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寶貝是日本關東軍的命根,日本戰敗後,死也要帶回國交給天皇

2021-01-10 騰訊網

這些寶貝是日本關東軍的命根,日本戰敗後,死也要帶回國交給天皇

二戰後,日本無條件投降,清朝末代皇帝溥儀作為日本帝國主義的幫兇,也被送上東京國際法庭進行審判。但是,溥儀在法庭上慷慨陳詞,稱自己雖然是偽滿洲國的皇帝,但由始至終都是日本手裡手裡的一個傀儡,自己完全沒有權力,也沒有幹殺人放火、為非作歹的事情。後來,溥儀果然無罪釋放,回到中國。

但是,令溥儀無比氣憤的是日本人讓他做了一件極不願意做的事。當年,他被馮玉祥趕出北京後,流離失所,落魄不堪,當時,日本正侵略中國,想在中國找一個戰爭代理人,溥儀成了日本人的理想人選。

當時,清朝被推翻了,溥儀也被從故宮趕了出來,他氣憤難平,鬱鬱寡歡,有心去光復清朝但力不足。當日本人找到他要求「合作」時,他喜出望外,一拍即合,以為找到了盟友。

但是,溥儀卻上當了,日本人根本不是來幫他光復清朝,而是來侵佔中國的寶貴資源,是來屠殺、奴役百姓的,日本人只是把他當作一塊遮掩布,掩蓋日本侵犯搶掠的本質。

1940年,溥儀應邀訪問日本,受到日本天皇裕仁的接見,當時,任偽滿洲關東軍參謀長吉岡安直已經為溥儀「量身定作」了一套外交臺詞,讓他向裕仁天皇提出:天皇陛下,為了體現滿日一家親,我正式向你提出,迎送日本天照大神到滿洲國供奉。

裕仁心領神會地回答:恭敬不如從命,樂見其成。於是,裕仁交給溥儀日本天照大神的三件寶貝:一把寶劍、一面銅鏡和一塊勾玉。日本天照大神是何方神聖?可能連溥儀也不知道,它是日本傳說中地位最高神靈,日本天皇就是他的後裔。

溥儀帶著這三件寶貝回到長春後,命人專門修建了一座神廟,用來供奉這三件神器。日本還私下命令溥儀要經常去神廟拜祭神器,並宣告滿洲國從此以後以日本宗教為國教,日本天皇是滿洲國臣民膜拜對象等等。

但是,日本戰敗不久,東北關東軍一敗塗地,吉岡安直命令日軍殘部死都要把這三件東西帶回日本,交回給天皇。那麼,吉岡安直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那是因為這三件神器是日本天皇的東西,一旦落入蘇聯的手上,蘇聯就可以藉此直接指證日本天皇犯有戰爭罪,有份參與和策划過戰爭,要判處日本天皇絞刑,為了使日本天皇脫罪,所以,吉岡安直死都把這三件東西帶回日本。

謝謝關注,你的關注是我最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日本戰敗前夕,十幾名日本男子殺死420名日本婦女,然後各自逃跑
    其實在二十世紀初期,日俄戰爭剛剛結束時,日本就已經開始了這項計劃。當時大量的日本人湧入中國,在日本天皇「開拓萬裡波濤布國威於四方」的號召下,日本人移民中國已經成為了一項基本國策。在短短二十年裡,500萬日本人將在天皇的計劃下移民中國,而這些人,就被日本稱作「開拓團民」。
  • 二戰結束後,日本天皇為何不切腹自盡?裕仁:天皇不是神
    投降是軍國主義不能承受的,所以很多人選擇了剖腹自盡,但是日本的裕仁天皇並沒有選擇剖腹自盡,並且還在後面發表了《人間宣言》,表示天皇不是神,否定了天皇萬世一系的地位。1:日本軍國主義的形成首先我們要知道,日本的軍國主義並不是短期內形成的,在歷史上早已軍國主義的傳統。
  • 日本戰敗後,遺棄在東北20萬日本女人結局如何,一些留在了中國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日本國民乃至全世界發表《終戰詔書》,同時宣布無條件投降,接受《波茨坦公告》,這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當日本裕仁天皇宣告投降的發表一經播出無數日本無法置信,他們在聽到這一消息後跪地痛哭。
  • 日本戰敗後,300萬士兵回國,結髮妻子是怎樣迎接的?
    據資料記載,二戰日本戰敗後又有300多萬日本軍人戰敗回國,當時在我國境內就有100多萬的日本戰俘被遣返回國。這些日本人很多其實在其國內都已經成家立業甚至有了孩子。這就令很多人疑惑,當這些戰敗的日本軍人回到其國內,他們的結髮妻子、以及其他女人究竟是如何看待他們的?
  • 日本戰敗後,美國將軍問天皇:為何不切腹自盡?天皇冷笑回了4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世界遞交了投降書,自此之後,籠罩在世界人民頭上的最後一層戰爭恐慌終於消失,同盟國內,到處都是人們在慶祝這一場偉大勝利的歡悅景象。不過,與這一景象格格不入的,則是那些尚未撤走的日本軍人,在中國內,便是有大量的日本軍人在得知戰敗事實後,選擇了切腹自盡。
  • 日本天皇送溥儀3件國寶,說這就是你的祖宗了,後來溥儀罵了4個字
    到了日本後,為體現日滿一德一心不可分的關係,溥儀在日本隨從的要求下,不得不說:「我希望迎接天照大神到滿洲國奉祀。」裕仁明回答:「 既然陛下願望如此,,我只好從命。」並且告訴溥儀,以後這就是「日滿共同的祖先神靈」。
  • 日本戰敗士兵回國後生活怎樣,妻子怎麼對他們?士兵:不如死了
    這是當時日本侵略者所犯下的罪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日本戰敗結束,這雖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消息,但這場戰爭所帶來的破壞卻讓人無法忽視,即便現在距世界大戰結束已經好幾十年了,但一想起當年的戰爭,畫面還是觸目驚心。世界各地戰勝國軍人在戰爭結束後,便全部歡呼雀躍回到祖國,而戰敗的日本人也要回到自己的國家。那麼面對這些回國的日本戰敗士兵,結髮妻子是如何迎接的呢?有些士兵答道:「還不如前線戰死。」
  • 張作霖死後,日本天皇勃然大怒,四個日本人跟著賠罪
    說通俗一點,學習歷史可以使你智慧,可以使你變得更聰明 張作霖乘坐的專列經過京奉、南滿鐵路交叉處的三洞橋時,火車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炸藥炸毀,張作霖被炸成重傷,送回瀋陽後,於當日死去,這就是在中國歷史上極其轟動的皇姑屯事件,因為,此時的張作霖是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奉系軍閥首領,地位十分之重要。
  • 揭秘日本戰敗後裕仁天皇為何最終沒有退位?
    兩天後,麥克阿瑟為日益臨近的審判設立了國際檢察局(IPS)。依照日本歷,這一天正是珍珠港襲擊4周年。1946年1月19日,盟軍最高司令官(SCAP)宣布,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正式成立。至於哪些被告將首先被帶上法庭接受審判,直到3月11日才宣布。審判開始於5月3日。直到此時,最高統帥部和國際檢察局在理論上仍然有可能起訴裕仁天皇的戰爭罪行。
  • 關東軍和日軍有什麼區別?連天皇命令都不聽,這聽從這人的命令
    在當年的抗日戰爭中雖然日本有著訓練有素的士兵和先進的裝備,但是在中國人民同仇敵愾的一致對外的努力下,最終還是戰勝了日本部隊。雖然我們現在對於當時的日本軍隊統稱為日軍,但是其實這是不準確的,因為在日本還有著一直非常特殊的部隊。這個部隊就是日本的關東軍,那麼關東軍和日軍有什麼不同?天皇命令都不聽,主要聽從此人的命令。
  • 二戰日本投降後,士兵回國遭到「冷暴力」,聲稱還不如死在戰場
    實際上日本這個國家在對中國發起侵略之前,就在國內大力宣揚帝國主義思想,讓很多普通的百姓大力支持國家所發動的帝國主義侵略戰爭,並且在武士道精神的影響下,認為只有為天皇奮戰到死的士兵
  • 日本戰敗後,美國將軍問天皇:你為什麼不切腹?天皇冷冷說了4個字
    他選擇了日本武士道精神中最光榮的死法——切腹自盡,這種痛苦無比的死法折磨了他15個小時才結束。 當時的美國將軍道格拉斯·麥克阿瑟聽到了這件事,曾經吃過日本不少苦頭的他對著裕仁天皇諷刺道:「你們的大將都切腹自盡了,你這個戰敗的天皇怎麼還不切腹證明自己呢?」面對麥克阿瑟的諷刺,裕仁天皇竟然面無表情冷冷回了4個字。
  • 關東軍戰敗投降,1萬多年輕女兵被蘇聯俘虜,最終結局如何?
    1941年珍珠島事件發生後,他們更是肆無忌憚的開啟了太平洋戰爭,但最終在美軍的打壓下敗興而歸,開啟敗局。 1945年5月,關東軍迫於蘇聯的壓力召回退伍士兵擴充軍力,但扭轉敗局失敗。1945年8月8日蘇聯正式對其宣戰,並即刻發起強烈進攻,後"關東軍"屢戰屢敗失去鬥志、發生逃兵事件,並於該月15日正式宣布投降。
  • 戰敗後的日本何去何從?一部寫實小說看日本從戰場到商界的轉型
    《不毛之地》是山崎豐子在1973年-1978年連載於《每日星期天》文刊上的長篇小說,以一位二戰戰敗軍官參謀長壹岐為主要敘事對象,看日本在戰敗後經歷的幾重困境,以及經濟增長中日本人所迷失的價值觀。曾看過訪談紀錄片戰犯高橋哲郎說:「從我們出生起,就被教育是天皇的臣民,天皇是神一樣的存在。」日本在二戰中是侵略者還是受害者的問題一直模糊不清。山崎豐子迴避了日本的殘暴軍事行為,也迴避了戰敗初期日本在美軍的盟軍司令部接管下的屈辱經過,而是把視角聚焦在戰敗後的軍人遣返回國後,精神和物質生活的矛盾生活。
  • 日本士兵戰敗回國,見到妻子的舉動,恨不得直接死在戰場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的時候,對眾多亞洲國家發起了侵略戰爭,在這個過程中,日本犯下了累累暴行,讓亞洲地區眾多國家對於日本都非常的痛恨,不過最終日本戰敗了,宣布了無條件投降。二戰雖然只有6年時間,但給人類帶來的傷痛是無法癒合的,在《二戰全史》中更是把這短短的6年稱之為「流血的世紀」。
  • 裕仁天皇投降後,東北幾十萬日本女人過的咋樣?10萬人嫁給中國人
    據資料揭露,在日本普通士兵的心中,裕仁天皇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他們之所以作戰,就是為了給天皇效忠,既然天皇下達命令停戰投降,那麼他們也就自然投降了。坦白來說,對於這些被俘的日軍士兵來說,如果能夠成為中國人的戰俘,那可是相當幸運的,從當時的局勢來看,只有中國人,對待戰俘是最為優待的。一旦日軍士兵落到了蘇軍、美軍或者澳軍手中,那麼基本上會難逃一死,即使能夠活命,也會被羞辱至極。
  • 日軍戰敗回國有多慘?回家看到妻子,後悔當時沒有切腹自盡
    1945年9月日本正式宣布戰敗無條件投降,作為二戰的發起國之一,日本的罪行罄竹難書,但令人遺憾的是日本投降後,很多戰犯都逃脫了罪責,甚至幕後真兇裕仁天皇連審判都沒有參加,包括我國在內的戰勝國大多都秉持人道主義原則善待日軍戰俘,因此日本士兵投降以後都被安全地遣送回國沒有吃什麼苦,但是他們回國後的待遇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 日本戰敗後,有日軍躲在東寧要塞不出來咋辦?蘇軍做法「絕了」
    日本承認戰敗後,日本天皇宣布日本將會無條件投降,但當時還有大量日軍沒有返回國內,例如駐紮在我國東北地區的日本關東軍。後來蘇聯決定派兵將其剷除,那些日軍打了敗仗,於是便躲在位於地下的東寧要塞中不願意出來,這要咋辦呢?只能說蘇聯的做法簡直絕了。
  • 炸死了張作霖,令日本天皇大怒牽連整個日軍,但主謀卻得以輕判
    事件發生後,張大帥被日本人炸死的消息席捲中國。作為當時中國的最高權力統治者,張作霖的死亡引起了各界的震驚,使東北局勢更加動蕩。大家認為這是日本官方策劃了很長時間的行動,但事實上,河本大作(關東軍參謀)在炸死張作霖之前並沒有通報他的上級,也就是說,這是一起日本高官私自策劃的事件。張作霖之死也震驚了日本軍界。
  • 皇姑屯事件不是日本官方行為,是日本關東軍一名軍官私自策劃的?
    這一事件發生後,在中國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作為當時的一方大佬,張作霖的死,對東北的局勢影響巨大,使得局面變得非常緊張。然而,人們不知道的是,皇姑屯事件不是日本官方的行為,而是日本關東軍的一名參謀河本大作,秘密策劃的事件,正因為在這次爆炸中,張作霖身亡,當時在日本引起了一系列連鎖反應。事實上,給他們帶來的後果並不是很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