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5月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
同性戀恐懼,簡稱「恐同」(英文homophobia),是指對同性戀者以及同性戀行為的恐懼和憎恨。和種族主義一樣,恐同是一種歧視,表現為對被認為是同性戀者的人或與之相關的事物持有曲解、侮蔑、排斥、仇恨和敵視,尤其是針對那些外貌和舉止不符合男女傳統性別角色的人。
由於全球還有多個國家,同性戀者會受到不公平待遇,「國際不再恐同日」令其他人可以知道同性戀者可以健康,快樂生活,從而令人不再恐懼同性戀者。
國際不再恐同日IDAHO (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由Louis-George Tin先生於倡議,並得到國際同性戀組織ILGA (International Lesbian and Gay Association) 支持,喚醒世人關注對同性戀的恐懼。
國際不再恐同日源於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 (WHO) 將 「同性戀」從精神病名冊中除名。IDAHO亦關注對於跨性別、雙性戀及不同性小眾人士受到的不公平對待。
就在今年的IDAHO,灣灣通過了同性婚姻法,成為了亞洲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地區。
保叔曾經遇到一個gay,寒暄幾句後他突然神色曖昧起來。保叔當時菊花一緊,生怕他是想打我的主意。然而他開口問道,想給他男朋友買個保險,最好是他死了能把錢留給他的那種,有嗎?
保叔籲了一口氣,並感到很感動,並且很遺憾地告訴他,這個真沒有!
今天就來科普一下這個問題:作為一個gay或是Les你可以買哪些保險來保障自己的一生。
和生病有關的保險,是為了保護你自己,防止你以後病了沒錢治。這類保險的錢最後是賠給你自己的。
而要你死了才賠錢的保險,保護的就是另外那個人了。畢竟你一下線,人民幣對你就不通用了。所以這類保險的錢,最後是賠給受益人,就像是遺產一樣。
但目前國內的保險,基本只有父母、子女、配偶之間可以作為受益人。這種設定是為了降低犯罪行為的發生概率。而目前在大陸,同性婚姻是不受法律認可的。就算你們在國外領了證,在國內也不適用。這就是保叔告訴上面那個gay目前不存在他想要的保險的原因。
不過,如果你以為這樣保險對你就沒啥用了的話,你就錯了!畢竟就算你可以把錢留給另一半,我也不建議你這麼做。
為啥?因為保險不是這麼用的!連你自己活著的風險都還沒解決呢,就考慮自己死了以後他怎麼辦,是不是吃撐了?先管好你自己好嗎?
那麼現在請思考一下,作為一個同性戀,你覺得自己未來最大的風險點在哪裡?
首先,醫療是個大問題。如果你是個養生男/女孩那還好說,只需要防防意外(當然意外是防不住的)。但如果你還喜歡吸菸喝酒燙頭,等年齡一上去,毛病一出來,你說怎麼辦?所以醫療保險是必須的!
(於老師鎮文,僅針對抽菸喝酒燙頭)
然後,小毛小病也就算了,萬一在四五十歲時不幸中招來個重大疾病,誰出錢幫你治?就算你本身有積蓄,那把病治好以後又該怎麼辦?賺錢能力肯定大不如前,未來幾十年怎麼活?所以重疾保險是必須的!
再然後是未來養老的問題。如果你是打算終身追求真愛並且決定同性丁克的,哪怕你現在很賺得動,賺錢的能力也總有一天是會進入下坡的。也不知道到那時,你是只要養自己一個人呢,還是有另一個人也要你養呢?所以養老保險…… 或是一些長線投資理財的考慮是必須的!
如果哪天不小心掛掉,你心裡放不下的真的僅僅是愛情嗎?原生家庭關係不好的話,那當保叔沒說。但如果你和父母關係是OK的,那你掛掉了,父母怎麼辦?他們老了怎麼辦?
父母人生中一大半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都用來養你了,你一下線,別說他們付出的愛收不回了,你還欠他們的你也給不了了。所以定期or終身壽險也是必須的!
醫療、重疾、養老、給父母一個交待。
如何用保險來解決這些問題,才是你應該要思考的。因為這些問題才是最現實的,也是你一定會遇到的。
至於你要是走了,另一半怎麼辦,那是你的另一半應該思考的問題。如果你真的想幫他,你可以把這篇文章轉發給他,或是經濟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在給自己解決了這些問題以後再給他也都來一份。
綜合自網絡,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