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的中醫療法

2020-12-14 瀟湘名醫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性皮膚病,這種皰疹病毒是非常常見的病毒,幾乎所有人身上都帶有這種病毒,它會通過接觸傳播,感染之後就潛伏在人體之中,在免疫力下降的時候就極可能會發病。因發病在胸腹腰背部多見,呈一簇簇皰疹群,常沿神經形成帶狀分布,中醫上叫做「纏腰龍」。本病以50歲以上人群多見,典型發作時會有燒灼感並伴有針刺樣神經性疼痛等症狀。

帶狀皰疹在一般治療中儘量保持皮疹的清潔和乾燥,最主要還是抗病毒治療,和一些對症止痛治療等。病症大多數情況下2-4周內好轉,大多數都能痊癒。在免疫力下降人群中,因個體差異,疾病可能更嚴重,病情持續時間更長。

中醫學認為帶狀皰疹早期主要是肝膽溼熱,脾虛溼盛,後期主要是火熱傷陰,氣滯血瘀,餘毒未清。早期臨床上常用龍膽瀉肝湯、除溼胃苓湯加減等;後期氣滯血瘀的用血府逐瘀湯加金鈴子散加減,以及芍藥甘草湯加減等。除中藥外針灸療法會局部病灶採用圍針刺法,一般離皰疹0.5寸處呈15度角刺入,用洩法。留針15分鐘。如起病突然,患部出現帶索狀,刺痛,灼熱,水泡大小如綠豆或黃豆樣,累累如貫珠,聚集一處或數處,沿神經分布,但都局限於身體的一側,基底發紅,皰群之間皮膚正常。可以用梅花針放血結合火罐療法,去宛陳新,以活血化瘀,宣洩溼熱毒邪,其主要是拔出體內毒邪,並且去除體內的惡血,從而導致止痛治病的效果。

帶狀皰疹在西醫治療中結合中醫療法確實有「事半功倍」的療效。

(撰稿人:許貞)

【來源:健康舟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醫百家講壇丨於華芬:治療帶狀皰疹貴在早,避免後遺症
    主講人:青島天道中醫門診部主任 於華芬得過帶狀皰疹輕鬆治療好的,就說太簡單了幾天就好了,有的說住了十幾天的院才好,有的說用了什麼土方偏方或畫個咒語幾天就好了,如果這些輕鬆康復的人說給那些沒好的遺留後遺神經痛的肯定會很生氣,遺留後遺神經痛的訴說自從得了帶狀皰疹或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後
  • 北京中醫李燕,帶狀皰疹後遺症中醫特效藥
    【摘要】   患者信息:李女士 61歲  初診時間:2019年4月29日  西醫診斷:帶狀皰疹後遺症  主訴:2月中旬在右手上帶狀皰疹,一直在服用甲鈷   患者信息:李女士 61歲  初診時間:2019年4月29日  西醫診斷:帶狀皰疹後遺症  主訴:2月中旬在右手上帶狀皰疹,一直在服用甲鈷胺加巴噴丁,皰疹治好了以後留有後遺症。
  • 為什麼會患上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有什麼危害?治療手段有哪些?
    導語:病毒是一種對身體有害的存在,病毒在虎視眈眈地看著我們的身體,有的人可能在生活中遇到了病毒感染的問題,從而出現了帶狀皰疹的疾病,帶狀皰疹發作期間的疼痛感和症狀都比較嚇人,可以考慮通過針對性的方法來進行治療,那麼帶狀皰疹的治療有哪些方法?
  • 京城名醫解讀帶狀皰疹
    魏玉香:東城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曾任甘肅省康復醫院針灸科主任、第五批甘肅省名中醫學術傳承指導老師;從事臨床、教學、科研工作40餘年,擅長運用中藥、針灸、火針、埋線、浮針等療法,治療因溼邪引發的多種疾病以及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中風偏癱、顱腦外傷後遺症、周圍神經損傷、慢性疼痛等疑難雜症。
  • 熬夜容易引發帶狀皰疹
    其實,熬夜還容易引發帶狀皰疹。那麼為什麼熬夜容易引發帶狀皰疹呢?下面尋醫問藥網中醫頻道就來為大家解釋為什麼熬夜容易引發帶狀皰疹。 熬夜、勞累引發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絕大部分都與熬夜、勞累有關係。醫師介紹,以前,帶狀皰疹多見於40歲以上的中年人,而近兩年,帶狀皰疹的發病日趨低齡化,經常可以看見20多歲的帶狀皰疹患者。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般是患者小時候感染了水痘一帶狀皰疹病毒,由於當時抵抗力強,沒有發病。水痘一帶狀皰疹病毒持久地潛伏於脊髓後根神經節的感覺神經或顱神經節中。
  • 帶狀皰疹「生蛇」,試試這個民間偏方
    什麼是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也叫生蛇,在中醫裡被稱之為蛇丹、蛇串瘡、火帶瘡、纏腰火丹等名稱,對於發病原因,中醫認為是由肝膽火盛、溼熱內蘊、復感邪毒等因素導致的,西醫認為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致的急性皮膚黏膜感染性疾病。
  • 不僅僅是簡單的小水泡,帶狀皰疹的危害性不容小覷,痛起來真要命
    2、帶狀皰疹的發病症狀帶狀皰疹典型皮損:簇集性水皰,沿神經呈帶狀分布,單側發病,範圍一般不超過體表中線,發生帶狀皰疹的年輕患者通常自覺症狀不明顯,疼痛強度較低,而老年發病者常疼痛劇烈,甚至難以忍受,亦可有瘙癢不適。
  • 帶狀皰疹會傳染嗎?為什麼痛起來會要人命?
    很多人以為只是長在皮膚上的小包包,只要塗一些膏藥就行了,大不了再吃點消炎藥嘛,但是,一旦皮膚上出現這樣的紅包,你可就得擔心了,因為這可能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帶狀皰疹。實際上,帶狀皰疹是醫學上的常見病,由於常發病於胸部和背部,並沿著肋間神經分布,皮膚上的皰疹呈現散落或集中狀,形成一條帶狀,所以中醫稱之為「纏腰火丹」,民間也稱之為「纏腰龍」。
  • 「纏腰蛇」帶狀皰疹劇痛難忍,該怎麼治?
    將帶狀孢疹誤診的病例不止這一個。折磨人的帶狀皰疹所謂的帶狀孢疹,其實是由水痘-帶狀孢疹病毒感染導致的一種皮膚病,它有多種病因,如年齡、壓力、手術或受化學放射治療等,其中,年齡是誘髮帶狀孢疹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超過50歲的人都有患帶狀孢疹的風險
  • 帶狀皰疹或是惡性腫瘤的預告
    核心提示:帶狀皰疹是春秋季節常發的一種急性皰疹皮膚病,俗稱「纏腰龍」,傳說只要皰疹在腰部纏滿一圈,人便會喪命。此說法雖有有點危言聳聽,然而,如果治療不當的話,往往會留下讓人痛不欲生的神經痛。此外,患帶狀皰疹的人還可能患上癌症。
  • 帶狀皰疹可能是癌症前兆
    核心提示:一般情況下,帶狀皰疹對成年人是不傳染的,因為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成年人絕大多數都有免疫力,所以一般不會傳染,這種病也多是終身免疫,一生只得一次。   讀者:父親得了帶狀皰疹,為了怕傳染不讓去家裡探視,這種病傳染嗎?
  • 葛蘭素史克帶狀皰疹疫苗中國上市
    6月28日下午,疫苗巨頭葛蘭素史克(GSK)宣布,帶狀皰疹疫苗欣安立適在中國正式上市,用於50歲及以上成人預防帶狀皰疹。記者從欣安立適上市會獲悉,帶狀皰疹疫苗在中國將分階段上市,七月即將上市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未來將會分階段逐步擴大上市城市範圍。
  • 程凱養生說:制服「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這個方法最簡單
    近年來「帶狀皰疹」的發病率呈上升的趨勢,它好發於五十歲以上的人群,以女性多見。「帶狀皰疹」是由水痘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損傷神經和皮膚的感染性疾病,具備一定的傳染性。這種疾病在民間把它稱為叫做「纏腰火龍」,為什麼這麼說?
  • 廣州有帶狀皰疹疫苗嗎?
    問:廣州有帶狀皰疹疫苗嗎?  答:有的。重組帶狀皰疹疫苗早在2018年就被我國列入48個境外已上市「臨床急需新藥」名單,於2019年正式獲批用於50歲及以上成人預防帶狀皰疹,並於今年上市。   2020年6月15日,京東APP聯合彩虹育兒正式上線了疫苗接種預約服務。
  • 身上帶狀皰疹,會傳染嗎?
    核心提示: 帶狀皰疹屬於病毒感染而引發的一種皮膚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不管是直接的接觸還是間接的接觸,都可以傳染給別人。所以在治療期間要做好預防工作同時積極治療,避免傳染給別人。  帶狀皰疹屬於病毒感染而引發的一種皮膚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不管是直接的接觸還是間接的接觸,都可以傳染給別人。所以在治療期間要做好預防工作同時積極治療,避免傳染給別人。
  • 威宏科普:帶狀皰疹是種什麼樣的病?
    這麼說吧,帶狀皰疹這病一般不致命,屬於皮膚科的常見病,但是一旦沾上,產生的疼痛,會讓人很難受。該病的致病元兇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我們國家每年有300萬人患病,相當於平均每10s就有一個。
  • 得過水痘還會得帶狀皰疹嗎?通過一問一答,帶你重新認識帶狀皰疹
    她的情況考慮可能得了帶狀皰疹,糖尿病患者容易得帶狀皰疹,而且女性得帶狀皰疹的機率比男性更高。 除了糖尿病,患有高血壓、腎臟病、發熱、細胞免疫缺陷、或機械性創傷的病人也容易得帶狀皰疹。另外,高齡、精神壓力大、遺傳易感性、勞累等因素也是帶狀皰疹發病的危險因素。
  • 重組帶狀皰疹疫苗常見問題一覽
    重組帶狀皰疹疫苗常見問題一覽  Q1.帶狀皰疹會復發嗎?  帶狀皰疹復發並不少見,甚至復發不止一-次,對身體和精神都會造成非常嚴重的摧殘,同時會有很高的治療費用。  Q2.帶狀皰疹會傳染嗎?  會,由於帶狀皰疹和水痘病原體--樣,因此可能會傳染導致水痘,而不是帶狀皰疹,但機率遠低於水痘的傳染性。  Q3.這個疫苗效果如何?  ≥50歲人群效力高達97.2%,≥70歲 人群中≥90%,甚至90歲都有90%以上。  Q4.接種疫苗除了預防帶狀皰疹外,對併發症有效嗎?
  • 蛇盤一號解讀|帶狀皰疹的「10個誤區」
    即便水痘治癒了,水痘病毒仍然寄生在身體裡,之後,它還會促發另外一種感染發生,我們稱為「帶狀皰疹」,表現為疼痛難忍的水泡樣的紅疹(皰疹)。而因為很多病人對帶狀皰疹的認識不足,治療不規範,長期形成了許多方法或認識的誤區,進一步加重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的發生,苦不堪言。所以今天威宏蛇盤一號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有關帶狀皰疹誤區和真相。
  • 帶狀皰疹用藥劑量國內外一天竟相差5倍
    身體某些部位疼痛,像灼燒、像電擊、像刀割,是每一個帶狀皰疹患者難以言表的痛苦經歷。在我國,帶狀皰疹每年影響近300萬人。而更讓這些患者苦惱的是,一直未統一、混亂的服藥量。「伐昔洛韋是治療帶狀皰疹常見的抗病毒藥物之一,在臨床上使用很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