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張培祥:18歲進北大,24歲去世,北大為她在八寶山舉辦葬禮

2020-12-14 格子說歷史

林下荒苔道韞家,生憐玉骨委塵沙。愁向風前無處說,數歸鴉。半世浮萍隨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綿吹欲碎,繞天涯。——納蘭性德《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韞家》

有才之人多薄命,才女的身世大多如同浮萍般隨水而逝。所謂名花傾國,也常常在冷不丁的一場暴雨下毀於一旦。自古我們所熟知的才女都遭受了太多的摧殘,或許是天妒紅顏,又或許是上天收去了他們太多的命數,以換在短暫的時間裡發光發熱。

生命給了我們太多的限制,每個人沒有辦法決定自己一生的開端,但卻總有辦法優化自己的人生。可惜人不能與天鬥,我們只能在一個合適的範圍內拼博,面對天災人禍卻永遠無法避免,真是令人可惜可嘆。

今天要說的這位才女,曾經通過一篇名為《賣米》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她曾經被校長大嘆屈才,是一個差點進入中專學校的北大高材生。也曾經在勤工儉學的過程中被人視為小偷,可惜年僅24歲的她成為了唯一一個在八寶山辦葬禮的學生。

一、出身貧困不向命運低頭,從小對讀書極度渴望

人窮志不能短,1979年張培祥出生於湖南的一個非常貧困的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家中除了她還有一個嗷嗷待哺的弟弟,以及根本沒有任何勞動能力的母親。

這樣的一個家庭風雨飄搖,也註定充斥的各種各樣的悲慘與不幸,年少的張培祥早早的撐起了自己的家庭。窮人的孩子似乎總是懂事得更早,早慧的她已經學會在日常生活中努力的幫父母分擔各種各樣的家務。

父母滿足她的願望,盡一切所能的供她讀書,直到10歲那一年父母悲痛的告訴他,即使他們拼儘自己的全力也沒有辦法繼續供養張培祥讀書了。

這對於從小就渴望讀書渴望改變命運的張培祥而言無疑是一個噩耗。姑父和姑媽終於看不下去了,願意在經濟上資助她完成學業。

而張培祥個人也是非常的懂事,一方面努力的完成課業學習,另一方面從初中就開始勤工儉學,儘自己所能的貼補家人。

這樣漂泊的日子一直到中考時,這個時候她的生活步入絕望,家裡的人再也沒有多餘的錢供他上學了,自己的錢又遠遠不夠。

就當她已經打定主意要報名中專的時候,一直成績優異的他獲得了校長羅定中的主意,羅定中決定要自己掏腰包,資助她進入高中。

二、勤奮學習意志堅定,打工時被污衊成小偷

當年的張培祥以非常優異的成績進入了高中,據校長回憶,當時語文滿分120分,她的語文成績能夠考到110分,而其它6科每科他只丟一分。

優異的學習成績是她一直以來的驕傲,也是她認為可以改變自己命運的關鍵所在。但是進入高中之後,她家的經濟狀況越來越差了。

父親身患結石剛做了一個大手術,而母親又患有乳腺癌,不能進行高強度勞作,家裡基本沒有經濟來源。所以說在高中,她一直都是一邊完成學業,一邊在株洲市的小餐館打工的。

可惜當時黑心的老闆卻不願意給她結工資,當時的張培祥其實已經表現出來了前所未有的魄力。她打開了老闆的抽屜,理直氣壯拿走屬於自己的工資,光明正大的離開。

但是時至今日,還有部分人認為張培祥的行為是屬於小偷行徑,直到5年後北京大學八旬的老校長親自為其正名。

三、成為北京大學才女,打工撐起一整個家

事實證明,有夢想並且朝著自己的夢想堅定不移努力的人是一定會成功的。張培祥顯然就是這樣的一個典範,命運沒有辜負她,在1997年他以湖南省第5名的成績進入了北京大學這個高等學府。

順利的完成了自己的高中學業,並沒有辜負張羅定中校長對於他的幫助。進入北京大學意味著成為了整個小山村的驕傲,並且開啟了自己人生全新的旅途。

北京大學是全國知名的高等學府,未名湖畔的一草一木都讓張培祥珍惜,但是她並沒有鬆懈,更是全力的汲取知識的寶藏,想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其實從小張培祥是一個非常具有文學天賦的人,而在自己人生十幾年的痛苦時光裡,她的內心經常會碰撞出不同的情感。在大學期間她每天都把自己泡在圖書館裡,看書借書,讓自己的頭腦變身知識的海洋,積極的參加各種各樣的比賽,創作出了很多優秀的文章。

特別是賣米這部作品,一方面影射了自己童年生活的艱辛,另一方面,也是反映了社會的一種現狀。這樣的一個作品在全國高校BBC論壇上引起了極大的轟動,甚至獲得了北京大學首創校園原創文學大賽一等獎。

家境並不富裕的她,大學期間也仍然努力的做兼職,打工,為自己掙學費,同時改善自己的家庭條件。她用自己打工掙來的錢和稿費以及獎學金,為家裡裝上了一臺電話。

母親的藥費,弟弟的生活費,以及自己的開支都是壓在她身上的幾座大山。但是這個時候張培祥並不畏懼,因為她相信只要他足夠努力,前途必然是一片光明。

四、樂觀堅強的面對白血病,年華最終止於八寶山

可是命運就是喜歡和優秀的人開玩笑,人生在世,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來。

2003年這個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才女不幸被診斷出了白血病,一開始其實她並沒有把自己身上的一些小症狀放在心上,所以發現比較晚,當被發現的時候就已經是病情晚期了。

可是就算是身患重病,她仍然對生活充滿希望,因為從小到大命運從來沒有對他優待過,這樣的疾病也並未將其打敗。

她把一直以來創作的大話紅樓作品帶到了醫院繼續創作,弟弟得知姐姐身體噩耗之後,也與他約定高考之後就與姐姐進行骨髓移植手術。

可是一代才女張培祥,沒有等到自己的機會,選擇了獨自離去。

2003年9月2日,北京大學在八寶山菊廳為她舉行了追悼會這也是北大為了緬懷第一次在這裡追悼一名學生。

更令人覺得難過的是,終其一生,一代才女張培祥第一次坐飛機,竟然是父母帶著自己的骨灰乘飛機回老家。

總結

命運就是如此的殘忍,命運就是如此的愛開玩笑,人生在世,我們每個人都在孜孜不倦的和命運奮鬥,但是他總是能以一種毫不費力的姿態奪走你用盡畢生所創造出的一切。

華美的葉片凋落,一代才女也這樣離開了我們,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一個人生命的長度是有限的,那麼我們就要在有限的生命長度裡努力的拓寬自己生命的寬度。

我想歷經苦難,在充滿逆境的人生裡不斷拼搏的張培祥,已經將自己生命的寬度發揮到了極致。

雖然說一代才女離開我們,但是她留在世間的文字仍然記得我仍然值得我們反覆的閱讀去珍惜,因為每一個文字裡都有張培祥對於生命的思考,以及她對於人生的態度和一種永遠燃燒自己的力量。

有的人覺得這樣的張培祥確實是非常的不幸,好不容易取得了一個自己想要的結局。但是其實看完這個故事,我想更多的人應該從她身上學到一種對於命運的坦然。

那是一種生活以痛吻我,我仍報之以歌的態度。雖然我們無法主宰命運與命運爭輝,但是只要在自己存在過的日子裡發揮出自己的光芒便是最好。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她是聞名全國的紅樓才女,24歲早逝,北大竟在八寶山為她辦葬禮!
    曾經北京大學為了一個女學生,破例在她死後為她在八寶山舉行了葬禮。這個女學生究竟有什麼樣的事跡,能讓整個北京大學都為她所動,其實她只是萬千寒門學子當中的一個縮影,身在困境卻堅韌不拔,為了完成自己讀書的心願可以扛下世間所有的困難,比起那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學生,這些人才是祖國未來的希望。
  • 張培祥:北大為她辦葬禮,撒貝寧致哀悼詞,去世時年僅24歲
    險些輟學10歲時,張培祥家實在是沒有錢了,所以準備讓她輟學,但是張培祥的姑姑很喜歡她,不忍心讓如此喜歡學習的小姑娘輟學。也不想讓她小小年紀就要承擔起照顧家庭的責任,所以姑姑決定承擔張培祥上學所需要的學費。
  • 撒貝寧為她致悼念詞,北大破例在八寶山辦葬禮,天之嬌女紅顏薄命
    這年輕的生命無法擺脫病魔的侵襲,她叫張培祥,生於1979年,一生只留在24歲的年紀。臨終時,她還是我國北京大學法學院的最高學府之一,學校甚至破例在八寶山為她舉行了一次隆重的紀念儀式。除了她的同學和玩伴,還有一位學校領導,以及央視《今日說法》的節目主持人撒貝寧出席了這次追悼會,為她表示哀悼。
  • 天之嬌女紅顏薄命,北大破例為其在八寶山辦葬禮,撒貝寧致悼念詞
    今天我們要講的主人公,是一位在非典時期患上白血病去世的年輕女大學生。這個年輕的生命沒能從病魔中脫險,她的名字是張培祥,出生於1979年的她,生命永遠地停留在了24歲的年紀。在她離世的時候,她是我國最高學府之一北京大學法學院的碩士研究生,學校甚至破例在八寶山為她舉辦了一場隆重的追悼會。在這場追悼會裡,除了有她曾經的同學與玩伴,還有學校領導、央視「今日說法」的節目主持人撒貝寧到場,為她哀悼。
  • 她高考數學考0分,卻憑藉一篇作文被北大破格錄取
    不知道是不是人以群分的緣故,沈從文的小姨子,也是一位才女,她被譽為:被譽為民國閨秀、「最後的才女」。可是,她文學方面雖然厲害,但是在數學方面,卻是一個小白。高考時,她數學只考了零分。眼看著就要跟北大擦肩而過,但她卻因為一篇作文,被北大破格錄取。張充和究竟有多厲害,請聽我一一道來。
  • 北大最小學生,14歲上北大,18歲芝加哥大學讀博士,她現在怎麼樣?
    今年,北京大學錄取的學生中,來自湖南新邵縣的屈詩穎,以15歲的年齡成為北大2020年錄取的年齡最小的考生。 很多人在羨慕、佩服屈詩穎的時候,其實,早在2010年,北京大學就錄取了一名年齡更小的考生,當年她年齡僅有14歲! 14歲上北京大學是什麼概念?
  • 北大包麗去世,牟林翰卻活著,讓人不寒而慄
    文 | 難得君這兩天,大家都在關注山東高管鮑毓明性侵14歲養女一案,但不知道大家留意沒有,去年底,北大那個被山東男友折磨到自殺的女生包麗(化名),已經去世了。北大女生包麗的代理律師稱,包麗已經在4月11日中午去世。
  • 北大兩位才女,留學時候偷偷換了國籍,還都嫁給美國人
    田曉菲4歲就能寫詩,13歲考入北京大學,學習結束後嫁給了美國老頭。田曉菲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父親有意培養她的文學素養。所以她四歲時就在報紙上發表了詩歌。此後,他在童年時期出版了5本詩集,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田曉菲的學習成績也很優秀,經常能拿到滿分,有"神童"的稱號。所以引起了北大的關注。
  • 她24歲歌手出道,39歲患癌,40歲意外去世,卻引無數日本人懷念?
    《名偵探柯南》中,她一共演唱過9首主題曲,我們最熟悉的《轉動命運之輪》就是她演唱的。在她的歌曲中,成名曲《不要認輸》被稱為「日本的第二國歌」,寫進了日本教材當中。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美人才女,年僅40歲就因意外去世了。直到去世的時候,她一生只在舞臺上露過7次面。其中還包括了一次在她的葬禮上。因為歌曲至今都還在民間傳唱,她至今都被無數人懷念著。
  • 北大才女、超級演說家冠軍:高質量的學習,是人生逆襲的唯一方法!
    01從農村女孩到超級演說家學習力讓她逆風翻盤2014年8月,一則視頻刷爆社交平臺,主人公名叫劉媛媛,是北大才女。幾分鐘的演講,得到經久不息的掌聲,收穫陳建斌、魯豫、樂嘉等大咖的一致讚揚。樂嘉動情地說:「你成功做到了讓很多人後悔,在你身上有無限的潛能。」
  • 天才少女13歲讀北大,28歲時嫁50歲美國導師,如今過得怎麼樣?
    卓文君和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兒成為我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她寫了一首漢樂府民歌,名叫《白頭吟》,其中有一句「心心相印,白首不離」,因表達出對愛情的真誠渴望,成為傳唱千年的佳句。儘管對愛情的追求歷久彌新,但曾經被北大錄取的那個13歲的神童田曉菲,出國留學後,嫁給了一個50多歲的美國人,又是因為愛情嗎?一九七一年十月,田曉菲出生在哈爾濱一個書香門第裡,父母都是文盲。後來由於父母工作調動,她便跟著去了天津,在那裡長大。因為父親是天津文聯主席,田曉菲在天津文聯大院裡開始接觸文學。
  • 北大才女4分鐘演講,讓世界都沉默了
    少年時,她叛逆、成績差,前途一片黑暗。青年時代,她高考失利,一度以為人生註定平凡。……22歲,她用2周時間制定計劃,6個月時間複習,一舉考取北大法律系研究生。23歲,毫無演講經驗的她參報名了《超級演說家》比賽,用3天時間總結出演講套路,登上冠軍寶座,一夜成名。
  • 54歲啃老18年,北大博士淪為低保戶,女朋友:他眼高手低
    這位是張進生,建國以來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五保戶,北大博士。自小出生於農民家庭的張進生,祖上從未出現過用「筆桿吃飯」的人。身為1989年醫科大學的畢業生,自詡為全村人的他,很多時候起點都比常人高很多,更別說後來還考上了北大碩士,攻讀北大博士。
  • 北大28歲女博導獲IEEE青年成就獎 北大博導黃芊芊個人資料簡介
    她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次獲獎是對她十多年來的科研成果的肯定。她簡單介紹了自己的研究。 北大28歲女博導黃芊芊個人資料簡介第65屆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國際電子器件會議上,IEEE電子器件學會主席向北京大學微納電子學系的黃芊芊研究院頒發了2019IEEE Electron Devices Society Early Career Award(青年成就獎)。
  • 昔日神童田曉菲:13歲上北大,27歲哈佛博士,嫁大25歲老頭改國籍
    01田曉菲1971年出生哈爾濱,4歲的時候父母前往天津文聯工作,她也跟隨父母一起去了天津。因為父母都和文字打交道,尤其父親還是文聯主席,田曉菲對於文字有著很高的接受能力。4歲,便在報紙上發表詩作,此後筆耕不輟,在童年時期發表了5本詩集,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 她的歌治癒好多人,日本音樂才女坂井泉水,39歲患癌40歲去世
    她24歲正式以歌手的身份發專輯,39歲查出了宮頸癌,一年後因不慎失足摔下樓梯受重創而離世,享年40歲。雖然她是當時日本歌壇紅得發紫的人物,但是為人低調謙虛,沒有任何緋聞;她的歌詞基本都是由她自己創作的,被評為貼近人們的內心,十分積極正能量,治癒了好多人。
  • 64歲北大教授為畢業生手繪校園萌貓
    64歲北大教授為畢業生手繪校園萌貓 2020-06-23 1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她17歲時拒絕清華北大,22歲大學沒畢業就生娃,如今怎樣了?
    她17歲時拒絕清華北大,22歲大學沒畢業就生娃,如今怎樣了?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長者,生活是一位博學的老師,它常常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為我們指點迷津,給我們人生的啟迪。像是這位女生,她17歲時拒絕清華北大,22歲大學沒畢業就生娃,如今怎樣了?她叫做魯林希,1995年,魯林希出生在浙江杭州一書香世家,因為她的父親乃浙江大學的教授,母親乃浙江大學的財務人員。在這樣的家庭長大,潛移默化下,她從小成績也非常好。
  • 四川美女高考無緣北大,卻成北大博士、網紅主播,她如何逆襲人生
    今天我就想給大家介紹一位這樣的主播,她就是來自北大的「才女主播」楊慧琴。才女主播的逆襲人生楊慧琴,自稱「慧琴學姐」,來自四川,是一位彝族姑娘。楊慧琴非常聰明,也善於總結學習方法,居然從差生一躍成為尖子生,還將「上北大」定為了自己的奮鬥目標。可惜在高考前她生病了,沒能發揮出應有的實力,最終分數未能達到北大錄取線,被北京交通大學錄取。
  • 馮奚喬:17歲考入北大,苦追大10歲法國女友未果,從高樓一躍而下
    1912年,北京大學正式成立,蔡元培應該是北大歷史上最出色的校長之一,他奠定了北大的傳統和精神。 數百年來,北京大學為我國培養了許多著名的人才,像是屠呦呦,鄧稼先……在這些天才當中,最令人惋惜還是馮奚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