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11月17日訊(記者 徐睿 通訊員 紀海燕)秋冬時節碩果豐,經濟發展捷報傳。行走在萊山經濟開發區重點項目建設現場,到處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中核恆輝裝備產業園、新壹盛冷鏈物流園、東部區域閒置土地盤活提升試驗區等一大批項目正在加緊建設,跑出了大幹快上的「加速度」。
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的背後,是萊山經濟開發區作為萊山區經濟開放主陣地、「雙招雙引」主戰場,為全區乃至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開發區力量」的擔當與自信。2020年是萊山經濟開發區成立2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年份,萊山經濟開發區依靠萊山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克服了疫情帶來的重重壓力,集中精力抓好項目建設、雙招雙引、企業服務等重點工作,奏響了一曲高質量發展的「最強音」。
項目建設,打造高質量發展「助推器」
日前,記者走進萊山經濟開發區,只見園區內廠房鱗次櫛比,工地奮戰正酣。塔吊林立、機器轟鳴,挖掘機、推土機往來穿梭,建築工人以火一般的熱情,揮灑著激情與汗水。
這些壯觀的場景,既是一道道靚麗澎湃的風景線,更是一道道經濟騰飛的發展線。與之相呼應的,是萊山經濟開發區面對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交出的一組全線飄紅的經濟數據:1-9月份,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0億元,同比增長17.6%;固定資產投資45億元;外貿出口64億元,同比增長10.4%;完成地方財政收入5.42億元,增長6.3%……
迎難而上,敢於擔當,這股不服輸的勁頭讓萊山經濟開發區在疫情帶來的壓力面前,實現了高質量發展不退反進。
「疫情確實造成了一些影響,但我們克服了種種不利因素。再過不久,我們就要迎來竣工驗收,預計11月底可以投產。對於我們企業而言,意味著要掀開嶄新的一頁。」昨日下午,在位於萊山經濟開發區傑瑞路的愛爾泰電動機械(煙臺)有限公司生產研發基地廠房前,公司相關負責人這樣說到。
重點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和「助推器」。一個又一個高質量項目的落地、建成、投產,為萊山經濟開發區經濟發展帶來了強勁的動力,也匯聚了發展的新動能。自2000年成立以來,萊山經濟開發區始終堅持加快利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著力打造先進裝備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時至今日,已形成了先進裝備製造業、信息技術產業、醫養健康產業等三大支柱產業。
「2019年,園區工業企業產值達到215億元;三大產業完成產值130億元,實現利潤18億元。其中,傑瑞集團、臺海集團、中寵集團3大龍頭企業投入產出比均達到10倍以上。今年,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特別是『中意國別特色園區』建設步伐快捷,不少項目超時間節點完成目標任務。」萊山經濟開發區主要負責人表示,今後,園區將繼續對重點項目實行上門服務、全程跟蹤,努力克服項目建設中徵地拆遷、手續辦理等問題,力促項目快建設、早投產,強力推進項目建設,為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雙招雙引,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建區之初還是一片田野荒郊的萊山經濟開發區,20年後的今天,不僅成為一座功能設施完善、產業布局合理的現代化園區,更成為海內外客商投資興業的「熱土」。
時間的指針撥回到2020年2月20日。這一天,位於萊山經濟開發區、總投資20億的中核恆輝裝備產業園項目在全市重點招商項目推進大會上開工,短時間內即完成項目周邊500多畝徵遷工作,有望實現「當年徵地、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的好成績。
恆輝集團與央企、中國500強中核集團成功「牽手」,投資興建中核恆輝產業園,是萊山經濟開發區全力推進「雙招雙引」工作的一個縮影。園區始終秉持「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的招商理念,充分發揮開發區招商主陣地作用,深入實施產業鏈精準招商、服務骨幹企業以商招商「雙輪驅動」。在外資招引上,以新成立的「中意國別特色園區」為主要載體,瞄準產業契合度高的外資企業加強對接招引,「唱招商曲、念招商經、幹招商事」,積極開展上門招商和精準招商,拓寬了園區同義大利及周邊區域的招商引資渠道。
高水平的「雙招雙引」結出累累碩果。2020年以來,萊山經濟開發區共落戶項目42個,總投資額約43億元。其中,中核恆輝裝備產業園、中寵產業園三期、金正環保水環境產業園、新壹盛冷鏈物流園、金融中心等重大項目正加速建設;總投資約136億元的青禾產業園、中際芯火、中國科學院科創中心、德國汽車中心等34個在談項目正加緊洽談推進。
巢暖百鳳棲,花香引蝶來。眾多優質項目接踵而至落戶萊山經濟開發區,源於這裡一流的對企服務措施增強了招引「磁力」。近年來,萊山經濟開發區聚焦為企服務,加大對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的扶持力度,制定出臺《萊山經濟開發區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包保實施辦法》。根據區委、區政府「進現場、解難題、促發展」專項工作實施方案,深入項目和企業,了解項目進展情況和企業發展難題,提出合理化解決方案,進一步推動了企業快速做強、重點項目快速突破、項目建設快速推進。
萊山經濟開發區在簡化辦事流程,打造最優營商環境方面同樣不遺餘力。園區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區行政審批服務局設立開發區專門代辦窗口,為轄區企業提供專業代辦服務。積極推行「一次辦好」審批服務、「店小二」跟蹤服務、「保姆式」全程服務、「容缺辦理」特殊服務等制度,不斷優化服務環節、提高服務成效。
創新驅動,孕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在萊山經濟開發區方圓23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創新的因子,已經融入了園區企業發展的血脈當中,成為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一個並不算很大的「柱塞泵」,竟有創新專利50多項。這種柱塞泵,對於油氣裝備的性能和效率,具有非常明顯的提升作用。在園區企業傑瑞股份浩若星海的「產品庫」中,像柱塞泵這樣擁有多項專利的產品,比比皆是。這些年來,通過連續的不間斷的研發投入,傑瑞股份始終佔據著國內石油裝備技術製造業的制高點。
像傑瑞股份這樣矢志創新,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在萊山經濟開發區還有許多:煙臺東方威思頓電氣有限公司研發出10kV電子式高壓電能表,淘汰了傳統的電磁式高壓計量箱,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煙臺金正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膜組件」,製成水處理設備後,可將煤礦礦井水、煤化工、鋼鐵焦化等行業的「廢水」回收利用、變廢為寶 ……依靠不斷的創新,走出了一條跨越式發展的新路。
多年來,萊山經濟開發區引導企業加快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力度。截至2019年,園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56家,省市級以上研發機構71個(含國家級研發機構8家),「山東省瞪羚企業」5家(艾歐特智慧城市、中惠創智、威爾數據、恆輝節能、捷瑞數字),佔全市12.6%,山東省中小企業「隱形冠軍」企業4家(捷瑞數字、東方威思頓、恆輝銅業、威爾數據),「煙臺市未來非公有制獨角獸企業」1家(中惠創智)。山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家,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家。園區企業參加制定國家標準79項,行業標準14項。
萊山經濟開發區還大力培育新業態、發展新經濟,購置捷瑞數字產業園5200平方米樓宇,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優質的創業環境;以東方威思頓、東方瑞創達等為依託,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以高鐵新區為依託,全力推動綠地高鐵科創商務區建設,重點引進培育高鐵特色產業新業態。積極推行「管委會+產業聯盟模式」,發揮好轄區35家骨幹企業的資源優勢,著力培育先進裝備和節能環保兩大百億級產業集群。
千帆競發東風勁,百舸爭流勢如虹。成績的背後,是萊山經濟開發區推進高質量發展奏響的時代強音。成立20年的萊山經濟開發區,正邁著矯健步伐,向著以「五大功能區」為載體,全力打造「主導產業優、產業格局好、高新佔比高、發展方向正」為主要特點的經濟發展新高地,在全省開發區綜合評價中走在前列的徵途上揚帆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