
他不希望父母再生孩子
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配做父母
贊恩的父母之圖一時快活
讓孩子們跟著他們來到這個世界受苦
無法提供好的成長環境與教育
男孩是家庭免費勞動力的工具
女孩只是骯髒交易的商品
生而不養
養而不育
說實話這樣的父母是不配當父母的
導演借這個小男孩的口說出了社會發展的真相
經濟越欠發達的地方
生育率越高
贊恩這樣的窮人家庭
父母一個又一個的把新生兒帶到這個世界
結果越生越窮
因為他們不需要教育成本
只需要基本生存物資就可以
實質上他們連基本的生存物資都是問題
若干年之後
他們的下一代又陷入了這樣的生育陷阱之中
導致越來越窮
一輩子生活在混亂骯髒的貧民窟
幾乎無翻身之日
好的教育、好的環境改變命運改變階層已然是不爭的事實
贊恩讓父母不要再生了
實際上也表達出一種對生活的希望
他不想像中國紀錄片《龍脊》裡放羊的小孩那樣
編導問他有什麼願望時
不會只回答放羊、娶媳婦生娃、娃再放羊
這種無法改變現狀的輪迴
雖然電影結合了很多元素
戰爭、難民、童婚、有色人種
移民、遺棄、貧民窟等多種社會問題
但煽情的點略有點多
對比李滄東同樣講韓國社會問題的《燃燒》
明顯感覺少了點力度和深度
導演明顯知道怎麼賺觀眾眼淚
所以電影也是往催人淚下的套路走
另外再誇一下小男孩
非職業演員
也是真的黎巴嫩難民
自己本色出演自己
演技真的是令人驚嘆
這也可以看出導演調教的非常好
和導演一起走了坎城電影節的紅毯
他的人生估計也就此開掛
正如電影結局處設定的贊恩取得了移民的門票
是殘酷現實中女導演留有的希望
正如拉巴基的編劇之一Mousanar所說
「即使你深知你改變不了任何事
但你還是可以夢想你做得到
人類的進步靠的是夢想
而不是犬儒主義。」
人類,不正是需要這樣的希望嗎?
素材圖片來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飛貓魚電影整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