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44年演盡金庸武俠曾紅遍兩岸三地 六旬歸巢拍劇仍深受歡迎

2021-01-12 TVB劇透社

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了解最新TVB資訊

本文編輯劇透社:Jackson

熱播劇《逆緣》播出後,引起一股新的追劇潮,劇情越來越緊奏。近日劇情就講述到,在明詩多次強調下,賈綽斌分手後判若兩人,疑點呼之欲出,來來來,小編率先給劇迷們來劇透劇透。

原來他是當年的賈綽,同定國一樣遭到日軍冷凍,甦醒後禁錮著孫子綽斌,用孫子的警員身份在現代社會繼續活動,為的是秘密找出當年埋藏的日軍黃金。好了,暫時劇透在此,欲知後事如何,記得每晚緊追劇情吧。

話說該劇的演員除了演技精湛之外,個個還身懷絕技,比如飾演上海外公的顧冠忠,前半句粵語,後半句上海話,流利得簡直無縫切換,同樣飾演外婆的馬海倫上海話的發音標準同樣是伐得了,看得觀眾拍案叫好。

說起顧冠忠,在《逆緣》中狂飆上海話皆因他的祖籍正是上海,出生於1955年的從小對戲劇就有好奇心,自幼就常常模仿曹大華耍劍弄刀的,更漸漸愛上演戲。

在1974年考進了邵氏電影公司與無線電視合辦的演員訓練班,次年更籤約成為邵氏的基本演員。

作為邵氏電影演員,顧冠忠前後參與了70多部電影的拍攝,年輕時候的他英姿煥發,應該70後的觀眾的印象會比較深,80後的也許在某些電視劇上還會見過他,說到90後的也許就近幾年他回到TVB才有點印象了吧。

在1976年,顧冠忠憑藉《天涯明月刀》劇中飾演的多情子一角,開始受人注目,之後他便受到邵氏許多導演的青睞,其中由楚原執導,改編金庸、古龍名著的武俠片,大部分都會有顧冠忠的參演。

在1983年顧冠忠拍攝的武俠巨製《天蠶變》在臺灣熱播,使顧冠忠迅速被臺灣觀眾熟知,次年他便接受到華視製作人的邀請,赴臺接拍《天蠶再變》,再次塑造大俠「雲飛揚」這一經典形象,劇集播出後收視更成為年度冠軍。

顧冠忠在臺灣20多年,共參演了近50部臺劇,以古裝劇居多,在九十年代初,他除了在臺灣拍戲,在香港和內地也會接拍一些電影和電視劇,他成為最早進軍內地市場的香港演員之一,更拍攝過多部兩岸三地合作的劇集。

兜兜轉轉多年,在2013年終於重回到TVB,雖然這時的顧冠忠已經60多歲,但俠骨柔情依舊,在這5年裡顧冠忠先後參演了《忠奸人》、《醋娘子》、《無雙譜》、《拆局專家》、《律政強人》、《公公出宮》等等(不一一舉例)。

無論是演正氣的警官或是大惡的奸人,顧冠忠都拿捏得很好,獲得觀眾許多好評。

從影44年,一代大俠顧冠忠一路過來對演戲的熱情並沒有熄滅,戲路廣泛的他一向演的都是又帥又厲害的大俠,現在在新劇中演小市民也是毫無問題,演技說來就來不愧是老戲骨,這麼難得實力擔當的藝人,相信他的作品一定會越來越精彩。

相關焦點

  • 1992年,徐克得罪金庸,拍了這部經典港片,創造了武俠電影的巔峰
    >1992年,徐克得罪金庸,拍了這部經典港片,創造了武俠電影的巔峰。眾所周知,金庸筆下的江湖,主角一般都是男性,所以絕大多數導演都會把視角聚焦在男人們的恩怨情仇。唯獨徐克另闢蹊徑,將女性美融入刀光劍影的武俠世界裡,構成了最具意境的絕色江湖。
  • 1991年,劉德華的創業作「惡搞」金庸武俠,為什麼金庸不生氣?
    通常演而優則導,不過劉德華演而多則當老闆,1988年參演13部電影,在香港影壇有了「劉十三」的綽號。90年代,劉德華和陳佩華、黎大煒聯合創辦天幕製作有限公司,正式開啟創業之路。影片雖然定名為「九一神鵰俠侶」,但和金庸小說《神鵰俠侶》沒有關係,甚至從某種程度上還會被認為「惡搞」金庸武俠。其實本片曾改名4次,《花好月圓》、《城市僱傭兵》等,但最後主創們都希望用《九一神鵰俠侶》。不過金庸可不是個好脾氣的主,後來和徐克因為「東方不敗」產生矛盾。
  • 金庸不再,武俠影視江湖依舊-虎嗅網
    可能連金庸先生也想像不到自己認為最失敗的作品,卻是他被改編的首部影視作品,而且也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一部武俠IP。1960年7月27日《神鵰俠侶》還未連載完成,由峨眉電影製片廠出品,李化執導,金庸親自擔任編劇,謝賢、南紅、楊業宏等主演的《神鵰俠侶》電視劇的第一集在香港播出。金庸先生的IP改編的影視作品就這樣第一次與觀眾們見面了。
  • 高雄世界冠軍牛肉麵 42年口碑紅遍兩岸三地
    高雄世界冠軍牛肉麵 42年口碑紅遍兩岸三地 2015-02-13 10:00:1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朱念     世界冠軍牛肉麵高雄小王牛肉麵,老闆王士春(圖)路邊攤起家,堅持現宰上選本土牛肉,42年來的口碑紅遍兩岸三地,年後將前進大陸廣州。
  • 還沒播出的五部翻拍劇,有三部是金庸劇,看到劇照就不想看了
    《天龍八部》 已經不記得這是第幾個版本了,市場那麼大,就找不到好的編劇了嗎,金庸先生就那麼幾部作品,拍來拍去都給拍爛了。反正個人認為,97版已經是天花板了,後面的隨便怎麼折騰吧,再怎麼樣,這個喬峰總比扛滑板的鐘漢良要好吧。看劇照最期待的,居然是于榮光的耶律洪基,他就是這部劇的導演,太有氣勢了霸氣外露呀。看這個狀態,就怕他控制不住自己,一不小心把喬峰給打死了。
  • 18歲出道,20歲成名,她獲粉無數,卻在22歲嫁人,與丈夫相守52年
    2018年10月30日武俠大師金庸去世,打造了無數武俠夢的人走了。一時間悼念金庸先生的文字層出不窮。但與此同時,一位女子也因金庸去世的消息而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兩年前的同一天,這名女子也告別了這個世界,她就是著名影星:夏夢。
  • ATV武俠劇《劍神》,女演員個個人盡皆知,男演員卻都默默無聞
    提起香港武俠電視劇,TVB那些五花八門的經典劇集自然而然映入人們的腦海。《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天龍八部》------僅金庸劇就數不勝數。很少人知道,香港還有個ATV,也是以打造武俠劇聞名於世。米雪、劉松仁、萬梓良、鄭少秋、黃日華等知名明星,都曾是其旗下藝人。
  • 新之說:「猴版」韋小寶再毀經典,金庸武俠正在離我們而去嗎?
    再看下面的劇情,我的心中不斷盤旋著李成儒老師的觀影三連:如芒在背、如鯁在喉、如坐針氈。雖說資本生產爛片、網絡吐槽爛片,觀眾在笑罵中圖一樂呵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但我依然覺得這部所謂的《鹿鼎記》連被吐槽的必要都沒有,畢竟你無法面對一個醃菜罈子煞有介事地一條條分析它為什麼不是冰箱。
  • 武俠巔峰時代:金庸的電視,古龍的電影,雄踞娛樂圈長達半世紀
    其中,金庸先生的作品以武俠電視劇而著稱,古龍的作品,則以電影為尊。金庸的電視,古龍的電影,猶如武俠影視的兩座高峰,數十年間雙峰對峙,屹立不倒!形成此等局面,和兩人的故事結構,行文習慣有關。直到上世紀80年代後,TVB重啟金庸劇,這才使其達到巔峰狀態。據傳,83版《射鵰英雄傳》之所以能引進內地,還是由50多家城市電視臺,集資110萬購買下版權,然後在國內上百個電視臺播放。
  • 金庸武俠影視片頭合輯:群英出場,大俠謝幕!
    金庸武俠影視片頭合輯:群英出場,大俠謝幕!」金庸去世,享年94歲。他的武俠深刻影響了幾代人。「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緬懷大師,重溫經典,這些影視劇片頭你最熟悉哪一個?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    俠,是根植於幾乎每個中國人心中的一座山峰。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 米雪的金庸劇人生,翁美玲之前,她曾是最深入人心的黃蓉
    米雪原名嚴惠玲,出生於1955年,早在中學時期,她便參加了邵氏無線電影電視藝員訓練班。而在上世紀70年代,米雪就已經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明星。此後,米雪可以說在演藝圈縱橫數十年,深受觀眾喜愛。
  • 網友:那顏值能染指金庸古龍三個大俠,你說呢
    這不,有網友立馬總結出了史上最醜的幾版「楚留香」,比如07年播出的那個連導演都吐槽「太醜,怎麼都拍不俊俏的」朱孝天版:而在朱孝天之前,任賢齊版本的也被詬病顏值撐不起翩若驚鴻的香帥。但,你說氣不氣人,從1998年到2001年,任賢齊一口氣幹翻了金庸古龍筆下的三個大俠,除了楚留香,還有《神鵰俠侶》中的楊過,《笑傲江湖》裡的令狐衝。
  • 懷念武俠劇:沒有了俠氣武俠劇還能稱之為武俠嗎?
    從七十年代起,武俠劇也算在兩岸三地風行了四十多年,如今現狀,實在令人惋惜。有人說武俠劇的沒落,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照理說,拍攝技術和設備都在不斷更新,計算機特效技術國內也越來越成熟,投資方的資金也斷沒有九十年代港劇拍攝窘境,但現在拍出的成品質量太「辣眼睛」。
  • 林峰版新《神鵰》楊過紅顏團儘是網紅臉 抬轎的前輩們卻大有看頭
    張一山版《鹿鼎記》剛以收視第一的好成績完美收官,新版《天龍八部》和《神鵰俠侶》也浩浩蕩蕩地跟來了……金庸的武俠總是這樣,上一版播出好像還是昨天,新版又待播幾年了。佟夢實在出演這部劇時也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演員,去年憑藉《慶餘年》裡的五竹叔一角人氣大漲,從劇照來看他演楊過形象還是可以的,希望演技不要拖顏值的後腿。雖然楊過的紅顏團不是很令人期待,但是為這些新人抬轎的前輩們卻是非常有看頭的。
  • 細說武俠美學:金庸,帶走了整個江湖
    梁羽生曾就讀於化學系,經濟系等,中文更不必說,象棋棋藝佳,曾獲嶺南大學象棋冠軍。詩文也不錯。文人在任何時代總是能找到一碗飯的。黃易本身就是學畫畫,又曾任香港藝術館助理館長,工作不會差。臥龍生靠武俠名利雙收後,拍電影,經商,折騰了十幾年,去世時頗為窘迫,可見如果不能寫武俠,臥龍生的生活力仍令人擔憂。
  • 雲南「最出名」的城市,曾為一國首都,因金庸小說而紅遍世界
    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希望通過旅遊來緩解壓力,相對於到國外旅遊,國內的一些旅遊城市往往更有優勢,比如蘇州、杭州、重慶、雲南等等,每到假日,都是人山人海,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雲南最有名的城市,曾經是國家首都,因為金庸小說而紅遍了全世界。
  • 金庸劇都快拍爛了,武俠四大家其他人的作品,為何幾乎無人翻拍?
    他們的作品很多都被拍成了電視劇,其中金庸的作品改編成電視劇都快拍爛了,而武俠四大家其他人的作品幾乎無人翻拍,這是為什麼呢?首先,金庸很會講故事,可以說他是那個年代裡很「反套路」的作家,這點從他與梁羽生作品的對比中就能看出來。對於觀眾而言,喜歡的一定是劇情反轉、打臉而不是看到開頭能猜到結尾,比如喬峰和阿朱的悲劇,他們的結局是一般觀眾很難預料到的,也許有人會馬後炮地認為這種寫法很「雷」,但放在當時確實讓人耳目一新
  • 金庸武俠劇中四大頗具魅力的反派,東方不敗上榜!
    導讀:金庸武俠劇中有形形色色的人物,有的循規蹈矩,有的獨樹一幟。相比正兒八經的名門正派,往往那些出色的反派人物更具有魅力。各位讀者,大家好!我是喜歡分享優質影視作品的在天上散步的魚!很多人都是從影視作品接觸到金庸世界的,也有很多人因為金庸武俠劇去拜讀了金庸先生的原作。一句「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是對金庸先生文學創作的概括。金庸影視劇中有幾位反派人物,但卻深受觀眾的喜歡。他們獨具魅力,雖為反派,卻讓人記憶深刻!
  • 少年黃麒英,廣東洪熙官——樊少皇還演過哪些歷史名人?
    無論是金庸小說,還是古龍武俠,亦或是漫畫改編,他都有涉及。比如日本漫畫改編的《力王》,17歲的樊少皇一鳴驚人,創造"賀力王"的傳說,以至於大家都說"樊少皇之後再無力王";電視劇《天龍八部》裡, 他貢獻了一個最經典的"虛竹"形象,也是金庸最滿意的版本。新版《倚天屠龍記》裡,再次飾演和尚角色,而這次是"混元霹靂手"成昆,江湖第一大反派。
  • 金庸武俠《劍破九重天》是白虹作品,講述了宋代武林一段傳奇故事
    )目前手中這樣的武俠小說偽作約摸百來部,這些作品絕大部分並非金庸先生的真品,部分作品真實面目有待考證,慢慢的來吧,舊武俠書在這裡,歡迎喜歡的朋友前來交流,一起縱武論俠瞎扯淡。混小子闖天下,劍破九重天,飛雲馳月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