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市場訂單「短、平、快」 加劇訂單產品交期緊張

2020-12-24 全球紡織網

面料市場訂單「短、平、快」 加劇訂單產品交期緊張

2020-08-11 14:10:03 來源:中國綢都網

自3月復工以來,無論是內貿還是外貿都因為疫情而出現了大幅下滑。市場訂單有限,各地的面料供應商都盯著這塊越來越小的蛋糕。

「今年行情雖然走下坡路,但是我們積極開拓內貿市場,訂單量萎縮並不明顯。」來自江蘇的貿易商王總表示,「可最近我很焦慮,不是因為沒有訂單而焦慮,而是被客戶催單催的焦慮!」


對於2020年的紡織市場,尤其是在傳統紡織淡季的8月,市場究竟是為何出現這種現象呢?


王總跟小編講了最近的一個經歷:


有一款75D雙層四面彈的訂單,剛開始客戶下了4000米,晚上又打電話加了3000米,第二天、第三天……一個星期又陸陸續續加到了7萬米的訂單,但是交期非常急。一方面他需要調動坯布廠幫忙安排產能生產坯布,另一方面又需要聯繫染廠幫忙「開綠燈」縮短印染交期,中間不能有一個環節出錯,否則就要面臨損失。


對於王總而言,這種經歷在近兩個月一直出現。進入8月,隨著秋冬服裝面料打樣、下單開始增多,下遊客戶的催單也隨即到來。淡季出現的這波行情,提振了不少紡織人士的信心。雖然常規化纖面料因為市場產能充裕,一般很容易調到坯布,但是對於一些訂單產品,市場還是需要安排機器生產,這就涉及到交期。


「這段時間沙發布的訂單我們也被客戶頻繁催貨,廠裡活比較多,交期差不多在半個月左右。」一位印染業務員表示,「現在進倉的訂單量都不大,2萬米就算是大單了,可是客戶都是催得很急,我們也壓力很大。」

與往年相比,今年下單模式的改變,造成了市場訂單「短、平、快」的模式增多,加劇了一些訂單產品交期緊張。

「今年市場訂單模式改變了不少,以往一個爆款在市場上可以持續起碼1-2個月的熱度,但是今年每個爆款持續時間都不長,從之前的四面彈華爾緞到鑽石花瑤,行情都不長!服裝品牌商往年會提前開採購會,給供應商時間研發、生產、交貨,但是現在是採購小單、試單模式。」另一貿易商沈總說道。


其實快時尚、快反、加翻單這幾個概念並不是新名詞,早在幾年前就在國內外一些品牌服裝企業之間盛行,據說優衣庫的加翻單佔比達到60% -70%,ZARA新款上市周期為十幾天。這也考驗了服裝面料供應商的交貨速度。


除了品牌服裝商因時代發展改變採購模式之外,自身大量的庫存和市場不斷上升的風險也導致今年對面料採購更為謹慎,市場上「小批量、多批次」的訂單也就越來越多。



對於貿易商而言,有被催單的已經算是「最甜蜜的負擔」,對於不少織造廠老闆而言,今年的貿易老闆真的是好太多。沒有工人、庫存這兩座大山壓著,貿易老闆今年只需要克服回款這一難關,日子都過得還行。

「我的客戶主要是上海的貿易公司,今年他們的下單量還是有保證的,可是回款周期很慢,因為他的客戶是歐美市場,一環扣一環,付給我們貨款就慢,普遍回款要6個月。」一貿易商吳總表示。


另一位主營秋冬服裝面料的王總表示:「目前客戶回款還是比較慢的,以往訂單一般3個月的回款周期,現在差不多要半年左右,但是今年本身大家都不容易,所以我們為了維持老客戶的關係,也默認了這一規則。」


相關焦點

  • 內外貿市場回暖?秋冬面料相關訂單增加!
    內外貿市場回暖?秋冬面料相關訂單增加!內外貿市場回暖,面料訂單增加由印染行情追溯到面料訂單和坯布走貨情況,是目前更大的關注點。面料訂單主要是來自貿易企業,看看他們近一周的接單情況發生了什麼樣的改變。
  • 苦盼等來了外貿訂單,供應鏈卻跟不上?
    與去年相比,全球市場上的訂單總量並沒有明顯增加,但冷熱更不均衡。突如其來的訂單似乎讓整條供應鏈來不及準備。有人在拒絕訂單,有人的訂單在被拒。訂單擠不進工廠單鳳梅是浙江桐星紡織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掌門人,過去其工廠一年生產的5000噸面料中的60%由歐美企業指定採購,再通過其他工廠加工成沙發或其他產品運往歐美國家。
  • 一種爆款面料意外走俏!盛澤、柯橋多家紡織廠接到大訂單!
    當然,對於聚酯市場來說,能夠影響其行情走勢的,原油、自身基本面因素都很重要,下遊需求也同樣重要。但按照目前織造市場的行情來看,雖然據了解,下遊市場從7月底開始部分貿易企業接單情況有所好轉,採購商下單頻率增加。下單的訂單也都是以秋冬面料為主,內銷市場的需求在回暖。而外貿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好轉,同樣是由於秋冬面料的應季需求,因此有些地區的出口訂單增加。
  • 外貿訂單紛紛取消看服裝面料企業如何積極自救
    疫情在全球的快速蔓延,對我國部分比較賴歐美市場出口的外貿企業和相關行業產生了明顯衝擊。服裝外貿行業是此番疫情衝擊下的重災區之一。資料顯示,歐美地區雲集了ZARA、HM等多個知名快銷服裝品牌,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上述企業在全球採取大範圍閉店等措施,銷售受到影響。
  • 服裝代工廠之難:人復工了,訂單沒了|YiMagazine 4月刊
    現在,武藝原本要在2月23日為3月中旬至3月底的大批量預售下訂單的計劃沒能成行,4月的春裝長袖市場只能直接放棄,將所有的精力集中到5月和6月的夏裝上。然而夏裝的開發過程也不順利。在3月10日之前,廣州的中大布匹市場沒有恢復營業,武藝買不到製作樣品的面料,只好從韓國和日本重新再調面料,但2月中下旬韓國的疫情也爆發了,去韓國採買的計劃因此作廢。
  • 苦盼等來了外貿訂單,供應鏈卻跟不上?紡織人苦笑:難啊!
    與去年相比,全球市場上的訂單總量並沒有明顯增加,但冷熱更不均衡。突如其來的訂單似乎讓整條供應鏈來不及準備。有人在拒絕訂單,有人的訂單在被拒。滕金玉手上有個交貨期為11月底的羊絨衫訂單,已詢問了兩家工廠,但對方都以排不進為由拒絕了她。滕金玉手上的這類訂單如果咬定交期不鬆口,眼下是很難在心儀的時間點找到「歸宿」的,但以他的經驗判斷,一般實在找不到有空檔期工廠的訂單會接受1-2周的延期。「最後真的完成不了的訂單,估計也不多。」
  • 市場單再次排隊染廠:大客戶各種「包缸包機...
    市場單再次排隊染廠:大客戶各種「包缸包機」,中小客戶面臨交期困境!根據染廠以及貿易企業的反饋,染廠裡的訂單基本也都是一些市場單,但為何訂單較多的染廠沒有將這種熱銷局面傳導給織造端呢?首先是市場單的面料品種極其有限,據一位染廠員工介紹,目前他們廠在做的市場單與去年情況一致,還是以T400類面料為主。而織造市場上真正做T400類面料的廠家數量非常有限,這部分訂單紅利自然不是每家織廠都能夠分一杯羹的。
  • 「明日主題前瞻」海外訂單轉向國內 有機矽DMC漲幅近50%
    ASML三季度淨收入39.58億歐元,超出市場預期且新訂單大幅反彈。此前據報導,日本信越化學將斥資300億日元(約2.85億美元),把光刻膠的產能提高20%,以擴充對半導體關鍵材料的供應。快充晶片需求暴增 交期超過三個月自從iPhone 12系列上市後,晶片缺貨風波在消費類電源領域愈演愈烈。據行業媒體報導,由於新iPhone不再贈送充電頭,且只有搭配20W及以上的PD快充充電器才能實現全速充電,導致快充晶片的需求量暴增。
  • 解密東莞企業訂單增長的原因
    凱寶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下半年傳統製造業訂單活躍東莞市卓冠鞋業有限公司工廠裡,鞋子整齊擺放等待發貨;生產線上,上百名工人正在緊張有序地作業。近段時間以來訂單大量的回增讓企業老闆有些苦惱,人手緊張導致生產壓力大。
  • 外貿訂單逐步回升紡織服裝廠緊缺生產員工
    紡織外貿訂單5月起小幅回暖近期,隨著歐洲地區進一步解封,不斷有國際市場回暖的消息傳出。我國外貿企業有訂單了嗎?紡織服裝出口市場情況如何?從最近出爐的5月份相關數據來看,目前的情況喜憂摻半。從訂單方面來看,許多國家地區上個月開始放寬疫情管制,逐步解除封鎖限制,下遊坯布面料市場隨之熱鬧起來,並且內外貿都有實單下達。目前歐洲各種訂單略有緩增,日韓訂單疫情總體影響不大,美國經濟亦在推動恢復中,總出口量或根據貿易壁壘而定。孟加拉、緬甸、柬埔寨、越南也陸續復工復產,其中孟加拉國有7600多家服裝工廠,約有3000家已恢復生產。
  • 大龍企業以優質產品搶抓市場,訂單不斷
    大龍開發區投稿郵箱:dzbxxzx@163.com「大家要嚴把產品質量關,只有保證過硬品質,才能長遠立足市場。」貴州弘邦電子有限公司辦公室內,總經理劉建中正與各部門負責人討論下一步的生產安排;生產車間內,100多名員工在組裝、檢驗、包裝等崗位上,有條不紊地忙著趕製訂單。
  • 近70000人觀看 第二季創新產品線上聯合發布會持續火爆
    直播期間,她圍繞羽絨產品的發展歷史和流行趨勢推出公司最新研發的輕薄、高織高密系列、混紡系列、記憶系列羽絨類面料產品和快熱紗、抗UV、抗菌、貼合系列、保暖透氣、石墨烯、吸溼快幹、抗靜電等功能系列面料,用精湛的專業知識和引人的面料產品徵得現場觀眾一致認可。
  • 怎樣才能有效的管理供應商的交期?
    在依訂單生產(Make-to-order)的型態下尤其明顯,交期時間通常較長。 供應商面臨的需求變動是由客戶下單的模式所造成的。當客戶(採購)更改數量、更改交貨日期或頻繁的更換供應商,供應商面臨的需求也跟著更動。
  • 後疫情時代的外貿現狀,訂單太多愁,客戶轉單愁,兩隻黑天鵝,防不勝防!
    2 訂單太多愁趙總的企業,經營家居用品,自從今年3月開工以來,生產一直以滿負荷狀態在運行。疫情對他們不但沒影響,今年的生意反而比往年更好。企業主要的客戶在大洋洲、歐洲、中東等市場。後疫情時代來臨,其他客戶所在市場的需求爆發,生產線上的交貨,成了他們的一大難題。前段時間剛接了一位客戶的2千萬訂單,加上其他客戶的訂單排期,他們早前就已經通知部分客戶,8月後新排的訂單,只能安排到2021年才能出貨。
  • 光伏中遊企業「保供應」需求加劇 百億長訂單「鎖矽」潮湧
    提前鎖定未來幾年的矽料穩定供應 可以有效避免避免出現下遊訂單增加但受制於上遊原料供應不足的境地  12月15日 特變電工開盤後迎來久違漲停 截至收盤報價8.71元/股 漲幅9.84% 隆基股份報收76.31元/股 漲幅0.71%  多晶矽產能遭 搶購  一方面 中遊龍頭企業們為保供應紛紛同上遊企業籤訂5年的長期採購訂單進行鎖定
  • 東莞實探:訂單回暖卻招工難 打工者和企業經歷了什麼
    11月4日下午,位於東莞厚街的東莞市卓冠鞋業有限公司工廠裡,擺放著正要發貨的鞋子;生產線上,上百名工人正在緊張有序地作業。攝影/林春挺月薪7000招不到人過去幾個月,主要承接歐美訂單的卓冠鞋業一直在招人,但還是招不滿。卓冠鞋業主要經營中高檔時裝女鞋,產品遠銷歐美市場。該公司在國內外共有十幾條生產線,每月可生產約25萬~40萬雙鞋子,其中東莞廠區共有7條成型流水生產線,但目前正面臨缺工的難題。
  • 浙江地區限電停產或造成訂單轉移,年前市場恐將繼續忙碌!
    但是臨近年底,紡織市場處於一個非常關鍵的時間點。往年市場因為春節國內紡織工業近一個月的停產放假,在年末將大量年後訂單提前生產,或者一定程度的備貨。   江浙地區作為國內乃至全球重要的紡織生產基地,在年末的紡織生產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浙江地區此次的限電停產必然導致大量紡織訂單無處生產或者生產交期延誤,同時也就意味著這類訂單有著強烈的轉移意願。
  • 本土面料業績下滑,日本面料卻如魚得水
    在近日舉辦的一個面料展會上,日本展團來勢洶洶,讓不少國內的服裝品牌、設計師爭相追捧。「中國一直是日本品牌爭相開拓的市場,雖然目前中國GDP的增長速度放緩,但市場容量龐大,仍具有無限潛力。」雙日奔時代株式會社大阪第二營業部課長木村逸子說道。
  • 消費電子配件外貿訂單激增:有機矽暴漲、晶片緊供應,疫情下工廠...
    但當時的問題是,各家工廠的生產能力沒有那麼快能跟上,畢竟新的充電器型號要匹配新的電路板、晶片、外殼,短時間內很多工廠產能都跟不上訂單量,這兩個月,在工廠逐步增加20w充電器的產能後,才基本滿足供應。」對於三星也宣布新款設備不附帶電源適配器和耳機,有充電器生產企業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對於第三方快充廠家而言,或將帶來新一輪市場需求。
  • 「機械手」轉產口罩機,收到來自全球的訂單
    難就難在口罩機的核心元器件——超聲波振子,國內生產企業少,導致價高且供不應求,市場上貨品質量參差不齊;同時,各地疫情防控急需口罩機加大口罩產能,導致生產周期緊張。而春節期間,冠致不少員工在外地,生產線上人手嚴重不足。 25天!在各方支持下,從立項到首臺套自動化口罩生產線設備下線,冠致僅用了25天。「從設計到研發,我們團隊20人一直在幹,幾乎沒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