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重定二戰結束日 俄學者:回應西方篡改歷史企圖

2020-12-14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環球時報

原標題:普京籤法案重定二戰結束日,俄歷史學者:是回應西方篡改歷史的企圖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 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柳直】當地時間2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籤署更改二戰結束日期法案,將二戰結束日期由1945年的9月2日改為9月3日。俄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2010年改變蘇聯時期的做法,將9月2日設定為二戰結束日,和西方國家保持一致。十年之後,俄羅斯修法將這一日期改回蘇聯時期的規定,引發廣泛關注。有觀點認為這是對一些歐洲國家試圖篡改二戰歷史的回應。日本媒體則認為,這是為了強調俄羅斯對北方四島(俄羅斯稱南千島群島)的佔領。

據俄新社24日報導,俄羅斯關於二戰結束日期的法案對「軍事榮譽日」作如下修改:9月3日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1945年)。相關文件已公布在俄羅斯官方法律信息門戶網站上。俄羅斯官方表示,此舉旨在鞏固俄羅斯的歷史基礎和愛國主義傳統,捍衛二戰勝利者的歷史正義,永遠紀念那些為保衛祖國母親獻出生命的人。

蘇聯一直將9月3日作為二戰結束日,但俄羅斯2010年將9月2日設定為二戰結束日。今年4月初,俄國家杜馬(議會下院)國防委員會主席沙馬諾夫等提交法案,要求將這一日期改為9月3日。俄國家杜馬和聯邦委員會先後於4月14日和17日通過了這一法案。中國外交學院外交學系教授高飛2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俄羅斯修改這一日期是中俄兩國在二戰歷史問題上立場協調一致的表現。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24日沒有就俄羅斯修改二戰結束日期發表評論。英國廣播公司評論稱,歷史上國家的榮耀與勝利是克裡姆林宮意識形態的重要支柱之一。俄羅斯《議會報》25日報導稱,俄政治學家加斯帕良表示,此前將9月2日定為二戰結束日是對美國的聲援,不過俄羅斯與美國等西方國家一起慶祝這一日子讓人感到奇怪。俄羅斯歷史學博士謝尼亞夫斯卡婭強調說,俄羅斯的最新舉動一方面是為了恢復真實的歷史,另一方面也是對西方篡改二戰歷史企圖的回應。

從去年年底以來,俄羅斯一直批評部分歐洲國家企圖篡改二戰歷史。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西方歷史學家提出了一種觀點,認為《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開啟了二戰,而波蘭總統杜達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最近也在附和這種說法。俄聯邦委員會信息政策委員會主席普什科夫表示,波蘭等北約國家試圖質疑俄羅斯作為二戰戰勝國的地位。他分析說,這些國家無法改變蘇聯在二戰中戰勝納粹德國的事實,所以從戰爭爆發之前入手,希望兜售「如果蘇聯和納粹德國沒有籤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二戰就不會爆發」這一說法。如果蘇聯和納粹德國對二戰負有同等責任,那麼俄羅斯就不能被當作戰勝國。部分歐洲國家持續歪曲二戰歷史的行為引發普京的憤怒。他今年2月表示,俄羅斯不允許歪曲偉大的衛國戰爭的歷史,並將揭穿任何以此為目的的企圖。

除了在二戰爆發原因上做文章外,一些歐洲國家也在拆除二戰蘇軍紀念碑。俄羅斯《觀點報》24日報導稱,捷克首都布拉格拆除了位於該市的伊萬·科涅夫元帥紀念碑。科涅夫1945年指揮蘇軍從納粹手中解放了布拉格。在攻城時,他下令禁止使用重型火炮,從而讓這座城市得以很好地保存下來。這一雕像是上世紀80年初布拉格市居民為感謝科涅夫捐款修建的。對於布拉格市的這一行為,俄國防部長紹伊古表示,最近某些外國官員試圖抹黑蘇聯在二戰中打敗法西斯侵略者的歷史。俄國家歷史遺產保護基金會負責人梅爾尼科夫也認為,布拉格此舉是試圖篡改歷史。

日本《東京新聞》認為,俄羅斯在二戰勝利75周年修改上述法案,是為了強調對日本的勝利,宣示俄羅斯對北方四島的所有權不可動搖。報導稱,主張修改二戰結束日期法案的主要是對日強硬派,主要成員都是駐紮在薩哈林州實際管轄北方四島的人士。《日本經濟新聞》稱,俄羅斯修改法律,將使莫斯科對北方四島的控制進一步正當化。不過,中國人民大學-聖彼得堡國立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憲舉2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俄羅斯對於南千島群島的主權在立場上一直比較堅決,並沒有變化,俄羅沒有必要用修改二戰結束日的做法,來強化其擁有南千島群島主權的立場。

相關焦點

  • 西方國家犯下大錯,普京嚴正表態:篡改二戰歷史,違者必受重罰
    該文章詳細評價了二戰時期的歷史事件,強調蘇聯紅軍在當時發揮的重要作用,同時還有力地抨擊了西方國家出現的企圖篡改歷史的行為。這篇文章在美國發表後,雜誌社相關人員19日預測,這篇文章會引起西方讀者強烈的反響,甚至會推動美國政策向現實主義的觀點發展。
  • 涉俄二戰「歷史敘事」之爭再起
    原標題:涉俄二戰「歷史敘事」之爭再起 一名俄羅斯網友9日在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當天,將一張記錄蘇聯紅軍攻克柏林的黑白歷史照片重新上色,突出還原了蘇聯國旗的顏色,並將這張照片上傳至社交媒體臉書,但臉書卻以違反相關規定為由暫時封停了這名俄羅斯網友的帳號,這引起俄方不滿。
  • 拆蘇聯元帥雕像的捷克市長害怕了,稱俄特工謀殺他,普京要反擊?
    布拉格市長稱:俄特工要謀害他,俄羅斯要反擊否定二戰歷史的人?我們還記得2020年4月,就在歐洲疫情嚴重之時,捷克首都布拉格市做出一個舉動,拆除了布拉格市裡蘇聯元帥科涅夫的雕像。此舉引起俄羅斯的反對,並把捷克這種反歷史行徑告到聯合國。科涅夫元帥的資料,網上可以查詢到。
  • 鹿野:美國篡改二戰歷史是賊喊捉賊
    而近日來,在紀念德國投降75周年前後,美國竟胡扯「美英戰勝了納粹」,「蘇聯和德國一起發動了二戰」,「二戰的歷史證明共產黨人不可靠」……以至於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不得不在5月1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對美方篡改歷史的行為進行駁斥,強調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的,中俄是「亞洲和歐洲主戰場」,「反對篡改歷史的行徑」:【深圳衛視記者:據報導,針對美方近期稱「美英戰勝了納粹
  • 從影視作品到書籍文獻,抹殺蘇聯二戰貢獻,美國忙了70年
    類似這種被美國官方支持的研討會,融匯了深度調研與戰爭親歷者的感受,與大批的歷史學者研究合在一起,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對蘇聯二戰相關史實的解密和解構。維吉尼亞大學歷史系教授梅爾文·萊夫勒在《人心之爭:美國、蘇聯與冷戰》一書中,就利用蘇聯解密檔案,在第一章回顧了二戰期間史達林與杜魯門的「互動」。 冷戰結束,轉眼進入21世紀。
  • 俄政府全體辭職後,俄媒這樣介紹普京選定的「新總理」
    一個看上去十分常規的普京總統發布國情諮文的下午,就這樣出人意料地成為俄羅斯近期政治史中最令人值得記住的一個。」當地時間,2019年1月15日,RT用這樣的筆觸形容當天下午克裡姆林宮的巨變,並在標題上形容這是「俄羅斯政治地震」。文章說,這個下午,實際上宣告了梅德韋傑夫自此離開政治一線,而普京也等於確認會在總統任期結束後離職,而聯邦稅務局局長米舒斯京將是普京選定的下任總理。
  • 紀念二戰勝利大閱兵前夕,普京在美國罕見發表萬字長文|京釀館
    普京發表的這篇雄文,對西方國家既做了警示又示了好。▲普京5月9日向無名烈士墓獻花:疫情結束後補辦閱兵式和遊行。德國發動二戰是其他西方強國造成的既然是要說二戰的教訓,自然要說二戰的緣起。普京在文章中開列的基本原因大概包括:首先,二戰的深層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於一戰後所作的各種決議。
  • 普京不滿質問西方:自詡為聰明人,卻把我們當傻瓜
    根據《俄羅斯衛星社》消息,12月17日的時候,俄羅斯總統普京參加年度記者會,現場來自英國的記者進行詢問,俄羅斯是否「清白」,是否應該承擔推動「新冷戰」的責任?這種詢問對於俄羅斯來說,就是一種挑釁,對於普京本人來說,也不尊重。
  • 維護二戰勝利成果,共創人類美好未來
    又逢俄羅斯「5·9」勝利日。對於「戰鬥民族」而言,5月9日見證了俄羅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付出的慘痛代價,承載著俄羅斯人民最終取得偉大衛國戰爭勝利的喜悅。每年的這天,俄政府會在莫斯科紅場等地舉辦盛大閱兵儀式,民眾自發走上街頭參加「不朽軍團」遊行。禮炮鳴響,黑黃相間的「喬治絲帶」在英雄城市的大街小巷隨風飄揚,歷史的悲壯沉重與現實的熱烈喧鬧交織重疊,透射出俄羅斯民族對歷史的敬畏和緬懷。今年是俄羅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
  • 普京罕見發表萬字長文:迷信西方早晚倒黴!
    6月19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克裡姆林宮總統網站和美國外交雜誌《國家利益》網站上同時發表近萬字長文,紀念俄羅斯衛國戰爭和二戰勝利結束75周年。普京在這篇文章中,從俄羅斯角度重新審視了二戰爆發的原因和盟軍勝利的基礎。特別重點對波蘭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指出該國在二戰爆發前犯了3大錯誤。那麼俄羅斯總統普京批評波蘭,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 「世界知識」從普京瓦爾代講話看俄羅斯對世界大變局的看法
    陳宇世界知識俄智庫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年會於10月20日至22日在俄舉行,主題是「疫情的教訓與新的議程:如何將全球危機轉化為和平機遇」。2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以視頻形式出席了年會活動並按慣例發表講話。該年會是俄羅斯與國際社會,特別是學術界的重要年度交流活動,普京在年會上的講話有助於外界認識俄官方和戰略界對一些重大問題的看法。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年會於2020年10月20~22日在俄舉行。2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以視頻形式出席了年會活動。
  • 危險訊號:仲裁法庭的裁決寫入歷史,普京總統第一次受到直接制裁
    在國際體育仲裁法庭作出裁決,不但對俄聯邦運動員的參賽進行限制,還禁止以普京為代表的俄羅斯高官在兩年內申請出席奧運會、世錦賽等大型國際體育賽事後,克裡姆林宮於12月18日晚正式進行回應。普京總統的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指出,俄羅斯對仲裁法庭的這一裁決感到遺憾。在體育領域,對當前的俄羅斯而言,最重要的,是保住運動員參加國際比賽的權利。因為只有去參加高水平比賽,運動員才可以維持狀態和水平。俄羅斯將繼續與國際體育組織保持最密切的聯繫。通過協商對話等形式,以一切可能的手段維護國家的利益。
  • 德法秘密組建反俄同盟?普京心腹一語驚人:默克爾也想顛覆白俄
    ,多次對普京提出反對意見,因此他中毒後,德國把矛頭指向了普京,並且聯合歐盟、北約國家一起譴責俄羅斯。 但俄羅斯方面一直否認這個說法,指出納瓦利內中毒一事不是由俄羅斯主導,因為幾十年過去,諾維喬克的配方早已不是秘密,既然這種毒藥的技術不是俄羅斯獨有,推測一定是俄政府給納瓦利內下毒就並不成立。一切都是西方國家在將此事政治化,作為妖魔化俄羅斯的藉口。
  • 蘇德挑起二戰毀滅世界,美英聯手拯救人類?美國歷史再次刷新下限
    最近這兩天,美國又開始幹起了自己的老本行來「發明歷史」,最新傳來的消息表明,美國正試圖改寫並發明全新的二戰歷史,在美國發明的新歷史中,蘇德挑起二戰毀滅世界,美英聯手拯救了人類。 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 剛剛過去的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是俄羅斯一整年裡最重要的節日,近些年來每逢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時俄羅斯都會舉行盛大的慶祝和閱兵儀式,以此悼念在當年那場偉大的衛國戰爭中戰死的蘇聯紅軍將士,大家非常熟悉的「硬漢總統」普京也會年年主持參加
  • 普京給拜登的賀電為何姍姍來遲?專家:俄對美俄關係重啟不著急
    同時,聲明還顯示,普京說,「基於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則的俄美合作將符合兩國人民以及整個國際社會的利益。」普京發出賀電的時間是選舉人團正式確認拜登獲勝的後一天。14日,美國選舉人團投票結束,拜登最終獲得306票,川普獲得232票。
  • 普京在年度記者會上高度評價俄中關係
    這是12月17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拍攝的普京年度記者會直播畫面。新華社記者 白雪騏 攝   新華社莫斯科12月17日電(記者魯金博 吳剛)俄羅斯總統普京17日在年度記者會上高度評價俄中關係。他說,兩國在眾多領域有著共同利益,兩國領導人保持著互信和務實的關係,雙方之間各層面的關係也都在穩步發展。   受疫情影響,普京當天是在自己莫斯科郊區的官邸以視頻方式與記者進行交流。他還回答了涉及俄經濟、社會、外交等方面的問題。
  • 除歷史原因外,普京還透露內情
    普京透露波蘭「黑料」,猶太人悲慘再次呈現,能否影響波以關係?猶太人曾是世界上最為悲慘的一個人種,他們在歐洲漂泊千年,最終回到故地復國。不得不佩服猶太人的堅韌。當然猶太人在歐洲遭受苦難,猶太人不會忘記。從歷史記載看,除了德國發生了嚴重的排猶事件,其他國家也有,其中還有一個猶太人聚居較多的國家也曾發生地排猶事件。
  • 普京撰文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汲取二戰教訓是人類共同責任
    參考消息網6月24日報導俄羅斯聯邦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6月19日在《俄羅斯報》發表題為《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面對歷史與未來的共同責任》的文章。普京在文章中表示,面對過去與未來,我們的責任便是竭盡所能,避免悲劇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