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克裡姆林宮總統網站和美國外交雜誌《國家利益》網站上同時發表近萬字長文,紀念俄羅斯衛國戰爭和二戰勝利結束75周年。普京在這篇文章中,從俄羅斯角度重新審視了二戰爆發的原因和盟軍勝利的基礎。特別重點對波蘭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指出該國在二戰爆發前犯了3大錯誤。那麼俄羅斯總統普京批評波蘭,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普京在文章中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成果之一是國際聯盟的成立。這是一個進步的想法,如果始終如一地貫徹下去,實際上可以防止全球戰爭的恐怖再次發生。然而,由法國和英國這兩個戰勝國主導的國際聯盟被證明是無效的,因為被毫無意義的討論淹沒了。蘇聯一再要求建立公平的集體安全體系,例如籤署防止侵略的東歐條約和太平洋條約。但是這些呼籲被國際聯盟和整個歐洲大陸置若罔聞。國際聯盟也未能阻止世界各地的衝突,如義大利襲擊衣索比亞、西班牙內戰、日本侵略中國。
此外,普京在文章中重點提到波蘭在二戰爆發前夕所犯的幾次錯誤。首先是參與瓜分捷克斯洛伐克。普京稱,1938年9月20日,波蘭駐德國大使約熱夫·利普斯基向波蘭外交部長約熱夫·貝克匯報了希特勒的保證:「如果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發生衝突,第三帝國將站在波蘭一邊。」希特勒甚至建議波蘭「只有在德國佔領蘇臺德之後」在開始採取行動。波蘭也意識到,沒有希特勒的支持,它的吞併計劃註定要失敗。
普京引用了德國駐華沙大使漢斯-阿道夫·馮·莫爾特克和波蘭外交部長約澤夫·貝克1938年10月1日的談話記錄,談話的重點是波蘭與捷克的關係和在蘇聯上的立場。雙方聲明說:「貝克先生對慕尼黑會議上德國對波蘭利益的忠誠支持,以及捷克衝突期間兩國關係的誠意表示由衷的感謝。波蘭政府和公眾完全理解德國元首的態度。」普京認為,慕尼黑陰謀摧毀了歐洲大陸上的脆弱擔保,證明雙方的協議毫無價值,世界大戰不可避免。
普京直接批評稱,歐洲政界人士,尤其是波蘭領導人,希望將慕尼黑陰謀掩蓋在地毯下。因為他們的國家曾經違背承諾,支持德國,其中一些人甚至參與瓜分。另一個原因是,1938年蘇聯是唯一一個為捷克斯洛伐克挺身而出的國家,這讓人有點尷尬。而波蘭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正在竭盡全力阻礙歐洲集體安全體系的建立。波蘭在1938年裡,四次拒絕加入國際幹預組織保衛捷克斯洛伐克的建議。
普京批評波蘭犯的第二個錯誤,就是不同意加入蘇聯的反希特勒聯盟。普京引用蘇聯情報稱,在法、英、蘇三方在1939年談判對付納粹德國的時候,英國和德國也同時在幕後接觸。西方故意在和蘇聯的談判中拖延時間,企圖把戰火引到蘇聯。1939年8月來到莫斯科的英國軍事使團接到的指示,就是必須放緩談判進程,也不準備承擔任何詳細闡述的義務。而波蘭也犯了相同的錯誤,不想對蘇聯方面承擔任何義務。
波蘭領導層直接拒絕了與蘇聯紅軍聯合行動打擊德軍的想法。當波蘭得知德國外長J·裡賓特洛普到達莫斯科的消息時,波蘭外交部長約澤夫·貝克不情願地通過法國外交官,通知了蘇聯方面:「如果對德國的侵略採取聯合行動,波蘭和蘇聯之間的合作不是不可能的,但必須商定技術條件。」同時,他向同事解釋說:「我同意這一措辭只是出於戰術考慮,我們對『反蘇』的核心立場始終不會改變。」普京稱,在這種情況下,蘇聯與德國籤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因為蘇聯已經面臨對德日兩線作戰。
普京認為,波蘭犯的第三個錯誤,就是波蘭領導層頑固反蘇,偏信西方盟友。普京稱,波蘭當時遭受的悲劇完全歸咎于波蘭領導層,他們阻礙了英國、法國和蘇聯之間軍事聯盟的形成,並依賴西方夥伴的幫助,將本國人民推入希特勒軍事機器的碾壓之下。儘管波蘭軍隊進行了激烈而英勇的抵抗,1939年9月8日,也就是戰爭爆發僅一周後,德軍就在接近華沙的道路上。波蘭希望得到西方盟友的幫助是徒勞的。英法最高戰爭委員會取消進攻德國。這就是臭名昭著的靜坐戰爭的開始。
普京還特別提到,根據1939年8月23日「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秘密議定書第2段,瓜分波蘭後,蘇德兩國利益範圍之間的邊界將「大約沿著納魯河、維斯圖拉河和桑河延伸」。換句話說,蘇聯的勢力範圍不僅包括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主要居住的地區,還包括歷史上位於維斯圖拉和巴格交錯地帶的波蘭土地。1939年9月,蘇聯領導層曾有機會將蘇聯的西部邊界向西移得更遠,一直到華沙,但蘇聯最終決定不這樣做。
普京稱蘇聯曾經計劃儘可能長時間地避免捲入德波戰爭,但是由於德軍進攻的速度太快,波蘭垮臺的太快,已經出現在通往明斯克的通道上時,蘇聯才決定在1939年9月17日上午派遣紅軍部隊進入所謂的波蘭前東部領土。蘇聯此舉還拯救了波蘭境內而數以百萬計的不同國籍的人,包括居住在布雷斯特和格羅德諾附近的猶太人,否則他們將被納粹及其當地同夥反猶太主義者和激進民族主義者殺害。
而且普京還公布了一些史實,稱當時西方國家也同意蘇聯進入波蘭的行動,承認這是蘇聯保障國家安全的舉動。例如1939年10月1日,溫斯頓·邱吉爾在電臺的講話中說,「儘管俄羅斯一直奉行自私自利的冷酷政策,但是,俄羅斯軍隊應該進入波蘭建立新的邊界,顯然這是為了俄羅斯免受納粹威脅的安全所必需的。」1939年10月4日,英國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勳爵在表示:「蘇聯政府的行動基本上是將邊界移到寇松線上。我只是引用歷史事實,相信它們是無可爭辯的。」著名的英國政治家和政治家大衛·勞埃德·喬治強調:「俄國軍隊佔領的不是波蘭的領土,這些領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被波蘭強行佔領。如果把蘇聯的進攻與德國的進攻相提並論,那將是一種精神錯亂的行為。」
在與蘇聯全權代表伊萬·邁斯基的非正式溝通中,英國高級政客和外交官的發言更加公開。1939年10月17日,負責外交事務的副國務大臣R·A·巴特勒向蘇方透露,英國政界認為未來不存在將烏克蘭西部和白俄羅斯歸還波蘭的問題。根據他的說法,如果有可能創建一個縮小的波蘭,不僅有蘇聯和德國的保證,而且有英國和法國的保證,英國政府自己也相當滿意。1939年10月27日,張伯倫的高級顧問賀拉斯·威爾遜表示,波蘭必須恢復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但不會擁有烏克蘭西部和白俄羅斯的領土。
而且英國賣了波蘭,相反卻從德國的侵略行徑中,看到了改善英蘇關係的可能性。這些接觸在很大程度上為未來的反法西斯聯盟奠定了基礎。溫斯頓·邱吉爾很不喜歡蘇聯,但他早在1939年5月就表示:「如果我們不能建立一個反對侵略的大聯盟,我們將處於致命的危險之中。最糟糕的愚蠢就是排斥與蘇聯的任何合作。」1939年10月6日,邱吉爾透露,英國和蘇聯之間沒有嚴重的矛盾,沒有理由讓關係緊張。
普京對波蘭重點批評,顯然是針對西方以及波蘭的舉動。例如2019年9月19日歐洲議會的決議,即指責蘇聯和納粹德國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另外波蘭一直在成為對抗俄羅斯前線國家上非常積極,甚至主動要求撤出德國的美軍駐紮到波蘭。普京此舉一方面是打擊西方誣衊蘇聯在二戰中的作用,另外一方面也是敲打波蘭,警告波蘭不要迷信西方,更不要迷信北約,如果波蘭為西方火中取慄,最終倒黴的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