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是的,現在是網絡,虛擬,信息的時代,形成了現代社會的光怪陸離和人情世故,有些人習慣於在這觥籌交錯,燈紅酒綠中找尋陶醉和滿足,而有的人卻選擇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寧靜之地,創作自己的心靈之歌。刀郎就屬於這樣一種類型的歌者、音樂人。
刀郎出生於七零年代,也許是因為那個年代經歷的苦難歲月,鑄造了這個年代的人「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遊」崇尚親情友愛,大愛無疆、性格質樸善良,剛強粗獷的特點,沒有當代人早早住在鋼筋叢林裡,一個一個的小方塊盒子早早就把人包裝了起來,阻斷了每個人暢通溝通交流的渠道,使得現代人出現性格脆弱,交流交際缺乏的境況。
年代不同,境遇不同,三觀不同,所以出現現代音樂的多元化,多樣性,因而每一首歌的影響力,受眾性也不同。
在這物慾橫流的大時代,刀郎廣泛地深入到新疆南疆的廣袤沙漠、隔壁去尋找生命的曙光,去探尋音樂的靈氣,最主要去探入南疆各族群眾家中去體驗生活的疾苦,去艱苦地方體驗生活的艱難和抗爭,基於這一切,刀郎的樂感也融合了西域民族的諸多元素,從而使自己音樂更加飽滿,富有生活的滄桑之氣,刀郎用自己的人格昧力徵服廣大人民群眾,所以促成他的音樂風格是大眾的,人民的,樸實的,朗朗上口的,歌詞字裡行間儘是人們真實生活和情感的再現!
刀郎的嗓音質樸渾厚,略帶沙啞的磁性音,演唱歌曲時讓人更感覺鏗鏘有力,有滄桑感,真實貼合大多數人們的心理感受,不虛誇,純潔簡單,再加上優美的旋律,融 到大自然的感覺,自帶有深深的泥土氣息,因而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也所以容易引起共鳴!
在我心裡,刀郎是一個真正的音樂人,一個純粹的音樂人。刀郎不光能作詞寫歌,而且還是一個優秀導師,為了培養出徒弟雲朵,刀郎甘於退居幕後,為了雲朵的演唱功底和它的發展,刀郎甘於平凡,甘於去做綠葉,師傅的傾情授教,徒弟的聆聽受教,再加上獨特的天分,現在的雲朵在廣大吃瓜觀眾面前也是十分受歡迎的,所以每當提起師傅——刀郎,雲朵常常是滿含熱淚,每當和師傅同臺演唱,那合唱的天籟之音也傳遞了雲朵對師傅的無私栽培和多年照顧的深情謳歌。
刀郎不善表達,也不去點評他人的音樂,他只是在默默深耕自己的音樂之地,在當今的娛樂圈,能做到刀郎這樣低調的不多,刀郎把自己的全身心獻給了音樂,不參加綜藝活動,不做什麼評委,經常沉澱自己,去尋找靈感採風,所以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刀郎膾炙人口的歌曲問世。面對娛樂圈某些所謂大咖的隔空謾罵指責,刀郎只是選擇寬容大度的淡淡一笑,用不著反擊,也不用批駁,因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的境界不一樣。但是,娛樂圈個別大咖的「瘋話」卻引發了全國億萬刀迷及非刀迷的群起憤慨!紛紛為刀郎鳴不平!網上掀起一浪高過一浪的口誅筆伐式聲討,其陣勢浩大如排山倒海!甚至於一些那粉、汪粉、楊粉也倒戈一擊,紛紛轉粉成刀迷,廣大刀迷也絕不容許他們這樣肆意胡鬧的。
無論是在烏魯木齊演唱會,亦或者在北美開個人演唱會,每當音樂響起,全場觀眾熱情呼喊刀郎的聲浪,說明刀郎的選擇是對的,它的受眾面也是對的,只有為人民唱歌,只有為廣大老百姓唱歌,他的歌才有生命力。所以當他在演唱會上說起「謝謝你,我的新疆,我的烏魯木齊,我的刀迷朋友時」,全場歡聲雷動,那是歌迷的認可和期盼,於很多刀迷為此淚灑全場,這是靈魂的演唱,情到深處,刀郎也是潸然淚下,這是歌者和聽者共同的感動。
刀郎在華語歌壇創造神話後,並未留在娛樂圈裡,乘機渲染炒作。而是淡出人們的視野,遠離喧囂的繁華,繼續植根於民間,在西域走鄉串戶採風,積累豐富創作源泉;置身於滄茫的大漠之中,捕捉天地間靈光一現、轉瞬即逝的創作靈感;憑藉《愛是你我》和《一家人》,獲得了中宣部頒發的五個一工程獎。
基於刀郎的堅持和創新,一大批大腕刀迷應運而生,著名電影導演馮小剛說:「刀氏情歌,將近兩億人在聽,所以我選擇」 謝霆鋒:如是說「刀郎大哥不僅幫我做人,聽他的歌還讓我懂得如何珍惜柏芝,等將來我們的baby一定認刀郎大哥做乾爹」,兩岸三地的歌唱天皇,音樂教父等知名明星紛紛發聲肯定刀郎、讚美刀郎、支持刀郎!
相信刀郎植根於民間、痴迷於音樂創作,刀郎膾炙人口的歌曲諸如《衝動的懲罰》《西海情歌》等會像xiang當年的鄧麗君的《小城故事》《漫步人生路》;王洛賓的《達坂城姑娘》等經典歌曲一樣,經得起歷史長河的沉澱和檢驗;如同天籟之音,穿越時空,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