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高過茅臺,鏡片最高賣2000,平均單片成本僅6元!眼鏡電商仍有...

2020-12-19 騰訊網

作者:電商君

來源:電商報(ID:kandianshang)

成本僅6元,最高賣到2000元!

民間有一種說法:眼鏡、牙科,這兩個行業賺錢比販賣毒品還要容易!

關於眼鏡行業,網上還有一句順口溜:「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人情,300元賣給你是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行情。」

而且,這個400元賣給你的行情,地不分城鄉,人不分老幼,整個行業達成了攻守同盟,商量好了不降低,廣大人民大眾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今年春節,高度近視的小編同學回河南信陽某縣城後,晚上不小心將眼鏡給壓碎了。第二天到縣城找眼鏡店配眼鏡,結果一連問了好幾家,價位都在400元-500元之間——要知道就俺們老家那個消費水平,五塊錢一碗的燴麵都是買一碗送一碗啊!

因為總覺得在縣城配的眼鏡戴上後效果不是很好,回深圳後,小編在天貓上搜了一下博士眼鏡旗艦店,馬上石化成了小嶽嶽:我的天啊,這麼神奇嗎?各種領券、減滿、包郵優惠後,配一副這個品牌的眼鏡少則小几百,多則1千元以上。

賣價這麼高的眼鏡,成本一定不低吧?

博士眼鏡的財報顯示,2018年博士眼鏡的總體毛利率約為74.12%。這是什麼概念?賣價1000元左右的眼鏡,成本大約為260元人民幣,差不多是以4倍的成本價在賣眼鏡!

當然,在眼鏡行業,毛利率高已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

比如說,正在衝擊IPO的明月鏡片,其上市招股書說得很明白:2019年每片鏡片的成本為6.23元,每副眼鏡的成本僅有56.09元。

明月眼鏡天貓旗艦店上,單片鏡片的價格最低為228元,最高為2000多元!成本僅6塊多錢的鏡片賣到2000元!明月鏡片的電商毛利有多高?

統計顯示,2017-2019年,明月鏡片的電商自營渠道鏡片收入的毛利率高達95%,這是什麼概念?

我們知道,國內第一神股茅臺的毛利約在90%左右,而明月鏡片的電商毛率竟然超過了茅臺,也難怪它要衝擊上市!

眼鏡的定價為什麼這麼高?

那麼問題就來了:眼鏡的單價為什麼能賣得這麼高?

首先,當然是市場需求,有了需求,一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從市場規模上看,中國的眼鏡產品市場從2014年的644.89億增長到2018年的833.23億,三年後市場規模突破千億毫無壓力。在市場的基本面積極向上的方向下,眼鏡產品的單價也必然跟著走高,這個道理跟這些年一線城市房價一直居高不下的道理是一樣的。

其次,隨著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升,眼鏡產品已經是一種剛需產品。

從消費端來看,因為對教育質量的重視,很多小孩從小就大量用眼,對眼鏡產品的消費需求很強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發布的《中國青少年眼健康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是近視眼患病大國,近視人群比例達 47%,近視的總患病人數已超過 4 億。其中青少年近視眼患病率達50%-60%,居世界首位。國內較高的近視人口和近視患病率,也讓眼鏡商家看到了商機,紛紛湧入這個看上去暴利無限的行業。

還有,就像上文所說的,整個眼鏡產品行業都達成了同盟共守,從而控制了定格權。

拿北京市場來說,整個北京大約有4000多家眼鏡店,這些眼鏡店看上去平時的人流量並不多,但是在別的店鋪死走逃亡一大批後,這些眼鏡店還是風雨不動安如山,一個重要的原因:眼鏡行業和鑽石行業非常類似,走的就是全行業產品價格走高的路子,試想一下,如果有人將鑽石的價格定得太低,你會不會覺得對方就是個騙子?

於是問題又來了:為什麼整個眼鏡產品行業都必須遵守定價走高的約定?

其實,面對消費者對眼鏡行業「暴利」的指責,一些從業者也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從商家的角度而言,眼鏡行業只是「假性暴利」。

原因是:暴利不等於賺錢!因為眼鏡產品不是快銷品,房租、人工、各項開支,都需要從商品利潤裡面出,銷量如果少,那就只能賠錢,所以,眼鏡產品單價走高也是無奈之舉。

這種說法也不是沒有道理。

比如說,博士眼鏡的銷售毛利率多年都在70%以上,但是在分析毛利率組成後我們也發現,其毛利率主要來自產品進銷差價和供應商返利,如果算上店面費用、銷售費用和人工費用等成本後,博士眼鏡的淨利還不到10%——相當於零售價為1000元的眼鏡,實際只賺了105元。

明月鏡片的情況也比較類似:2017年-2019年,明月鏡片的收入從4.26億增加到5.53億,但營銷方面的費用也在高速增長。比如說,請陳道明做代言人,冠名綜藝《非誠勿擾》、《最強大腦》等,營銷費用佔到了總收入的五分之一。

營銷費用增多了,產品的研發費用自然就得減少了。2017-2019年,明月鏡片的研發投入費用佔營收比重分別3.57%、3.01%和2.94%,呈逐年減少的趨勢。

所以,即使是假性暴利,畢竟也是一種暴利,那麼,電商能改變眼鏡產品高價的痛點嗎?

電商沒有解決眼鏡行業痛點!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網上賣的東西比線下便宜,但是,在明月眼鏡開啟了電商業務渠道後,沒有租金負擔的眼鏡店的毛利率一下子就上升到95%,那麼,其他的眼鏡品牌可以仿效明月眼鏡嗎?

其實,明月眼鏡95%的電商毛利並不具有可比性,因為這是建立在請明星做營銷,達到品牌效應後增強線上定價話語權的基礎上。

對一般線上眼鏡商家而言,除了要交付一定的網店保證金,在電商平臺開店還需負擔人工、平臺扣點、拍攝製作、物流、庫存等其他費用,即使是以成本3倍的價格賣出產品,也很難做到保本。

由此看來,電商渠道的出現,並沒能真正解決眼鏡行業的痛點。

主要原因可能在於,一方面,線上紅利時代已經過去了,線上流量費用等水漲船高,讓普通商家難以承受;另一方面,眼鏡產品是一種體驗式服務,很多人希望體驗到的是驗光、配鏡、換鏡、洗鏡等「看得見、體會得到」的服務,這些服務在線上無法完成。

所以,這些年以來,一些眼鏡品牌紛紛加大線下業務布局,也直接帶來 「眼鏡行業以前是(暴利),現在不算了」的形勢。

比如說,與「華強北手機」齊名的深圳橫崗眼鏡城,這裡有幾萬從業人員,年產值130億,年產眼鏡1.25億副,佔全國總產量的20%左右,成為全球知名品牌眼鏡的最大生產基地。

在橫崗眼鏡城,因為品牌林立,競爭充分,在那裡配眼鏡的費用很低,基本上100元左右就可以配上在其他品牌店售價幾百元元左右的眼鏡。

100元左右配一副眼鏡的眼鏡城,年產值130億,養活了幾萬人!看來,對有些眼鏡品牌而言,他們從來都不是所謂的「假性暴利」,而是超出一般人想像的暴利!

相關焦點

  • 賣眼鏡毛利堪比茅臺!這家公司鏡片最高賣兩千,單片均成本僅6元
    上市文件獲得受理的明月鏡片就在招股書中道出了行業真相。一塊成本6元多的鏡片竟然可以賣到2000元左右。據該公司招股書披露,2019年其每片鏡片的價格為6.23元,每副眼鏡的成本僅有56.09元。市界發現,該數據遠遠低於2017年「中國眼鏡第一股」博士眼鏡上市時披露的招股書數據,2016年,博士眼鏡單片鏡片的採購成本為28元,採購鏡架的平均單價為89元。不過,在對外銷售時,雙方眼鏡的價格都是直衝上天,以鏡片為例,明月鏡片天貓旗艦店價格從228元到2000元左右,價格跨度很大。
  • 眼鏡暴利!6元成本,毛利近95%!
    眼鏡和牙科,這兩個行業的利潤非常高,隨便配一副眼鏡就要七八百,有時候,眼鏡架比眼鏡片更貴,按理說鏡片的科技含量應該比塑料的鏡架貴才對,但這個畸形的行業已經很難用正常思維判斷價值。
  • 明月鏡片衝刺IPO:成本6元電商直營毛利可達95% 鏡片行業有多暴利?
    鏡片成本6元,毛利率50% 電商直營可達95%明月鏡片招股書顯示,我國目前近視患者高達6億人次。據全球調研機構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數據,2018年,我國眼鏡產品市場規模為833.28億元,預計到2023年將達到1004.67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3.81%。
  • 千元眼鏡成本僅為20塊,高達100倍的利潤被誰賺走了?
    知乎有這麼一個提問,配眼鏡你吃過哪些虧?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的:門店售價2000元的眼鏡,淘寶上400元就能拿到手。不僅如此,眼鏡行業還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出廠價20元的鏡架,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
  •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揭秘眼鏡行業背後暴利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繼博士眼鏡之後,近日,由陳道明代言的明月鏡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明月鏡片」)也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或將登陸創業板上市。 明月鏡片來自「眼鏡之都」江蘇丹陽,主打眼鏡鏡片生產,是國內鏡片頭部生產企業之一。
  • 明月眼鏡鏡片成本僅6元,為何我去買眼鏡卻要花幾百塊錢?
    因為眼鏡的需求是剛需,只要你有需要就得去買,去換,對那些眼鏡店來說,賣出去一副眼鏡可以有好多利潤,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01、明月眼鏡成本價僅要6元?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們日常生活中戴的眼鏡,成本僅有幾塊錢,其中陳道明代言的明月眼睛,成本價更是只有6元錢,但是到了眼鏡店中,這一副眼鏡的價格至少就是二百多元錢,除去中間商的差價,那些眼鏡商至少還有150+的利潤握在手裡。當然,其他一些牌子的眼鏡鏡片還是挺貴的,但是確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貴,因為買的比較多,所以說價錢就逐漸提高,變成了現在的暴利行業。
  • 明月鏡片:2019年每片鏡片的成本為6.23元 每副眼鏡成本僅56.09元
    根據明月鏡片的上市招股書顯示,2019年每片鏡片的成本為6.23元,每副眼鏡的成本僅有56.09元。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104萬家眼鏡相關企業,行業近十年來呈現大幅增長,2019年相關企業註冊量達到29.3萬家,同比增長70%,比十年前數據增長了1072%。從地區分布來看,廣東省以21.6萬家企業排名第一,浙江、福建分列二三名。
  • 小小一對眼鏡片,單只鏡片成本不足7元,如何一年賣出6億元?
    眼鏡作為一種兼具視力矯正、視力保護與面部裝飾的消費品,對追求美與健康的消費者而言日益重要。大街小巷中似乎永遠在做促銷活動的門店,不禁讓人好奇眼鏡的「真實價格」。在傳聞「暴利」的眼鏡行業有這樣一句順口溜: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一種人情,300元賣給你是一種交情,400元賣給你是一種行情。
  •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陳道明代言營銷費翻番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陳道明代言營銷費翻番 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這句話在眼鏡行業一直廣為流傳,不過看完明月鏡片的招股書,貓妹還是被震驚到了。
  • 零售千百元明月鏡片成本才6元,JINS為最大客戶,廣告費3年增5倍
    2017年博士眼鏡登陸A股時告訴我們眼鏡零售行業有多暴利,而作為鏡片生產商,明月鏡片的招股書則告訴我們一片鏡片的成本可能只有6元左右,拉進韓國KOC公司掌握了原材料成本後,明月鏡片近來更關注品牌建設,而向下遊零售行業延伸能給公司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
  • 零售千百元的明月鏡片成本才6元,JINS為最大客戶,廣告費3年增5倍
    2017年博士眼鏡登陸A股時告訴我們眼鏡零售行業有多暴利,而作為鏡片生產商,明月鏡片的招股書則告訴我們一片鏡片的成本可能只有6元左右,拉進韓國KOC公司掌握了原材料成本後,明月鏡片近來更關注品牌建設,而向下遊零售行業延伸能給公司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
  • 明月鏡片的暴利生意: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陳道明代言營銷費翻番
    明月鏡片來自「眼鏡之都」江蘇丹陽,主打眼鏡鏡片生產,是國內鏡片頭部生產企業之一。本次IPO,公司計劃募集5.68億元資金,其中4.4億元用於樹脂鏡片的擴產及技術升級項目,其餘部分則用於市場營銷及研發支出。與市面上動輒售價上百元的鏡片相比,明月鏡片出產的鏡片的生產成本只有幾塊錢,行業堪稱 「暴利」。
  • 眼鏡行業有多暴利?分析博士眼鏡財務報表
    最近一年間,博士眼鏡最高漲到19.72元,最低觸及10.36元。絕大多數時間都保持在12元左右。 普通人對暴利的認知就是原料多少錢跟賣多少錢比較,財務上就叫做毛利空間,毛利越大就越暴利。例如貴州茅臺的毛利高達90%,這還是出廠價,如果算上市場價格,那麼茅臺的毛利超過95%,這當然是非常賺錢。只是絕大多數毛利高的企業,都要付出比成本高出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銷售費用來支撐市場。
  • 成本40元,賣1000元,眼鏡為何如此「暴利」?
    不光是孩子,看看接觸電子產品比較多的成年人,可以說,完全不近視的成年人還是很少的,眼鏡行業是很多人都會接觸到的一個行業。 根據最近央視披露的信息我們了解到,眼鏡框的成本最低只需要30元,鏡片則是10元。但是大家都知道,我們去眼鏡店配眼鏡,往往是幾百上千才能買到一副眼鏡,為什麼同樣的東西到了商家這裡,價格升了這麼多?
  • 成本6元,售價上千元?毛利率高達94.88%的眼鏡,材質有何差別?
    最近,明月鏡片遞交了上市申請。而在公司遞交的招股書中,披露了眼鏡行業的「小秘密」。整個鏡片的單位成本竟然低至6元,一副眼鏡的成本價在60元左右(2019年,每片鏡片的價格為6.23元,每副眼鏡的成本僅有56.09元。)。而我們購買眼鏡時,幾百元不等,甚至還能售價上千元。
  • 眼鏡暴力利潤的背後 幾十鏡片賣到上千還不賺錢?
    」的博士眼鏡在3月15日上市,眼鏡行業在很多人眼中是暴利行業,幾十元的鏡片能賣到幾百上千。毛利潤高,但是淨利潤卻不足10%,連服裝、食品等行業都不如。在招股書上,博士眼鏡的單副鏡架和單片鏡片平均採購成本分別為89.06元和28.82元,對應售價分別高達434.23元和241.23元,即一副採購成本不過147元的眼鏡,售價可以飆升至916.47元,翻了5倍多。同樣墨鏡、隱形眼鏡、隱形眼鏡護理液、老花鏡的利潤也很高,基本上也是翻了3倍以上,甚至更高。
  • 千元眼鏡成本僅20塊,6億近視人口的「暴利」行業真相
    「去眼鏡店配眼鏡的人都很吃虧。」剛畢業的 90 後職場人馬力告訴新芽Newseed(ID:pelink)記者。起因是馬力想換副新眼鏡,看中一副 2000 元的眼鏡,雖然喜歡但無奈價格太貴,只能悻悻而歸,「結果過了幾天發現淘寶上才400。」
  • ...鏡片的暴利生意: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網友熱議:手錶眼鏡...
    虎撲9月8日訊 近日,有網友曝出明月鏡片的暴利生意: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明月鏡片的暴利生意#:#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陳道明代言營銷費翻番】繼博士眼鏡之後,近日,由陳道明代言的明月鏡片股份有限公司也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或將登陸創業板上市。2019年,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在京東平臺上,明月鏡片每副最低銷售價格為228元。
  • 千百元眼鏡片成本僅6元,明月鏡片2019年營收5.53億元,廣告費3年增5倍
    千百元眼鏡片成本僅6元,明月鏡片2019年營收5.53億元,廣告費3年增5倍 鯨視頻 2020-08-19 18:00:41 近日,明月鏡片向深交所遞交招股書,以謀求創業板上市,計劃募資5.68億。
  • 2000一副的眼鏡,成本可能只有6塊!敢信嗎?
    民間有一種說法:眼鏡、牙科,這兩個行業賺錢比販賣毒品還要容易! 關於眼鏡行業,網上還有一句順口溜:「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人情,300元賣給你是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