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那會,天文學界發生了一件大事。原本屬於「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降級成了矮行星,自此,一直被國人視為常識的九大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
在外人看來,這件事確實頗為意外。但對於天文學愛好者而言,一切似乎早已成定局。自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湯博發現冥王星以來,其是否屬於大行星便一直被全球天文學者爭論不休。由於當年湯博錯誤估計了冥王星的質量,導致冥王星一直以來「混跡」於九大行星中。
後來經過長達70多年的觀測,科學家終於發現冥王星不管是質量還是大小都不如我們邊上的月球,被除名自然也是時間問題。
雖然離冥王星被除名已過去14年,但天文學家依然沒有放棄過對它的觀測。在冥王星被除名同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隨即發射了一顆冥王星探測器。這顆名為「新視野號」的探測器在經過多年飛行後,終於在2015年7月14日抵達冥王星附近,而他傳回的第一張照片,就引發了科學界熱議。
在這張照片裡,探測器拍攝到了一個不明物體,乍一看,仿佛一隻巨型「蝸牛」正在冥王星地表緩慢蠕動。然而,根據冥王星上的自然條件來看。這顆星球由於距離太陽過遠,根本無法接收到足夠熱能輻射,導致常年溫度維持在零下230度左右。在這種極端低溫下,即便是氧氣都會被凍成淡藍色固體,更別提有生物存在了。
因此,冥王星其實是由7成的巖石和3成的冰晶構成的天體。並且,根據天文學家推測,其地面或許還覆蓋這一層厚厚的固態甲烷,如此惡劣的生存環境,顯然是不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的。
那麼,照片裡拍回來的巨型「蝸牛」是怎麼一回事?難道是外星人高端科技下存活的生命嗎?並且,探測器傳回來的照片相當清晰,除了是俯拍視角無法看清其細節外,這個巨型生物儼然和「蝸牛」無異。難道一直尚無定論的外星人在冥王星上真的存在?太陽系中人類並不是孤單的智慧物種?
對於這些問題,NASA的天文學專家給出了堅決否定的答案。理由是根據照片上這隻巨型「蝸牛」的大小推斷,其似乎有一座山這麼大。而如此大的生物維持日常活動必須消耗大量能量,但「蝸牛」周圍一片貧瘠,沒有任何生物存在的跡象。如果它是活的,又有什麼其他生物供它捕食完成日常熱量的攝取?
至於這個巨型「蝸牛」到底是什麼,NASA的專家也給出了比較靠譜的猜測。在他們看來,這或許只是冥王星表面的甲烷凝結成特殊形狀固體的陰影而已。
其實,相較冥王星存在智慧外星生命,太陽系內的火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要高得多。早在多年以前,科學家就在上面發現了水存在過的證據。而水是萬物之源,地球上的初等生命便是在水中誕生。並且,火星不管在生存環境和距離太陽的遠近上都比冥王星強太多,但迄今為止,科學家連火星上都沒找到生命,更何況冥王星。
因此,關於冥王星上存在外星人一說無疑是天方夜譚。至於那個巨型「蝸牛」到底是啥,相信伴隨著人類探索太空技術的日趨成熟,終將會大白於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