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帶入課堂,86英寸大屏幕成為學習陣地,師生之間角色互換,教師授課個性化,學生互動多元化。以上這些,並不是科幻電影的情節,而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研討型教室,真正的智慧趣味課堂。
據了解,哈工大從2016年開始對教室進行改造,目前完成67間研討型教室改造,累計投入資金1000萬元。在前期建設的基礎上,哈工大計劃繼續加大改造力度,再增加136間智慧教室,資金投入4千萬。到2025年,計劃投入1.2億完成整個改造。在未來,哈工大哈爾濱、威海和深圳三個校區還將實現課程共享。
走進智慧教室,記者看見,這裡有全方位放大你聲音的吊麥擴聲系統,教師無需手持或佩戴麥克風就能智能擴聲;這裡有可拼接、可摺疊的「積木桌椅」,真正實現了課堂教學任意分組,學生可以自由組合、討論、探究;手機互動,智慧課堂打造更加便捷自由的教學氛圍;對比探究,給學生全方位解析課堂難點;分組研討,讓學生成為課堂主角。
各種類型的「未來教室」和智慧課堂什麼樣?記者帶你轉一轉、看一看。
01
手機互動教室:手機用的好,上課沒煩惱。
上課玩手機?不怕掛科嗎?在哈工大手機互動教室,這裡解鎖了手機的正確打開方式。
喜歡玩彈幕,沒問題,在這間教室老師的屏幕上,經常會出現一條條彈幕,學生們通過這種方式向老師提問,回答老師問題。
記者看到學生們通過愛課堂教學軟體,在手機、電腦等移動端進行課前籤到,在課堂上發送彈幕,用手機交作業、做測試。學生們既可以用手機實時交流課上知識,也可以用手機留言向老師提出疑惑,碰到老師的提問,也可以用手機進行搶答。
學生王煜告訴記者,在這裡,學生能更公平的參與課堂,共享知識點,老師也能更客觀、更科學的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及時調節教學計劃因材施教。
02
對比探究教室:帶給你全方位的視聽體驗
一次一次的切換網頁、打開無數頁面,但還是看不全知識的對比情況。這樣的問題在對比探究課堂,是不存在的。
記者看到,這間教室中,為教師配備了86英寸LED液晶屏觸控一體機,能夠將多種視頻、照片、幻燈片、網頁對比呈現,而且還節能環保,觸摸選擇、手寫白板等功能也一應俱全。學生小組則配備了55英寸觸控一體機,能夠更加輕鬆便捷記錄個人觀點和想法,學生自主操作更簡單,選擇更全面,內容理解更透徹。圍坐一旁,就能全方位的觀看屏幕上展示的問題,多種資源的同時對比,再複雜的問題也能變得清晰明確。
03
多屏互動教室:想看哪裡看哪裡
「以前上課總要提前去教室搶一個好位置,最怕前面坐一個高個子的同學,擋在前面看不清,但是在這個教室就不怕了。」學生胡蕭木子告訴記者。
記者看到,在多屏互動教室,有六臺小組討論觸控屏,一臺供教師講解主屏幕,讓多個小組在觸控屏互相討論分享觀點,同時還可以運用手機、筆記本電腦等方式,將資源展現在小組一體機上,再也不用擔心看不到黑板了。
04
分組研討教室:更加靈活的師生交互模式
在分組研討教室中,記者看見這裡的桌椅擺放很「隨意」——自由布置的圓弧形桌椅,配備小組學生機器、應用教學互動軟體就產生了更加靈活的師生交互模式。
正在上課的教師告訴記者,他可以監看學生屏幕,也隨時可以進行屏幕翻轉,讓學生的屏幕變成主屏幕,讓學生直接進行教學演示、師生角色一瞬間就實現了互換。
05
對於這樣的「未來教室」,學生們怎麼評價呢?
學生胡蕭木子說:
我們可以提前在手機上面進行預習,這樣老師講課的時候我們就會更加了解這個課程的內容,如果老師講的過程當中,可能我們前一頁沒有看清楚,我們就可以用手機看前頁的內容,比原來的那種老師只是單純的在上面展示會更加生動一點,沒有那麼枯燥。再加上這種教室是屬於那種小班的教學,我們都有電腦看著,也會比之前的感覺要舒適一點。上課時和老師的互動就是通過電腦,老師會提問,回答問題。然後有的時候老師也會讓我們討論,分小組討論,手機上面就它還能實現?提交作業,然後老師下發作業,然後線上的討論,老師會把視頻和圖片上傳到APP上面,我們做作業或者是課下複習的時候可以通過軟體打開,可以對老師講的整個課程進行的回顧。
大二學生林添說:
這種授課方式,老師能夠更加的體會到每一個學生的看法,這樣有助於每個學生的這種個性化的發展。這種小班教學就可以使老師照顧到每一個同學,比如說我們前一段時間就是剛剛完成了一次電工學的實驗,而對於大班來說這是沒有的。我們的作業也是在線上答疑,就是說批改更快,而且答案中不了解的東西,老師及時進行答疑。
你知道嗎?各類「未來教室」和「智慧課堂」這幾年如雨後春筍般在龍江大地湧現。近年來,高等教育信息化進程的加速,促進了大數據、雲、移動互聯等信息技術在教育行業的廣泛引用,伴隨著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等教學模式的推廣以及慕課等在線開放課程資源的建設,龍江各高校都把教室改造作為推進教育信息化的抓手,黑龍江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甚至一些高職院校都開始建設未來教室和智慧課堂,一場以教學空間重構的智慧教室建設大潮已經席捲而來。
哈工大實驗室管理與教學條件保障處副處長黃文濤說,哈工大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以智慧教室、數字圖書館等推進教學環境整體改造,全面打造「雲+端」一體化泛在教學空間,承載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各方面的系統性重塑,助力資訊時代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人才培養體系構建,服務系列金課優質資源的廣泛共享,以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改革。目前,已經形成了以數位化、研究型學習為特徵的新型課堂教學形態,促進大數據模式下多維度、多主體、可量化的教學評價新體系,創建泛在教學空間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育人新生態。
見習記者 孫思琪 梁英爽 記者 衣春翔
編輯:楊曄 孫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