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K4.0》作者:銀行面籤或十年內消失 BANK5.0還要50年

2020-12-17 和訊銀行

近期,中國電子銀行網整理了建設銀行信息總監金磐石在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的一些觀點和言論,深受網友關注。而與其對話的另一位「金」先生的觀點其實同樣非常精彩。

本期,我們就來看看《BANK4.0》、《BANK3.0》的作者Brett King(布萊特·金)在這次活動中就銀行數位化、智能化、金融科技監管等話題做了哪些深入的闡述。同時,Brett King也對BANK5.0做了有趣而有前瞻性的暢想。

Brett King是國際暢銷書作家、演講家、未來學家,全球金融服務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他還是全球頂級金融機構資深顧問,國際金融管理學會創立者,世界上第一家無卡移動銀行Moven Bank的創始人兼CEO,他的很多觀點都深受海內外專家學者關注。以下是Brett King的一些精彩觀點。

智慧型手機APP讓銀行真正踏上數位化旅程

銀行是如何走進數位化的?怎麼理解智慧型手機APP在數位化旅程中的意義?為什麼說提升用戶體驗會變得尤為重要?Brett King對此都有深入的理解和闡述。

他認為,數位化轉型可以追溯到1995年,也就是商業網際網路的誕生,但銀行真正踏上數位化的旅程始於智慧型手機APP及其基礎設施的興起。

2008年至2011年期間,行動支付和移動錢包服務開始興起。比如,肯亞的M-Pesa和中國的微信支付。隨後,在2010年8月,全球第一家新型銀行Moven在美國問世,不過,它並非真正基於移動服務的銀行。

如今,最大的新型銀行當然是微眾銀行,因為它擁有超過2億的用戶。同時,在美洲也有一家叫做Resolute的新型銀行,在英國有蒙佐(Monzo)以及Starling Bank挑戰者銀行,在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也有許多新型銀行。但相比較而言,移動金融科技帶來的數位化革命在中國大放異彩,建行銀行、民生銀行(600016,股吧)、平安銀行(000001,股吧)等在數位化轉型方面都做得很好。

銀行的演化:從BANK 1.0到BANK 4.0

在交流中,Brett King簡單回顧了銀行數位化的演進史。他總結認為,BANK1.0專注於傳統銀行服務;BANK2.0已經具有初步以網際網路為依託的自助銀行服務;BANK3.0以移動銀行服務或銀行APP服務為標誌;然後是出現的BANK4.0至今,即嵌入式銀行業務的興起,金融服務滲透至生產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指出,隨著銀行業的發展,基礎架構也在不斷變化。20年前,銀行非常關注核心系統的迭代,但在今天,銀行談論更多的是中間件,如API、PRA、機器人、自動化、區塊鏈和數據模型,而這些都是介於用戶體驗和核心系統之間的中間件。

「銀行即服務」平臺的新方向

從BANK1.0到4.0,Brett King除了總結規律,還點出了自己看到的未來。

他指出,銀行從以前的核心系統駕馭的流程產品,向基於中間件的用戶體驗模型轉變,就是「銀行即服務」平臺的主要方向。這些轉變不只是系統換了一個模板樣式,或是換了一種客戶體驗那麼簡單,而是植根於銀行服務矩陣以及未來發展的中心。

新型銀行能夠快速高效地運用中間層技術,賦能傳統銀行的諸多特點,而且還能實現傳統銀行未能實現的功能。由於傳統銀行基礎架構的限制,他們很難複製這些特點,這就是「銀行即服務'的關鍵所在。因為它能在客戶體驗方面實現轉型,對於數位化轉型的發展,可以從騰訊和其它新型銀行中看到啟示。

未來的金融服務生態系統是三大方面的融合,即現有銀行、金融科技(Fintech)和科技公司之間的合作,而客戶體驗將成為這一融合的中心。融合的方向是,無論何時何地,通過中間件和前端技術的推廣,「銀行即服務」會變得唾手可得。

進入BANK?5.0時代:我們還需要50年

儘管《BANK4.0》是Brett King 「銀行X.0」系列叢書的封筆之作,但就湯道生提到的BANK5.0以及未來走向的問題,Brett King還是做了回答。

他先是提到,從BANK1.0到4.0,其核心是從實物連接轉向數字連接。銀行在這方面也面臨著一些轉型,轉型過程當然也會被傳統金融機構的固有機制所排斥。但如果銀行能不斷更新BANK4.0,將金融服務能力滲透到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與合作夥伴一起攜手構建基於5G、AR、智能眼鏡、語音識別、物聯網等技術的服務,那麼,數位化能讓金融服務變得相對容易。

Brett King指出,當我們擁有了智能銀行之後,如何將服務嵌入到各類場景中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而要做到這一點,除了數位化,去中心化技術會是一種更有效的資源管理方式。未來,人工智慧之間會通過相互對話來共同管理資源。他認為,在去中心化的時代,三種東西能夠定義未來的銀行5.0時代。

首先,新的價值交換體系。這種價值交換體系將會獨立於不可兌換貨幣之外,人工智慧也可能在新舊模式之間轉換,交易機器也許主要應用於資源或與之相關的方面。

其次,銀行將擁有被廣泛接受的,可自動分散化的價值存儲。這種價值存儲將不依賴於現在的銀行制度或規則,在未來,還會出現更容易被廣泛接受的價值存儲體系。

第三,競爭性的價值體系(competing value systems)。從資本主義和古典凱恩斯經濟的痛點中得出的教訓,讓我們有理由相信,人類將來會有其他財富衡量方法。諸如自動化價值系統,可持續性迭代或發展的替代性技術。其中,人工智慧則尤為重要,潛力巨大。

但他提醒,人類可能需要50年以上的時間,才能進入BANK5.0時代。因為,人類剛剛邁入BANK4.0時代,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

而人類一旦邁入BANK5.0的時代,交易將會是無現金的,無現金社會成為現實,而銀行也會消失,那會是一種高度變革的經濟模式。

BANK 5.0:社交借貸和P2P將會捲土重來

他認為,BANK5.0會帶來如下影響:

第一,可以利用人工智慧和社交以及行為心理學來疏導人們更好地理財,摒棄傳統的預算模式,而更多地關注正確引領。

第二,關注行為信用評分將成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常態。

第三,社交借貸和P2P將會捲土重來。短期來看,在2025年以後的十年裡,銀行和BATJ這樣的科技巨頭將並肩競爭,爭奪銀行帳戶,或是在科技層面嵌入價值體系,比如,智慧型手機、智能眼鏡或智能音箱等。

第四,未來競爭依賴銀行帳戶的智能化。在未來,銀行僅僅用一些方法來保證資金安全或者交易完全是不夠的,而是建立以信用和資金管理渠道為基準的體系。

第五,銀行和科技公司的服務將嵌入每個人的生活。

第六,要求客戶親自前往銀行櫃面,或需要客戶親筆籤名,以及要籤署紙質文件等傳統的銀行服務規定或許在這個十年內退出歷史舞臺。

監管:美國可能落後中國十年

在談到監管時,Brett King表示,中國已經有了無比成熟的經驗,而美國可能落後中國7到10年,因為美國的監管過於嚴格。

他指出,今天銀行的規章制度仍然是100年或200年前制定的,雖歷經演變,但這些制度並不是因為數位化發展而建立的,因此,我們迫切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來解決監管層面的問題。技術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答案,而高度自動化和技術驅動化是監管改革的方向。一套現代化監管系統是不可或缺的,需要在計算機代碼中對規則進行編碼。

他表示,或許再過10年,人們就可以在任何一個司法管轄區開立銀行帳戶。這樣,監管機構之間就會開始競爭,甚至會因此而成立新的特許銀行。這種動態且具有調節功能的模式,會讓人感到興奮。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電子銀行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崢 )

相關焦點

  • 老外說break the bank什麼意思?搶銀行?
    毛毛給女朋友買了很多禮物 Peter說了句 That would break the bank!搶銀行? break the bank啥意思?
  • 實體銀行將消失?Bank3.0將銀行放入你我口袋
    由於分行據點代表客源,因此,臺灣目前的銀行數目僅次於便利商店,這是「Bank 1.0」的世代,而大陸已經慢慢進入「Bank 2.0」。2012年,有「金融創新之父」之稱的Brett King推出了「Bank 3.0 」一書,封面上的口號:「Banking Is No Longer Somewhere You Go, But Something You Do」。這個標語為全球銀行圈投下震撼彈,中譯為「銀行將不只是一個地方,而是一種行為」。
  • Softbank明星狗狗老爹離世,享年16歲
    然而2018年6月28日凌晨,陪伴日本一代人近十年的白戶狗狗老爹(カイ君)在太陽還沒初升前自然老死,享年16歲,相當於人類的90歲左右,已經算是非常長壽的狗狗。2007年,Softbank推出了第一部【白戶家】廣告。白戶家的人物設定非常奇特,爸爸白戶次郎是一隻會說人話的白色柴犬,在媽媽作為校長的學校裡做老師。
  • 《BANK 4.0》作者布萊特·金:未來銀行數位化轉型的關鍵是技術創新
    會上,《BANK 4.0》作者布萊特·金以視頻形式暢談自己對於全球銀行數位化趨勢的看法,並與現場嘉賓遠程分享了在新興生態系統中,企業該如何確保自身的價值和競爭力。對於銀行如何在生態系統中生存,布萊特·金提到,幾年前,銀行還不具備合作開發能力,在這個未來的世界裡,如果想要成為未來生態系統的一部分,銀行必須積極與科技巨頭建立合作,未來銀行業的功能將通過技術能力實現。「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和工商銀行等,都在數位化轉型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布萊特·金強調,銀行需要的不是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應該是從全新的角度運用全新的技術。
  • 《BANK 4.0》作者布萊特金:未來銀行數位化轉型的關鍵是技術創新
    會上,《BANK 4.0》作者布萊特·金以視頻形式暢談自己對於全球銀行數位化趨勢的看法,並與現場嘉賓遠程分享了在新興生態系統中,企業該如何確保自身的價值和競爭力。  在視頻中布萊特·金提到,現有新興生態系統由金融服務機構、純粹的數位化機構和科技巨頭三大綜合體構成。
  • TBWC漫畫標雲頂Springbank 22年
    小姐姐上期說要寫這瓶TBWC漫畫標雲頂Springbank 22年(Batch 16)估計最快也要下周了,不過沒有酒也不打緊,這麼費勁從國外定這款酒的原因是我有一次喝到它,覺著「非常雲頂」啊,驚喜TBWC也有這麼不錯的雲頂~很喜歡,風味十足,尤其性價比不錯,評分也很棒,全方面都滿足我可以入手的標準,最最重要的是有了這支我的那瓶TBWC的雲頂25年(
  • 營銷案例分享softbank軟銀「白戶家「,萌爸來襲!
    Softbank,軟體銀行集團(簡稱軟銀),是日本一家電訊與媒體領導公司,業務包括電子商務、網際網路服務、電子通訊、媒體等等。雖然其公司規模宏大,處事精密、嚴謹,然而它的廣告卻走可愛、樸實風格,讓人很溫馨、很感動。前段時間,軟銀就推出特別讓大家窩心的——Personal Innovation Act。
  • CNPV 與韓國公司 Techbank Company Limited 籤署長期戰略合作夥伴...
    該公司今天宣布,已與 Techbank Company Limited 達成一項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銷售協議。Techbank 是韓國領先的光伏能源公司,也是從事光伏電站交鑰匙工程開發和銷售的光伏電站能力中心。
  • 請問美國BOA銀行K開戶個人可以開嗎?
    請問美國BOA銀行K戶個人可以開嗎?在美國的銀行開戶,大家一定會遇到一家銀行那就是美國銀行,美國的銀行美國銀行是美國的第二大銀行好吧,是不是以為我在說繞口令。這家美國的銀行就是bank of America。沒錯,就這麼霸氣。今天這篇文章為大家介紹一下美國銀行(以下簡稱BOA)的開戶流程和一些相關事項。美國銀行(Bank of Amercia),在美國簡稱為BOA。
  • 實用英語:常用銀行英語詞彙大盤點(上)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實用英語:常用銀行英語詞彙大盤點(上) 2010-07-01 18:08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
  • 常見銀行英語詞彙
    and China 麥加利銀行  Banque de I'IndoChine 東方匯理銀行  central bank, national bank, banker's bank 中央銀行  bank of issue, bank of circulation 發行幣銀行  commercial bank 商業銀行,儲蓄信貸銀行
  • Bank2B——公司銀行的「新邏輯」
    對於銀行業來說,對公還是零售,也構成了幾十年來轉型的主旋律。甚至可以說,這個行業所有有關戰略、管理、文化、競爭的故事都可以歸結為對公與零售之爭。在一家銀行內部,也因不同的業務邏輯導致經營、管理的差異(衝突),最終演化成這家銀行的戰略風格和經營氣質。
  • Starling Bank:萬變世界中的智慧銀行
    自2014年創立後,Starling Bank於2016年7月獲得英格蘭的銀行牌照,並於2017年5月推出了首個移動式個人活期帳戶,可作為iOS和Android手機的應用程式使用,隨後於2018年3月開設了英國第一個數字商業銀行帳戶。其程序內置的Starling Market place還為客戶提供了訪問精選第三方金融程序的服務。
  • 銀行常用英語:信用證
    銀行常用英語:信用證  L/C(信用證)  C= Customer顧客 T=Teller職員  T: Can I help you, sir?  能幫你什麼忙嗎,先生?As soon as the L/C and documents are presented to the issuing bank, the bank must pay to the exporter (beneficiary). The bank acts as the first payer and this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 of L/C.
  • Westbank西岸置業集團帶您了解日本東京澀谷區必逛的10個地方
    下面Westbank西岸置業集團的小編盤點了澀谷地區必逛的10個地方,從商業設施到著名景點無所不包,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四、明治神宮   明治神宮是位於日本東京都澀谷區代代木的神社,供奉有明治天皇(1912年去世)和昭憲皇太后(1914年去世),是日本神道的重要神社。
  • 海外之聲|將數字貨幣引入國際銀行同業結算系統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外匯調查,無論是經常帳戶還是金融帳戶中,美元帳戶的外匯交易都佔據了所有交易的90%,而這種美元主導優勢已然持續了幾十年。在美國經濟佔全球比重日益下滑的背景下,這樣的全球銀行結算系統顯得很不平衡。許多國家被美國政治決定排除在外,處於美國監控之下,而這整個體系也暴露在美國大型銀行引發的風險之中,正如在十年前全球金融危機中我們所見證的那樣。
  • Fidor:線上銀行新潮流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fidorOS平臺和API使銀行可以集成到現有的服務(例如,作為「遊戲內錢包」或「社區內帳戶」)或擁有這些服務集成在其數字平臺中。Fidor既是產品的供應商又是消費者,生態系統合作夥伴提供的服務。Part 4 業務優勢及劣勢(對比傳統銀行)
  • Westbank西岸集團|生活在多倫多King Street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想要投資買房置業,可以找Westbank加拿大西岸置業集團。加拿大頂級開發商:Westbank加拿大西岸置業集團成立於1992年。
  • 【VOA慢速 12.6】疫情提高了拉丁美洲對銀行系統的使用程度
    工作人員表示,85.9%的哥倫比亞人現在都會或多或少地使用銀行系統,本來政府以為要到2022年才能達到這個數字。 DaviPlata was created in 2012 by Davivienda, the country's third-largest bank. 2012年,哥倫比亞第3大銀行Davivienda銀行開發了DaviPlata。
  • 海外之聲|國際清算銀行:將疫情救援資金注入真正需要的地方
    導讀冠狀病毒大流行引發的金融動蕩,讓人們想起2008年的金融危機,在資產價格下跌和信貸緊縮等外在症狀上兩場危機十分相似,但兩者也有重要的區別。一個關鍵區別是,危機的參與者。這一事件是一場全球銀行業危機,其核心是過度負債的銀行,正規銀行業在金融體系中所佔比重較小,因此,市場化金融則變得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