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元漲到350元!壟斷救命藥撈暴利 該治治了……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大貓財經

01

這兩天一則新聞刷屏了,一個男嬰急需特效藥,5毫升一針,價格是70萬人民幣,要想治好,第一年就要打6針。

這落在任何一個家庭都是飛來橫禍,醫保局的表態值得關注:「該藥處於市場壟斷,正在談判降價」。

這麼看來,孩子能不能救,取決於處於壟斷地位的藥企能不能良心發現了。

有些人覺得,這種疾病是小概率事件,對一般家庭的影響基本可以忽略,這麼想可真是大錯特錯了。

這幾年大家都知道豬肉價格漲得快,實際上,藥品的價格漲得可比豬肉狠多了,豬肉可以不吃,還能順帶減減肥,藥能不吃嗎?

尤其是很多老人需要長期服藥,藥價漲得太快太猛,他們都有點吃不消了。

82歲的中科院退休研究員胡雪金與老伴心臟不太好,常用一種藥,叫做硝酸甘油片,這個藥非常普通,能「緩解心絞痛、治療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壓」,大家都知道,每年都有很多人因為這幾個病去世,這個藥漲價了嗎?

胡雪金最近詫異地發現:去年這個藥一瓶還是4塊多錢,現在一瓶快60元了

「我老伴有冠心病、高血壓二十多年了,去年下半年我的身體也出現問題,兩次在家裡昏倒。」胡老先生的家裡,桌上總是擺出三種藥: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複方丹參滴丸。「這三種藥,都是我們常備的救命藥。」

藥價漲了接近15倍,除了硝酸甘油片,價格暴漲的藥還有很多:

●治療農藥中毒的氯解磷定,一盒價格從政府招標掛網價48.8元暴漲至1017元;

●用於斷指再植的鹽酸罌粟鹼注射液,從9.4元暴漲到349.9元;

●維生素K1注射液,去年上半年25元,現價160元;

●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西地蘭注射液,去年上半年1毫升30元,現在最便宜的一個品牌也要133元;

……

這兩年已經前前後後有100多種藥品價格暴漲,大多數都是療效確切而且便宜的大眾常用藥:

阿莫西林、降壓0號、甲硝唑、病毒靈、痢特靈、羅紅黴素、維生素B1、谷維素、肌苷片、地塞米松片、阿苯達唑片.......

漲幅大多在3倍至10倍,有的高達幾十倍乃至百倍。

可以說是家庭常備藥箱名單,都漲了個遍,每一種藥背後,都是幾百萬幾千萬病人在等著用藥。

02

藥價暴漲的原因是什麼呢?最大的一個原因是壟斷。

有人可能要疑惑了,這些常用藥,像維生素類,甲硝唑,阿莫西林,每一個名字搜出來,都有好多個品牌,哪裡來的壟斷?

這裡講的壟斷,指的是上遊原料。

很多品牌藥企的原料藥不是自己生產的,他們是批量採購原料藥,根據自己的配方比例製作成藥,很多製藥企業可以生產幾十上百種藥品,不可能包攬整個產業鏈。

華東地區一家製藥企業生產50多種常用藥,他們訴苦說,過去幾年間,公司有幾十種藥品的原料被人為壟斷,很難買到,包括阿莫西林膠囊、病毒靈、速效傷風膠囊、土黴素片、西咪替丁片、甲硝銼片等。

其中病毒靈(鹽酸嗎啉胍片)的原料,2015年還是2萬元一噸,2017年暴漲到30萬元一噸,15倍!

速效傷風膠囊(氨咖黃敏膠囊)的兩種原料撲爾敏和對乙醯氨基酚都被壟斷,尤其是撲爾敏的價格非常離譜,2018年,有的地方一個月時間,一公斤撲爾敏的價格從400元漲到了23300元,而且想買50公斤還必須搭售50噸的對乙醯氨基酚。

這麼劇烈的漲幅,用簡單的市場行為是解釋不了的。

藥廠就吐槽說,「我們要麼高價買他們的原料,要麼讓他們做』銷售總代』,由他們確定售價並拿走利潤大頭。」

這麼一來,不管咋麼樣,原料暴漲導致產品暴漲,比如病毒靈原來一瓶出廠價只要4.85元,後來漲到58元。價格貴了之後賣不出去,很多車間乾脆轉型做食品、化妝品。藥廠現在的狀態是,「我們是敢怒不敢言。如果公開身份表示不滿,可能以後都買不到原料了。」

03

這背後,是醫藥行業公開的秘密,一些大廠、中間商,正在用各種手段,壟斷了原料藥廠商的產能以及進口渠道,然後抬價。

這種全部買斷的企業,在行內被叫做大包。大包一旦壟斷了原料藥,就可以玩花樣抬價了,比如遇到春節臨近工廠放假,或者設備檢修等特殊情況,只要減產就抬價,產能恢復之後原料出廠價回落,但賣給下遊藥企的價格只升不降,因為其他渠道買不到藥,下遊廠商也沒什麼討價還價的能力。

曾經有一個大包去年拿出3個億壟斷了一種胃藥原料,把一瓶藥的價格3個月內從1.6元抬到8元,這一筆生意做下來,賺了10個億也不止。

現在這些大包主要集中在山東、安徽、河南、湖北、浙江等地,他們吃下來的壟斷原料藥,很多都上榜了全國各省藥品集中招標採購平臺通報的短缺藥品清單:

葡萄糖酸鈣、多巴酚丁胺、甲硝唑、替硝唑、肌苷、縮宮素、依沙吖啶、維生素K1等常見藥品的原料都在其中。

出現了短缺,原來的政府採購價格根本買不到藥,後來只好允許短缺藥清單中的品種由企業自主合理定價、直接掛網招標採購。

這一來大包們就更可以合理合法的把原料藥高價出售給下遊藥企。

04

看到這兒,你可能會疑惑,這麼典型的囤積居奇的行為,為啥不管管呢?

其實,處罰一直都在。

●2011年的鹽酸異丙嗪原料藥,據估算壟斷方順通醫藥從中獲得的利益可能近億元,被查處後,罰款700萬元;

●2017年2月,武漢新興精英醫藥有限公司因壟斷水楊酸甲酯原料藥被罰221萬元;   

●2017年7月,浙江新賽科藥業有限公司、天津漢德威藥業有限公司高價銷售異煙肼原料藥被罰44.39萬元;

●2019年,河南九勢製藥和爾康醫藥因撲爾敏原料藥壟斷被罰沒1243萬元。

今年,終於有罰款上億的原料藥壟斷案了——

山東康惠醫藥有限公司、濰坊普雲惠醫藥有限公司、濰坊太陽神醫藥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壟斷葡萄糖酸鈣原料藥,被判罰款3.255億元。

這個處罰是怎麼判定的呢?

●對康惠公司沒收違法所得1.089億元,並處2018年度銷售額10%的罰款,計1.438億元,合計2.527億元;

●對普雲惠公司沒收違法所得605萬元,並處2018年銷售額9%的罰款,計4830萬元,合計5435萬元;

●對太陽神公司沒收違法所得605萬元,並處2018年銷售額7%的罰款,計1240萬元,合計1845萬元。

也就是說,2018年,這三家公司合計銷售額達到了21.5億,沒收違法所得和罰款合計處罰3.25億。

05

估計「奸商們」一算,就是加上處罰,淨利所得還是非常可觀的,所以客觀上,越來越多的藥企為了獲得上遊的暴利開始嘗試壟斷原料藥。

有的廠商一家壟斷了所有供應,自己就是大包。

就拿前面說的被處罰的河南九勢來說吧,其實有生產撲爾敏GMP認證的共有6家企業,其中四家企業近期沒有生產,重新開啟生產線還得等很長時間的審批,剩下的兩家企業中,瀋陽新地因為因為涉嫌嚴重違法、違規生產馬來酸氯苯那敏,被食藥監收回了GMP證書,於是就只剩下河南九勢一家了,抬價也就正常了。

因為原料藥漲價不堪重負的藥企們正在建議國家相關部門「管放結合」:排查藥品壟斷行為,加大打擊力度和懲罰,放開原料生產。

其實降藥價,尤其是保證很多常用藥品價格的穩定更是一個民生大項目,希望未來能出來更強力有效的措施,滅一滅大包們的氣焰吧。

相關焦點

  • 200多元一針進口藥賣70萬,1歲娃靠救命藥續命,醫保局稱正談判降價...
    「當時這種藥特別的難找,一直就沒有找到,後來我是在網際網路上看到有人轉賣這個藥,我就高價買來的,25毫克規格的將近2000元一支,當時給我兒子打了以後很有效,孩子就不再抽搐了,但是這個藥只能是暫時控制住病情。」
  • 五個合法暴利行業
    房地產業的暴利有多暴?絕大多數房地產商對此諱莫如深. 教育方面還有一個教育教材 教材出版業的利潤豐厚主要與我國一直實行的高度行政壟斷教材出版發行體制有關——教育行政部門壟斷編審,教育出版社壟斷出版,新華書店壟斷髮行。 教材發行幾年來一直是各級新華書店的「利潤奶牛」。
  • 萬邦德子公司壟斷原料藥被罰百萬 行業格局不變導致屢罰不止?
    萬邦德浙江銷售公司與廣州一品紅製藥有限公司於2015年9月籤訂了《產品代理協議書》,代理期限為2015年9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產品代理協議書》規定,萬邦德浙江銷售公司以3000元/kg的價格向廣州一品紅製藥有限公司銷售鹽酸溴己新原料藥;要求廣州一品紅製藥有限公司將其生產的注射用鹽酸溴己新藥品(西林瓶4mg/支×10支/盒)以1.7元/支的價格交由萬邦德浙江銷售公司作為該產品全國總代理;協議籤訂之日起,未經萬邦德浙江銷售公司書面許可,廣州一品紅製藥有限公司不得自行銷售上述產品或將上述產品贈予任何第三方,也不得授權任何第三方銷售上述產品
  • 網絡佔卜,該治治了!
    網絡佔卜,該治治了!亂象叢生套路多小李今年讀大四,學業和就業壓力比較大,刷到朋友圈有人分享「大師算卦」的信息,自己也動了心。「近來運氣不太好,看到別人說算得挺準,自己也想去試試。」小李說。一開始,「大師」讓小李拍了張掌紋圖,隨後便發來了數段語音,並再三強調相關內容不可與他人分享。
  • 「天價」救命藥赫賽汀的替代之戰
    來源:中國經營報「天價」救命藥赫賽汀的替代之戰本報記者/張玉/上海報導「我生病吃藥這些年,房子被吃沒了,家人被吃垮了,警察領導,誰家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我不想死,我想活著。」電影《我不是藥神》中,「天價藥」格列衛給觀眾帶來的強烈衝擊依然讓人心痛。事實上,被稱為「天價救命藥」的遠不止格列衛,有乳腺癌「神藥」之稱的赫賽汀也曾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赫賽汀,又稱注射用曲妥珠單抗,是羅氏集團在全球最暢銷的抗腫瘤產品之一。1998年,赫賽汀首次被美國FDA批准治療HER2陽性乳腺癌,此後又獲批用於HER2陽性轉移性胃癌。
  • 成本40元,賣1000元,眼鏡為何如此「暴利」?
    根據最近央視披露的信息我們了解到,眼鏡框的成本最低只需要30元,鏡片則是10元。但是大家都知道,我們去眼鏡店配眼鏡,往往是幾百上千才能買到一副眼鏡,為什麼同樣的東西到了商家這裡,價格升了這麼多?
  • ...鏡片的暴利生意: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網友熱議:手錶眼鏡...
    虎撲9月8日訊 近日,有網友曝出明月鏡片的暴利生意: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明月鏡片的暴利生意#:#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陳道明代言營銷費翻番】繼博士眼鏡之後,近日,由陳道明代言的明月鏡片股份有限公司也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或將登陸創業板上市。2019年,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在京東平臺上,明月鏡片每副最低銷售價格為228元。
  • 夢幻西遊玩家新區壟斷小龜賽跑競猜每天穩定收入200元
    夢幻西遊玩家新區壟斷小龜賽跑競猜每天穩定收入200元人民幣夢幻西遊玩家新區壟斷小龜賽跑競猜每天穩定收入670W比例100比320萬等於貳佰元人民幣比五開舒服多了。夢幻西遊新區終端小龜賺錢技巧不知道你們區有沒有被幾個10級小時壟斷的,我們區我一直在和那幾個小號搞小龜賽跑,這個東西押3個烏龜 每個1百如果是你自己在玩的話是24萬成本 中了是44萬,你們玩夢幻的時候有在意過這個東西嗎?
  • 千元眼鏡進價不到百元?揭秘6億近視人口的「暴利」行業真相
    去眼鏡店配過眼鏡的人應該都深有體會,一副眼鏡配下來,幾百塊是常事,上千塊也不在少數,但是從上市眼鏡公司博士眼鏡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博士眼鏡的鏡架平均成本89元左右,鏡片29元左右,隱形眼鏡49元左右,「成本價」均在百元之內,看似銷售利潤高的驚人,然而近幾年很多眼鏡店都在關店。
  • 一次500元?黑產生意暴利但不合法!國家在嚴查,大家該抽身了!
    一說到能「賺大錢」的暴利行業,很多人往往想到的都是那些「黑灰產生意」。對普通人來說,想要月入過萬還是需要手握一些技能的,不然很難賺到錢。但是,對那些從事一些黑灰產生意的人來說,月入幾十萬甚至百萬可能都不難。
  • 央視曝光: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其實只有幾十元…這種暴利產品你一定...
    央視曝光: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其實只有幾十元…這種暴利產品你一定買過!眼鏡行業歷來讓人覺得非常「暴利」那麼一副眼鏡的生產成本究竟是多少呢?那為何日常生活中配一副眼鏡需要數百元乃至上千元這其中的利潤究竟到了何處?
  • 一副眼鏡背後的暴利,售價上千元,成本只有幾十元,錢究竟去了哪
    成本均價在幾十元左右的鏡片,市場售價卻能達到百元甚至千元的價格,眼鏡行業究竟有多暴利?近日,明月鏡片準備上市,在其遞交的招股說明書中我們發現,鏡片的平均成本價居然只有6.23元,這讓許多眼鏡使用者感到大受打擊,如此低廉的成本價格,為何買到手卻需要成百上千元呢?
  • 眼鏡暴利!6元成本,毛利近95%!
    8月21號,有媒體報導了眼鏡行業暴利的相關新聞,在知名鏡片公司的招股書內,披露的鏡片成本才6元,而能賣到2000元,預計2023年,眼鏡這行業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00億元。
  • 潛魚變身「江雪魚」10元漲到168元
    市場裡每斤僅10元的潛魚,被虛構出「江雪魚」的名字,以每斤168元的價格賣給遊客……18日,樂山市工商部門經過調查取證後,對市區一餐館作出罰款8000元並責令整改的處罰決定。樂山市工商局相關科室負責人表示,隨著國慶「黃金周」臨近,該局將聯合旅遊等相關部門,加強對節日消費市場的監管。
  • 小學數學題,平常售價45元的頭盔,漲到80元,利潤翻了多少倍
    比如說某商店進價200元的衣服,賣了280元。這件衣服的利潤是多少?280-200=80(元)。這件衣服的利潤率是多少?利潤率是商家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除了大件商品,利潤在30%左右是比較合理的。利潤率應該怎樣計算呢?
  • 街頭髮廊100倍暴利灰產:448元燙染成本僅5元,9元洗髮水可洗100人
    她說,人家髮廊有穩定的供貨商,他們在朝天門的批發市場裡,可以用9元每桶的價格拿到高仿洗髮水。「你們不知道,這桶洗髮水,足夠洗100顆頭。」沒有底氣再和那些商家斡旋,這個小妹妹3個月的試用期沒有到就主動離職了。如今,這位朋友的公司轉型做外包公司。他說,他這次創業最大的價值,就是摸清了一個草根行業背後的東西。
  • 長沙有人在醫院門口賣「神藥」10元天麻賣到360元
    長沙晚報1月2日訊 見有病人從醫院出來,一人上前搭訕,一人佯裝問路,將病人騙到偏僻小巷,推銷360元一斤的「神藥」。今日,兩名嫌疑女子在瀏陽市公安局淮川派出所交代,所謂「神藥」不過是10元一斤的天麻邊角料。
  • 批判眼鏡暴利,你在第幾層?
    但是這些少則幾十元,多則上百元的產品來到來到經銷商手中,便立刻邪魅一笑,價格暴漲5倍以上,之前A股唯一上市眼鏡公司——博士眼鏡公開招股書的時候,就搞出了「千元鏡片採購價28元」的大新聞。 但高毛利並不意味著「暴利」,不代表你開一家眼鏡店,就能走上人生巔峰。比如像博士眼鏡高毛利的背後,淨利率只不過9.6%。
  • 鄭州一男子用快遞郵寄救命藥 人沒了藥還沒到
    想要通過快遞公司給母親寄救命藥,結果4天過去了,母親也沒吃上藥,還不幸去世了……近日,此事引發輿論關注。根據河南電視臺民生頻道報導,此事發生在12月初。12月2日,殷先生花了5380元為患肺癌的母親買了3盒抗癌藥鹽酸埃克替尼,由於當時是工作日,殷先生就決定通過申通快遞將救命藥寄給商丘柘城老家的母親。當時,他專門問了對方,次日快遞能不能夠送到,鄭州的申通網點保證:可以到,最晚後天(4日)也能送到。於是,殷先生寄了快遞。當時,連同藥品一起寄回家的還有幾份文件,藥品和文件分成兩個包裹分別寄回家。
  • 全家夠用:振德 + 穩健醫用外科口罩 350 片 139 元(立減 170 元)
    下方3款大牌醫用外科口罩,各領券+按數量加入購物車(共350片),共同結算 實付137.8元:天貓振德 醫用外科口罩 50隻+送100隻滅菌版 連結內第一個商品89.9元(加購天貓振德 醫用外科口罩 50隻 獨立包裝滅菌型+獨立包裝99.9元(加購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