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最可怕的一點就是,它會打破一切規則和秩序,在戰爭的影響下,道德和良善成為了少數派,而暴行卻在整個大地上肆虐。在戰爭還沒開始的時候,民眾可以在自己熟悉的地區安穩生活,而戰爭一旦爆發,他們往往只能離開家園四處流浪。二戰作為一場世界大戰,傷亡自然是非常大的,它基本上把整個世界都攪成了一鍋粥,很少有國家能夠在這場浩劫中倖免於難。因為通訊手段不夠發達,加上戰爭的破壞,消息傳遞也變得非常緩慢。
日本承認戰敗後,日本天皇宣布日本將會無條件投降,但當時還有大量日軍沒有返回國內,例如駐紮在我國東北地區的日本關東軍。後來蘇聯決定派兵將其剷除,那些日軍打了敗仗,於是便躲在位於地下的東寧要塞中不願意出來,這要咋辦呢?只能說蘇聯的做法簡直絕了。
在義大利倒戈德國戰敗以後,軸心國基本上就完了,只剩下一個日本還在苦苦支撐,為了儘快結束戰爭,美國繼續對日本施壓,而蘇聯則是出兵我國東北地區,目標就是那支鼎鼎大名的日本關東軍。
因為這時候的日本關東軍早就沒有以前那麼強勢了,所以蘇聯沒費多少力氣就俘虜了大部分關東軍。可是負責看守東寧要塞的日軍卻有點特別,他們因為一些意外而和外界失去了聯繫,壓根不知道日本投降了,所以面對蘇聯的來襲,他們打算要奮戰到底。
其實留守在東寧要塞的日軍數量並不多,但是卻讓蘇聯紅軍十分頭疼,因為東寧要塞幾乎是日軍最堅固的一個要塞了,它大部分都位於地下,日軍是打定主意不露頭,外面的人也是很難攻進去。
為了解決東寧要塞裡的日軍,蘇聯也是下了血本,可是他們也是低估了東寧要塞的堅固程度,僵持了數天以後,蘇軍的武器是用了不少,但是日軍基本上沒出現什麼傷亡。
時間長了蘇軍也是慢慢沒了耐心,於是他們想出了一個招,先把東寧要塞能堵的縫和出口都堵了,然後就倒進汽油,接著又點了一把火。地下畢竟氧氣有限,加上火勢兇猛,曾經保護日軍的堡壘現在卻成了墳墓,大部分日軍不是被燒死就是被嗆死了,倖存者不過百人。
從人道主義的角度來說,蘇軍的行為的確是顯得有點殘忍了,那些倖存的日軍在戰後也紛紛譴責蘇軍,但真要說的話,日軍也沒什麼資格把自己偽裝成受害者去責備蘇軍,因為他們在中國犯下的暴行哪件不比這個兇殘?
在戰爭結束後中國也是一心發展自己,提升軍事實力以及綜合國力,為的就是能更好的保護民眾,讓所有國家都忌憚我們,不讓類似的悲慘歷史再次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