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鏡片衝刺IPO:成本6元電商直營毛利可達95% 鏡片行業有多暴利?

2020-11-28 太平洋財富網

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人情,300元賣給你是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行情。這句話說的就是半醫半商的眼鏡行業。2017年博士眼鏡(300622)以眼...

「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人情,300元賣給你是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行情。」

這句話說的就是「半醫半商」的眼鏡行業。2017年博士眼鏡(300622)以「眼鏡第一股」的身份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首次披露出這個行業成本的秘密。

近日,產品由陳道明代言的明月鏡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月鏡片」)披露招股書,或將登陸創業板上市,再次引發公眾對眼鏡行業暴利的探討。

鏡片成本6元,毛利率50% 電商直營可達95%

明月鏡片招股書顯示,我國目前近視患者高達6億人次。據全球調研機構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數據,2018年,我國眼鏡產品市場規模為833.28億元,預計到2023年將達到1004.67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3.81%。

一直以來,眼鏡行業被貼上了「暴利」的標籤。從2014年到2019年,博士眼鏡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73.02%、75.78%、75.74%、76.47%、74.12%、71.17%。

眼鏡巨大的市場體量和高利潤吸引資本入場。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範圍內共有123萬家眼鏡相關企業,其中在業存續的有96萬家。

而與主打眼鏡連鎖店的博士眼鏡不同,明月鏡片主打鏡片生產,是國內鏡片頭部生產企業之一。

招股書顯示,2019年,明月鏡片的鏡片單位成本價僅為6.23元,單個鏡片出廠價約為13.5元。鏡架為20.91元/副。成鏡56.09元/副。而市場上明月鏡片的銷售價格往往在幾百上千元。

2017年-2019年,明月鏡片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0.45%、44.78%和51.24%。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為鏡片收入,2017年-2019年的毛利率分別為43.73%、47.9%和53.76%。

其中自有品牌的毛利率遠高於貼牌。2017年-2019年度,自有品牌鏡片收入佔比分別為62.34%、62.52%和70.08%。貼牌產品毛利率分別為36.14%、35.82%和38.16%。

公司線上自營零售的成鏡毛利率為74.58%,電商直營鏡片毛利率更是高達95%左右。

為減少中間商賺差價,明月鏡片正著力拓展線上零售業務。招股書顯示,公司2017年以來已經在天貓、京東、小米有品等平臺開設了線上自營旗艦店銷售成鏡及鏡片,線上業務佔比從2017年的0.45%提升至3.77%,電商自營零售業務收入從187.62萬元提升至2078.18萬元。

明月鏡片在招股書中表示,當前眼鏡消費的市場已逐步滲透到線上銷售,不少眼鏡生產、經銷、零售企業通過線上運營壓縮中間銷售環節以節約成本,公司還將繼續增加線上零售業務投入,未來的利潤率可能得到進一步提升。

銷量下滑,產品提價 營收淨利雙增

近兩年,明月鏡片的銷售量不斷下滑,由2017年的3544萬片下滑至2019年的3321萬片。2019年,鏡片原料銷量1853噸,同比下降96.81%。

然而公司通過提價維持了營收和淨利潤雙雙增長。

2017年-2019年,明月鏡片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26億元、5.09億元、5.53億元,營收累計增幅約30%;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685.53萬元、3284.66萬元、6984.60萬元,累計增幅271.5%。

在此期間,明月鏡片平均售價為10.22元/片、11.16元/片、13.48元/片。兩年間提價幅度為31.11%。其原料、鏡架同樣連續兩年提價,提價幅度接近36%。

據新華社此前報導,2018年前後,明月鏡片啟動「價值回歸工程」,並於當年先於全行業率先提價。2019年1月,公司在其年度戰略發布會上宣布將永久退出價格戰,並透露2019年主要產品將再次提價。

而隨著明月鏡片相關產品提價,明月鏡片渠道端的經銷商數量也開始減少。

2017年-2019年,明月鏡片經銷商數量分別為105家、95家、91家,三年新增數量分別為1家、2家、0家,2019年無新增經銷商,但有4家退出。

網際網路衝擊眼鏡零售行業

明月鏡片在招股書中表示,網際網路零售的發展給包括眼鏡行業在內的傳統零售行業帶來了不同程度的衝擊,而由於眼鏡零售行業的特點,目前驗光配鏡與售後服務尚還需要在線下得以體驗,網際網路零售尚未對眼鏡零售業態造成實質性的衝擊,但不排除未來出現可以替代線下眼鏡實體店功能的新的線上銷售模式,將會對公司的銷售渠道和經營模式造成影響。

線上避免了高額的租金費用,相比實體店,成本大幅降低,因此線上配眼鏡比線下便宜,受到不少消費者青睞。

目前,眼鏡企業紛紛加大線上銷售力度。博士眼鏡在2020年半年報中指出,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西博士新雲程商貿有限公司負責運營公司在天貓、京東平臺上的官方旗艦店。2020年上半年,公司線上交易額為3916.22萬元,公司在天貓平臺、京東平臺上的營業收入(不含稅)分別為3318.41萬元、57.64萬元,合計佔公司營業收入的12.99%。2019年博士眼鏡線上銷售額為4890.09萬元,較去年同比增長252.87%,佔公司總體銷售額的7.47%,較前年增加5.02%,線上銷售呈現增長態勢。

相關焦點

  • 眼鏡暴利!6元成本,毛利近95%!
    8月21號,有媒體報導了眼鏡行業暴利的相關新聞,在知名鏡片公司的招股書內,披露的鏡片成本才6元,而能賣到2000元,預計2023年,眼鏡這行業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00億元。
  • 毛利高過茅臺,鏡片最高賣2000,平均單片成本僅6元!眼鏡電商仍有...
    作者:電商君來源:電商報(ID:kandianshang)成本僅6元,最高賣到2000元!民間有一種說法:眼鏡、牙科,這兩個行業賺錢比販賣毒品還要容易!比如說,正在衝擊IPO的明月鏡片,其上市招股書說得很明白:2019年每片鏡片的成本為6.23元,每副眼鏡的成本僅有56.09元。明月眼鏡天貓旗艦店上,單片鏡片的價格最低為228元,最高為2000多元!成本僅6塊多錢的鏡片賣到2000元!明月鏡片的電商毛利有多高?
  •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揭秘眼鏡行業背後暴利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繼博士眼鏡之後,近日,由陳道明代言的明月鏡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明月鏡片」)也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或將登陸創業板上市。 明月鏡片來自「眼鏡之都」江蘇丹陽,主打眼鏡鏡片生產,是國內鏡片頭部生產企業之一。
  • ...鏡片的暴利生意: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網友熱議:手錶眼鏡...
    虎撲9月8日訊 近日,有網友曝出明月鏡片的暴利生意: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明月鏡片的暴利生意#:#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陳道明代言營銷費翻番】繼博士眼鏡之後,近日,由陳道明代言的明月鏡片股份有限公司也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或將登陸創業板上市。2019年,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在京東平臺上,明月鏡片每副最低銷售價格為228元。
  • 明月鏡片的暴利生意: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陳道明代言營銷費翻番
    明月鏡片來自「眼鏡之都」江蘇丹陽,主打眼鏡鏡片生產,是國內鏡片頭部生產企業之一。本次IPO,公司計劃募集5.68億元資金,其中4.4億元用於樹脂鏡片的擴產及技術升級項目,其餘部分則用於市場營銷及研發支出。與市面上動輒售價上百元的鏡片相比,明月鏡片出產的鏡片的生產成本只有幾塊錢,行業堪稱 「暴利」。
  • 視科新材IPO:鏡片成本4元出廠價8元, 同城彎弓射「明月」?
    視科新材主要鏡片生產基地位於「眼鏡之都」江蘇省丹陽市,與明月鏡片同城競爭。  眼鏡行業一直被稱為「暴利」行業,出廠十幾元的鏡片到終端消費者手中卻要上百元,隨著越來越多眼鏡企業上市,相關數據也逐漸為外界所知。
  •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陳道明代言營銷費翻番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陳道明代言營銷費翻番 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這句話在眼鏡行業一直廣為流傳,不過看完明月鏡片的招股書,貓妹還是被震驚到了。
  • 小小一對眼鏡片,單只鏡片成本不足7元,如何一年賣出6億元?
    在傳聞「暴利」的眼鏡行業有這樣一句順口溜: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一種人情,300元賣給你是一種交情,400元賣給你是一種行情。眼鏡行業盈利空間真的這麼大嗎?2017年3月,博士眼鏡(300622.SZ)作為「A股眼鏡零售第一股」登陸創業板,一時風光無限。
  • 賣眼鏡毛利堪比茅臺!這家公司鏡片最高賣兩千,單片均成本僅6元
    上市文件獲得受理的明月鏡片就在招股書中道出了行業真相。一塊成本6元多的鏡片竟然可以賣到2000元左右。據該公司招股書披露,2019年其每片鏡片的價格為6.23元,每副眼鏡的成本僅有56.09元。市界發現,該數據遠遠低於2017年「中國眼鏡第一股」博士眼鏡上市時披露的招股書數據,2016年,博士眼鏡單片鏡片的採購成本為28元,採購鏡架的平均單價為89元。不過,在對外銷售時,雙方眼鏡的價格都是直衝上天,以鏡片為例,明月鏡片天貓旗艦店價格從228元到2000元左右,價格跨度很大。
  • 家族企業明月鏡片IPO仍未果 銷售費用翻倍支撐暴利生意
    明月鏡片成立於2002年,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眼鏡鏡片、鏡片原料(樹脂原料)、成鏡、鏡架等眼視光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2020年7月23日,明月鏡片的IPO獲深交所受理,擬公開發行股份不超過 3358.54 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 25%,募集5.68億元資金,其中4.41億元用於樹脂鏡片的擴產及技術升級項目。股權架構顯示,明月鏡片是一家家族企業,其控股股東系明月實業。
  • 零售千百元明月鏡片成本才6元,JINS為最大客戶,廣告費3年增5倍
    「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這句話在眼鏡行業一直廣為流傳,不過看完明月鏡片的招股書,貓妹還是被震驚到了。2017年博士眼鏡登陸A股時告訴我們眼鏡零售行業有多暴利,而作為鏡片生產商,明月鏡片的招股書則告訴我們一片鏡片的成本可能只有6元左右,拉進韓國KOC公司掌握了原材料成本後,明月鏡片近來更關注品牌建設,而向下遊零售行業延伸能給公司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
  • 零售千百元的明月鏡片成本才6元,JINS為最大客戶,廣告費3年增5倍
    2017年博士眼鏡登陸A股時告訴我們眼鏡零售行業有多暴利,而作為鏡片生產商,明月鏡片的招股書則告訴我們一片鏡片的成本可能只有6元左右,拉進韓國KOC公司掌握了原材料成本後,明月鏡片近來更關注品牌建設,而向下遊零售行業延伸能給公司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
  • 一副眼鏡成本幾塊售價上千,賺得最多的卻不是鏡片廠,這是為何?
    如此巨大的規模,也與「暴利」掛上鉤,而來自「眼鏡之都」江蘇的明月鏡片是國內鏡片頭部生產企業,也是被外界討伐「暴利」的對象之一。在招股書上,明月鏡片的成本可謂相當廉價。2019年,明月的鏡片單位成本價為6.23元,出廠價約為13.5元——這是一個在市面上相對廉價的價格。
  • 明月鏡片:2019年每片鏡片的成本為6.23元 每副眼鏡成本僅56.09元
    來源: 新京報 | 2020-09-09 16:48:08 | 眼鏡行業的暴利生意日前引發了網友熱議。根據明月鏡片的上市招股書顯示,2019年每片鏡片的成本為6.23元,每副眼鏡的成本僅有56.09元。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104萬家眼鏡相關企業,行業近十年來呈現大幅增長,2019年相關企業註冊量達到29.3萬家,同比增長70%,比十年前數據增長了1072%。從地區分布來看,廣東省以21.6萬家企業排名第一,浙江、福建分列二三名。
  • 成本6元,售價上千元?毛利率高達94.88%的眼鏡,材質有何差別?
    最近,明月鏡片遞交了上市申請。而在公司遞交的招股書中,披露了眼鏡行業的「小秘密」。整個鏡片的單位成本竟然低至6元,一副眼鏡的成本價在60元左右(2019年,每片鏡片的價格為6.23元,每副眼鏡的成本僅有56.09元。)。而我們購買眼鏡時,幾百元不等,甚至還能售價上千元。
  • 明月眼鏡鏡片成本僅6元,為何我去買眼鏡卻要花幾百塊錢?
    因為眼鏡的需求是剛需,只要你有需要就得去買,去換,對那些眼鏡店來說,賣出去一副眼鏡可以有好多利潤,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01、明月眼鏡成本價僅要6元?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們日常生活中戴的眼鏡,成本僅有幾塊錢,其中陳道明代言的明月眼睛,成本價更是只有6元錢,但是到了眼鏡店中,這一副眼鏡的價格至少就是二百多元錢,除去中間商的差價,那些眼鏡商至少還有150+的利潤握在手裡。當然,其他一些牌子的眼鏡鏡片還是挺貴的,但是確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貴,因為買的比較多,所以說價錢就逐漸提高,變成了現在的暴利行業。
  • 眼鏡行業很暴利?其實我們都誤會了!
    近日,明月鏡片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準備上市。眼鏡行業歷來被人們稱為「暴利」,而在明月鏡片的招股說明書裡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鏡片的平均成本僅為6.23元。那麼一副眼鏡生產成本究竟是多少?眼鏡行業屬於暴利行業,早已經不是什麼秘密!
  • 明月鏡片的成本價幾塊錢,售價賣百元,如何買眼鏡不被宰?
    眼鏡價格暴利已經不是行業中的秘密,大都是品牌溢價。近日網曝出有陳道明代言的明月鏡片將要上市,讓人詫異的是沒想到有名的眼鏡公司竟然成本價也是幾塊錢。2019年,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然而在京東平臺上,明月鏡片每副最低銷售價格為228元。據了解,明月眼鏡的出廠價是13.5元一個,高價賣200元大多是被零售商給賺取了利潤。眼鏡買的貴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使用率太高了,幾乎人手一個。
  • 明月鏡片的成本價只有幾塊錢,售價賣百元,如何買眼鏡不被宰?
    眼鏡價格暴利已經不是行業中的秘密,大都是品牌溢價。 近日網曝出有陳道明代言的明月鏡片將要上市,讓人詫異的是沒想到有名的眼鏡公司竟然成本價也是幾塊錢。 2019年,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
  • 成本40元,賣1000元,眼鏡為何如此「暴利」?
    不光是孩子,看看接觸電子產品比較多的成年人,可以說,完全不近視的成年人還是很少的,眼鏡行業是很多人都會接觸到的一個行業。 根據最近央視披露的信息我們了解到,眼鏡框的成本最低只需要30元,鏡片則是10元。但是大家都知道,我們去眼鏡店配眼鏡,往往是幾百上千才能買到一副眼鏡,為什麼同樣的東西到了商家這裡,價格升了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