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來,中國在科技領域的發展越來越強大,這似乎影響了美國科技霸主的地位,於是美國便站出來,頻頻給中國的科技設下障礙。
連鎖反應
華為作為國內唯一一家在世界領域嶄露頭角的企業,自然成為了美國的首要目標,不管是在手機業務還是在五g領域之上,華為都遭受到了打壓。而如今,伴隨著華為事件的持續發酵,整個半導體行業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不僅僅是中國半導體,美國半導體,全球的半導體行業都在面臨著一定的困境。
國際半導體協會的數據報告中顯示,因為晶片的限制,所以導致美國晶片行業以及因為這個原因損失高達1700億美元,折合成人民幣就是11169億元。這超過1萬億的損失,比起對於美國晶片行業的打擊來講還算是次要的。
我們都知道我國是晶片進口大國,美國是晶片出口大國,但如今美國方面切斷了我們的進口來源,那麼就意味著我們沒有辦法進口,而美國方面沒有辦法出口。我們這邊肯定是會受到損失的,但美國那邊也是在劫難逃的,中國在沒有辦法了完成晶片進口,那麼就會很自然地去向著自主創新領域法所發展,研究出屬於自己的晶片。
雖然這個過程可能會很漫長,但是一旦中國真的完成了晶片國產化,那麼美國的晶片就無人問津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世界上所有的晶片巨頭包括臺積電,AMD,索尼等等都在不斷的申請,希望能夠恢復與華為之間的供貨。
美國開始找臺階下
這些企業希望能夠申請恢復供貨不是沒有原因的。臺積電雖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晶片代工企業,但是都由於臺積電來講,華為是第二大客戶,在2019年,華為就為臺積電貢獻超過了400億,營收僅僅次於蘋果。面對這麼大的一個客戶,臺積電自然是不肯這麼輕易失去的。
高通方面也是因為失去了華為,被聯發科搶走了一定的市場份額,而這些市場份額的加值高達了80億美金。而就在AMD,英特爾,索尼以及三星拿到供貨許可證之後,高通也成功拿到了許可證,但高通方面只能夠提供華為四g晶片。這對於高通來講可以說是哭笑不得的了,要知道目前國內的武器手機銷量已經突破1億臺,對於現在的華為來講,對需要的並非是4G晶片,而是5G晶片,美國此時雖然有所鬆口,但卻只允許高通提供為華為4g晶片,這對於高通來講實在是有些尷尬。
不過好在現在對於華為來講,4G也不是完全沒有用的,畢竟5G時代還沒有真正來臨,所以說4G手機的銷量比還是非常不錯的。而谷歌方面切斷了華為GMS服務的授權,所以導致華為提前搬出了自己的HMS系統,目前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三大移動生態系統。
華為牽出小狼崽
其實不難看出美國現在已經在頻頻示好,但是華為似乎並不想要接受美國的這顆糖。如今華為又牽出了兩匹新的小狼崽,首先就是華為將會計劃在工廠雖然是從最低端的45納米開始。但是到2021年年底就會完成了22納米晶片的量產,而在2020生產出20納米晶片供給五g的電信設備。
雖然還沒有提及到手機晶片究竟應該怎麼做,但是目前華為已經華為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相信以後在手機晶片上我們一定也能夠追上先進企業的步伐。
除此之外,華為還正式進軍汽車領域,但華為要做的並不是造車,而是進入到智能汽車通信領域,幫助汽車企業製造出更好的車,並且為其提供出更好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如此看來,任正非此次是鐵了心想要將去美化進行到底,畢竟在上一個時間之中,華為受到的損傷是最大的,甚至任正非都已經忍痛割愛,將榮耀剝離出去,就是為了在今後的發展之中,華為能夠發展得更好,而榮耀也能夠打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國內半導體正在不斷的嘗試自助化方向發展下去,相信總有一天我們一定能夠走出屬於我們自己的中國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