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暴利!6元成本,毛利近95%!

2020-12-16 騰訊網

眼鏡和牙科,這兩個行業的利潤非常高,隨便配一副眼鏡就要七八百,有時候,眼鏡架比眼鏡片更貴,按理說鏡片的科技含量應該比塑料的鏡架貴才對,但這個畸形的行業已經很難用正常思維判斷價值。

8月21號,有媒體報導了眼鏡行業暴利的相關新聞,在知名鏡片公司的招股書內,披露的鏡片成本才6元,而能賣到2000元,預計2023年,眼鏡這行業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00億元。

在明月鏡片的招股書中披露,2019年每片鏡片的價格成本僅為6.23元,而每副眼鏡的成本也只有56元,但是在對外銷售的時候,客戶拿到的眼鏡通常都要幾百元,甚至上千元,明月鏡片的網店毛利率高達95%。

明月鏡片的業務收入來源於自有品牌,其銷售分為經銷和直銷,通常的毛利都要高於55%,而且明月鏡片的電商業務中,毛利是最高的,比茅臺酒的毛利潤都高,明月鏡片的淨利潤也在三年之間翻了4倍。

但是雖然明月鏡片的營收合格利潤不斷增加,但它的研發費用卻連年下降,營銷成本不斷提高,從2017年開始,明月鏡片開始邀請明星代言,並陸續冠名綜藝節目,大幅增加線下廣告預算,營銷預算是研發預算的10倍左右。

明月鏡片在2018年開始逐步放棄低價競爭,主動提高鏡片的價格,提價雖然增加了銷售額,但是並沒有達到預期的增長,2019年,明月鏡片再次提價,它還放棄了2000多萬的低端代工業務,但是增長目標依舊沒有完成。

研發費用逐年下降,但是明月鏡片表示,公司十分重視提升技術研發能力,已經掌握了行業內諸多核心科技,並且部分技術在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但是研發費用的降低,恰恰說明明月鏡片言過其實了。

一個行業的持續發展,一定是在研發上重金投入,而不是增加廣告預算費用,營銷成本帶動的只是存量市場,如何創新才是一個市場成功的關鍵,但是鏡片這個行業,價格虛高,幾塊錢,幾十塊錢的東西賣成百上千,太荒唐了。

眼鏡是剛需,但是更新換代卻並不快,主要還是因為眼鏡行業坐吃山空的理念,掙快錢來的容易,就不會下功夫研究創新,一個行業還沒有起步就已經老了,國內上千億的市場,卻沒有一個眼鏡業的創新巨頭。

對於消費者來說,那些眼鏡店也只能坑一次,眼鏡架的價格高過鏡片,這種價值扭曲的關鍵是國內眼鏡巨頭對鏡片的創新研究遲滯,落後,6塊錢的成本賣到上千元,已經讓這些公司不思進取了,畢竟他們可以躺著賺錢。

對於眼鏡行業的暴利,你怎麼看,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相關焦點

  • 毛利高過茅臺,鏡片最高賣2000,平均單片成本僅6元!眼鏡電商仍有...
    作者:電商君來源:電商報(ID:kandianshang)成本僅6元,最高賣到2000元!民間有一種說法:眼鏡、牙科,這兩個行業賺錢比販賣毒品還要容易!賣價這麼高的眼鏡,成本一定不低吧?博士眼鏡的財報顯示,2018年博士眼鏡的總體毛利率約為74.12%。這是什麼概念?賣價1000元左右的眼鏡,成本大約為260元人民幣,差不多是以4倍的成本價在賣眼鏡!當然,在眼鏡行業,毛利率高已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
  • 明月鏡片衝刺IPO:成本6元電商直營毛利可達95% 鏡片行業有多暴利?
    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人情,300元賣給你是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行情。這句話說的就是半醫半商的眼鏡行業。2017年博士眼鏡(300622)以眼... 「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人情,300元賣給你是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行情。」
  • 成本40元,賣1000元,眼鏡為何如此「暴利」?
    不光是孩子,看看接觸電子產品比較多的成年人,可以說,完全不近視的成年人還是很少的,眼鏡行業是很多人都會接觸到的一個行業。 根據最近央視披露的信息我們了解到,眼鏡框的成本最低只需要30元,鏡片則是10元。但是大家都知道,我們去眼鏡店配眼鏡,往往是幾百上千才能買到一副眼鏡,為什麼同樣的東西到了商家這裡,價格升了這麼多?
  • 千元眼鏡成本僅20塊,6億近視人口的「暴利」行業真相
    馬力覺得自己再也不會去線下眼鏡店配眼鏡了。眼鏡行業裡流傳著這麼一句話:「 20 元的鏡架, 200 元賣你是講人情, 300 元賣給你是講交情, 400 元賣給你是講行情。」這背後揭示出的行業「暴利」似乎早已是公開秘密。然而現實中,街邊的眼鏡店往往撐不了幾年就倒閉,一茬接一茬的換,連已經上市的頭部企業博士眼鏡,也逃不過「開兩家關一家」的魔咒。一方面,傳統品牌賣的貴,賺的少,舉步維艱;另一方面,LOHO、JINS、木九十等新零售品牌在各大商場、購物中心悄然崛起,吸引著90、 95 後們的注意力。一場新老品牌的對決,隨著消費習慣的變化開始上演。
  • ...鏡片的暴利生意: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網友熱議:手錶眼鏡...
    虎撲9月8日訊 近日,有網友曝出明月鏡片的暴利生意: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明月鏡片的暴利生意#:#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陳道明代言營銷費翻番】繼博士眼鏡之後,近日,由陳道明代言的明月鏡片股份有限公司也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或將登陸創業板上市。2019年,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在京東平臺上,明月鏡片每副最低銷售價格為228元。
  • 賣眼鏡毛利堪比茅臺!這家公司鏡片最高賣兩千,單片均成本僅6元
    一塊成本6元多的鏡片竟然可以賣到2000元左右。據該公司招股書披露,2019年其每片鏡片的價格為6.23元,每副眼鏡的成本僅有56.09元。市界發現,該數據遠遠低於2017年「中國眼鏡第一股」博士眼鏡上市時披露的招股書數據,2016年,博士眼鏡單片鏡片的採購成本為28元,採購鏡架的平均單價為89元。
  • 眼鏡行業有多暴利?分析博士眼鏡財務報表
    最近一年間,博士眼鏡最高漲到19.72元,最低觸及10.36元。絕大多數時間都保持在12元左右。 那問題又來了,同樣都是老百姓心中的暴利行業,為什麼不是誰幹誰賺錢?這就要澄清一個對暴利的定義了。 普通人對暴利的認知就是原料多少錢跟賣多少錢比較,財務上就叫做毛利空間,毛利越大就越暴利。例如貴州茅臺的毛利高達90%,這還是出廠價,如果算上市場價格,那麼茅臺的毛利超過95%,這當然是非常賺錢。
  • 千元眼鏡進價不到百元?揭秘6億近視人口的「暴利」行業真相
    去眼鏡店配過眼鏡的人應該都深有體會,一副眼鏡配下來,幾百塊是常事,上千塊也不在少數,但是從上市眼鏡公司博士眼鏡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博士眼鏡的鏡架平均成本89元左右,鏡片29元左右,隱形眼鏡49元左右,「成本價」均在百元之內,看似銷售利潤高的驚人,然而近幾年很多眼鏡店都在關店。
  •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揭秘眼鏡行業背後暴利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繼博士眼鏡之後,近日,由陳道明代言的明月鏡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明月鏡片」)也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或將登陸創業板上市。 明月鏡片來自「眼鏡之都」江蘇丹陽,主打眼鏡鏡片生產,是國內鏡片頭部生產企業之一。
  • [觀察]成本幾十售價幾千?康耐特揭眼鏡業暴利玄機
    來源:全景網 | 發布時間:2012年10月31日 10:44 | 作者:周蓓   全景網10月31日訊 眼鏡行業的暴利一直為人詬病,不過暴利到什麼程度,如此大的利潤空間如何在流通環節分割,非業內人士卻很難了解。
  • 一副眼鏡背後的暴利,售價上千元,成本只有幾十元,錢究竟去了哪
    成本均價在幾十元左右的鏡片,市場售價卻能達到百元甚至千元的價格,眼鏡行業究竟有多暴利?近日,明月鏡片準備上市,在其遞交的招股說明書中我們發現,鏡片的平均成本價居然只有6.23元,這讓許多眼鏡使用者感到大受打擊,如此低廉的成本價格,為何買到手卻需要成百上千元呢?
  • 不起眼的「暴利行業」!令人想不到,毛利高達90%成本才不到1元?
    其實有很多不起眼的行業都是暴利行業,只是行外人很少人知道而已。比如說現在的「乾洗店」,這是屬於服務型行業,但是針對的卻是高消費人群,因為洗衣其實在家庭中很常見,成本也很低,但是有很多高收入人群因為比較愛惜衣物就會選擇拿到乾洗店去清洗。隨著現在的消費升級,特別是女性,大家在衣物服飾上也非常的捨得花錢。
  • 眼鏡行業的「暴利」被揭開,成本幾十賣上千,實際利潤有多少?
    眼鏡行業一直被人們稱為「暴利」行業,很多人都知道是市面上,售價幾百元的眼鏡,可能成本只有幾十元。甚至有些商家,會將成本幾十的眼鏡賣出上千元的「天價」。在這樣的誘惑下,近年來也湧現出了很多眼鏡企業,其中還有不少已經準備上市了。提及眼鏡品牌,想必大家都會脫口而出好幾個吧,這些眼鏡品牌「紮根於」大街小巷,可以說是隨處可見。
  • 批判眼鏡暴利,你在第幾層?
    甚至這些眼鏡的價格,都不比奶茶貴多少。根據央視的報導,在丹陽,一副普通的鏡片成本最低能做到10元。 一副鏡架,只要不需要複雜的工藝,高質量的板材也能在30元內拿下。 01 作為奮鬥中的大國,我國目前近視患者人數多達近6億,其中女性近視率還高於男性,可見眼鏡娘根本不是什麼稀缺屬性。 巨大的近視人口,帶動著眼鏡成為了一門銷售額近千億的大生意,誕生了吳良材、大明、博士、衛康等眾多品牌,這樣規模巨大,競爭充分的銷售產業,竟然能與暴利掛鈎,這合理嗎?
  • 成本6元,售價上千元?毛利率高達94.88%的眼鏡,材質有何差別?
    關於眼鏡行業,大家一直都知道是「暴利」的存在。在此前,坊間更是流傳這樣的一句順口溜:20元的眼鏡,200元賣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而大家一直都只是「聽說」,直到這份招股書的披露,才發現20元都是「高價」了。
  • 近7億近視!締造中國龐大眼鏡市場,但眼鏡店卻不怎麼掙錢……
    02眼鏡零售毛利高,但不怎麼掙錢而正因為中國近半人口近視,製造出龐大的眼鏡需求,讓我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眼鏡成鏡製造、消費國。2010年時,我國眼鏡行業國內銷售市場規模約364億,到了2018年眼鏡行業市場規模增至933億元,估計2019年國模將超過1000億。而在一般人、消費者眼中,一副眼鏡賣個700、800,甚至上千,其成本往往不過百來塊,妥妥的「暴利行業」。
  • 明月鏡片:2019年每片鏡片的成本為6.23元 每副眼鏡成本僅56.09元
    來源: 新京報 | 2020-09-09 16:48:08 | 眼鏡行業的暴利生意日前引發了網友熱議。根據明月鏡片的上市招股書顯示,2019年每片鏡片的成本為6.23元,每副眼鏡的成本僅有56.09元。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104萬家眼鏡相關企業,行業近十年來呈現大幅增長,2019年相關企業註冊量達到29.3萬家,同比增長70%,比十年前數據增長了1072%。從地區分布來看,廣東省以21.6萬家企業排名第一,浙江、福建分列二三名。
  • 近7億近視!締造中國龐大眼鏡市場,但眼鏡店卻不怎麼掙錢?
    2010年時,我國眼鏡行業國內銷售市場規模約364億,到了2018年眼鏡行業市場規模增至933億元,估計2019年國模將超過1000億。而在一般人、消費者眼中,一副眼鏡賣個700、800,甚至上千,其成本往往不過百來塊,妥妥的「暴利行業」。
  • 小小一對眼鏡片,單只鏡片成本不足7元,如何一年賣出6億元?
    眼鏡作為一種兼具視力矯正、視力保護與面部裝飾的消費品,對追求美與健康的消費者而言日益重要。大街小巷中似乎永遠在做促銷活動的門店,不禁讓人好奇眼鏡的「真實價格」。在傳聞「暴利」的眼鏡行業有這樣一句順口溜: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一種人情,300元賣給你是一種交情,400元賣給你是一種行情。
  • 明月眼鏡鏡片成本僅6元,為何我去買眼鏡卻要花幾百塊錢?
    因為眼鏡的需求是剛需,只要你有需要就得去買,去換,對那些眼鏡店來說,賣出去一副眼鏡可以有好多利潤,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01、明月眼鏡成本價僅要6元?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們日常生活中戴的眼鏡,成本僅有幾塊錢,其中陳道明代言的明月眼睛,成本價更是只有6元錢,但是到了眼鏡店中,這一副眼鏡的價格至少就是二百多元錢,除去中間商的差價,那些眼鏡商至少還有150+的利潤握在手裡。當然,其他一些牌子的眼鏡鏡片還是挺貴的,但是確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貴,因為買的比較多,所以說價錢就逐漸提高,變成了現在的暴利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