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發表的這篇雄文,對西方國家既做了警示又示了好。
▲普京5月9日向無名烈士墓獻花:疫情結束後補辦閱兵式和遊行。 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文 | 任孟山
6月19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克裡姆林宮總統網站和美國外交雜誌《國家利益》網站上同時發表近萬字長文,題目為《二戰75周年的真正教訓》。
任何一個國家領導人的長文都會引發關注,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西方媒體講故事的萬字長文自然也不例外。
在這篇文章中,他說了什麼?
德國發動二戰是其他西方強國造成的
既然是要說二戰的教訓,自然要說二戰的緣起。普京在文章中開列的基本原因大概包括:
首先,二戰的深層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於一戰後所作的各種決議。
《凡爾賽和約》對德國的「掠奪性賠償」等懲罰,埋下了德國讎恨的種子,以至於希特勒能夠利用這個情緒,煽動民眾進而讓德國法西斯主義盛行。
一戰協約國軍隊總司令、法國元帥斐迪南·福煦(FerdinandFoch)頗有先見之明地描述《凡爾賽合約》:「這不是和平,這是為期20年的和解」。
其次,英法主導的國聯沒有能夠發揮作用。沒有美國參與的國聯具有先天性缺陷,發揮不了阻止二戰爆發的作用。
「在國聯內部,甚至整體而言在歐洲大陸,一直忽視蘇聯關於建立集體安全平等體系的多次呼籲,其中包括籤訂能夠制止侵略的東歐和太平洋公約」,普京如是說道。
再次,西方強國特別是英法對德國的「綏靖政策」,老是想把戰爭禍水東引至蘇聯,結果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普京說,「人類歷史最大悲劇的主要原因在於國家的利己主義、怯懦、對侵略者力量漸增的縱容以及政治精英不想尋找妥協。」
蘇聯是解放西方的重要力量
普京對二戰時期蘇聯發揮的重要作用,也做了總結。
首先他認為,在二戰前期,英法等國家都是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的「幫兇」,沒有盡到盟友的責任。
「不僅僅是拋棄,而是把納粹的意圖引向東方,從而使德國和蘇聯不可避免地相遇,爾後互相削弱。」蘇聯是致力於保護捷克斯洛伐克的唯一大國。
其次,他強調,蘇聯是反希特勒聯盟的重要力量。對於備受指責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籤訂,他認為這在當時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而且這一條約也得到了其他強國的認可。
「蘇聯與德國籤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幾乎是歐洲國家中最後一個這麼做的。而且是在遭遇兩個前線作戰的現實危險的背景下——在西方與德國作戰,在東方與日本作戰。當時在蒙古哈勒欣河上已經在進行緊張戰鬥。」
除此之外,他還說,歐洲國家應該記住,不僅是美國還有蘇聯解放了你們。
▲俄羅斯多地舉行勝利日空中閱兵:戰機列隊飛過紅場。 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普京說,早在1941年7月,蘇聯領導層已經宣布,「反法西斯壓迫者戰爭的目的,不僅僅是消滅懸在我國頭上的威脅,而且要幫助歐洲所有在德國法西斯壓迫下呻吟的人民。」
普京在警惕壓縮俄羅斯戰略空間的行動
普京在文中鮮明地指出,波蘭當初被蘇聯部分侵佔,是因為希特勒各種不夠光彩的行動。
而且,他還指出「英法方面直接背叛對波蘭的責任。」
與此同時,他還表明,蘇聯在二戰初期對波蘭部分領土的佔領是不得已的戰略行動。
「沒有剩下其他方案。否則對蘇聯的風險將上升多倍,因為蘇波老邊界距離明斯克只有幾十公裡遠。」而且,根據蘇德之間的協議,蘇聯極大地克制了自己。
正是從此出發,普京暗指目前波蘭有意提供空間,讓美國駐軍甚至想部署核武器一事,是非常危險的舉動。
普京其實是想說,二戰前和二戰中德國的例子已經證明,美國也別想佔到什麼便宜,不要玩火。從當下的處境來看,美國和波蘭走得很近,川普的想法和波蘭的想法有一拍即合之勢。而普京顯然已經對此有了足夠的警惕。
聯合國不要重蹈國聯覆轍
普京用很多數字證明了「不管現在有什麼人企圖證明什麼,蘇聯和紅軍都對納粹戰敗作出了主要和至關重要的貢獻。」
他說,戰爭期間,紅軍粉碎了軸心國的626個師,其中508個是德軍的。1944年9月27日,邱吉爾在給史達林的信件中寫道:「正是俄羅斯軍隊,消滅了德國軍事機器......」
「蘇聯失去了1/7公民,英國是1:127,美國是1:320。」而正是由於盟國之間的合作獲得了戰爭勝利,構建了聯合國,但是「我們現在在西方國家看到的歷史修正主義,而且首先涉及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其結果,它的可怕之處是,正粗暴且厚顏無恥地曲解1945年雅爾達和舊金山會議奠定的和平發展原則。」
這顯然是不明智的,也是不應該的。現代國際關係體系的創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重要結果之一。「近年來,經常聽到的取消否決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放棄特權的呼籲,實際上是不負責任的。如果這種情況發生,聯合國實質上將成為國際聯盟——會議將成為空談。」
因此,「五大國應該開會協商才會有世界和平,不要被西方的歷史修正主義思潮所誤導」。
這也意味著,從當下的現實來講,6月24日的俄羅斯大閱兵,是無論如何都不過分的,因為俄羅斯是二戰功勳國蘇聯的繼承者。
不僅如此,普京也想用歷史和數據證明,俄羅斯是西方國家的朋友乃至盟友。某種程度上,這甚至可以看作是俄羅斯對西方國家的邀約雄文。
總體而言,這篇長文暗含著兩層意味:其一,從歷史來看,俄羅斯曾經強大而且在二戰中功勳卓著,因此「欺負」俄羅斯是危險的。其二,俄羅斯和西方國家曾經是朋友和盟友,而且未來也可以友好合作。因此,把俄羅斯作為敵人,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是沒有必要的。
□任孟山(專欄作家)
編輯:狄宣亞 校對: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