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敗後,有日軍躲在東寧要塞不出來咋辦?蘇軍做法「絕了」

2020-12-17 大國將令視頻

戰爭最可怕的一點就是,它會打破一切規則和秩序,在戰爭的影響下,道德和良善成為了少數派,而暴行卻在整個大地上肆虐。在戰爭還沒開始的時候,民眾可以在自己熟悉的地區安穩生活,而戰爭一旦爆發,他們往往只能離開家園四處流浪。二戰作為一場世界大戰,傷亡自然是非常大的,它基本上把整個世界都攪成了一鍋粥,很少有國家能夠在這場浩劫中倖免於難。因為通訊手段不夠發達,加上戰爭的破壞,消息傳遞也變得非常緩慢。

日本承認戰敗後,日本天皇宣布日本將會無條件投降,但當時還有大量日軍沒有返回國內,例如駐紮在我國東北地區的日本關東軍。後來蘇聯決定派兵將其剷除,那些日軍打了敗仗,於是便躲在位於地下的東寧要塞中不願意出來,這要咋辦呢?只能說蘇聯的做法簡直絕了。

在義大利倒戈德國戰敗以後,軸心國基本上就完了,只剩下一個日本還在苦苦支撐,為了儘快結束戰爭,美國繼續對日本施壓,而蘇聯則是出兵我國東北地區,目標就是那支鼎鼎大名的日本關東軍。

因為這時候的日本關東軍早就沒有以前那麼強勢了,所以蘇聯沒費多少力氣就俘虜了大部分關東軍。可是負責看守東寧要塞的日軍卻有點特別,他們因為一些意外而和外界失去了聯繫,壓根不知道日本投降了,所以面對蘇聯的來襲,他們打算要奮戰到底。

其實留守在東寧要塞的日軍數量並不多,但是卻讓蘇聯紅軍十分頭疼,因為東寧要塞幾乎是日軍最堅固的一個要塞了,它大部分都位於地下,日軍是打定主意不露頭,外面的人也是很難攻進去。

為了解決東寧要塞裡的日軍,蘇聯也是下了血本,可是他們也是低估了東寧要塞的堅固程度,僵持了數天以後,蘇軍的武器是用了不少,但是日軍基本上沒出現什麼傷亡。

時間長了蘇軍也是慢慢沒了耐心,於是他們想出了一個招,先把東寧要塞能堵的縫和出口都堵了,然後就倒進汽油,接著又點了一把火。地下畢竟氧氣有限,加上火勢兇猛,曾經保護日軍的堡壘現在卻成了墳墓,大部分日軍不是被燒死就是被嗆死了,倖存者不過百人。

從人道主義的角度來說,蘇軍的行為的確是顯得有點殘忍了,那些倖存的日軍在戰後也紛紛譴責蘇軍,但真要說的話,日軍也沒什麼資格把自己偽裝成受害者去責備蘇軍,因為他們在中國犯下的暴行哪件不比這個兇殘?

在戰爭結束後中國也是一心發展自己,提升軍事實力以及綜合國力,為的就是能更好的保護民眾,讓所有國家都忌憚我們,不讓類似的悲慘歷史再次重演。

相關焦點

  • 二戰戰敗後,一隊日本「鬼軍」躲中國地下,寧願吃老鼠都不敢出來
    發展起來的日本很快將中國當做首要侵略目標,在戰爭前期,由於我國的軍事實力較弱,所以被日軍打得節節敗退。但是我國並沒有放棄勝利的希望,最終在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努力下,我們贏得了戰爭的勝利。不過,日本在二戰失敗後,還有一支「頑強」軍隊躲在中國地下,寧可吃老鼠都不敢出來,其結局很是殘忍。事實上,這支日軍就是駐紮在黑龍江東寧縣的日本關東軍。
  • 近千名日軍藏在要塞絕不投降,蘇軍拿來幾千升燃油,灌進洞口點燃
    而現今已經被發現的地下軍事要塞有麻達山、勳山、順洪山、三角山等地,這條防線正是東寧日軍侵華要塞,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戰場。在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本宣戰,次日零點,蘇聯紅軍就集結了飛機、坦克、大炮三種軍事力量,對駐守在東寧要塞的日軍發起進攻。當時戰鬥僅持續了七日,蘇聯就以步兵、坦克,空中聯合攻擊的力量,將日軍苦心經營多年的東寧要塞攻破。
  • 日本投降後還有一支「鬼軍」,藏在山洞裡,吃老鼠也不出洞
    這支鬼軍的來頭相當大,就是日本號稱戰鬥力最強的關東軍。關東軍在前期確實有點東西,但是中後期開始就開始不是那回事了,只能躲在東寧要塞裡打優勢。 說起來東寧要塞,可以說是日軍在東北最偉大的傑作了。為了觀察蘇聯的動向,更擔心蘇聯直接打過來,日本在這裡建立了這個要塞,據說這個要塞相當抗揍。
  • 日本戰敗後,一支「鬼軍」躲在中國地底下,寧吃戰友遺體也不出來
    但隨著戰線被不斷拉長,美蘇等國相繼入場作戰,戰備資源耗盡的日本只得放棄抵抗,接受自己戰敗的事實。 在日本宣告投降後,毛主席並沒有忙著慶祝抗戰勝利,而是立馬將所有分散的遊擊隊伍集中起來,目的之一就是防止部分日軍不接受投降的事實,繼續負隅頑抗。
  • 二戰日軍死不投降,蘇聯直接搬出喀秋莎火箭炮,一通炮轟解決麻煩
    1945年8月15日,是蘇聯發動戰役的第6天,蘇軍士兵在行軍途中突然收到了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喜訊,但未料殘存於遠東第一要塞,黑龍江省綏芬河市東林鎮的關東軍竟然依舊死不悔改,聲稱沒收到天皇降服的消息而頑固抵抗。
  • 日軍躲進要塞不認輸,蘇軍想出兇狠方法,14000日軍只活下100人
    蘇德戰爭是蘇聯與德國之間的交戰,由於它結束的時間早於抗日戰爭,所以蘇聯紅軍在成功擊敗德軍以後,就立刻趕赴中蘇邊境,向日本關東軍發起了進攻。事實上,蘇聯會與日本關東軍交戰,僅僅是因為他們擔心日本拿下中國後,蘇聯就會成為日軍下一個侵略目標。而在兩軍交戰期間,日軍眼看著無法打敗蘇聯,就立刻躲進要塞並表示絕不認輸投降,結果蘇軍想出兇狠方法,導致14000名日軍僅存活100人。
  • 虎頭要塞的最後決戰,蘇軍動用了「喀秋莎」火箭炮
    虎頭要塞本來可以不戰而降的,因為就在蘇聯兵臨虎頭要塞之時,日本天皇已經在東京宣布投降,虎頭耍塞守軍其實可以走出要塞,向蘇軍投降。但是偏執的日軍不相信日本會戰敗投降的事實,因此,虎頭要塞就此被推入火坑。因為虎頭要塞多半處於地下,蘇軍的裝甲部隊在此時基本上無法發揮威力,面對敵人的射擊也沒有辦法進行有力的還擊。如果依靠步兵衝鋒完成攻破要寨的任務,必然會付出慘重的傷亡代價,於是,蘇軍選擇了使用強大火力的大炮來進行轟炸。8月19日,憤怒的蘇軍調集了赫赫有名的「喀秋莎」火箭炮。
  • 探秘—日寇投降後的最後一戰
    1945年8月15號,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正式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其實很多人並不知道,在我國的某一個地方戰爭並沒有結束,日本人還在發起猛烈的進攻。而今天要說的就是這段鮮為人知的一段歷史。
  • 侵華日軍海拉爾要塞北山遺址,一座用勞工血淚和生命築成的要塞
    侵華日軍海拉爾要塞北山遺址,一座用勞工血淚和生命築成的要塞[2014年12月27日(周六 陰)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圖文/玉文葉子雙行記侵華日軍海拉爾要塞北山遺址,位於海拉爾城區北部的敖包山下,也稱海拉爾築壘地域,是日本關東軍為進攻蘇聯,在中國東北邊境設立的
  • 日軍在東北修建要塞預攻打蘇聯,卻被勞工告密,最終前功盡棄
    在這數萬名勞工中有43個人正在醞釀著一個驚人的逃跑計劃,為了這個計劃他們已經準備了半年了,就在負責監視的日本衛兵換崗之際,20多個中國勞工突然拿起鐵鍬和尖鎬向這些日本士兵砸了下去,緊接著他們換上這些日本兵的衣服,排好隊偽裝成日本衛兵的模樣向地穴的洞口走去。走出地穴後這43名中國勞工馬上向著不遠處的一條河狂奔而去,因為那條河的對面就是蘇聯。
  • 二戰的尾聲,17歲的少女勸降450名日軍,被拖進山洞,只留下一個紅頭巾
    大家都了解,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330萬日軍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但其實這個命令下達後,仍有不少日軍負隅頑抗。比如日軍在黑龍江東寧修建了一座大型軍事堡壘,叫東寧要塞,裡面最多時駐紮了13萬關東軍。日軍投降之後,依然有幾千名日軍拒不投降。筆者說的這段故事據此不算遠,就在黑龍江綏芬河地區的天長山要塞。建在700多米高的天長山密林中。與東寧要塞聯成一道防線。 到了1945年8月9日,天長山要塞裡面有日軍450名。這一天也是150萬蘇軍向日軍發動突襲的日子。
  • 1945年8月,蘇聯出兵東北消滅日本關東軍:蘇軍付出了多少犧牲?
    在1945年8月風暴戰役,從8月9日主要戰鬥一直持續道8月16日,日本關東軍下達關作戰甲106號命令,全體關東軍投降,主要戰鬥進行一個星期,關東軍主力全體投降,只有零星失去聯繫部隊還在抵抗,比如東寧要塞這樣失去聯繫的部隊,還在抵抗。
  • 蘇軍醫護兵被日軍傷兵咬斷喉嚨,蘇軍得知後,就定下一條軍令
    眾所周知在國際上有著這樣一條規定,兩軍對戰時用極一切手段都不為過,但是只要戰鬥結束後,不管哪方獲得勝利,勝利方都不準再把槍口對向已經戰敗的俘虜。因為用這樣的方式對待沒有反抗能力的人,哪怕他是曾經的敵人,這也是不人道的,基於此,很多國家都將戰俘和和氣氣的從戰場帶回俘虜營,並且好吃好喝的招待著知道他們被遣送回國為止。
  • 1945年8月,蘇聯出兵消滅日本關東軍:蘇軍做了多大犧牲?
    主戰場持續了一個星期,關東軍的所有主力部隊都投降了,但只有零星的失去聯絡的部隊還在抵抗,比如東寧要塞失去聯絡的部隊。其中,關東軍第一方面軍在孫吳, 牡丹江和黑龍江勃利向蘇軍投降遠東,戰役中,關東軍第一方面軍的戰鬥最為激烈,日軍損失最大。8月20日,日軍向蘇聯投降,並承認主要戰鬥參與者日本,第5軍損失2.5萬人。三方面軍損失1.5萬人,日軍第一方面軍損失4萬多人。
  • 侵華日軍聽到「日本投降」後的第一反應
    「連步槍都得互相勻著用,這樣落魄的部隊到底怎麼才能和蘇軍在戰場上拼搏呢……」齋藤心中犯鬼,大家都知道日本估計快不行了,十分厭戰,卻都不敢公開說。對方聽起來相當慌亂,電話中,似乎有一個女子在哭泣。齋藤感覺有大事了,他聽著記著,記著聽著,禁不住全身顫抖起來。「這消息晴天霹靂,該來的總要來的,這下可攤上天底下最大的一件事了。」多年後,齋藤在書中回憶,「司令部上上下下頓時炸了鍋,仿佛要把屋頂給捅破。當年一窩蜂的亂象現在想起來依然能讓人背後發毛。」
  • 最後一次閃電戰,蘇軍擊斃8萬日軍俘虜60萬,此人回憶一悲慘遭遇
    在中國戰場上,日軍最終戰敗,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但不容否認的是,侵華日軍在14年裡在中華大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然而二戰結束之後,日本一直都在美化侵華戰爭。並且鼓吹所謂的侵華戰爭是幫助中國從歐美殖民者的鐵蹄下解救出來,堪稱是無恥至極,但良知還是在的,有許多日本老兵後來良心發現,紛紛站出來懺悔自己當年的罪行。
  • 日本戰敗後,此人率40輛坦克向蘇軍發動進攻,結局讓人唏噓不已
    僅一周後,蘇軍高層就命令太平洋艦隊配合第101步卒師展開奪島舉動,雖然在陸地上日軍遭遇了一連串失敗,但此刻日軍還在硬撐,甚至期望經過島嶼戰爭挽回局勢。8月18日,蘇軍登陸部隊在「喀秋莎」火箭炮的齊射掩護下,高喊著烏拉跳下登陸艦,衝上了佔守島。
  • 越境打擊關東軍:幾名蘇軍押解數百上千戰俘,日軍早喪失反抗意志
    此役,日本關東軍被蘇軍擊斃8.3萬,有59.4萬人投降,其他人員負傷和失蹤,等於是成建制地全殲了日本關東軍,蘇軍取得了對日本關東軍的勝利,加速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滅亡,最終,日本選擇了無條件投降。戰爭已經結束了,將近60萬日本關東軍,就成了蘇軍的戰利品-俘虜,當時,蘇聯有16個加盟共和國,俄羅斯和烏克蘭是參與蘇德戰爭最主要的兩個加盟共和國,特別是俄羅斯參戰人員最多,犧牲軍人也最多,為保衛蘇聯加盟共和國做出了最大的貢獻和犧牲。
  • 日本投降後,這個日軍「戰神」向蘇軍挑戰,最後死得很慘
    眾所周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世界宣讀了無條件投降的公告,並命令各地的日軍就近向盟軍繳械投降。 然而,天高皇帝遠,消息的傳播難免有遲滯,再加上不少日軍頑固分子本來就不死心,索性搞出了一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公然違抗命令,繼續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