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成北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

2020-12-25 騰訊網

日前,「2020年前三季度GDP10強城市」公布,北方經濟如何發展成輿論場焦點。《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有輿論認為,這一新提法是在中國經濟發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充分挖掘地方潛力、促進區域平衡發展的信號。發展數字經濟,被輿論視為北方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和彎道超車的新賽道。

人民數據研究院通過挖掘大數據研究發現,北方區域數字經濟、智能製造發展具有較大潛力,輿論期待值高。

一、輿論對北方城市數字經濟發展「軟實力」有較高期待

(註:輿論期待值通過加權計算所得。以期待值最高的杭州為參照,設定輿論期待值為100,其他城市依據所獲數據進行計算得出期待值。數據來源:人民數據後臺系統)

北緯31°附近分布著上海、南京、蘇州、無錫、杭州、寧波、武漢、長沙、成都、重慶等城市,幾乎囊括了中國全部的頸部城市(強二線城市)和1座頭部城市,被輿論視為經濟的活躍地帶。以北緯31度為分界線,南北方各選取8個臨近城市,北方有北京、唐山、天津、大連、濟南、青島、鄭州、西安;南方有南京、合肥、無錫、成都、蘇州、武漢、杭州、重慶。以數字經濟的熱度作為關鍵詞組按地域進行抓取,數據顯示,輿論對北方數字經濟發展仍有較高期待:以輿論期待最高的杭州為參照,設定期待值為100,輿論對北京數字經濟的期待值為97,僅次於杭州;儘管2020年前三季度 GDP排名中,南京以相對優勢超越天津,但輿論對天津的期待值為80.5,明顯高於南京72.5。「硬數據」GDP指標背後,輿論還有對數字經濟相關因素等「軟實力」的期待。

二、北方省會城市高新企業佔比較高,科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強

(註:參與排名的城市是排除了直轄市的27個省、自治區的省會城市,數據來源:人民啟信APP)

省會城市中,高新企業數量佔比排名前十的,北方佔了6個,包括西安、銀川、拉薩、太原、蘭州、長春。其中,西安高新企業佔比僅次於排名第一的昆明,達85%。

從科研方面看,2019年,北京研發投入(超2000億元)、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2.5萬家)、研究與試驗發展(Ramp;D)規模佔GDP的比重(6.31%)均位列全國城市第一。數據顯示,西安研發經費雖僅為481.76億元,但研究與試驗發展(Ramp;D)規模佔GDP的比重僅次於北京,達到5.2%。

從企業發展的角度看,數據顯示,新增初創企業20強城市中,西安穩居第一梯隊,達200萬家左右。從遷入企業2017-2019年的複合增長率來看,濟南增速為31.2%,位列第一。此外,同為北方城市的烏魯木齊、伊犁分別位於榜單的第5名和第14名。

從產業優勢來看,鄭州擁有電子信息、汽車及裝備製造兩個5000億級產業集群,智慧型手機產量約佔全國七分之一,速凍食品佔全國60%份額,客車銷量約佔全球七分之一。

輿論認為,以西安、濟南、鄭州等為帶動的北方城市科技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不可小覷。

三、「東北盛產主播」,直播經濟成東北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機遇

2020年直播成為電商標配。業內人士分析稱,東北因其文化土壤盛產主播,《數字文化產業就業研究報告(2020)》顯示,在約1020萬直播行業從業者中,東北人佔比最高,約30%。東北三省的各級政府、商務部門正試圖藉助本輪直播風口,為東北經濟轉型尋求突破。今年9月,黑龍江省商務廳主辦了2020第三屆中國(東北)新零售微商直播產業博覽會,作為今年東北地區由政府主導的首場大型博覽會,涉及中國新零售、微商、社群團購、網絡直播和短視頻等多個行業,對新零售、微商、團購、直播產業產生了積極影響,同時,「也為東北經濟在寒冷冬天帶來些許亮色」。有觀點認為,本輪電商直播風口,或為東北經濟轉型帶來新機遇。

四、燈塔工廠輻射中國多個城市,為北方經濟發展點亮一盞明燈

數據來源:網絡公開數據及人民啟信APP

近日,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教授表示,中國在世界十大數字經濟指數最高的國家中名列第九,貢獻了全球創新網絡專利的15%,我們的數字經濟消費並未見頂,憑藉先進數位技術、巨大人口數量、龐大製造基礎、企業活力等優勢,中國數字經濟將全面發力。

根據2018年至2020年9月公布的數據顯示,世界經濟論壇和波士頓諮詢公司評出工業4.0時代的燈塔工廠(燈塔工廠是有引領、導向的作用)有54家,其中,中國佔了16家,佔比近30%。這些企業所在城市涉北京、上海、佛山等十餘個城市,其中北方城市佔比將近一半,包括北京、瀋陽、西安、青島、濰坊等。值得關注的是,本土企業海爾的兩個工廠(海爾瀋陽冰箱互聯工廠、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被評為燈塔工廠,「這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唯一的」。作為北方企業代表,輿論期待,海爾展現數字製造時代頭部企業的擔當,在數字製造方面發揮引領者的角色,並在促進北方經濟發展方面發揮更大效用,燈塔企業能夠輻射更多城市、城市群,為北方經濟發展點亮一盞明燈。

智谷趨勢文章指出,南方地區經濟強市較多,各地發展較為均衡,已形成江浙滬,粵港澳和成渝三大跨省經濟區,加上武漢,長沙,廈門,昆明等中心城市帶動,南方地區呈現遍地開花,一片繁榮景象。北方大可不必灰心或妄自菲薄,畢竟全國地級市前一百名中,北方城市也佔據42名。全球變暖,南水北調,冬季供暖,環境治理,供給側改革等,對北方城市都是長期利好。摩根史坦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認為,破解發展不平衡,中國打造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孕育著巨大發展空間。

(作者:人民數據研究院研究員陳麗、陳曉宇)

相關焦點

  • 杜慶昊:以數字經濟助力新階段高質量發展
    眼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引發各領域、各行業的業務形態變革和產業結構重構,生產的網絡化、智能化特徵日趨明顯,數字經濟為經濟領域轉型升級提供了新路徑。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定不移建設數字中國,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這為我們把握數字變革的發展趨勢、加快數位化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 「三新經濟」成江蘇高質量發展的「未來經濟」
    尖端如5G、區塊鏈、人工智慧,常見如手機打車、點餐,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三新經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裡格外搶眼:論規模,去年我省數字經濟規模達4萬億元;論增速,商務服務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9.4%、18.8%和23.4%。
  • 楊虎濤:數字經濟的增長效能與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
    通過數字經濟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各界共識。如何認識數字經濟與高質量發展的關係,並將這一共識具體化和對策化,使「推動」的方向和作用方式更為準確,避免政策的「大而化之」,需要在全面考察數字經濟的總體性和結構性影響的基礎上對數字經濟與高質量發展之間的關係進行系統全面的研究。
  • 數字經濟:晉中工業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近年來,特別是去年以來,晉中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緊緊圍繞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緊抓中央關於加快新基建助推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機遇,不斷加快我市5G網絡、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切實推動我市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扶持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發展,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集聚化發展。
  • 加速重構、新經濟浪潮襲來,城市發展新賽道淄博跟上了嗎?
    綜合看來,所謂「新經濟」,即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智能化等新技術廣泛應用並融合於傳統產業經濟,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活動為主的一種新型經濟形態,是數字經濟、創新經濟、科技經濟、知識經濟、服務經濟、網絡經濟、智能經濟的綜合體現。
  • 雲安全保障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與會嘉賓表示,伴隨著科學發展和技術迭代,協同辦公、遠程運維等新場景不斷湧現,傳統邊界安全已經失效或作用有限。相伴而生的是,雲逐漸成為安全的主戰場,尤其在新基建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雲安全將守護和保障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 ...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數字經濟是什麼意思?中國未來數字經濟發展趨勢
    數字經濟是什麼 數字經濟 作為經濟學概念的數字經濟是人類通過大數據(數位化的知識與信息)的識別—選擇—過濾—存儲—使用,引導、實現資源的快速優化配置與再生、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形態。
  • 數字經濟是什麼?如何發展數字經濟?一分鐘讀懂數字經濟發展史
    01什麼是數字經濟?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的一種新的經濟社會發展形態。人們對數字經濟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在眾多關於數字經濟的定義中,以2016年G20杭州峰會發布的《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最具代表性。
  • 成都市新津區與騰訊雲達成戰略合作,共促新津數字經濟發展
    根據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圍繞「一中心、兩基地、一生態」開展合作,共建雲啟創新中心(新津),落地校企合作研究與實踐基地等,助力新津區數位化生態建設、數位化產教融合和智慧城市建設,促進新津區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 萊山經濟開發區奏響高質量發展「最強音」
    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的背後,是萊山經濟開發區作為萊山區經濟開放主陣地、「雙招雙引」主戰場,為全區乃至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開發區力量」的擔當與自信。2020年是萊山經濟開發區成立2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年份,萊山經濟開發區依靠萊山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克服了疫情帶來的重重壓力,集中精力抓好項目建設、雙招雙引、企業服務等重點工作,奏響了一曲高質量發展的「最強音」。
  • 一張世界矚目的經濟答卷 ——網友熱議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標題:一張世界矚目的經濟答卷 中國是如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哪些民生福祉?這些成為網友最近熱議的話題。
  • 區塊鏈將無處不在,成為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底座」
    近日金融資本研究平臺發布了一份題為《新基建、新動能、新徵程》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相關企業已經站在新基建的風口上,將有賽道升維帶來的增量機會,未來想像空間巨大。區塊鏈技術和加密數字資產利好的發展趨勢變得愈加強烈。
  • 廣州市加快推進數字創意產業發展 培育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增長點
    數字創意產業是以文化創意為內容,依託數位技術進行創作、生產、傳播和服務的產業,具體包括遊戲、動漫、電競、直播、數位音樂、數字設計等業態。近年來,廣州加快推進數字創意產業發展,在當前疫情防控及未來發展中持續紮實培育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增長點,加速打造粵港澳數字要素流通試驗田、全球數字產業變革新標杆。
  • 中國社會科學院聯合滴滴發布《數字經濟新就業形態發展研究報告...
    為了幫助政府及業界更好地了解我國新就業形態的發展現狀及其對傳統就業結構和模式帶來的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聯合滴滴發展研究院發布《數字經濟新就業形態發展研究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
  • 保「質」保「量」,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韓正強調,湖南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持續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成效,堅定不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同時,他還強調,裝備製造業是國之重器,要進一步強化自主創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大智能化裝備研發力度,不斷提高國產化水平,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
  • 中國動力谷,崛起數字新經濟
    細心的來訪者發現,原來的重化工企業少見了,而像長城電子、麥格米特、時代電動這樣的「數字經濟」企業卻多了起來。    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已在工業重鎮鋪開,正深刻影響著她的未來。    數字經濟作為經濟學概念,是人類通過大數據(數位化的知識與信息)的識別、選擇、過濾、存儲、使用,引導、實現資源的快速優化配置與再生、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形態。
  • 打造產業升級新標準,質量鏈如何賦能數字經濟與高質量發展?
    用了30年,中國從一窮二白之中獨立自主站起來,又經過改革開放持續四十年的發展,中國躋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和科教人才隊伍,正醞釀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機遇與挑戰並存,從發展的高速度、大規模向「高質量發展」的躍遷之中,我們還需要有更多的名企、名牌、名品在全球市場經濟之中崛起。「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
  • 中國(合肥)數字經濟創新峰會舉行 數字經濟佔合肥GDP比重近四成
    數字經濟佔合肥GDP比重近四成自2017年起,"合肥數字經濟產業峰會"已連續舉辦三屆,受到業界廣泛關注,已經成為全國數字經濟領域具有影響力的會議品牌。本次峰會以"新經濟 新基建 新要素"為主題,集中展示合肥數字經濟高質量創新發展成果,旨在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模式,加快打造具有國內領先優勢的數字經濟高地。據賽迪顧問測算,合肥市2019年數字經濟總量3727億元,佔GDP比重39.6%。2020年5月據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統計,合肥市位列《2019-2020中國城市數字經濟發展報告》榜單第14位、省會第7位(分別高於GDP排名7位、2位)。
  • 競速新賽道 廣州數字經濟實踐者怎麼看
    央廣網廣州9月17日消息(記者張勝強)在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這條新賽道上,廣州為何能先人一步?15-16日,「新穗新彩 活力廣州2020」採訪活動先後走進廣州多家網際網路企業,在它們的發展歷程與規劃中,我們藉此一窺究竟。
  • 助推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鶴壁市創建全省新時代民營經濟...
    「創建全省新時代民營經濟『兩個健康』示範市,既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又有深遠的政治意義,既是應對當前形勢的現實需要、又是基於長遠發展的戰略考量。我們力爭通過3年時間努力,把鶴壁打造成全省引領民營經濟『兩個健康』的新標杆,堅定信心、乘勢而上,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鶴壁市委書記馬富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