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千百元明月鏡片成本才6元,JINS為最大客戶,廣告費3年增5倍

2020-12-16 貓財經

「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這句話在眼鏡行業一直廣為流傳,不過看完明月鏡片的招股書,貓妹還是被震驚到了。

近日,明月鏡片向深交所遞交招股書,以謀求創業板上市,計劃募資5.68億,從募資用途來看,7成以上將被用於高端樹脂鏡片、常規樹脂鏡片產能擴張,少部分用於研發和銷售網絡建設,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公司產能利用率已降至8成左右。

2017年博士眼鏡登陸A股時告訴我們眼鏡零售行業有多暴利,而作為鏡片生產商,明月鏡片的招股書則告訴我們一片鏡片的成本可能只有6元左右,拉進韓國KOC公司掌握了原材料成本後,明月鏡片近來更關注品牌建設,而向下遊零售行業延伸能給公司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

數百元鏡片成本只有6元

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中國眼健康白皮書》顯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其中初中生為71.6%,高中生為81%。在國內總近視患者高達6億的情況下,眼鏡行業數量也水漲船高,不過相較於歐美等國家,我國人均鏡片消費水平並不高,也因此導致行業集中度低,競爭十分激烈。

作為綜合類眼鏡鏡片生產商,明月鏡片此前也隨大環境採用低價競爭戰略,直到2019年初,官方正式漲價,董事長謝公晚在發布會上宣布永久退出價格戰。

目前,明月鏡片淘寶旗艦店顯示,提價後鏡片價格200元-1300元不等,雖然買鏡片送鏡架,但有資深用戶告訴貓妹,價格還是上漲了很多。同時,招股書顯示,明月鏡片所售的鏡片、原料、成鏡平均價格分別上漲了20.84%、11.46%和17.39%。

明月鏡片本身並不直接經營眼鏡門店,只在丹陽眼鏡城設有唯一一家實體體驗店,除此之外,直銷渠道包括直接向終端眼鏡門店、眼鏡連鎖企業和電商企業銷售鏡片,在電商平臺自營之外,直銷是明月鏡片毛利率最高的渠道。

得益於提價策略,合計鏡片收入佔比超過88%的直銷和經銷渠道毛利率均有很大幅度的提升,2017年-2019年,直銷、經銷毛利率分別提升8.29%和14.71%,綜合毛利率也從40.45%上升至51.24%。

短短兩年,明月鏡片營業收入由4.26億上升至5.53億,歸母淨利潤也從1685.53萬上升到8057.41萬,增長了近4倍。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提價之後,明月鏡片的鏡片、鏡架的平均售價也分別只有13.48元/片和29.16元/副,算下來,一副完整的眼鏡平均只要56.12元,直接銷售的成鏡也只要126.05元/副,而成鏡一般只通過線上旗艦店渠道銷售。

報告期內,日本眼鏡快消品牌JINS一直是明月鏡片的第一大客戶,貓妹注意到,作為快消品牌,JINS線上旗艦店太陽鏡、近視鏡折後最低售價分別為149元、199元。

有意思的是,明月鏡片的招股書道出了其中內情,公司鏡片、鏡架單位成本大約在6元、21元左右,而成鏡成本也不過約56元。

換句話說,消費者花費數百元甚至上千元買到的鏡片,零售商採購價可能只有10元左右,而鏡片生產商成本則可能低至6元左右。

產量下降、庫存增加,募資還要擴產能

明月眼鏡誕生在「中國眼鏡之都」丹陽,目前公司生產基地也建於丹陽,而丹陽對於眼鏡行業的意義,大概等同於義烏對於小商品市場,品牌眾多,競爭激烈。

在小小的「丹陽國際眼鏡城」裡,充分競爭後最能體現眼鏡的真實價格,從招股書來看,明月鏡片成鏡唯一的線下銷售渠道就是其位於丹陽眼鏡城的體驗店,而這一渠道毛利率只有12.38%,是明月鏡片毛利率最低的銷售渠道。

受限於生產技術水平等原因,明月鏡片無法直接生產折射率1.67及以上的樹脂單體,主要通過向韓國KOC及其關聯方採購,2006年,公司與韓國KOC在丹陽設立丹陽KOC,主要生產樹脂原料,此後明月鏡片業務範圍也涵蓋原料的直接銷售。

近年來,明月鏡片營收規模等都在擴大,鏡片年銷量達到3321萬片,2018年最高時銷量超過3800萬片,同時鏡片原料銷售也達到1914萬噸,但事實上,明月鏡片的產能利用率並不飽和。

2018年鏡片需求最高時,產能利用率也超過99%,2019年提價後,雖然利潤率有所提升,但也損失了產品銷量,前五大客戶合計銷售金額也下降了11%,「以銷定產」模式下,產能利用率直接降至83.02%,而另一邊鏡片原料的產能利用率長期不足6成。

值得一提的是,提價帶來產能利用率越來越不飽和時,明月鏡片上市最主要的募資用途依然是擴建產能。

但即使產量下降,明月鏡片的庫存卻在不停增長,2017年-2019年末,公司存貨帳面價值分別為9556萬、1.23億和1.21億,高額存貨使得三年內計提了1555萬存貨跌價準備,2019年存貨中庫存商品比例佔到了66.8%,較上年增長約5%。

換句話說,提價確實讓毛利率有很大的提升,但另一方面,鏡片也沒那麼好賣了。

廣告費三年增6倍

2017年,博士眼鏡作為「眼鏡第一股」登陸創業板,其超過80%的毛利率一時震驚四座,雖然鏡片利潤率已經很高了,但相比於零售環節還是略遜一籌,因此,明月鏡片也在籌劃自有品牌。

據招股書顯示,明月鏡片的自有品牌通過經銷和直銷兩種渠道銷售,2019年合計貢獻70%以上的鏡片收入,同時,直銷自有品牌鏡片毛利率高達65.76%,較代工品牌高出27.6%。

在明月鏡片延伸至下遊眼鏡零售之前,實控人的親戚們先一步開起了零售門店。謝公晚、謝公興和曾少華為明月鏡片實際控制人及一致行動人,前二人為兄弟關係,曾少華為謝公晚妹夫,三人合計持股83.93%。

除了妹夫進入公司管理層,另兩位實控人的近親屬們也紛紛進入眼鏡行業,選擇了門檻更低,收益卻更高的眼鏡門店零售業務,雖然規模還都不大,但是目前已經切入電商線上零售的明月鏡片,未來可能還得考慮一下同業競爭的問題。

回到明月鏡片本身,近年來,相比於研發,明月鏡片顯然更注重的是品牌建設與市場營銷,自從2014年研製出折射率1.71鏡片後,再沒有其他產品問世,而報告期內,研發費用佔比連續下降,2019年已經跌破3%。

另一方面,明月鏡片的品牌營銷卻進行的如火如荼,2017年-2019年銷售費用從4928萬提升至1.04億,短短三年增加了1倍。2017年籤下陳道明做代言人,又陸續與《非誠勿擾》、《最強大腦》等綜藝進行廣告合作,廣告費用三年裡也增加了遠超5倍,2019年佔比超過40%。

廣告打得多也容易出現失誤,2018年上海明月丹陽分公司由於在廣告中使用絕對化用語,被鎮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處罰20.5萬元,而由於不屬於重大行政違法違規行為也並未在招股書中披露。

相關焦點

  • 零售千百元的明月鏡片成本才6元,JINS為最大客戶,廣告費3年增5倍
    2017年博士眼鏡登陸A股時告訴我們眼鏡零售行業有多暴利,而作為鏡片生產商,明月鏡片的招股書則告訴我們一片鏡片的成本可能只有6元左右,拉進韓國KOC公司掌握了原材料成本後,明月鏡片近來更關注品牌建設,而向下遊零售行業延伸能給公司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
  • 千百元眼鏡片成本僅6元,明月鏡片2019年營收5.53億元,廣告費3年增5倍
    千百元眼鏡片成本僅6元,明月鏡片2019年營收5.53億元,廣告費3年增5倍 鯨視頻 2020-08-19 18:00:41 近日,明月鏡片向深交所遞交招股書,以謀求創業板上市,計劃募資5.68億。
  •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陳道明代言營銷費翻番
    2017年博士眼鏡登陸A股時告訴我們眼鏡零售行業有多暴利,而作為鏡片生產商,明月鏡片的招股書則告訴我們一片鏡片的成本可能只有6元左右,拉進韓國KOC公司掌握了原材料成本後,明月鏡片近來更關注品牌建設,而向下遊零售行業延伸能給公司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
  •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揭秘眼鏡行業背後暴利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繼博士眼鏡之後,近日,由陳道明代言的明月鏡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明月鏡片」)也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或將登陸創業板上市。 明月鏡片來自「眼鏡之都」江蘇丹陽,主打眼鏡鏡片生產,是國內鏡片頭部生產企業之一。
  • 明月鏡片的暴利生意: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陳道明代言營銷費翻番
    2019年,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然而在京東平臺上,明月鏡片每副最低銷售價格為228元。與之相伴的是公司線上自營零售的成鏡毛利率為74.58%。不過從綜合毛利率上看,2019年明月鏡片的綜合毛利率為51.24%,似乎遠未超出大眾預期。出廠價上,明月鏡片去年鏡片出廠價為13.5元/個,遠低於市面上的鏡片零售價。
  • 明月鏡片衝刺IPO:成本6元電商直營毛利可達95% 鏡片行業有多暴利?
    鏡片成本6元,毛利率50% 電商直營可達95%明月鏡片招股書顯示,我國目前近視患者高達6億人次。據全球調研機構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數據,2018年,我國眼鏡產品市場規模為833.28億元,預計到2023年將達到1004.67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3.81%。
  • 明月鏡片:2019年每片鏡片的成本為6.23元 每副眼鏡成本僅56.09元
    根據明月鏡片的上市招股書顯示,2019年每片鏡片的成本為6.23元,每副眼鏡的成本僅有56.09元。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104萬家眼鏡相關企業,行業近十年來呈現大幅增長,2019年相關企業註冊量達到29.3萬家,同比增長70%,比十年前數據增長了1072%。從地區分布來看,廣東省以21.6萬家企業排名第一,浙江、福建分列二三名。
  • ...鏡片的暴利生意: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網友熱議:手錶眼鏡...
    虎撲9月8日訊 近日,有網友曝出明月鏡片的暴利生意: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明月鏡片的暴利生意#:#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陳道明代言營銷費翻番】繼博士眼鏡之後,近日,由陳道明代言的明月鏡片股份有限公司也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或將登陸創業板上市。2019年,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在京東平臺上,明月鏡片每副最低銷售價格為228元。
  • 小小一對眼鏡片,單只鏡片成本不足7元,如何一年賣出6億元?
    在傳聞「暴利」的眼鏡行業有這樣一句順口溜: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一種人情,300元賣給你是一種交情,400元賣給你是一種行情。眼鏡行業盈利空間真的這麼大嗎?2017年3月,博士眼鏡(300622.SZ)作為「A股眼鏡零售第一股」登陸創業板,一時風光無限。
  • 視科新材IPO:鏡片成本4元出廠價8元, 同城彎弓射「明月」?
    原標題:視科新材IPO:鏡片成本4元出廠價8元, 同城彎弓射「明月」?2020年上半年,其光學鏡片的單位成本為3.96元/片,單位售價為8.10元/片,毛利率已達到51.09%。
  • 這家公司鏡片最高賣兩千,單片均成本僅6元
    上市文件獲得受理的明月鏡片就在招股書中道出了行業真相。一塊成本6元多的鏡片竟然可以賣到2000元左右。據該公司招股書披露,2019年其每片鏡片的價格為6.23元,每副眼鏡的成本僅有56.09元。市界發現,該數據遠遠低於2017年「中國眼鏡第一股」博士眼鏡上市時披露的招股書數據,2016年,博士眼鏡單片鏡片的採購成本為28元,採購鏡架的平均單價為89元。不過,在對外銷售時,雙方眼鏡的價格都是直衝上天,以鏡片為例,明月鏡片天貓旗艦店價格從228元到2000元左右,價格跨度很大。
  • 6元成本,毛利近95%!
    8月21號,有媒體報導了眼鏡行業暴利的相關新聞,在知名鏡片公司的招股書內,披露的鏡片成本才6元,而能賣到2000元,預計2023年,眼鏡這行業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00億元。
  • 成本6元,售價上千元?毛利率高達94.88%的眼鏡,材質有何差別?
    在此前,坊間更是流傳這樣的一句順口溜:20元的眼鏡,200元賣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而大家一直都只是「聽說」,直到這份招股書的披露,才發現20元都是「高價」了。最近,明月鏡片遞交了上市申請。而在公司遞交的招股書中,披露了眼鏡行業的「小秘密」。
  • 毛利高過茅臺,鏡片最高賣2000,平均單片成本僅6元!眼鏡電商仍有...
    賣價這麼高的眼鏡,成本一定不低吧?博士眼鏡的財報顯示,2018年博士眼鏡的總體毛利率約為74.12%。這是什麼概念?賣價1000元左右的眼鏡,成本大約為260元人民幣,差不多是以4倍的成本價在賣眼鏡!當然,在眼鏡行業,毛利率高已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
  • 明月眼鏡鏡片成本僅6元,為何我去買眼鏡卻要花幾百塊錢?
    01、明月眼鏡成本價僅要6元?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們日常生活中戴的眼鏡,成本僅有幾塊錢,其中陳道明代言的明月眼睛,成本價更是只有6元錢,但是到了眼鏡店中,這一副眼鏡的價格至少就是二百多元錢,除去中間商的差價,那些眼鏡商至少還有150+的利潤握在手裡。
  • 明月鏡片的成本價幾塊錢,售價賣百元,如何買眼鏡不被宰?
    近日網曝出有陳道明代言的明月鏡片將要上市,讓人詫異的是沒想到有名的眼鏡公司竟然成本價也是幾塊錢。2019年,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然而在京東平臺上,明月鏡片每副最低銷售價格為228元。
  • 明月鏡片的成本價只有幾塊錢,售價賣百元,如何買眼鏡不被宰?
    近日網曝出有陳道明代言的明月鏡片將要上市,讓人詫異的是沒想到有名的眼鏡公司竟然成本價也是幾塊錢。 2019年,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然而在京東平臺上,明月鏡片每副最低銷售價格為228元。
  • 千元眼鏡成本僅為20塊,高達100倍的利潤被誰賺走了?
    溫州眼鏡外貿廠的老闆曾舉例子說,一款知名大牌的墨鏡,他們工廠的成本價是20到50元,市場零售價則在2000至5000元左右。100倍的溢價,在三個環節是如何通過層層加價實現的?工廠表示,他們直供品牌,毛利率只有15%到30%,也就是說,市面價2000元一副的眼鏡,成本20元,工廠只賺3塊錢。有零售商透露,他們從品牌方拿貨,一般是打5到6折,2000元的眼鏡,進貨價是1000元左右,毛利率一般在50%到70%。
  • 一副眼鏡成本幾塊售價上千,賺得最多的卻不是鏡片廠,這是為何?
    在招股書上,明月鏡片的成本可謂相當廉價。2019年,明月的鏡片單位成本價為6.23元,出廠價約為13.5元——這是一個在市面上相對廉價的價格。但與此同時,在各大電商平臺上,明月鏡片被標出的最低價格為228元一副。很顯然,眼鏡雖然暴利,但錢並不是都被眼鏡生產商賺了,大部分還是被房地產商「揩油」了。
  • 零售2元、3元、5元的飲料,其實跟成本沒什麼關係……
    另外,六個核桃在此前的招股書顯示,售價5元一罐六個核桃的成本約為1元。其中,易拉罐0.57元,核桃仁(0.25元)、白砂糖(0.05元)、其他原材料(0.13元)。易拉罐的成本佔據了一半以上。兩個案例,足以說明,成本和售價之間相差甚遠,幾倍數據。很多人一談價格,條件反射就會想到成本+毛利=零售價,但事實上,價格和成本幾乎沒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