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鄭成功39歲暴病而死,臨死前決意處死老婆、長子和長孫

2020-12-19 文化與歷史

提及鄭成功這個民族英雄,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明末清初的軍事家,抗清明將,曾做出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和創建明鄭的壯舉,但同時,又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鄭成功雖然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英雄,但他卻出生在日本,有一半的日本血統,而且在他39歲暴病而死之前,曾決意下令處死老婆、長子和長孫,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明朝隆慶元年,皇帝終究沒有抵擋得住白花花的銀子,海禁政策開始鬆動,在福建開設了漳州月港,與東南亞各國展開了貿易活動,百姓們一看官府都這樣做了,於是很多人開始私底下和日本展開貿易往來,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澳門學會了葡萄牙語,多次跟隨葡萄牙商船押貨去日本等地,鄭芝龍在日本長崎混的那叫一個風生水起,甚至還受到了幕府將軍德川家康的接見,而且兩人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在一次運貨途中,鄭芝龍借宿日本田川小姐的家裡,並很快和田川小姐迸發了愛情的火花,1624年8月27日,田川小姐在海灘上撿海菜的時候,腹痛難忍,在巖石上生下了鄭成功。

鄭芝龍得知此事後很高興,想帶著老婆孩子回中國,但德川幕府擔心鄭芝龍以後不來日本做貿易交易了,於是把鄭成功母子扣在日本,在鄭成功7歲的時候,終於跟隨鄭芝龍回到中國,而懷著第二個孩子的田川小姐因為種種原因留在了日本,年底,田川小姐又生下個男孩,因為鄭芝龍一直沒回日本,所以這個孩子就過繼到了田川家族門下,取名田川七左衛門。

鄭成功的父親雖然出身草莽,但後來被朝廷招安,官職也越做越大直到成為明朝福建總兵,1644年,鄭芝龍被封為南安伯,統領福建明軍。第二年,鄭芝龍擁明唐王朱聿鍵為帝。此時的南明朝中無人,鄭芝龍已是南明中流砥柱,奈何清軍太厲害最終鄭芝龍無奈投降,南明政權也就土崩瓦解,在鄭芝龍投降前夕,鄭成功極力勸阻父親繼續抗擊清軍,為此父子二人不惜決裂,鄭成功孤身一人來到南澳島,湊足了一千多人繼續抗擊清軍,雖然清廷政府三番五次來勸降鄭成功,但鄭成功就是不同意,幾年後,鄭成功已經擁有了一支數量龐大的軍隊。

在和抗清的張煌言將軍強強聯合後,鄭成功一度把清軍趕回南京以北,眼見清軍節節敗退之際,鄭成功大意了,被清軍打了個措手不及,慘敗而歸撤退到了廈門,既然無法收復失地,鄭成功退而求其次開始攻打臺灣,打算利用臺灣和清軍進行持久戰,1661年,鄭成功整頓兵馬開始進攻在臺灣的荷蘭侵略者,雙方在經過一番激戰後,荷蘭侵略者節節敗退走投無路,經過八個月後荷蘭侵略者投降願意退出臺灣,至此,鄭成功終於掌控臺灣。

拿下臺灣後的鄭成功已經有了可以休養生息的地方,但剛剛拿下臺灣沒多久,鄭成功就染上惡疾病逝,享年三十八歲,臨死前鄭成功決意處死老婆、長子和長孫,原因無他,這實在是太丟人了,鄭成功的長子鄭經成年後,雖然娶了原兵部尚書唐顯悅的孫女為妻,但他倆並不恩愛,鄭經反倒是迷戀上了四弟鄭睿的乳母陳昭娘,並與她私通生下了私生子鄭克藏,不知內情的鄭成功一開始得知有了長孫還挺高興,但唐顯悅就不爽了,他給鄭成功修書一封「三父八母,乳母亦居其一。令郎狎而生子,不聞飭責,反加賞賚。此治家不正,安能治國乎?」

鄭成功是一個深受儒家倫理教育的人,是一個非常重視臉面的人,他在得知此事後,羞愧難當暴跳如雷,以治家不嚴的罪名,處死了正妻董夫人,並且要將鄭經、陳昭娘、鄭克臧一併斬首,鄭經人在廈門,所以公然違背父親的意願,扣押了前來殺自己的大將周全斌,鄭成功得知消息後憤怒不已,加之勞累過度暴斃在了海邊。

鄭經在得知鄭成功死後,在金門發動了軍事政變,自稱延平王,打敗了控制臺灣的鄭成功弟弟鄭世襲,然後在臺灣即位,全部照搬明朝中央官制,奉已經死去的永曆皇帝為正朔,成為了南明抗清的最後根據地。

相關焦點

  • 民族英雄鄭成功,臨死前下了一道匪夷所思的命令,殺死自己的長子
    只是,雖然明朝已經滅亡,但在我國南方,大明的依然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因此短暫有過南明政權的存在。在南明政權對抗滿清這一過程中,鄭成功與他的父親鄭芝龍可謂是中流砥柱。尤其是鄭成功,由於他的英年早逝,讓他那沒有完成的復明大業成為其最大的遺憾。他雖然失敗了,但他驅除荷蘭人,收復臺灣等成就,依然無愧為一位受人景仰的民族英雄。只是在他臨死前,曾下了一道令人難以理解的命令:殺死自己的親兒子。
  • 民族英雄鄭成功39歲病逝,臨終前下令賜死兒子和孫子,是何緣故?
    民族英雄鄭成功39歲病逝,臨終前下令賜死兒子和孫子,是何緣故?說起來民族英雄鄭成功,大家早就聽聞過他的名氣,他一生的戰績可謂是輝煌,可惜英雄早逝,當他剛剛收復臺灣之後,次年便突然發病去世,當時的他年僅39歲,雖然古代的平均壽命比現代要短許多,可身體強健的他怎麼突然暴病呢?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在臨終前還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下令處死了自己的妻子以及兒子,還有年幼的孫子,這個舉動是為什麼?
  • 鄭成功去世前,為什麼要下令殺掉自己的長子,妻子和長孫?
    鄭成功的死,有很大的原因是被他的長子鄭經給氣死的。他臨死前之所以下達這樣的命令,是因為他的長子鄭經做了一件讓他「羞於啟齒」的事情,而他的妻子董夫人和那個剛出生的小孫子,完全是無辜躺槍。由於鄭經是長子,因此,鄭成功夫婦倆人對他都比較嬌慣,一出生就頭頂「官二代」光環的鄭經,從小就養成了我行我素的習慣。鄭經19歲的時候,在鄭成功的做主下,娶了兵部尚書唐顯悅的孫女唐樂樂為妻。這唐樂樂出身於官宦世家,是典型的大家千金小姐,知書達理,端莊賢惠,按說和鄭經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可惜,鄭經不好這口。
  • 很多人都不明白,鄭成功為何要在臨死前,下令處死自己妻子和兒子
    鄭成功是明末清初的軍事家、抗金名將,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一生最大的功績就是趕走荷蘭殖民者,使淪陷了三十幾年的臺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並且為臺灣的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張其光評價他「生為遺臣,歿為正神,獨有千古;今受大名,昔受賜姓,諒哉完人。」!
  • 39歲的鄭成功猝死,為什麼臨終前下令殺死自己妻子、長子和孫子?
    說起鄭成功,大家都不陌生,他收復臺灣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鄭成功也因此被稱為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但鮮為人知的是,鄭成功年僅三十九歲就暴病而卒,而關於他的死亡背後還有很多故事值得我們探尋。在南明永曆十五年的時候,作為鄭成功的長子,鄭經被指派鎮守廈門,此時的他只有十九歲。也正是在此時,鄭經迎娶了兵部尚書唐顯悅的孫女。唐家既是名門,其孫女也是名門閨秀,但鄭經在心裡卻並不喜歡這個姑娘。
  • 鄭成功:成功的背後是敢於大義滅親的勇氣,復土復國高於一切!
    公元1662年(清康熙元年,南明永曆十六年),一代民族英雄鄭成功病逝,時年39歲,本來鄭成功的英年早逝就已經給後人留下了諸多疑團,而在他死前曾發生過的另外一件事更是給這個疑團蒙上了另外一層陰影,這件事便是鄭成功死前曾下過的一道殺妻、殺子、殺孫的命令。
  • 民族英雄鄭成功臨終之謎:自己猝死,又下令斬殺妻子、兒子和孫子
    康熙元年,身在臺灣的鄭成功,收到親家唐顯悅的一封控告信,嚴厲斥責鄭成功治家不嚴,縱容世子鄭經,犯了亂L大罪,與乳母陳昭娘生下一個孩子(鄭克臧)。在親家和文人士大夫們的指責下,鄭成功壓抑不住怒火,責令留守廈門的洪旭,斬殺妻子董氏、長子鄭經、乳母陳氏和孫子鄭克臧。
  • 鄭成功是我國的民族英雄,為何日本人卻十分崇拜他?
    眾所周知,鄭成功是我國的民族英雄,他是一個忠心的臣子。而且他還為國家收復了臺灣,趕走了一直統治著臺灣的荷蘭人。這一行為無疑是振奮人心之舉,也讓世人明白,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誰也別想搶走。
  • 300年前收復臺灣——民族英雄鄭成功
    1662年(清朝順治十九年,南明永曆十六年)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復了淪陷38年的中國領土臺灣。鄭成功在收復臺灣前的處境相當不好,1659年鄭成功曾率領十萬大軍攻打南京,慘敗而回,損兵折將元氣大傷。之後清政府的步步緊逼,只能困守廈門。鄭成功身後有數萬將士需要供養,廈門一地無法滿足補給。
  • 李世民與長孫皇后所生的子女結局如何?
    長孫皇后是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女。她13歲嫁給李世民,為李世民當上皇帝立下了不少功勞,在李世民繼位後,也在許多事情上對李世民規勸。李世民成為一代明君,和長孫皇后的恭謙、明理不無關係。她和李世民的關心很好,兩人一共生下了三子四女。
  • 《鄭成功收復臺灣》告訴你民族英雄鄭成功的人生軌跡
    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默讀課文,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的經過,認識鄭成功的愛國精神,懂得作者的行文思路。2、認識「憎、廈、艦、銘、撰」等生字;積累「憎恨、銘記、撰寫、千軍萬馬、張牙舞爪、走投無路」等詞語。教學難點: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的經過,認識鄭成功的愛國精神。教學過程:一、揭題,質疑1、導入:在我們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了許多愛國將領、仁人志士、民族英雄。
  • 最靠譜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對抗清人不算啥,荷蘭人直接被打懵
    在歷史書上有記載很多的民族英雄,他們都是為天下做出了很大貢獻的人,但其實在今天,很多的民族英雄都已經被輿論顛覆,比如說嶽飛有被移除民族英雄的可能性。這裡就涉及到了關於民族英雄定義的範疇,而且在古今是存在一些差距的,這也是最大的矛盾與模糊。
  • 長孫是最大的孫子,還是長子的兒子?有什麼歷史淵源嗎?
    長孫是最大的孫子,還是長子的兒子?有什麼歷史淵源嗎?長孫原是指長子的長子,在孫子輩中與年紀無關,後亦指排行最大的孫子。關於長子長孫,最早的記錄來自於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史記·殷本紀》,這是目前為止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關於長子長孫的記載,長孫原本是指第一個兒子所生的第一個男孩,這個即使長孫,這個男孩不管年齡多小都是長孫。
  • 395年前的今天,死磕清朝的國姓爺,收復臺灣的英雄鄭成功誕辰
    1645年(21歲),清軍南下,南京陷落,弘光政權滅亡,錢謙益剃髮投降。鄭成功中斷學業,返回福建老家。父親鄭芝龍在福州擁戴唐王朱聿鍵稱帝,年號「隆武」。 隆武帝對鄭成功非常賞識和喜愛,封鄭成功為忠孝伯,賜國姓「朱」、改名「成功」,所以也叫「國姓爺」。也就是說,他其實叫「朱成功」,從來沒叫過「鄭成功」。
  • 一代英豪鄭成功,39歲竟被兒子氣死,他的兒子究竟做了什麼?
    鄭成功,1661年率軍橫渡臺灣海峽擊敗荷蘭,成功收復臺灣的事跡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然而大家都知道他成功收復了臺灣被朝廷重用。但是他卻在39歲那年就去世了。鄭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儼、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
  • 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到底荒唐到什麼程度?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長子,唐高祖李淵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李承乾出生,此時的李世民還是秦王身份,李承乾的母親就是秦王妃長孫氏。李承乾的名字是爺爺唐高祖李淵賜的,一說是因為其出生在承乾殿,故而取名為李承乾。還有人認為承乾雖然是宮殿名字,但是用在皇家身上卻意義深遠,承乾可以解釋為「承繼皇業,總領乾坤」。
  • 正值盛年的鄭成功,為何收復臺灣僅三個月就突然去世了?
    鄭成功是民族英雄,他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功蓋千秋。可是他正要大展宏圖之時,卻在收復臺灣三個月後突然病逝,年僅39歲,留下了無盡的遺憾。
  • 古代世家大族中,如果長子先去世,那長孫和次子誰的權力更大?
    若是遇到長子去世的情況,長孫和次子誰的權利更大呢?別急,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何為「嫡長子繼承制」。所謂「嫡長子繼承制」,其實是「宗法制度」裡最為基本的一項原則,簡單解釋,就是王位、財產都必須由嫡長子(正妻所生長子)繼承,嫡長子擁有最高繼承權。而其他諸子,只能獲得一小部分的財富,故而嫡長子在整個家族中,有著極高的地位。
  • 中國大海盜鄭芝龍:吊打荷蘭人,兒子鄭成功是民族英雄
    鄭芝龍十七歲時,投奔澳門的舅舅黃程處學習經商,在澳門還接受了天主教洗禮,教名Nicolas(尼古拉),聽著挺洋氣。十八歲時,鄭芝龍東渡日本,依附在泉州老鄉李旦手下。李旦是當時最有勢力的海盜頭子,看鄭芝龍人長得精神,小夥子又熟悉海事和外交,於是認了鄭芝龍當乾兒子,從此,鄭芝龍成為了大海盜頭子手底下的小海盜頭子。
  • 中國「海賊王」鄭芝龍:吊打荷蘭人,兒子鄭成功是民族英雄
    鄭芝龍十七歲時,投奔澳門的舅舅黃程處學習經商,在澳門還接受了天主教洗禮,教名Nicolas(尼古拉),聽著挺洋氣。十八歲時,鄭芝龍東渡日本,依附在泉州老鄉李旦手下。李旦是當時最有勢力的海盜頭子,看鄭芝龍人長得精神,小夥子又熟悉海事和外交,於是認了鄭芝龍當乾兒子,從此,鄭芝龍成為了大海盜頭子手底下的小海盜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