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西安——座是極少數可令外國人心懷景仰而來頂禮膜拜的偉大中國城市,一座被炒得沸沸揚揚的歷史大都,在我看來,卻是一座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的慢城。來西安旅遊的朋友,或許你會被鐘樓的鎮定自如、大唐芙蓉園的浪漫、大雁塔的古老而深深折服,但是你卻不知道:在繁華的東大街,有一棟與鐘樓遙遙相對的上世紀末的蘇式建築。鵝黃色的牆面配以褐色古樸厚重的浮雕,以及門楣上毛體的「新華書店」四字,素雅而又耐看。他是莘莘學子的學習聖地,是古城西安的又一老地標。
西安始建於 1953 年 4 月 6 日,位於西安市碑林區東大街 370 號的建築被稱為鐘樓書店。因為它位於鐘樓的東北角而以。隸屬於新華書店,早期曾是西安地區唯一的書店和西北最大的書店。為了書店更好的發展,於2008年搬至端履門附近。
古人云,以史為鏡,可以明是非,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讀書,使人聰慧明理,這裡的書店和端履二字恰好相合,都具有警醒世人的作用。
柏油路面浸透了雨水,兩側的槐樹伸著枯稜稜的枝椏,自1958年城建改革後,鐘樓書店被保留,時代在不斷更迭,古城的建築物越來越多,但鐘樓書店歷史變遷中仍然屹立不倒,逐漸成了西安地區的標誌性建築。
一場夏雨過後,清新的空氣瀰漫在古城西安的天空中,帶著愜意的心情走進這座古老的書店,滿目的書,來往的人,心底騰出了一股清涼之意,浮躁的心終於得到片刻的安寧。整個書店布局廣闊,陳設多樣,不花哨,不張揚,沉穩厚重,又覺得有些過氣,沉寂又好像有無窮的力量。
在時代變化的洪流中,鐘樓書店用他獨有的生機與活力得以留存至今,點一份抹茶慕斯,甘甜中帶有苦澀,植物的味道又時刻衝擊著味蕾,一份甜點,好似鐘樓書店的前世今生。
春去秋來冬又繼,現在的鐘樓書店不僅僅是一個兼具中蘇建築風格的書店,大型的書畫文物展覽相繼推出,各式的親子活動也在這裡展開……在書香滿滿的地方育人立德,鐘樓書店的存在不僅僅是滿足當代人對精神財富的渴求,而是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教化下一代人。
它來自上世紀末,沉靜在當代各式各樣人的浮華中,又源遠流長的影響著後世。無論是以素雅厚重的外表,還是博大深沉的內涵,它現在不僅僅擁有高度審美的建築,和廣如星辰的知識,而且還是新的時代新的精神風貌。
唐代詩人皮日休曾說過,「唯書有色,豔於西子,唯文有華,秀於百卉」,鐘樓書店的美兼具兩者,豔於佳人,秀於玉樹,可餐,補足人們的精神食糧,可鑑,如百年的古樹,警示今人,庇護後人。周末閒暇之餘,一定要去鐘樓書店走一圈,感受不一樣的書香靜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