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教室長什麼樣?谷歌全球教育告訴你8大教育新趨勢!

2021-01-11 鯨智學程思維素養中心

印象中我們知道的教室是長這樣的!▼

但面對快速變遷的全球化時代,教育已經在發生變革。各種數位化科技推動新興創新教學,未來人才更注重培養社會適應性及技能。教室作為學習的場域,更悄悄地產生變化。

你知道未來的教室是長什麼樣的嗎?

谷歌教育最新發布了《教室的未來:全球K12教育的新趨勢》報告,該報告的目的是識別和研究世界各地正在發生的課堂教育的研究性轉變。

為了撰寫這個報告,谷歌訪談了14位全球教育專家和國家教育思想領袖;研究了教育期刊文獻、相關出版物及學術文獻、教育部門的研究和媒體敘事分析;進行了教師群體調查及政策研究。這份報告是關於K12教育演變系列的一部分,最終確認了8大新趨勢。

如何面對未來的教育

跟著藍小鯨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即將面對的世界,會是怎樣的?

怎麼做,能幫助孩子更好地面對未來?

教育科技發展將給孩子的學習帶來什麼改變?

趨勢一:數位化世界

Digital Responsibility

科技、視頻已經越來越低齡化。比如在美國,8歲以下孩子使用移動視頻的時間,在2013年到2018年之間已經翻了3倍。在數字時代,手機已經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許多的家長甚至為了讓孩子安靜,就會拿出手機。泛娛樂的內容,常常讓孩子沉迷在數位化世界不可自拔。既然在這個科技化時代,孩子勢必要接觸網際網路,家長更應該幫助孩子學習怎樣正確使用網絡資源,讓孩子養成良好的上網素養。

同時在數位化的當下,更要讓孩子理解到,不管是視頻、科技還是人工智慧,這些都只是工具。而更重要的還是在真實生活的經驗跟趣味性,與人相處間的情感連結,脫離對數位化的依賴。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制定一個數字計劃,跟孩子一起查詢資料,說明網絡世界的必要性及危險性,讓孩子成為安全、自信的數字世界探索者。

趨勢二:生活和勞動技能準備

Life Skills & Workforce Preparation

在過去高考時代下,更多家長著重於孩子的分數。然而教育早就不該只是分數和考試,曾經對於傳統教育系統的信心正在被動搖。適應社會,更多的是為將來的生活和職業發展做準備。在本次調研中,91%的全球CEO都提到了,他們最需要增強的是運營組織的軟技能,也就是跨領域的綜合軟能力。

新的職業層出不窮,傳統的職業消亡和遷移仍在繼續,一些職業因新的工作設備和條件變化,對職業內容有新的要求,而這些並不是在校園及學科裡可以學到的。快速變化的時代,對於未來的人才提出更多及更大的要求。「如今上小學的孩子,等他們長大時,80%的人會從事如今沒有的新工種。」

趨勢三:計算型思維

Computational Thinking

很多人會說,不管是STEAM、編程及數學,除非從事相關領域,不然似乎對未來職業沒有任何幫助。其實計算思維並不是狹義定義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背後的思維方式。計算思維吸取了問題解決所採用的一般數學思維方法,也就是利用數位技術解決問題。

谷歌採訪中有一位專家說了一句話:「大部分人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他們到了16歲就放棄了數學和STEM「。在全球範圍內,92%的未來工作將需要數字技能,這些技能不但涵蓋了一般數字知識,未來在這些課程裡的思維模式運用到各個課程及工作中,都是獲得搭建架構、問題解決的方式及方法。

趨勢四:學生主導的學習

Student-led Learning

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逐步讓位於″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教育的目標,不該只是讓孩子″學會″什麼,而是讓孩子學會″如何學習″。在課堂轉型下,也可以看到教學方式也變得愈發靈活,內容也更加的有趣,學校跟教師需要幫助學生發展不斷學習的能力。這種由孩子自身所興起的學習欲望,才是孩子往"終身學習者」不斷前行的動力,隨著學生與外部世界越來越多聯繫,個人要如何去應對這世界成為每個人一生的功課。

趨勢五:協作型教室

Collaborative Classrooms

隨著學校把重點放在開放、靈活和協作上,學習空間是面向未來的學校的設計方向。有別於傳統的「排排坐」,新教師空間以小組為單位的圓圈坐,有助於協作式學習,互相激勵。

例如,Kramer 協作教室(如上圖),起初是硬體或軟體系統 ,它能控制學生小組協作,無論是在書桌上或者雜亂的空間。學生們可以通過自己的筆記本、平板電腦或智慧型手機,分享他們的觀點,而這些觀點將在一臺本地顯示器上得以展現。老師可以控制和掌管本地群組展示,並將信息進行分享,這給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提供更有效更便捷的幫助。雖然報告裡談的是教室,但對於家庭環境也是有借鑑意義的。研究表明,教室設計如色彩、燈光、聲學和空間組織等會影響學生的學習,2018《Education Resarch Highlights》曾經做了一個實驗,改變教室環境設計,一個學年可以提高25%的全班學生成績。

趨勢六:家園共建

Connecting Guardians & Schools

家長們應更多地參與其子女的教育,也是我們所理解的家園共育、家校一體共同營造適合孩子的教育環境。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父母與老師應是合作夥伴。教育是個系統工程,由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面共同組成,三者之間互相滲透、互相聯繫、互相制約。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各有優勢和局限,因此只有二者緊密結合,才能使教育具有一致性、連續性、互補性,同時得到鞏固和發展。報告中指出,各個國家的老師都感到,父母對孩子教育的參與度不高,往往體現在溝通和出席學校活動不積極。其實家長和老師之間的合作不僅有利於父母,也有利於教師更多地了解學生的環境條件和家庭狀況,從而更好引導學生學習。

趨勢七:創新教學法

Innovating Pedagogy

在全球範圍內,老師平均每天要花3小時在評分和課程計劃等管理任務上。而很多老師實際每天要花5小時進行備課及評論。在新課堂中,科技化將能將老師從許多繁瑣的行政工作中解脫出來。

另一部分,更多的創新教學法將引入到課堂,比方:體驗式較學、項目式學習等更多參與式課程。教師將更專注於專業發展、課程研發和學生互動等。

趨勢八:新興技術

Emerging Technologies

人工智慧、虛擬實境VR等新興技術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普遍。尤其在教育領域,越來越多的教室開始引入AR、VR等這些高科技技術,來幫助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化,增強教學內容呈現和對整個教學環境的感知,促進個性化教學活動開展的教學環境。

但在報告中所採訪的教育專家都指出,技術的產生無法替代學生和老師、家長的關係,教育的本質仍舊是與人的互動中產生。

在經濟全球化和科技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教育正在歷經重大的變革,我們無法用過去的認知去養育未來的孩子,這對於很多教育者和父母們來說是巨大的挑戰。

在面對變化的同時,教育工作者、學校、家長更要擁抱不確定性,提供有效的支持幫助學生迎接未來的挑戰,面向網際網路的時代,教育的本質不變。

教育為兒童提供了基礎的養分供給,隨著周圍世界的發展變化——無論是由於價值觀的變化、社會的轉變還是技術的創新,教育支持者們也需要做出相應的轉變。

相關焦點

  • 「未來教室」什麼樣?哈工大告訴你!
    走進智慧教室,記者看見,這裡有全方位放大你聲音的吊麥擴聲系統,教師無需手持或佩戴麥克風就能智能擴聲;這裡有可拼接、可摺疊的「積木桌椅」,真正實現了課堂教學任意分組,學生可以自由組合、討論、探究;手機互動,智慧課堂打造更加便捷自由的教學氛圍;對比探究,給學生全方位解析課堂難點;分組研討,讓學生成為課堂主角。各種類型的「未來教室」和智慧課堂什麼樣?記者帶你轉一轉、看一看。
  • 100幅漫畫告訴你,好的教育究竟「長什麼樣」
    100幅漫畫告訴你,好的教育究竟「長什麼樣」 2020-12-11 16: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搭載了黑科技的教室什麼樣?賽魯班「未來教室」給你答案
    政策的出臺,再一次明確了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在當前教育行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如何利用先進的技術,改變當前的教育模式?讓孩子在遊戲中學到知識,成了擺在整個行業面前需要迫切解決的難題。賽魯班攜「未來教室」亮相 重新定義課堂賽魯班是一家基於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為智慧教育、智慧健身等行業提供人工智慧產品和解決方案的AI科技企業。
  • 共促教育腦科學發展 •共建全球教育新未來
    共促教育腦科學發展 •共建全球教育新未來 2020年12月21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由大城市教科院聯盟
  • 雨果獎獲得者郝景芳現身抖音知識直播,現場解密未來教育發展新趨勢
    6月21日父親節,兩場關於「家庭、教育、父子」的知識直播先後登陸抖音「未來定義者」。一場來自於科幻小說作家、雨果獎獲得者同時也是兒童教育創業者、童行學院創始人郝景芳,她向抖音直播觀眾分享自己小時候的家庭成長經歷,以及作為年輕母親的教育理念。另一場直播來自美籍華人作家、教育家劉墉和他的兒子哈佛心理學家劉軒。劉墉向抖音直播觀眾分享了如何對孩子進行言傳身教,劉軒則分享了自己接受父親教育過程中的趣事。
  • 各國教室長什麼樣?日本教室看上去比較簡單
    各國教室長什麼樣?日本教室看上去比較簡單 2019-11-08 17:27:20 來源:騰訊教育
  •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窗邊的小豆豆》作者以親身經歷告訴你
    要不然你就等著老師請去談話吧。」當我有了孩子,身邊的寶媽們總是給我分享她們認為無比正確的教育方式。不能否認,這些教育方式很迎合升學提分的需求,但是這真的是孩子們需要的教育嗎?孩子們的教育裡只能有分數、補習班和升學嗎?答案是否定的。
  • 教育裝備_智慧教室設備配套_智慧教室配置方案
    有各種功能教室30間,幼教生活方式館3000平米,開放式產品展示場地3000平米,多功能培訓廳400平米,創客中心和集約式辦公區域1200平米及相關配套空間。為各級各類學校提供未來教育多元化、優質的「智慧校園」、「文化校園」 服務。
  • 線上線下融合教育 ClassIn引領後疫情時代新趨勢
    而現在受到底層基礎技術的迭代和5G等網際網路設施的不斷升級,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的過程改變了原有的學習形態,整體呈現出不可逆轉的趨勢。線上線下融合式教育學習是未來趨勢未來的教學模式將打破班級、年齡甚至學校的限制,學生們可以形成線上線下的學習共同體,老師們亦可以形成線上線下的教學共同體。
  • 科技賦能教育 恆信東方太空學院VR未來教室
    未來已來 太空學院VR未來教室 由恆信東方打造的太空學院VR未來教室,是基於多元智能教學理念的VR創新型素質教育品牌,致力於為 3-6 歲兒童提供專業、系統和高品質的教育產品和服務。 太空學院VR未來教室提供360°沉浸式互動體驗教學,特別適合對複雜、抽象的知識難點以形象、生動、直觀的方式進行解答。
  • 蟬大師5周年特別企劃:增量2020教育雲峰會解碼在線教育新趨勢
    本次大會邀請了11位教育行業的資深大咖,圍繞著教育新趨勢、企業轉型、品牌營銷、用戶增長等角度,分享最具乾貨的內容。與2000+教育網際網路人共同探討行業現象關鍵詞,解讀品牌營銷新思維,賦能教育企業高效獲客。
  • VR研究院:中國VR/AR教育產業現狀述評及未來趨勢預測
    1、中國有全球最龐大的教育市場2、中國是最重視教育的國度之一3、中國家長捨得為子女教育花錢4、教育兩極化 VR教育可拉平鴻溝為此,VR研究院撰寫了這份《中國VR/AR教育產業現狀述評及未來趨勢預測》研究報告,本文涵蓋了國內傳統教育公司、VR/AR公司的VR/AR教育布局以及VR研究院對VR/AR教育未來趨勢預測,旨在幫助讀者更全面清晰的認識
  • 翼鷗教育將聯合未來學校生態大會舉辦 「OMO教育的機遇與挑戰」論壇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教育行業面臨巨大的挑戰也迎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在「停課不停學」政策的引導和助推下,全國2.82億在校生普遍轉向線上課程,教育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國務院、教育部等相關部門近些年也出臺多項政策,大力推進「教育+網際網路」,鼓勵教育行業參與融合現代信息技術,積極推進基於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變革,並探索線上線下教育相融合的機制。
  • 北京淵大教育是一家什麼樣的教育機構
    北京淵大教育是一家什麼樣的教育機構2020/4/15 12:50:39 來源:法治中國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北京淵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淵大教育」,是一家為各行業人士提供一級消防工程師,二級建造師,執業藥師,BIM工程師,健康管理師,在教育行業,為社會持續輸送高質量人才的教育
  • 教育如何應對大數據時代?大咖雲集共話未來教育
    9月20日,2020首屆金茂未來教育論壇暨品牌發布會在金茂君悅大酒店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對話世界,連接未來」。論壇現場,教育界大咖雲集,從多元領域和不同角度,對國際教育與未來教育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未來的學生、未來的教師和未來的學校會發生怎樣的變革?看一看本屆論壇上專家們怎麼說?
  • 幸福教育,從構建幸福教室開始……
    你認為呢?1每到一所學校,我都會不由自主地去教室看看。有的教室不僅乾淨整潔,桌椅整齊,而且有個性化的班名,有圖書角,有班級文化,孩子們在這樣的教室裡學習,心情舒暢,幸福感強,我看了之後,也有一種愉悅之感。
  • 世界大變局中的未來教育創新
    教育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值此人類社會大變革的時代,面向未來世界的發展,我們需要怎樣的教育?未來教育的宗旨是什麼?教育應該如何變革?應該如何培養創新人才?新型學習應該如何來組織?這是新時代的命題,需要我們對未來教育做出高瞻遠矚的思考,對創新人才培養做出新的探索。
  • 記者帶你逛數字峰會:AI機器人、5G全息勾畫「未來教育」
    AI機器人吸引了小朋友前來互動(東南網記者 馮川葉 攝) 東南網10月12日訊(本網記者 馮川葉)在5G、AI的賦能下,未來教育什麼樣?
  • 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舉行,共話智能時代教育未來
    藍鯨教育 12月12日訊, 12月11日,2020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大會在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本次大會,經教育部批准,由中央電化教育館與北京師範大學、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舉辦。本次大會為期兩天,由1個主論壇,9個線下分論壇,4個線上分論壇組成,議題涵蓋了人工智慧、大數據、腦科學、心理健康、智能化教學、教學評價等諸多領域,邀請了國內外百餘位教育專家、業界精英,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技術實踐,為進一步推動人工智慧、大數據與教育深度融合創新發展,搭建了一個高端、開放的學術交流平臺。
  • 「新技術時代下的未來教育」論壇圓滿落幕,再次吹響海澱「教育高地...
    2020年,正值「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謀劃「十四五」的關鍵之年,值此新發展新趨勢迸發之際,召開「新技術時代的未來教育」主題探討,正是恰逢其時,意義非凡。未來,在教育管理方面,對技術的依賴性也將越來越強烈。建立學生網絡學習空間、建設智慧教室,使學生能夠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手段主動學習,在教師的幹預、引導下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系統而有效地獲取知識,實現技術與教育場景的有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