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眼鏡的需求是剛需,只要你有需要就得去買,去換,對那些眼鏡店來說,賣出去一副眼鏡可以有好多利潤,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
01、明月眼鏡成本價僅要6元?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們日常生活中戴的眼鏡,成本僅有幾塊錢,其中陳道明代言的明月眼睛,成本價更是只有6元錢,但是到了眼鏡店中,這一副眼鏡的價格至少就是二百多元錢,除去中間商的差價,那些眼鏡商至少還有150+的利潤握在手裡。當然,其他一些牌子的眼鏡鏡片還是挺貴的,但是確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貴,因為買的比較多,所以說價錢就逐漸提高,變成了現在的暴利行業。
02、為何去買眼鏡卻要數百乃至上千元?
在一些眼鏡製造完之後,賣出來的價格常常是數百元乃至上千元,為什麼?我覺得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相關的中間商在賣的過程中抬高價格,造成眼鏡價格的增高,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眼鏡也有很多的品牌,一些比較知名的牌子,光在名聲上就佔了不小的價格,再加上眼鏡也在更新換代,對眼睛更有利的鏡片也逐漸被研發出來,並且加上研發費用,這部分眼鏡價格就高了起來。
說實話,對於那些緩解近視眼疲勞、防止眼睛度數進一步升高的眼鏡來說,花幾百塊、幾千塊可以,但是一些就是簡簡單單的凸面鏡或者凹面鏡的眼鏡,卻賣出來幾十倍乃至幾百倍的價格,就很讓人生氣。我以前在眼鏡店配眼鏡的時候,一副眼鏡的價格大概是800-1000元之間,後來直接是去醫院配眼鏡,價格直接是降了兩三百塊錢,而且鏡片也沒明顯的差別,從那以後,我就再也不相信那些眼鏡店了,寧願跑遠點去醫院。
總結:
雖然眼鏡確實是暴利,但是國內很多眼鏡店的生存都是非常困難的,我們也不能看人家利潤高就盲目地投入到眼鏡製造業中去,要不了解市場行情盲目投資進去的話,底褲都給你賠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