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1日訊 日前,雙星憑藉在品牌建設領域的卓越成效和市場拓展方面的優異表現,連續四年榮獲輪胎行業「中國品牌年度大獎No.1」,持續領跑中國輪胎品牌。
雙星是一家具有98年歷史的老國有橡膠企業,是山東省輪胎行業國有主板上市公司。2014年以來,開啟了「二次創業、創雙星世界名牌」的新徵程,淘汰了90%以上的落後產能,建成了全球輪胎行業全流程「工業4.0」智能化工廠和國際領先的輪胎實驗室。
雙星整合全球設計資源,建設開放、交互、共享、高端研發及測試的工業設計平臺,實現研發、設計、檢測為一體的國際化工業設計中心。近年來,雙星集團圍繞輪胎、人工智慧及智能裝備、廢舊橡塑綠色生態循環利用等領域,不斷培養工業設計人才並學習先進的工業設計方法,逐步探索工業設計在輪胎、智能裝備及資源循環利用行業的應用,實現以設計引領產業綠色發展,以設計推動產業技術創新,以設計賦能企業智慧轉型,助力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和新舊動能轉換,並聯手錦湖輪胎,打造輪胎工業設計標杆。
雙星被稱為「中國輪胎智能製造的引領者」。近年來,雙星通過智慧轉型實現了從滿足需求到發現需求,再到創造需求的轉變。「雙星走到今天,靠的是做『三類事』:做別人不敢做、不會做、不願做卻都是應該做的事。」雙星集團董事長柴永森說。
當智能工廠在整個製造行業都還很鮮見的時候,雙星幹了別人不敢幹的事,淘汰了所有的老工廠和90%以上的落後產能,率先建起輪胎行業世界領先的輪胎智能化工廠,完成了智慧轉型的歷史任務;以「蛇吞象」的氣魄和專業化的資本運作,做了別人不會做的事,併購了世界輪企錦湖輪胎;當廢舊橡膠成為行業越來越沉重的負擔,雙星做了別人不願做的事,解決了廢舊橡膠回收領域的17大關鍵共性技術難題,成功轉化出可複製推廣的新產業。
目前,雙星是一家既擁有卡客車胎「工業4.0」工廠,又擁有轎車胎「工業4.0」工廠的企業。在智慧轉型的同時,大力進行科技創新,培育了智能裝備、工業機器人(含智能物流)、廢舊橡膠綠色生態循環利用三個新產業,其中廢舊輪胎綠色裂解成為科技部2018年重大科技專項該領域中標企業。
回望雙星變革之路,其目標宏闊遠大,實施過程卻極為簡拙——永遠做現在應該做的事。在青島發起的「高端製造業+人工智慧」攻勢中,雙星將繼續搶抓歷史機遇,搭建新平臺,打造新生態,勇於開拓市場新空間,做規則的制定者,行業前進方向的引領者,價值的創造者和分享者。
閃電新聞記者 孫楊 青島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