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夜,在接到山東將派醫療隊「出徵」湖北的消息時,正在單位值班的孔冠軍毫不猶豫地報上了名。
「作為一名預備黨員,這是檢驗我黨性初心的一次大考,我要發揮『新聞輕騎兵』的作用,全力以赴做好一線報導。」大年初一下午,來不及跟父母商量的他,簡單收拾了行李,直奔濟南機場。
1月26日凌晨2:00,孔冠軍跟隨山東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到達湖北黃岡,成為第一批到達疫情「重災區」的記者之一。出發之前,他們在閃電新聞客戶端發起直播《逆行而往!山東首批醫療救援隊138人赴武漢》,重點報導醫療隊出徵相關情況,並與湖北廣播電視臺「長江雲」聯動發起「同舟共濟 馳援武漢」特別行動,全網點擊量1193萬人次。
2月9日,山東廣播電視臺記者孔冠軍在湖北省鄂州市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檢測實驗室採訪。
在飛機上,在高速路上,孔冠軍用手機記錄下醫療隊達到的第一手素材。第一條戰「疫」一線VLOG《山東首批醫療隊抵達黃岡 那裡現在怎麼樣了?》網絡閱讀量過億。飛機落地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時,第一篇用手機打字寫出來的記者手記《出發黃岡,致敬逆行者》也在閃電新聞發出。
挺進紅區 做抗擊疫情的記錄者
戰「疫」前線,哪裡最危險,醫務工作者就在哪裡,記者就應出現在哪裡。
湖北黃岡,曾是除武漢之外疫情最嚴重的城市。初到那裡,緊張的氣氛瀰漫整座城市,讓大家壓力巨大。1月27日,在黃岡市傳染病醫院的門口,孔冠軍第一次穿上了防護服,這是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定點醫院之一。進還是不進?沒有更多考慮的時間,只有到達現場,才能發出最真實的聲音。
放下有可能被汙染的攝像機,拿起手機,他用一鏡到底的方式,記錄下醫院內部最真實的狀況。到現在,孔冠軍也忘不了他採訪的第一位護士:「我們不怕苦不怕累,最擔心的就是醫務工作者的感染。」
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成為了他的主戰場。每天他都要從駐地酒店到醫院,少則一趟,多則三趟。
記者孔冠軍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ICU隔離病房採訪重症患者。新冠肺炎病毒樣本檢測工作人員是離病毒最近的人。
戴上N95、穿上隔離服、套上3層鞋套、紮上兩層手套……孔冠軍進入「大別山」裡的ICU。護士韓盼盼用大拇指抵著插管病人的大拇指,不斷給他加油打氣,患者無法說話,但感受到護士的這種鼓勵之後,眼裡露出了一絲光亮。在一旁的孔冠軍,用手機記錄下這感人的一幕。後背和面頰越來越溼,護目鏡裡充滿了霧氣,透過霧氣凝結之後的清晰縫隙,他完成了這段採訪。
記者孔冠軍發布戰「疫」一線Vlog:黃岡「四類人員」清零!記者深入隔離病房送別最後一個患者
3月18日,是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清零」的日子。在這個重要節點,如何做好這樣一條新聞報導,孔冠軍跟同事劉洋、孫希磊討論之後,決定兵分兩路。一路記錄病房外的忙碌,一路記錄最後一個治癒患者在隔離病房裡的場景。在隔離病房裡,孔冠軍完成最後一次出鏡,記錄下山東醫療隊員最後一次查房,最後一次給患者交代注意事項。當天,《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最後兩名患者出院》在山東衛視《山東新聞聯播》及山東廣播電視臺各個頻道播出,短視頻《黃岡「四類人員」清零 記者深入隔離病房送別最後一個患者》同步上線。
記者孔冠軍走進隔離病房送別最後一個患者,並與他合影留念。
踐行「四力」 做媒體融合的實踐者
在黃岡採訪工作的50多天時間裡,孔冠軍每天「兩點一線」,用鏡頭記錄下山東醫療隊與死神賽跑的每個瞬間。
他白天在醫院採訪,回到酒店寫稿、編輯、傳片。他不僅要與大屏直播連線,小屏新媒體直播,還要進行人物故事、新聞特寫、動態消息等內容的製作,算上短視頻和直播連線,最多一天有10條報導。剛到黃岡時,他還承擔了與臺廣播各個頻道直播連線的任務,成為打通電視、廣播、新媒體等各平臺的媒體融合實踐者。
孔冠軍發布戰疫一線vlog:記者體驗黃岡市區到浠水縣城:一路4個檢查點城市「半解封」
在黃岡,他經歷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出鏡,第一次跟電視直播連線。第一位患者出院時,他還一個人用TVU和攝像機完成了一場新媒體直播。與此同時,他還積極與央視、湖北衛視、湖南衛視、青島電視臺等媒體聯動,傳播山東戰「疫」好聲音。
他和同事共在央視《新聞聯播》播發單條、組合單條10多條,在山東衛視和電視公共、齊魯、生活、綜合廣播等頻道播發稿件180多條,製作推出短視頻200多條。其中,在央視《新聞聯播》播發的單條報導《抗疫英雄譜:為生命的重生而堅守》,讓億萬觀眾看到了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的醫者仁心和齊魯擔當。製作採寫的新媒體稿件《戰「疫」30天書寫齊魯擔當 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黃岡抗擊疫情紀實》,以第一視角講述了山東人民義不容辭支援湖北的感人故事。短視頻作品《黃岡戰「疫」24小時》展現了山東醫療隊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與死神賽跑,為病人打開生命通道的生死時速瞬間。
身體力行 做公益行動的參與者
除了做好採訪工作,他還成為公益行動的參與者、實踐者。
1月30日,山東5名小夥自駕17小時給黃岡送來5萬隻口罩,山東廣播電視臺記者孔冠軍在河南境內協調接受物資並採訪他們。
疫情暴發初期,當地抗疫物資急缺,山東濰坊5名小夥通過朋友聯繫到孔冠軍,想將5萬隻口罩捐給黃岡。外地車輛無法進入,孔冠軍通過黃岡電視臺的記者輾轉聯繫到黃州區人民醫院的工作人員,坐上救護車前去接應。由於高速路口封路,約好的交接地點,一變再變,最終在河南新縣進行交接。
往返300多公裡的路程,卸完貨裝上車已是下午4點。為防止感染風險,他沒喝一口水、沒吃一口飯。在高速路邊的匝道口,司機師傅幫他拍攝了出鏡,為了保證及時播出,他在路邊用TVU設備進行回傳,當晚《黃岡防護物資告急 5位山東小夥自駕1000公裡送來近5萬隻口罩》在山東廣播電視臺齊魯、公共、生活等各個頻道播發。這一事跡,還被《中國日報》翻譯成英文,推向海外。
此外,他幫忙聯繫的13噸84消毒液、汙水處理設備、一批生活物資等也順利送到黃岡,支援當地進行疫情防控。
3月21日,記者孔冠軍、劉洋、孫希磊在濟南遙牆國際機場。
近兩個月的時間,孔冠軍深入湖北黃岡戰「疫」第一線,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在武漢、在鄂州、在浠水,在隔離病房、在疾控中心……都留下他和同事的身影。他們將鏡頭對準戰「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也傳遞溫暖和美好。
閃電新聞記者 王楚齊 報導
【來源:閃電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