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會因此心生嫌隙:婆婆私翻兒媳東西,兒媳東西為啥不能隨便碰

2020-12-12 清霧縱藝

婆媳關係是中國家庭關係中最難處理的一種關係,因為婆媳關係而導致家庭和睦受影響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婆媳關係也並非不能和諧,如果婆婆和兒媳兩方都懂得婆媳禮儀,有分寸,懂邊界,知進退,就都能夠成為這段關係的受益者。

想要掌握婆媳禮儀,守好彼此邊界,婆婆和兒媳都有要注意的禁忌點,如果對其漠視而任其發生,就會心生嫌隙,進而影響到關係的發展,也不利於整個家庭的和諧。

那麼作為婆婆,有個舉動最好不要有,那就是私自翻動兒媳的東西。私自翻動兒媳的物品可以說是做婆婆的大忌,也許有人認為有些婆婆是因為幫忙打掃房間才動了兒媳東西,兒媳婦應該感恩而不應該抱怨,事實真是如此嗎?不排除有的婆媳相處模式就是如此,兒媳婦會默認婆婆的這個舉動,她們之間不會因此心生嫌隙。但是大部分兒媳是很介意這個舉動的,那麼為什麼這個舉動很容易讓兒媳動怒呢?

一. 兒媳婦會覺得自己的女主人身份受到了挑戰.

兒子成家後,他與兒媳就會成為一個新的家庭單元,那麼兒媳婦會自覺把自己當成一個家的女主人,這個家庭當中的大事小情,兒媳婦會認為自己有權裁決,至於家中物品如何擺放布置,衛生如何打掃,當然是不用和長輩商量的。她們會有自己得生活節奏和習慣,即便是物品擺放不整齊,衛生做的不夠到位,她們也希望能夠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如果婆婆未經允許就私自翻動兒媳的物品,兒媳婦就會覺得自己的女主人身份受到了挑戰,尤其是臥室這種私密性較高的空間,如果婆婆隨意進出翻動衣櫃抽屜,兒媳婦會覺得自己不被尊重,進而聯想到婆婆控制欲超強,也進而覺得自己的老公沒有主見,沒有長大,隨時可能因長輩的指令而擺布自己。

這種感覺男人的體會就相對不那麼強烈,他們有的人會覺得妻子小題大做,母親也許只是不放心才來關心兒子的生活,被妻子如此解讀,他們之間可能還會因此鬧彆扭。

二.兒媳婦會覺得自己嚴重不被信任.

有些婆婆也許真的是出於好心,幫助兒子小家庭打掃衛生,因為初當婆婆,她們想表示誠意,想減輕小家庭的家務負擔,他們並沒有惡意和不信任,加上老一輩很多人隱私意識不強,就這樣她們闖入了兒子小家庭的空間。

但是,還有些婆婆會背著兒子媳婦偷偷摸摸進入小夫妻房間翻動物品,她們當中有人不放心兒子兒媳婦會操持好一個家,在好奇心和偷窺欲的驅使下,甚至會翻動存摺、貼身衣物等隱私性極強的物品。如果這類物品被翻動,大部分兒媳會感覺底線被碰觸,自己根本沒有被老公家人認可和信任,那麼婆媳關係想要好也就很難了。

曾經有個討論非常火熱,主題是「有個高素質公婆是怎樣的體驗」,其中一個共同指向是「公婆從不隨便進房間亂翻東西」,由此可見,「東西不隨便被碰觸」是身為兒媳婦的共同訴求。

兒子剛剛組建一個小家庭,作為長輩有擔憂也可以理解,但是給予子女足夠的信任,給他們空間成長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因為不放心就擅自闖入他們的私人空間,這樣會破壞彼此間的信任,兒媳出於對長輩的尊重沒有說出口,心裡也會感到不舒服。每個人都希望有屬於自己的私密空間,這是人的基本需求。如果兒媳婦因為東西被私翻與婆婆發生矛盾,那麼婆婆也不要過於激動或不解,換位思考就會明白兒媳婦為什麼會因此不悅。信任是所有關係和諧的基礎,只有有了信任,一段關係才能走的長遠,使更多的關係成員收益。

相關焦點

  • 精明的婆婆誇兒子,聰明的婆婆誇兒媳
    李梅有固定工作,所以生完孩子以後就得上班,只好把孩子放到婆婆那裡,讓婆婆幫帶。因為想著婆婆挺辛苦的,除了平時的營養品、水果類的,還總買衣服,而且都是比較上檔次的好衣服。不知道為什麼會犯這種錯誤,估計她覺得兒媳有正式工作,兒子沒啥能耐,想要在人前抬高兒子的身份吧。話又說回來,難道誇兒媳就會降低兒子身份?其實,這位精明的婆婆平時也是處處想壓兒媳一頭,結果沒壓住,最後孩子幫帶大,東西沒得著,人情也沒了。
  • 婆媳合不來,兒媳生孩子後婆婆要去帶孩子嗎?聽聽婆婆的心裡話
    有些男人想不通,家裡也沒什麼大事,兩個女人單獨也都挺好的,為什麼她們倆會相處不好呢?為什麼要弄得水火不容,你恨我,我怨你的?這就是男人不懂女人,也不懂家事了。女人天生心細,又非常感性,而家事都是些雞毛蒜皮的瑣事,兩個女人應對這些瑣事時,是很容易會發生矛盾的。
  • 我怎麼總成不了兒媳眼中的好婆婆?母親的心病,女兒用3句話治癒
    兒媳因此非常尷尬,婆婆雖然是好意,但未免太不尊重自己的隱私,她向老公提出抗議,讓婆婆不要在他們睡覺時,隨便進出臥室。兒子把媳婦的話轉達給李婆婆時,她很不以為然的說了一句:「你是我兒子,她是女人,我也是女人,大家誰不知道誰,有什麼隱私」?
  • 兒媳生產完第一天,婆婆就落跑,不侍候了:是誰「拎不清」?
    你單純你善良,所以你以為你對她好,她也會對你好,這是不對的。 比方說男女關係,你追一個男人拼命對他好拼命愛他,他就一定會愛你嗎?這個回答有點扎心,卻很能夠說明小麗的婆媳問題。小麗經常羨慕別人有個「親媽似」的婆婆,她常對我們說,她的婆婆說話不算數。
  • 為啥有的婆婆對兒媳比兒子還親?聰明婆婆這樣回答,情商太高
    在婆婆來之前,何玲還擔心長時間跟婆婆住在一起會鬧矛盾,但是等到真的和婆婆相處以後,她覺得婆婆就跟自己親媽一樣。婆婆知道何玲的胃一直不好,所以每天都換著花樣給她做好吃的。兒媳做決定之前也會徵求婆婆的意見,尊重對方的決定。
  • 婆婆埋怨兒媳,抱孩子怎麼不能做飯?丈夫的做法讓寶媽暖心
    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丈夫出來護妻子,妻子會覺得很暖心,若是根本不管,這樣的處境讓妻子苦不堪言。 婆婆埋怨兒媳,抱孩子怎麼不能做飯?
  • 兒媳工資一萬多,婆婆厚顏無恥索要零花錢,兒媳頂不住要離婚
    因為小茵曾交往過幾任男友,寧健是最懂得體貼照顧人的,雖然寧健沒有上過大學,但很會說話。寧健認為學歷不能代表一切,只要人有足夠的見識,也能夠成就一番事業。聊到未來的打算,寧健表示自己要開一個公司,再慢慢把它發展壯大,成為一個大企業。寧健把話說得有條有理,讓小茵覺得他是一個有上進心有抱負的男人,未來的生活一定不會太差。
  • 與陰險的婆婆、兒媳共處,若你感知不到「痛」,災禍就會降臨
    而婆媳之間,若一方具備陰險的特質,大致會有3大表現:被拒絕,嘴裡不在意,心中特別在意;與對方相處,嘴裡跟抹了蜜一樣,背地裡卻逢人便說對方待自己不好;想要的東西得不到,就會以各種手段蠱惑他人,讓他人對付你。
  • 婆婆嫉妒兒媳得寵,給懷孕兒媳杯裡下藥,卻被不知情的兒子全喝了
    ,有的時候也會出現這種情況:明明兒媳的性格很溫和,也會包容忍讓婆婆,但婆婆就是不依不饒,一定要找兒媳的茬,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其實這裡面暗藏的一個原因,那就是婆婆對兒子有一定的佔有欲,在她們眼裡,兒媳就是奪走兒子寵愛的人,所以會不自覺地對兒媳散發敵意,覺得兒媳配不上自己的兒子。玉蓮就遇上了一個這樣的婆婆。
  • 兒媳打電話要生了,婆婆嫌懷丫頭不讓兒子回家,隔天母子倆悔青腸
    說這種話的男人,已經在潛意識中把兒媳和婆婆對立起來,站在婆婆那邊。有的女人在結婚之後會有這樣的感覺:感覺婆婆和丈夫都沒有把自己當作一家人,他們做什麼都防著自己,感覺自己在他們眼裡就是個可有可無的外人。
  • 得知兒媳順轉剖,婆婆的情緒變化被鏡頭記錄,好婆婆典範!
    如今「婆媳」話題是大家永遠也討論不完的,而「婆媳矛盾」似乎是每個家庭都存在的,尤其是在兒媳懷孕、分娩、坐月子這個階段,成了考驗婆婆的重要時刻,很多婆媳都因此成了「仇人」,但是,婆婆畢竟也是女人,都經歷過生產之痛,真正意義上的的「壞婆婆」還是佔少數,大多數的婆婆都可以理解兒媳的不容易
  • 婆婆在生活中,如果能把兒媳當「親生女兒」,就能讓家庭幸福
    因為婆婆和兒媳是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親人,兩個人只是通過一個男人,所以成為了親人,因此在最開始的時候兩個人沒有感情是極為正常的,但是一定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彼此產生感情。 因此作為婆婆和兒媳來說,在生活當中都應該付出感情,這樣才能夠讓彼此的關係正常發展,也才能夠讓彼此成為真正的親人,這是每一對婆媳都應該去做的事情,也是為彼此的幸福著想。
  • 「我怕水涼,你坐月子怎麼不能洗衣服」婆婆教訓兒媳反被兒子掌摑
    也就是說在一個家庭中,兒子是影響最大的人,他能分別影響婆婆和兒媳的態度,也是婆婆和兒媳之間的紐帶,只有兒子尊重兒媳,婆婆才會尊重兒媳,兒媳也會用尊重回報婆婆。「我怕水涼,你坐月子怎麼不能洗衣服」婆婆教訓兒媳反被兒子掌摑瑞蓮和丈夫明軒的認識十分具有戲劇性,那時候他們都考上了警察,為了方便工作,瑞蓮去眼科醫院做近視手術,在醫院裡她認識了同樣來做手術的明軒,兩個人就這樣結下了緣分,後來就結婚了。
  • 丈夫護妻,婆婆被氣哭,兒媳笑了
    男人在婚姻裡,要拎得清婆媳關係,這樣才能鎮得住婆婆,管得住妻子。一個成熟的男人,是會把愛均勻分給親媽和妻子的。趙剛覺得親媽有時候太無理取鬧了,他必須要出面「治治」她,不讓妻子小玉再受委屈。01小玉一開始就知道婆婆重男輕女,想她生一個兒子。
  • 小兒子結婚,婆婆找大兒媳借五萬塊未果,心生不滿:你就是外人!
    淇淇的這番話讓婆婆頓時心生不滿,她提高了嗓音質問:你是不是怕我以後不還你?我給你寫一個借條還不行嗎?要不是小威結婚,家裡沒錢,我也不會去找你借這一點錢的,都嫁過來五年了,怎麼就借五萬塊錢,又是找這藉口,又是朝那推脫的,我看你就是一個外人!婆婆的說法讓淇淇既無語,又覺得可笑。
  • 對不起,迎合你們抱怨老公,抱怨婆婆,抱怨兒媳,臣妾做不到啊
    第一篇文章《婆婆帶娃與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攪屎棍婆婆人見人厭》是站在兒媳的角度上,告訴婆婆們,兒媳想要的婆婆究竟是個什麼樣。第二篇文章《因為婆媳不和而離婚?別傻了,歸根結底還是夫妻失和罷了》是站在女性的角度上,告訴姑娘們,遇到婆媳矛盾,重要的是解決什麼。
  • 女兒和兒媳的區別在哪裡,生場病就可以知道
    由於姑媽對兒媳的成見,因此在生活上自然就更容易對堂嫂雞蛋裡挑骨頭,在我們這些親戚面前,姑媽總是拿自己的女兒和兒媳相比,雖說姑媽的女兒學歷也並不高,也不見得多孝順她老人家,但因為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因此姑媽還是經常將她掛在嘴邊。
  • 聰明婆婆的話:我們把兒媳照顧得好,也是有自己的考慮
    其實婆婆不是只有蠻橫的,兒媳也不是只有難做的。聰明婆婆懂得如何與兒媳相處。盛女士今年結婚是第三個年頭了,與婆婆相處的很好。其實在身邊人看來盛女士並不是一個很乖巧聽話的人,脾氣也沒有多好,結婚前大家都以為盛女士與婆婆相處肯定會是有障礙的,沒想到結婚後盛女士的家庭能這麼和諧。
  • 「生娃帶娃,是為母責任」,兒媳的反駁很犀利,婆婆羞愧無言
    年輕時長輩怕女孩愛玩、吃了虧,提醒她們一定要潔身自愛,「安排」她們安分守己;到了三十歲不結婚,全家平時不往來的親戚都替她著急,說著關心她,轉頭恨不得隨便「安排」個人把她嫁出去;結婚之後,又要「安排」她生孩子,生了孩子又讓女人全心為家,「安排」相夫教子……
  • 兒媳坐月子自己洗衣服,婆婆藏起手套,為什麼說月子仇會記一輩子
    可能因為都是我口說我心,講的都是一個一個真實的故事,所以格外有真情實感吧。今天我媽和她的姐妹,聊的是當初坐月子時候的事情。她生完孩子後,家裡沒有人照顧她,沒有人幫她做飯,沒有人幫她洗衣服。大冬天的,水很涼,她不想去碰涼水,讓婆婆幫忙買一雙洗衣服用的皮膠手套,婆婆說不用買。到了滿月那天,她把沒洗的衣服都拿出來,這時候婆婆把手套拿出來給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