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黃杰,2016年3月,根據上級部門安排,我被選派到威寧自治縣黑土河鎮駐村,2018年3月,我被選派到黑土河鎮落開村擔任第一書記。
落開村屬黑土河鎮8個貧困村之一,土地貧瘠,農作物產量低,氣候條件惡劣,交通不便。
要致富,先修路。這是一句老話了,但在落開村是擺在我面前的考驗,也是落開村想要發展必須突破的難題。落開村是一個一年四季幾乎都要穿雨鞋的地方,只有把路修通了,農戶才能走得出去,村子的發展才有希望。
我充分利用交通局道路修建專項資金,組織修建6.5米寬的循環路2.1公裡,4.5米寬的通組路2.9公裡。2018年,我利用落開村136萬元的浦發幫扶資金,多次組織召開村民大會,討論確定將浦發資金用於本村串戶路修建、院壩硬化、公廁建設、外牆粉刷、垃圾池修建等項目。通過這些項目的組織實施,落開村已實現組組通通組路,戶戶通串戶路,每家每戶院壩已硬化。現在的落開村,組組能通農用車,戶戶能走小轎車,一年四季走家串戶不穿雨鞋。
組織人員硬化通組路
組織人員為貧困戶硬化院壩
要帶領農戶增收致富,發展產業是關鍵。通過和村「兩委」幹部商議決策,在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帶動下,流轉200餘畝土地,種植馬鈴薯、辣椒、白蘿蔔、蓮花白等特色農作物,一方面解決農戶在本地務工400餘人次,另一方面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可以得到一份收入,不少村民在村裡也能找到增收的新路子。
在落開村擔任第一書記期間,我不忘我是一名駐村幹部,但同時我也不忘我是一名農村出生的孩子,我深知農村人的不容易,在工作中,遇見農戶有困難,我會第一時間上前幫忙。年近70歲的老人王正華戴著老花鏡做鞋墊,一到她家走訪,她都要把做好的鞋墊送我,向我表示感謝。
走訪貧困戶
雖然駐村工作很累,但我駐村的初心從沒有動搖過,那就是要一心一意帶領落開村的群眾脫貧致富。經過這幾年的艱辛努力,落開村已脫貧摘帽,正走上鄉村振興的新徵程。
【人物小傳】
黃杰,黑土河鎮落開村第一書記。
通訊員 辛祥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周陽 整理
編輯 謝靜靜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