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境打擊關東軍:幾名蘇軍押解數百上千戰俘,日軍早喪失反抗意志

2020-12-25 國平視野

1945年8月8日,根據雅爾達會議精神,蘇聯外交人民委員部部長莫洛託夫,接見了日本駐蘇聯大使佐藤,向日本政府遞交《蘇聯對日本宣布進入戰爭狀態宣言》。

8月9日,高達150萬人龐大規模的蘇軍,在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指揮下,越過中蘇邊境線,進入中國境內,對號稱100萬實際上70萬,駐紮在東三省和內蒙地區的日本關東軍,發起了強大的空地一體戰打擊。

此役,日本關東軍被蘇軍擊斃8.3萬,有59.4萬人投降,其他人員負傷和失蹤,等於是成建制地全殲了日本關東軍,蘇軍取得了對日本關東軍的勝利,加速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滅亡,最終,日本選擇了無條件投降。

戰爭已經結束了,將近60萬日本關東軍,就成了蘇軍的戰利品-俘虜,當時,蘇聯有16個加盟共和國,俄羅斯和烏克蘭是參與蘇德戰爭最主要的兩個加盟共和國,特別是俄羅斯參戰人員最多,犧牲軍人也最多,為保衛蘇聯加盟共和國做出了最大的貢獻和犧牲。

上千萬俄羅斯軍人戰死,上千萬俄羅斯軍人戰傷致殘,在戰後重建工作中,俄羅斯嚴重缺乏勞動力,於是,為了彌補勞動力的匱乏,俄羅斯就將近60萬名日本關東軍戰俘,分批押往西伯利亞地區。

日本戰俘,全都被安置在戰俘集中營中,進行所謂的勞動改造,或下礦井挖煤,或在農場耕田、種糧和種菜等。

日本關東軍有將近60萬人的龐大規模,蘇軍不可能一對一,或一對十地選擇將戰俘由中國境內,押送至遙遠的西伯利亞,平均每個蘇軍士兵要負責押送至少100名甚至以上的日軍戰俘。

日本關東軍,是戰敗向蘇軍投降的,成了戰俘時,手中沒有了槍械彈藥等武器裝備,就不可能再有先的武士道的戰鬥精神了,戰俘的戰鬥意志早就土崩瓦解了。

日軍戰俘,不僅放下了手中的武器,而且放下了精神上的武器,都知道戰爭已經結束了,日本政府已經投降了,作為個人的日軍,自然也就不會再選擇抵抗。

此時,對於數十萬成了戰俘的日本關東軍官兵來說,保住自身的性命,爭取活著回到本土,與家人會麵團聚,才是他們心中最大的願望,無疑也成了他們活下去的信念。

因此,對於已經戰敗繳械,國家都已經投降了,日本關東軍戰俘,自然就喪失了反抗的意志,數名蘇軍押送上千名戰俘趕到西伯利亞,途中也不會發生士兵反抗的情況,都成了罵不還口、打不還手的「乖寶寶」,誰還會吃飽了撐得起來反抗,那不是找死嗎?

西伯利亞,環境惡劣,常年氣溫極低,日軍戰俘不僅要適合當地極其惡劣的環境,還要幹繁重的體力活,加上生活條件差,得不到足夠的食物和營養,大部分戰俘就倒在了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生前無緣再踏上日本本土,成了那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對外侵略戰爭的犧牲品。

相關焦點

  • 二戰末期,只有幾個蘇聯士兵押送一群日本俘虜,他們不會反抗嗎?
    蘇聯在東北戰場給予日本精銳關東軍以毀滅性打擊,打得日本口服心服。既然日本戰敗了,軍人成了俘虜,又沒有自殺的勇氣,那還不得乖乖聽話,好求一條活命?蘇軍抓獲日軍俘虜的構成1945年8月,蘇聯號稱150萬大軍出兵東北,以加速日本的投降。
  • 日本戰俘的「人間地獄」
    1945年8月9日,蘇軍出兵中國東北,曾經不可一世的關東軍在蘇軍強大武力攻擊下,瞬間灰飛煙滅。日本戰敗投降後,蘇軍將60萬日本關東軍戰俘押解到蘇聯西伯利亞戰俘集中營。據說第一批抵達西伯利亞的日軍戰俘由五千人組成,都是日本關東軍的高級將領。早在他們到來的前幾天,西比利亞地區的民眾就得知了這個消息,而且都被動員了起來,他們三五成群地聚集在日本戰俘將要下車的火車站,只等他們一下車,所有的民眾都圍了過去,一把兩把就將這些高級戰俘的隨身物品「搶掠」一空。
  • 最後一次閃電戰,蘇軍擊斃8萬日軍俘虜60萬,此人回憶一悲慘遭遇
    其中有一位日軍關東軍老兵,名叫齋藤邦雄,他回憶了前往中國戰場服役,一直到二戰末期被蘇軍俘虜到西伯利亞,最終回國的一段經歷,其中最讓他感觸頗深的,則是中國和蘇聯在對待日軍戰俘上的態度和處理方式有著天壤之別。大家都知道,美國在日本本土扔下原子彈後,蘇軍為了進一步逼迫日軍投降,按照條約要求,出動數百萬大軍進攻盤踞在東北長達14年的日本關東軍。
  • 1945年8月,蘇聯出兵東北消滅日本關東軍:蘇軍付出了多少犧牲?
    其中,關東軍第1方面軍在黑龍江孫吳,牡丹江,勃利一線,向蘇軍繳械投降。在遠東戰役,關東軍第1方面軍的戰鬥最激烈的地方,也損失最大的日軍部隊。8月20日,向蘇聯投降的日軍承認,主要戰鬥參與者日本第5軍,損失25000人。 第3軍損失15000人,日軍第1方面軍一共損失4萬人以上。後來在1952年3月,日本統計,第5軍戰鬥戰死8929人,第3軍戰鬥戰死4547人。不含,失蹤,失去聯繫人員。當面蘇軍是遠東第1方面軍,戰鬥減員17225人,其中陣亡3254人,104人失蹤,13867人負傷。
  • 上千名日軍槍斃後被扔進冰窟,46年通化事件,讓日本人難以忘記
    九一八事變爆發之後,日軍便在通化屯集重兵。後來150萬蘇聯紅軍打擊日本關東軍的時候,關東軍總部還有偽滿洲國的首都都先後遷入了通化,通化市內還有數萬日本僑民,他們在九一八事變之後就遷入此地,在這裡經商,打工,開辦學校。
  • 諾門坎戰役的貓膩:蘇軍鋼鐵洪流傷亡比日軍大?日軍藏了多少數字
    因為在此戰之後,日本人徹底放棄了北上的計劃,百萬關東軍按兵不動,讓蘇聯得以將軍隊調往西方抵抗德國入侵,扭轉了歐洲戰場的戰局。 那麼,諾門坎之戰到底發生了什麼,日軍和蘇軍到底傷亡幾何?為何蘇軍一戰就能擊垮日軍的銳氣呢?
  • 從淺野支隊到關東軍第162聯隊,被歷史淹沒的日軍中的俄國兵
    1932年日本扶植的偽滿洲國成立,日本關東軍建立了一支約10萬人的偽滿洲國軍,然而他們並不希望這支部隊具備和日軍相當的戰鬥力,其中唯一的例外只有淺野支隊,日本軍官淺野擔任支隊長,士兵主要由流亡到中國東北的白俄組成,他們裝備了日軍當時最先進的武器,38式步槍,98式日軍作戰服,S1-
  • 1945年8月,蘇聯出兵消滅日本關東軍:蘇軍做了多大犧牲?
    主戰場持續了一個星期,關東軍的所有主力部隊都投降了,但只有零星的失去聯絡的部隊還在抵抗,比如東寧要塞失去聯絡的部隊。其中,關東軍第一方面軍在孫吳, 牡丹江和黑龍江勃利向蘇軍投降遠東,戰役中,關東軍第一方面軍的戰鬥最為激烈,日軍損失最大。8月20日,日軍向蘇聯投降,並承認主要戰鬥參與者日本,第5軍損失2.5萬人。三方面軍損失1.5萬人,日軍第一方面軍損失4萬多人。
  • 林彪的四野,為何能溝通蘇軍,薅下大量關東軍裝備?
    這時蘇軍元帥華西列夫斯基指揮150萬蘇聯紅軍,從蘇聯開拔,來到中國東北戰場,蘇軍來到中國,就對駐紮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發起突襲。關東軍面對蘇軍和中國軍隊的雙重夾擊,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有六十多萬人被俘虜,八萬多人被消滅,日本關東軍基本上土崩瓦解,徹底失敗,至此中國東北經曆日本十幾年的統治,終於迎來了全面解放。
  • 關東軍如何被蘇軍按在地上摩擦?「皇軍之花」遭遇最大的恥辱
    日軍的關東軍,一直有著「皇軍之花」的美譽,因為他們是日軍最精銳的野戰兵團之一。在九一八事變、入侵熱河等行動中,關東軍都是作為馬前卒一直活躍在第一線。不過,這支所謂的日軍最精銳部隊,也只能欺負裝備較差的中國軍隊了,而遇上真正的強者,他們虛胖的體質就被暴露得一乾二淨。
  • 德軍兵臨莫斯科時,關東軍頻頻挑釁蘇軍,後來為何要「維持靜謐」
    從此,遠在中國東北的數十萬關東軍主力也開始走向地獄。從1943年下半年起,為挽回太平洋戰場的頹勢,日軍開始陸續從關東軍抽調兵力,指望這支「精銳之師」能夠挽救失敗的命運。1945年1月,日軍一次性從關東軍抽調13個師團和1支具有高度機械化的特設常備兵團開赴太平洋戰場,用來增加各個島嶼的防守兵力。可是,在美軍強大的海空軍炮火面前,這些部隊不但沒能扭轉太平洋戰爭的敗局,許多人還白白當了炮灰。
  • 70萬關東軍投降後,數萬名日本僑民堵路,蘇軍坦克將他們碾成肉泥
    東北三省對於日本人來說「意義非凡」,日軍高層甚至有計劃將日本天皇轉移到東北,再加上長期從本國輸送來的開拓團,日軍企圖改變東北整個民族結構,將東北作為自己的第二個大本營。 但在起初,日本關東軍並不清楚蘇軍此次的進攻意圖,會議上主戰派、主降派各執一詞,遲遲未能討論出結果。直到9日清晨6時,關東軍參謀長秦彥三郎這才下達了「各方面軍根據作戰計劃粉碎各入侵之敵」的命令。
  • 秦彥三郎:與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接洽投降的關東軍總參謀長
    1942年10月,秦彥三郎晉升陸軍中將並調任日軍第三十四師團長,該師團由第四師團留守師團編組而成,被編入日軍第十一軍戰鬥序列,但該師團只是一個乙種師團,後來炮兵聯隊被撤走後,更是淪為丙種師團,駐守在南昌擔任警戒任務。
  • 抗戰期間,八路軍是如何歸化日本戰俘的?
    相反,在和八路軍敵工科科長張山香同吃同住的時候,前田光繁認識到,八路軍不是嘴上說說不殺俘虜、不燒殺搶掠,而是真的言行一致,和中國其他的軍閥部隊還有日本皇軍確實不一樣,比如優待戰俘,不取用戰俘的生活物資,對戰俘進行救治,以及不幹涉戰俘的宗教信仰。前田光繁雖然一開始明顯佔據頭腦的,是戰俘的恥辱和殺身成仁的光榮。
  • 蘇聯出兵東北,為何強大的日本關東軍卻不堪一擊?
    短短一周時間,蘇軍便擊潰了日本關東軍主力部隊。整個戰役歷時24天,共擊斃日軍8.3萬人,俘虜59.4萬人,而蘇軍僅傷亡3.2萬人。為什麼戰鬥力強大的日本關東軍在面對蘇聯紅軍的時候,會突然變得不堪一擊了呢?
  • 德國一支骷髏軍,敢當面燒死蘇聯戰俘,二戰後被瘋狂報復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中最有實力的成員應該是美國、蘇聯、中國,然而蘇聯和美國都是比較晚才加入戰爭的,美國是因為日軍偷襲其珍珠港才加入,而蘇聯加入二戰,說來過程比較曲折,因為在二戰之前,蘇聯和德國雙方曾有諸多合作,而且蘇聯也不敢貿然加入二戰。
  • 日軍躲進要塞不認輸,蘇軍想出兇狠方法,14000日軍只活下100人
    蘇德戰爭是蘇聯與德國之間的交戰,由於它結束的時間早於抗日戰爭,所以蘇聯紅軍在成功擊敗德軍以後,就立刻趕赴中蘇邊境,向日本關東軍發起了進攻。事實上,蘇聯會與日本關東軍交戰,僅僅是因為他們擔心日本拿下中國後,蘇聯就會成為日軍下一個侵略目標。而在兩軍交戰期間,日軍眼看著無法打敗蘇聯,就立刻躲進要塞並表示絕不認輸投降,結果蘇軍想出兇狠方法,導致14000名日軍僅存活100人。
  • 東北獵戶無意中發現日軍地下部隊,揭開了二戰最後一戰的序幕
    那麼,這個日軍的地下要塞得怎麼回事呢? 原來,1934年至1945年,日本關東軍歷時10餘年,在東起吉林省琿春,中部經黑龍江省中蘇邊境,西至海拉爾和阿爾山5000公裡邊境地帶,共修築17處要塞,要塞群相加約1700公裡,共有8萬個永備工事,號稱「東方馬其諾防線」。被獵戶發現的地下要塞就是其中之一的虎頭堡壘。
  • 二戰後,被蘇聯俘虜的日本關東軍,都去哪裡了?
    蘇聯出兵東北後,猶如秋風掃落葉,打得關東軍是片甲不留,狼狽不堪。短短一周時間,蘇軍便擊潰了日軍主力。整個戰役歷時24天,共擊斃日軍8.3萬人,俘虜59.4萬人。近60萬俘虜,在戰後並沒有回歸日本,那麼這些被蘇聯俘虜的關東軍,都去哪裡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