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為王、創新傳播 國產影視如何「出海」又「出圈」?

2021-01-20 國際在線娛樂

  

  《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奪冠》海報

  《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奪冠》等「國慶檔」電影在多國影院陸續上映;電視劇《外交風雲》被發行至北美、非洲、印尼等國家和地區,並將通過網絡平臺登陸26個國家……近日,多部國產影視作品相繼「出海」,再度吸引了眾多海外觀眾的目光,在收穫粉絲和口碑的同時,多角度體現了中國社會的飛速發展,展示中華優秀文化,進一步讓世界更了解中國。

  加速「出海」促進交流與共情

  近年來,國產影視「出海」步伐不斷加快。2019年,《流浪地球》在北美、澳大利亞等海外市場同步上映,成為近五年來北美票房成績最好的中國電影。此外,同樣在海外上映的《戰狼2》《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以多元的題材和精良的製作,也收穫了不少海外觀眾好評。

  這些優秀的國產電影,不僅體現了中國電影工業化水平不斷提升、電影產業生態不斷成熟完善,也在潛移默化中加深了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促進民眾之間的情感共鳴。

  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藝術研究所所長丁亞平認為,具備獨樹一幟的人文氣質,中國影視作品才能在國際市場上真正站穩腳跟。海外電影觀眾已不滿足於停留在認識某些中國文化元素的簡單層面,而渴望進一步了解、挖掘中國文化深層的精神內核和文化底蘊。因此,海外傳播的成功案例講的都是中國故事,展現的都是中國人獨有的精神風貌,並在人類共通的價值理念之中著重渲染了中國文化的厚重底色。

  除了國產電影,國產劇集在「走出去」方面也展示了喜人成績。數據顯示,電視劇在中國電視節目國際貿易中佔比已超過70%,遠超其他節目形態,並已出口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非洲,《琅琊榜》《小別離》《歡樂頌》等電視劇被譯配成當地語言在多國播放;在東南亞,緬語配音版《紅樓夢》《西遊記》和《婚姻保衛戰》等電視劇相繼播出……無論是反映中國現代都市生活的家庭劇,還是展現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作品,都在當地受到了歡迎,收穫了大批海外「鐵粉」。

  此外,隨著流媒體技術和平臺不斷發展,海外視頻網站也購入中國電視劇版權,海外網友紛紛「在線催更」。其中,《長安十二時辰》還以「付費內容」形式上線北美,這是「出海」國產劇集首次進入海外平臺的包月付費區。

  努力「出圈」故事與傳播兼備

  

  《小別離》《長安十二時辰》《琅琊榜》海報

  在全球化發展,各國之間交流變得更加密切的當下,國產優秀影視作品「出海」也日益成為常態。如何用國際表達講好中國故事?什麼樣的作品在海外更容易「出圈」?成為了業界矚目的焦點。

  「分析在海外市場取得成功的影片,可以發現一些規律。」在近日舉行的2020年「金熊貓」國際傳播高峰論壇上,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喇培康表示,要講精彩的、能夠讓外國人接受的中國故事;要具有足夠的商業元素,比如有壯觀的特效技術、場面呈現,以及先進的敘事、拍攝手法;此外,還要有品牌影響力。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同道認為,要真正做好國際傳播,需要放在國際坐標體系下,才能更好地跨越文化障礙,引發共情。

  對於影視的表達方式,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表示,「所謂的共情,就是我們在講述的時候要讓別人願意聽,讓別人能夠產生這種共鳴。要用真正好的故事細節,然後用審美、用表達來吸引和感染觀眾。」

  未來,國產影視的海外傳播還有哪些創新模式?在丁亞平看來,當下,網際網路技術發展帶來了傳播革命,除了傳統的形式,中國影視作品還可以選擇不同航道「出海」,通過網際網路走出國門,實現線上線下同步播出放映。

  丁亞平認為,未來,「網際網路+」模式將成為趨勢,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影視創作也應該與時俱進,著手研究海外網際網路用戶的收看需求,通過多種渠道,展現一個更加立體、真實的中國形象。

相關焦點

  • 《有翡》同步出海 國產影視「走出去」升級
    對於國產影視作品而言,出海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國內已有至少10餘部影視作品相繼走出國門。但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以往的先國內後國外,現在同步播出的作品數量越來越多,既有《姜子牙》等大銀幕作品,也有《鬢邊不是海棠紅》等劇集。重視海外市場並「走出去」只是第一步,要想出海且出圈,國產影視作品或許還需要在內容創作及發行方面持續優化。
  • 奈飛購入《徵途》電影版權 國產影視內容正加速出海
    廣撒網模式保證「有」精品 儘管Netflix還沒有在中國大陸開展業務,但近年來這家流媒體影視巨頭採買的國內影視內容版權越來越多,這也是Netflix正在全球加速「廣撒網」加大版權採購、布局更多市場的一個縮影。
  • 影視IP改編音樂劇成新潮流 優秀內容「出圈」
    創新性地將網絡作品轉化成舞臺劇,既能在內容層面進一步挖掘經典劇目的深刻內涵,也能在垂直領域實現網劇和音樂劇粉絲的互相轉化。此前,大多數音樂劇改編傾向於從文學著作或經典音樂中找故事,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創作者把目光投向了更為年輕的藝術門類。
  • 中國影視「出海」風勁帆滿
    在國際影視合拍高峰論壇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副局長範衛平介紹說:「中國已成為影視劇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中國豐富的內容資源為國際市場注入了活力。2017年中國影視內容產品和服務出口超4億美元。」今年,中國原創影視作品亮相海外備受關注。
  • 視頻網站「出海」有新姿,騰訊視頻WeTV的穩健成長與持續升維
    作為華語內容與海外雙向文化交流的重要流媒體服務平臺,WeTV不僅是連接平臺與用戶的關鍵線索,更是騰訊視頻構建出海新格局的重要引擎。中國內容產品在海外市場的熱度不斷攀升,騰訊視頻WeTV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助推中國視聽內容的國際化傳播,與全球用戶一起共享好時光?在國產內容產品「走出去」中,騰訊視頻又有著怎樣的方法論?
  • 以影視作品為舟,載中華文化出海
    風淡雲輕,細水長流遇見小九九點擊關注,帶你追劇聽歌追綜藝近日,央視電影頻道《CCTV6》發布了《如何更好的以影視作品為舟,載中華文化出海?》的新聞引起了諸多討論。之前《社會科學報》在一篇文章《有效實現海外傳播價值最大化》中提到過:相較於日益發展的國內生產和消費,我國電視劇海外傳播及影響力的提升嚴重不足。所以關於央視提出的「如何更好的以影視作品為舟,載中華文化出海?」值得思考。央視提出的幾部電視劇,大多為古裝劇。
  • 從Netflix、Hulu等流媒體巨頭到韓國TV,誰是國產劇「出海」的大買家?
    近三年來,公眾或許也能感知到國產劇出海比例在逐步增加。這一部分與影視市場發展相關,頭部IP劇集增多,影視內容影響力與傳播範圍增大,引起海外市場注意,影視公司們也因市場內容同質化、受眾審美疲勞等情況急需尋求新市場。
  • 國產動漫頻「出海」 原創動畫獲北美市場認可
    國產動漫頻「出海」 原創動畫獲北美市場認可 小新 攝中新網北京7月24日電 (記者 高凱)國產動漫近年來「出海」頻速日益加快,中國原創動畫在世界動漫舞臺上逐漸「刷」出「存在感」。日前,由企鵝影視和上遊動漫聯合出品的動畫片《超級小熊布迷》登陸加拿大著名兒童電視頻道TreehouseTV,取得該頻道2-5歲男孩觀眾群體的五月收視第一名,根據數據統計,《超級小熊布迷》力壓同時段內播放的國際知名少兒IP,成為五月收視黑馬。據悉,從2017年正式上線至今,兩年時間內《超級小熊布迷》的片集儲備已高達104集。
  • 《阿瓦隆之王》手遊和中國玩家的出海
    近日,又一家中國遊戲企業的廣告佔領了這裡——在納斯達克交易所的巨型屏幕上,滾動播放著手機遊戲《阿瓦隆之王》的海報圖案,細看之下,無數個《阿瓦隆之王》手遊玩家的ID組成了海報中王者的面孔。這條獨特廣告裡包含著兩層意思:出海發展的中國手遊,以及隨著手遊競技一同出海的中國遊戲玩家們。
  • 國產動畫再出海,《無敵鹿戰隊》將登陸尼克兒童頻道
    ,但在實際創製過程中,如何平衡娛樂與教育兩種元素,是所有少兒動畫需要解答的一道命題。 譬如,《蜜蜂營救行動》一集,借鐵老闆為一己私利抓捕蜜蜂這件事,傳遞出蜜蜂喜歡集體「跳舞」、傳花授粉利於生態鏈等小常識;《神奇的水怪》一集,鐵老闆操作錯誤,將塑料垃圾倒進水晶湖,講述了塑料垃圾對水資源和動物的危害,又給出了「廢物利用造滑水梯」這樣創意性的解決方案,在小朋友心中種下環保意識的種子。
  • 當懸疑劇遇見西瓜影視天團:影視IP與二創內容如何雙向賦能?
    當越來越多影劇綜作品選擇在西瓜視頻首發,如何找到正確的入局姿勢?西瓜視頻製造爆款的方法論是什麼?點擊播放 GIF 0.0M內容+流量雙輪驅動《誰是被害者》的出圈不出意料「正經的瓜皮醬」是擁有百萬粉絲的影視領域創作人,8月17日她發布了關於《誰是被害者》前3集劇情的解說視頻,每集故事的高能反轉令人意猶未盡,忍不住自己去看全集。以內容+流量的組合拳助推影視IP,實現跨圈層聯動傳播以及針對內容受眾的精準觸達,是西瓜視頻娛樂營銷的優勢所在。
  • 2020青島影視博覽會專版|「破圈」造爆款,動畫電影切分百億「蛋糕」
    如何抓住年輕觀眾口味、如何切分百億動畫產業「蛋糕」成為當天論壇的熱點。業內人士認為,動畫行業原本通行的同人開發、衍生品推廣、票房分成、開發後期引入投資等方式,加入了遊戲科技進化、移動端發力、網絡平臺版權等新玩法,已經進入了極速進化的階段。在這個做大「蛋糕」的過程裡,國產動畫電影產業仍然處於工業化初級階段。
  • 《青雲志》《錦繡未央》小說受歐美宅追捧,網文出海是為影視提前...
    閱文集團高級副總裁、總編輯林庭鋒表示,閱文一直高度關注網絡文學的海外傳播,將中國網文IP開發的精品輸送給全球用戶,「任何的開發形式都不排除會去嘗試」,關於收購網站的問題,並沒有直接表態。《錦繡未央》、《孤芳不自賞》小說多年前就上了歐美宅的書單比起近年來國產電影、電視劇的出海,網絡文學其實早已悄然在國外紮根。
  • 國產動畫製作公司如何實現創新發展
    國產動畫要想實現創新,走出去,首先需要一個適合「創新」和「創造」的環境。這裡的環境包括政策和行業市場,政策非常直截了當,很早便開始扶持國產動畫的發展。但是對於動畫公司自身來說,國產動畫製作公司如何實現創新發展呢?藝虎動畫介紹如下。
  • 《愛上北鬥星男友》成甜寵劇「出海先鋒」 中國文化如何拓寬國際窗口
    《愛上北鬥星男友》出圈與出海背後,甜寵劇如何突圍?收割少女心這門生意如何走出國門?如何借甜寵題材講述中國故事?文化輸出背後又有怎樣的商業邏輯和文化邏輯?在娛樂獨角獸(ID:yuledujiaoshou)與愛奇藝副總裁、自製劇開發總經理戴瑩的交談中,這些問題的答案呼之欲出。
  • 日語版《陳情令》、緬甸版《延禧攻略》,國產劇「出海」後記
    各方面看來,《陳情令》的「出海」效果實屬不錯,而在它之前,國產劇的「出海」之路實際上已經走了幾十年有餘,而相比於前幾年的國內火爆、海外「撲街」,如今的國產劇「出海」,越來越有門路了。國產劇的「海外之旅」國產劇「出海」,從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
  • 當抖音遇上二次元,內容出圈時代已到來
    這個曾流行於二次元世界的標誌符號,最近因為一檔活動「元氣學院」,徹底是出圈了!「元氣學院」是由抖音發起的一場關於二次元的內容狂歡,徹底刷爆了社交圈,引來了無數圈內圈外人的圍觀,花澤香菜來了,初音未來了,更有張國偉、霍尊、汪東城親自來打卡......
  • 《慶餘年》海外圈粉 國產影視劇正迎「出海」黃金期
    舉報   湖北作家的《慶餘年》海外圈粉  國產影視劇正迎
  • 2020,國產動畫「破圈」進行時
    國產動畫如何破圈?《靈籠》的意義不僅是「炫技」在讀娛君看來,《靈籠》是一部優點突出也存在遺憾的國產動畫。《靈籠》所取得的熱度口碑成績既為投資者和創作者帶來了題材創新的信心,也拓寬了行業的視野——原來國產動畫也可以做末世科幻,也許還有更多潛在爆款題材在等待挖掘。
  • 光線、華誼、芒果:誰是國產內容之王?
    來源:新浪財經文/林春蕾 理邏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公司加入影視傳媒賽道,新媒體的運營模式快速發展,傳統的影視公司遇到巨大的挑戰,紛紛謀求變革與轉型,整個傳媒行業的影視板塊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未來,在5G、AI等新興信息技術的推演過程中,大眾傳媒的傳播形式和行業競爭格局還將進一步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