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新生洪明偉:心繫我的中美兩個家

2020-12-12 騰訊網

大家好,這是來自紐約州的問候!我的名字是麥克斯·霍恩,中文名是洪明偉, 我很高興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想法和經歷,我所在的紐約州是美國疫情爆發的中心。雖然一線醫務人員的努力有了一定成效,但離紐約的疫情結束還遙遙無期。看到武漢解封,日常生活逐漸恢復正常的節奏,我們紐約人有了希望。抗「疫」之戰有一線曙光,雖然現在可能很難看到,但中國恢復了生機和活力,讓我們樂觀起來。

再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哈佛大學大一新生,學習東亞語言和文明。中學時代開始學漢語以來,我曾多次到中國旅行,與中國有了密切聯結,對現代中國的種種有了更細緻的了解。對我來說,學習一門新語言,就是學習加深同理共情。我感到與中國的交流正讓我有這樣的收穫。

當武漢剛剛遭受疫情重創時,我感覺離我很遙遠。但隨著病毒的快速傳播,我覺得我有責任,為這座對我有特殊意義的城市做些什麼。我拍攝了一些「加油武漢,加油中國」的視頻,以此來聲援前線抗擊病毒的人們。作為美國人,我們對多邊主義負有道義上的責任,我們還有與日俱增的責任,向世界展示我們擁護多邊主義的堅定態度。這是美國最大的優點。我們有同情心。拍攝簡短輕鬆的視頻,雖然遠比不上專業醫務人員的工作,但是我想表明,在中美關係日益緊張之際,無數美國人希望加強與中國的聯結,通過民間交流和著眼全球主義。我們這些普通話學習者、大學生、遊客還有更多人,都希望美國是一個開放的國家,而不是一個孤立主義至上的國家。

通過這些視頻,我希望給大家展示一些哈佛真實的情況,以及眾多美國學界人士對中國持之以恆的濃厚興趣。哈佛中美關係協會,我也是其中一員。協會也開始製作「加油武漢」的視頻 並思考如何繼續開展工作,在疫情傳播的大背景之下。

疾病不分國界。1月下旬,當師生重聚哈佛校園開啟第二學期時,病毒還是遙不可及。雖然我們略有耳聞中國的嚴峻局勢,但並沒有預想到疫情在美國廣泛傳播的可能。那是暴風雨前的平靜,之後一切都變了。3月初,哈佛大學開始禁止國際旅行,限制國內旅行。3月10日,哈佛的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所有課程轉移至線上,學生們只有5天時間,清空宿舍離開校園。一種不真實的氛圍籠罩著校園。我們都儘可能多地和朋友在一起。面臨漫長的隔離期,這幾天是真正的患難與共。僅三天後,哈佛首現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的學生。3月24日,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巴考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幸運的是,他後來和妻子一起康復了。哈佛大學還強調在這段時期,要給予學生,包括華裔學生,以最大的尊重。

下面是我的一些想法,寫於離開哈佛,線上開課之際:在我看來,哈佛大學的管理人員報以最高的關愛、勤勉和同情之心,做出對團體最有益的決策,依據是專家的預測和最實時有效的信息。我很感激我的教授、同學和管理人員,他們的不懈努力讓線上授課這一轉變順暢無虞。我們雖然無法身處校園,但我們有彼此。品德崇高且聰慧過人的哈佛人 一直是這個團體的重中之重。這一點即便沒有實體校園也不會動搖。根據我的觀察,我們現在面臨的挑戰不是如何持續開展高質量的教學,而是如何鼓勵師生聯結彼此,讓教育更有意義。我相信哈佛大學能應對挑戰,我也期待這學期能繼續建立與教授間有意義的人際交往。最重要的是,我感謝奮戰前線的人們,他們使我們能夠平安在家,不受阻礙地學習。我真誠地希望哈佛大學的所有成員,包括我們的校長巴考,受感染後都能如他一樣早日康復。

不僅僅是哈佛的管理人員需要應對「疫」情下的新狀況。哈佛中國論壇,我是其中一員,致力促進中美兩國在哈佛的建設性對話。儘管2020年的線下會議被取消,但論壇希望通過促進線上對話,在這前所未有的時刻,加強中美關係。我們正探索創新的形式,匯集專家研究疫情對醫療、財政和社會的影響。這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創新且突破傳統的渠道對於促進亟需的跨文化交流有愈加重要的意義。我們雖然遠離彼此,但精神上團結一致。

我非常敬佩的一位哈佛校友也開通了一個在線平臺,我從新聞得知,朋友和同學可以於此捐款為紐約市奮戰前線的醫務人員提供餐食。同學的父親在紐約市擁有多家餐館,他們用善款為醫務人員做飯,每天為全市醫院送餐。如果物流可行,我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在長島實施它,預計很快我將開始這方面的工作。

在「加油武漢」的視頻裡,我說「中國是我的第二個家了。這是我最簡單、最真誠、最重要對疫情情況的想法。

中國是我的第二故鄉,為了說明這一點,我想講一個小故事。2016年夏天 我參加龍行天下組織的一次旅行,去到四川、青海和西藏自治區內的藏區。作為旅行的一部分,我們寄宿在藏族牧民家中,住帳篷、放牧犛牛、喝酥油茶。帳篷裡只有一張床墊,寄宿家庭非常慷慨地讓給我。看到我不習慣坐在地上吃飯,他們驅車數小時到附近的村鎮,為我買來了小桌和凳子。當我們沿著崎嶇不平的土路,行駛在遼闊的草原中間,目之所及是東邊遠處的帳篷和西邊遠處的藏廟,寄宿家庭爸爸轉過身來對我說:「我們嘛,一家人」,換句話說「我們都是全球大家庭的一員」。維繫這個大家庭體現在諸多方面,國家之間密切溝通,合作與協調的需求比以往更加重要。持續公開無障礙地發布全球疫情信息至關重要,這也是讓公眾知情的關鍵。

我的城市病了,但我對它的愛不變。我的第二個家曾經病了,但我對它的愛猶存。通過高中時期參加的蘇州交流項目,我和寄宿家庭姐姐建立了深厚情誼,時至今日仍保持密切聯絡。 過去幾周的隔離,讓姐姐愈發堅強,她在如今的艱難時刻大力支持我,當然她也是我練習中文的好搭檔!在我即將完成這篇演講時,我收到她發來的微信。「我現在是大廚了!下次你來蘇州,我給你做好吃的。」這正是我現在想要的:平安、健康、和回歸正常生活。

在「我的中國相冊」故事分享活動中,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建議我去西藏林芝看春暖花開。祝福你們大家,祝福春臨林芝,祝福生機與愛綻放人間各處。疫情嚴峻,但中國正在擺脫這場危機,不久我們也將擺脫這場危機。

中國加油!美國加油!世界加油!當我們站在一起的時候,當我們團結一心的時候,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打倒我們。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著充滿愛的一顆心,我們一定打贏這場戰役。疫情結束了,中國見,謝謝。

關於作者:麥克斯·霍恩,哈佛大學一年級學生,專注東亞語言和文明研究,熱愛中文和中國文化。從12歲起開始學習中文,曾獲第十三屆美國中學生」漢語橋」中文演講比賽冠軍,第十一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全球第二名。

為宣傳貫徹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增進各國青年交流,講好國際社會攜手抗疫故事,中國日報社於4月16日晚以「雲直播」形式主辦了主題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 世界 未來」的「新時代大講堂」。來自中國、俄羅斯、美國的六位青少年發表英語演講,向全球觀眾講述他們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的經歷,分享了自己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各國攜手抗擊疫情的思考和體會。阿麗薩 託普奇是演講嘉賓之一。

相關焦點

  • 聽聽「哈佛小哥」怎麼說!
    在4月16日直播的《新時代大講堂》中,有一名叫做洪明偉(Max Horne)的美國小夥兒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他就讀於哈佛大學,卻說著一口標準流利的中文,一點都不比native差。小洪12歲開始學習中文,曾多次來中國旅遊和參加各種活動。這次疫情當中,洪明偉也見證了中國和美國相繼暴發疫情的情形。
  • 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取消全年面對面授課!新生只能ZOOM了?
    「再難也要開學,不管用什麼形式」已經是所有大學的共識。每所學校的秋季學期開學計劃都有自己的考量。有的選擇如期開學,而有的則是按兵不動。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正式宣布,2020-2021整個學年都將採用線上授課的方式,取消線下面對面授課。這種模式到底如何呢?一起來看看詳細的分析。在疫情爆發之初,哈佛的校長及其夫人就感染了新冠病毒。
  • 2011年「全球青年領袖」入選者、知名投資人潘海東:因哈佛結緣 我...
    在這個組織裡,我經常跟哈佛大學各個學院的學生聚在一起,出版雜誌和舉辦哈佛中國年度論壇。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把中國介紹給世界。讓我引以為豪的是,哈佛中國年度論壇越辦越大,到2020年,已經是第23屆。在這個論壇上,中美政界高官、學術專家和商界領袖唇槍舌戰,你來我往,爭論不休。
  • 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拜登對中美關係抱有現實態度
    來源:參考消息參考消息網12月21日報導 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12月18日在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發表文章稱,拜登對中美關係抱有現實態度。技術和自然都迫使這兩個大國共同生存。拜登深知我們仍然生活在一個「確保相互摧毀」的世界裡,而當今一代大多不知道這一點。他回憶說,美國決策者很難理解「核確保相互摧毀」的概念,也很難接受其對明智治國之道的戰略影響。古巴飛彈危機後,約翰·甘迺迪及其繼任者吸取了一個重要教訓:核戰爭打不贏,所以絕對不能打。
  • 哈佛大學最新招生數據大揭秘:學費高漲、競爭加劇
    2014年,哈佛大學的歧視亞裔學生案,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哈佛的招生流程也隨之浮出水面,捐贈者、校友家庭、種族等多個方面對學生申請哈佛大學的錄取結果的影響也隨之被國內外的學生和家長熟知。那麼哈佛大學在招生錄取方面到底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呢?2019年又有哪些新的變化和不同?
  • 哈佛大學附近的高中推薦
    8、升學去向:普林斯頓大學、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耶魯大學、史丹福大學、芝加哥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西北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布朗大學、聖母大學、範德堡大學、康奈爾大學等。
  •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舉行
    9月23日晚,山東大學青島校區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暨迎新晚會在校區田徑場舉行。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出席典禮並講話。孔令棟宣讀了《關於頒發山東大學2020級優秀本科新生獎學金的決定》《山東大學關於表彰2020年研究生優秀生源獎勵基金獲獎者的決定》,樊麗明為獲獎學生代表頒發證書。2020年,青島校區共有4名本科生獲得優秀本科新生獎學金,341名研究生獲得優秀生源獎勵基金。
  • 劍橋哈佛:空前絕後的春假|哈佛大學|劍橋|浮世繪|美術館
    哈佛校園 2020年3月13日,周五,清晨波士頓地區開始下雨。這是哈佛春季學期第一個單元課程的最後一天,第二天就開始放春假。極大可能,這將成為哈佛大學一個空前絕後的春假。
  • 溫州肯恩大學:浙江省唯一一所具獨立法人資格的中美合作大學
    今天很榮幸能在我們騰訊大浙網的平臺向大家介紹我們溫州肯恩大學。溫州肯恩大學是目前浙江省唯一一所具獨立法人資格的中美合作大學,我們的專業課程100%從美國肯恩大學引進,也就是說在師資、課程教材、學習評估、成績考核等方面完全與美國肯恩大學保持一致,學生在被我校錄取後將會在中美兩個校區同時註冊學籍,畢業後可獲得中美雙文憑。
  • 20條哈佛偽校訓:其實也有道理(圖)|美國大學|美國留學|哈佛大學...
    關於哈佛大學的校訓在中國網際網路上盛傳已久。近日,哈佛大學圖書館官方網站驚現留言:有人問,在哪裡可以看到傳說中的哈佛大學校訓?
  • 哈佛再曝醜聞,美國教育怎麼了?
    站在名校金字塔尖的哈佛,也難免醜聞纏身。去年,哈佛大學前擊劍隊教練布蘭德(Peter Brand)被曝光受賄,他幫助一位美籍華裔富商趙捷的兩個兒子以擊劍特招長的方式進入哈佛。這事當即在美國引起軒然大波,當年7月,布蘭德被哈佛正式解僱。
  • 人物| 傅高義:這位哈佛的「中國先生」,走了……
    12月21日,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在訃告中寫道,「他是我們中心真正的守護者,一位博學的學者,一位很好的朋友,我們將緬懷他。」對於全球的中國觀察者而言,傅先生的去世令人備感突然。近來,這位耄耋老人仍然牽掛著中美關係等議題,並為改善兩國關係積極建言。在許多人看來,傅先生是美國少有的精通中日兩國事務的學者,他的離去可謂學界痛失。
  • 倫敦藝術大學,藝術界的「哈佛」
    倫敦藝術大學是許多留英同學的選擇之一,在倫藝讀書是什麼樣的感受呢,帶同學們提前了解一下該學校,走進藝術的殿堂。倫敦藝術大學(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簡稱UAL,前稱London Institute)是一所位於英國倫敦的書院聯邦制大學。
  • 在美國,誰能把孩子送進哈佛?
    家庭背景與收入是這項調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從結果來看,哈佛大學對於富裕家庭和校友子女的偏愛仍然是顯而易見的。高價學費僅僅是阻礙普通家庭孩子進入哈佛的第一道門檻,實際上,為了增加錄取機率,在高中階段為孩子尋找升學顧問(也就是俗稱的申請中介機構)已經成為了現在的潮流。有超過20%的哈佛新生表示,自己在申請階段接受過私人顧問的幫助。
  • 「中國先生」傅高義,帶著對中美關係的憂思走了
    隨後澎湃新聞報導稱,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也收到了哈佛大學日美關係項目負責人克裡斯蒂娜·戴維斯(Christina Davis)發來的郵件,得知傅高義去世的消息。克裡斯蒂娜表示,傅高義在接受外科手術後恢復不佳,於馬塞諸塞州劍橋奧本山醫院離世。
  • 世界名校排名前100大學名單——哈佛大學
    哈佛大學是美國本土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投資移民,為了紀念在成立初期給予學院慷慨支持的約翰·哈佛牧師,學校於1639年3月更名為「哈佛學院(Harvard College)」,而1780年哈佛學院正式改稱「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學由十所學院以及一個高等研究所構成,坐擁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大學圖書館系統。
  • 真實的哈佛是這樣?疫情下哈佛錄取政策有什麼變化?雲訪校全解析
    錄取哈佛大學,難!錄取哈佛大學本科,更難!為什麼美國大學千千萬,依然有那麼多人擠破頭想進入哈佛大學?統計顯示,哈佛新生裡邊超過90%的學生,高中的數學水平在AB微積分以上,將近1/4的學生高中的數學水平達到了多變量微積分、線性代數這樣的高等課程以上。所以這些學生數理能力都是比較強的。
  • 【築夢未來 展翅翱翔】洞頭籍學子曾華銘被哈佛大學錄取研究生:從...
    【築夢未來 展翅翱翔】洞頭籍學子曾華銘被哈佛大學錄取研究生:從勇於嘗試中汲取經驗2020年10月16日 15:05:10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近日,我區一名青年被哈佛大學錄取,成為該大學的研究生,今天的《築夢未來展翅翱翔》新聞專欄,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洞頭籍學子曾華銘的學習成長之路
  • .| 中美雙文憑,讓你離世界頂尖名校更近一步!溫州肯恩大學招就辦...
    溫州肯恩大學是目前我們浙江省唯一一所具獨立法人資格的中美合作大學,在辦學的短短幾年裡我們取得了一系列矚目的成績。2014年,我校被國家列入第五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成果。2018年教育部與浙江省的第一次部省會商會議中明確將溫州肯恩大學列入中外合作辦學示範校重點建設對象。
  • 賈慶國:傅高義積極主張中美對話合作,令人尊敬
    澎湃新聞從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處證實了這一消息。12月21日上午,察哈爾學會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北大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北大國際關係學院前院長賈慶國告訴澎湃新聞,他也於當日上午得知了傅高義去世的消息。「太突然了!聽到噩耗好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