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秘密組建反俄同盟?普京心腹一語驚人:默克爾也想顛覆白俄

2020-12-22 騰訊網

自8月份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利內突發「中毒」後,俄羅斯國內和整個國際社會關於此事的說辭越來越多,各種「陰謀論」層出不窮,其中以德國的說法最為突出:德國認為納瓦利內是被普京所害,因為他中的神經性毒劑是上世紀蘇聯所研發的。

納瓦利內感到身體不適的當天,就被送到德國柏林的一家醫院接受治療和檢查,隨後,德國政府就宣稱納瓦利內中的是蘇聯當年研製的殺傷力極強的毒劑諾維喬克,加上納瓦利內原本就是普京的政敵,多次對普京提出反對意見,因此他中毒後,德國把矛頭指向了普京,並且聯合歐盟、北約國家一起譴責俄羅斯。

但俄羅斯方面一直否認這個說法,指出納瓦利內中毒一事不是由俄羅斯主導,因為幾十年過去,諾維喬克的配方早已不是秘密,既然這種毒藥的技術不是俄羅斯獨有,推測一定是俄政府給納瓦利內下毒就並不成立。一切都是西方國家在將此事政治化,作為妖魔化俄羅斯的藉口。

據俄外交部的聲明,德國不僅拒絕了俄羅斯探視納瓦利內的請求,也不回答俄羅斯通過正常外交途徑提出的問題,更不提供給俄羅斯納瓦利內中毒相關的測試結果和生物材料,也就是說,這一「中毒」事件已經發生一個多月,俄羅斯到目前還沒有收到德國的回覆,無法就此事展開調查。

但德國等西方國家就此事對俄羅斯制裁的呼籲卻早已開始,本月初,德國外長呼籲歐洲國家團結起來,一起制裁俄羅斯。德法兩國更是以此為藉口,發表了聯合聲明,準備聯合其他歐洲國家一起,正式出臺對俄羅斯聯邦的制裁措施。

此外,德國總理默克爾和白俄反對派領導人季哈諾夫斯卡婭的聯繫最近也變得密切起來。季哈諾夫斯卡婭在今年8月份的白俄羅斯大選中落敗於盧卡申科,隨後逃亡至立陶宛,但是她的「政治生涯」卻並沒有結束,她不斷聯絡歐洲各國首腦,試圖獲得支持,這次默克爾對她的接見,就暗含著肯定她白俄羅斯領導人地位的意思,這也意味著,德國很可能已經打算顛覆白俄現有政權。

在這次雙方會面中,季哈諾夫斯卡婭想要獲得德國對白俄反對派的支持,並聲稱自己在八月的總統選舉中獲勝,盧卡申科能連任全靠操縱了選票結果。面對媒體時,季哈諾夫斯卡婭更是要求德國支持對白俄,尤其是白俄總統盧卡申科的制裁,她還希望德國能為白俄反對派進行投資。

上個月底,季哈諾夫斯卡婭已經和法國總統馬克龍會面,馬克龍隨即承諾會幫助協調白俄的「政治危機」。儘管默克爾沒有對這一系列要求做出明確回應,但這份針對俄羅斯的聲明顯然也傳達了對盧卡申科的惡意,因為俄羅斯一直明確表態,支持盧卡申科當選。

因此,俄外交部認為德法這一聲明的發布,體現出這兩國正在秘密構建一個「反俄同盟」,德國對納瓦利內事件不依不饒,法國對白俄反對派試圖進行的「顏色革命」的支持都是很好的佐證。

這樣的行為勢必會影響到俄羅斯與德法兩國,甚至是歐盟國家的關係,加上默克爾公然接見季哈諾夫斯卡婭的行動,有顛覆別國政體的嫌疑。德國和俄羅斯之間還共同建設了「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貿然惡化兩國關係顯然是不可取的。

相關焦點

  • 俄外長突然打響反制第一槍,德法瞬間方寸大亂
    在包括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局長在內的多名俄政府高官被歐盟制裁後,普京不再心慈手軟,突然命令俄外長打響反制第一槍,讓德國、法國瞬間方寸大亂。 此次普京突然的回擊是打了德法兩國一個措手不及,他命令俄外長宣布:作為對歐盟制裁俄官員行為的「回報」,
  • 聚焦丨「老大哥」普京關鍵時刻出手相助,盧卡申科穩了?
    俄羅斯國家科學院資深研究員彼特羅夫斯基也指出,反對派武裝暴動的風險一直存在,「唯有如此,方能解釋白俄國防部為何突然決定重兵護衛位於明斯克的偉大衛國戰爭博物館。該館上空飄揚著蘇聯紅旗,而大多數抗議者都持激進反蘇觀點。」他認為,抗議者完全有可能攻佔守備鬆懈的博物館,在那裡舉行隆重的降蘇聯國旗儀式,煽動起更猛烈的反政府浪潮。
  • G20峰會,默克爾、埃爾多安要做俄烏間的調停人?
    截至28日,俄法院已經批捕引發刻赤海峽衝突的全部24名烏克蘭軍人,羈押期限2個月。基輔政府29日大聲向西方求援,總統波羅申科通過德國媒體邀請北約軍艦進入亞速海,烏海軍司令則表示將請求土耳其「禁止俄軍艦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而據烏克蘭媒體報導,俄方已經「封鎖了亞速海烏克蘭港口」,有35艘船隻因俄方封鎖出現滯留。
  • 盧卡申科覲見普京現場曝光,西方感慨像換了個人:拿小本不停記錄
    據俄塔斯社9月16日報導,近日盧卡申科覲見普京的現場曝光,盧卡申科像換了一個人一樣,手裡拿個小本,不斷的記錄與普京談話的內容,看起來就像一個下屬在聽取領導的工作指示一樣。盧卡申科以前自持俄羅斯有求於白俄羅斯組建一體化國家,因此在普京面前往往趾高氣揚。盧卡申科是一個很強硬的人,近期明斯克遊行人群包圍了他的官邸後,他乘坐直升機抵達自己的官邸,身上穿著防彈衣,手持步槍。白俄羅斯與俄羅斯接壤,成為與北約之間很重要的緩衝帶,對俄羅斯的安全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同時俄白兩國一直在推動國家一體化,白俄希望以平等的地位讓兩個國家融合。
  • 默克爾希望「德國能讓歐洲更強大」,俾斯麥的外交手段值得借鑑
    隨後在1879年,德奧正式締結同盟,這個同盟的意義在於將俄國定位直接目標,而將法國定為間接目標,如果德國同法國作戰,奧匈帝國將中立。這個情況讓英國非常高興,覺得德國成為了反俄主力。然而俄國很快意識到自己的主要對手是英國,所以仍有意恢復對德關係,而俾斯麥也沒有放棄聯俄德方針,於是在1881,三皇同盟續約。
  • 普京向德法領導人強調:莫斯科不允許外部勢力向白俄羅斯施壓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柳直】白俄羅斯因選舉引發的抗議仍未平息,歐盟成員國計劃19日舉行峰會,商討針對明斯克的制裁措施,而俄羅斯總統普京18日向德法領導人強調,莫斯科不允許外部勢力向白領導人施加壓力。據俄《觀點報》18日報導,在德法的提議下,普京當天和德國總理默克爾以及法國總統馬克龍通電話。默克爾表示,白政府應避免對和平示威者「使用暴力」,應立即釋放因政治原因被拘人員並與反對派進行對話以擺脫危機。馬克龍稱,歐盟「決心與白俄羅斯人民一起發揮建設性作用」,停止白政府針對民眾的「暴力」並使白政府和反對派儘快達成政治解決方案。
  • 立陶宛禁止盧卡申科入境 俄外交部:這是幹涉白俄內政的鐵證
    扎哈羅夫臉書截圖 海外網8月20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9日報導,立陶宛外長林克維丘斯19日通過國家電臺表示,立陶宛外交部將包括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內的31名白俄官員列入禁止入境名單立陶宛外交部將盧卡申科和另外31名白俄官員列入禁止入境名單。整個名單沒有公開,這份名單包括選舉委員會成員。」 白俄總統盧卡申科19日警告,美國、法國、德國等西方國家不應通過插手白俄羅斯事務,來轉移人們對這些國家存在自身問題的注意力。白俄羅斯國內的抗議活動獲得了西方國家資金支持,涉及數額較大,白俄方面是正集中力量解決這一問題。
  • 普京:俄正研發反高超音速武器 俄專家稱S500就行
    普京:俄正研發反高超音速武器 俄專家稱S500就行俄羅斯S-500地對空飛彈被稱為「F-35殺手」,軍事專家稱它也可以用來對付敵人的高超音速武器。早些時候,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提到,俄羅斯一直在研究該系統,該系統可作為未來高超音速武器的「解毒劑」。
  • 無處藏身:普京美女翻譯意外曝光,引發網民對普京英語水平質疑
    8月27日,普京陪同到訪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逛完莫斯科航展之後,便馬不停蹄飛往喀山出席世界技能大賽(WorldSkills)閉幕式。閉幕式上,俄新社記者捕捉到了很有戲劇性的一幕:普京的貼身女翻譯使出渾身解數,希望儘量不被發現,但最終沒有成功。
  • 英法德印諷刺川普,普京卻沉默了
    4,美國本土一團糟,俄歐譴責川普的聲音也未停止過。懟川普懟得最狠的,當屬德國總理默克爾,以及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馬克龍、默克爾、詹森們到底說了些什麼?伊朗總統魯哈尼:美國發生的悲劇表明,西方民主非常失敗,民粹主義者川普損害了美國聲譽。
  • 英國著名雙面間諜在俄去世 普京致哀:出色的特工
    外媒:英國著名雙面間諜喬治·布萊克在俄去世,終年98歲【環球網報導】路透社剛剛消息稱,俄羅斯對外情報局發言人伊萬諾夫告訴塔斯社,英國冷戰時期著名的雙面間諜喬治·布萊克26日在俄羅斯去世,終年98歲。據路透社此前介紹,在1944年至1961年期間,布萊克曾擔任英國的秘密間諜,後被起訴為前蘇聯刺探軍情而被判入獄42年。
  • 33名俄籍武裝人員被捕,白俄安全委員會:俄安全部門未通報私人軍事...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30日消息,白俄羅斯安全委員會國務秘書安德烈·拉夫科夫29日表示,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總參謀部情報總局和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和未曾向白俄方面通報有關私人軍事公司僱員計劃過境白俄羅斯進行調動的信息。
  • 白俄:俄羅斯最後的鐵哥們,瑞士凍結盧卡申科資產,意欲何為?
    瑞士政府表示:「瑞士對(白俄)持續的緊張局勢深表關切,並呼籲白俄羅斯政府和民間社會對話。」對地球村瑣事感興趣的老鐵們都曉得,盧卡申科和普京一樣,也是硬漢人設,經常和美歐互懟。而盧卡申科遭遇制裁併不新鮮,十多年前就被美國制裁過。但瑞士這次制裁,在地球村吃瓜群體中,依然產生了很大的衝擊力。
  • 俄76空降師抵達明斯克!街頭騷亂立刻偃旗息鼓,盧卡申科鬆了口氣
    俄西部軍區第76空降突擊師的部隊抵達白羅斯,明斯克街頭的抗議活動顯著減少。俄羅斯將最精銳的部隊派到白俄羅斯參加演習,向西方國家表明了俄方的態度。儘管14日普京在與盧卡申科的會面中向媒體表示,兩國的演習是在2019年就已經敲定的,與當前的局勢並沒有關係,但沒有國家敢相信這樣的外交辭令。
  • 馬克龍高調會見白俄反對派領導人,稱不承認盧卡申科連任白總統
    他強調,法國不承認盧卡申科連任白俄羅斯總統,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將「推動」白俄羅斯接受調解,「我們的目標是實現(白俄羅斯政權)和平過渡,(白政府)釋放因發表政治觀點而被關押的人,並在國際監督下舉行自由選舉」。馬克龍28日抵達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展開其波羅的海之行。周二與馬克龍的會晤是季哈諾夫斯卡婭迄今為止最高調的會晤。
  • 拆蘇聯元帥雕像的捷克市長害怕了,稱俄特工謀殺他,普京要反擊?
    布拉格市長稱:俄特工要謀害他,俄羅斯要反擊否定二戰歷史的人?我們還記得2020年4月,就在歐洲疫情嚴重之時,捷克首都布拉格市做出一個舉動,拆除了布拉格市裡蘇聯元帥科涅夫的雕像。此舉引起俄羅斯的反對,並把捷克這種反歷史行徑告到聯合國。科涅夫元帥的資料,網上可以查詢到。
  • 普京點評多國政要:拜登非常有經驗,埃爾多安不會耍滑頭
    據俄塔社17日報導,當地時間1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了線上年度記者會。在會上,普京談到了多國領導人以及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在回答有關俄美雙邊關係前景的問題時,普京稱,未來幾年俄羅斯和美國關係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任命誰在其政府任職。
  • 誰是默克爾接班人?德衛生部長施潘有意競選總理
    德衛生部長有意接班默克爾德國衛生部長延斯·施潘考慮在今年秋天聯邦議院選舉中代表基督教民主聯盟角逐總理一職,接替無意連任的現總理安格拉·默克爾。由基民盟與其姊妹黨基督教社會聯盟組成的聯盟黨有望繼續作為議會最大黨團,組建新政府。基民盟在聯盟黨內佔主導地位,按照慣例,新總理將由基民盟黨主席出任。不過,按照路透社的說法,黨團內其他人也可以參選總理,總理人選須獲得基社盟支持。議會選舉前,新任基民盟主席將面臨多場地方選舉考驗。《歐洲政治周報》報導,就議會選舉,拉舍特、默茨、勒特根還沒有看得那麼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