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個快遞滿手灰? 「雙11」當心收到「不健康」包裹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劉天玥)您是否已經收到了「雙11」熬夜拼來的快遞?近日,市民王女士在拆除多個快遞包裹後,手上出現了密密麻麻的紅疹。皮膚科醫生排除各種可能性後,判斷可能是手拆快遞包裝時過敏所致。
市民反映 「雙11預售期間,我在網上買了不少衣服和日用品。前天早上,我陸續收到了好幾個取件碼。等我從小區驛站取件回來,手上身上都是灰土。」王女士說,不是驛站太遠,而是快遞外包裝特別髒,不僅有灰土,還溼溼黏黏的。不過當時王女士並沒有在意。「外包裝髒點也正常,我就一心急著拆包裹了。」因為一時沒有找到剪刀,王女士徒手將快遞摳了個洞,然後再暴力撕開,一連拆了好幾個快遞。
就在當晚,王女士覺得自己的手有點癢,定睛一看手掌處出了幾顆紅色的小疙瘩。第二天一早,她發現手掌上的紅疙瘩不僅沒有消退,反而又多了不少,連成了一小片紅疹,於是趕緊就醫。
記者走訪 記者了解到,王女士的情況不是個例。有的人「口撕快遞」後嘴角流膿潰爛,也有人打開快遞包裝後被刺激的氣味「燻」得頭暈,很多市民收取快遞時經常發現快遞外包裝較髒,甚至有的還有異味。
記者隨後走訪了市區部分快遞公司,發現快遞外包裝經過分揀、運輸等環節後極易受到汙染。「快遞包裹表面的一些髒東西很容易清除,就怕沾到一些化學物品。」一位快遞小哥說。當記者詢問幾位快遞小哥,在收發快遞時是否遇到過過敏的情況時,他們都表示,每天經手的快遞有幾百個,「雙11」期間數量更多,但是注意衛生,戴手套、勤洗手、勤消毒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現在快遞基本人人都可能接觸到,希望我們的物流市場越來越規範。」一位快遞小哥說。
醫生建議 一位皮膚科醫生告訴記者,皮膚科常有因直接接觸快遞包裝而手、口過敏的患者,有人甚至需要住院治療。「現在買卷衛生紙都要網購,快遞越來越普遍,垃圾和汙染也隨之『登堂入室』。許多人只顧著高高興興去收取快遞,卻忽略了手中拿著的可能是一個個不健康的汙染源。」
該醫生表示,快遞包裹經過長途跋涉,表面很可能沾染細菌、汙染物,容易引發人體過敏。建議市民拆完快遞後及時洗手,注意衛生。過敏性體質或是有相關病史的人更要謹慎,儘量避免用手接觸快遞。如有必要,最好佩戴手套,避免細菌感染。如果不幸「中招」過敏,可到藥店購買皮膚科臨床常用的如皮炎平等藥物。但若皮膚出現水皰、流膿等嚴重症狀的話,就應及時就醫。
快遞包裹的正確打開方式:
1.桌上墊舊報紙或其他紙張,將快遞包裹置於其上。
2.用剪刀或者裁紙刀剪開膠帶,挑開包裝,取出快遞。
3.拆除包裝後及時用肥皂或者洗手液徹底洗手,然後再好好欣賞收到的物品。
4.拆了包裹後快遞包裝要及時、合理地清理到室外或者通風處,不要囤積在辦公桌周圍或家裡。另外,含有個人信息的包裝要撕下,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