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三棟百年老房子要修復,中國考察隊在協助

2020-12-15 澎湃新聞

博克格雷溫克小屋。 本文圖片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提供

2月12日,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在羅斯海阿代爾角執行國際合作項目,協助紐西蘭南極遺產信託基金組織在此處建設營地及儲存物資,以保護南極重要歷史文化遺址。

「雪龍」號此前停靠澳大利亞霍巴特時,考察隊員將阿代爾角項目的物資先行運送上船。隨後,「雪龍」號於近日抵達恩科斯堡島新站執行任務時,再派出直升機將4名紐西蘭隊員和部分物資從紐西蘭斯科特站接運上船,最後共同前往阿代爾角開展合作任務。

阿代爾角是羅斯海入口最北端的半島,有著獨特的地理環境,超過一百萬隻的阿德利企鵝在這裡聚居。海岸坐落著三座木屋,兩座是「博克格雷溫克小屋」,分別是住宿屋和倉庫屋,由挪威人率領的英國探險隊在1899年建造,這也是人類在南極大陸上修建的首棟建築,人類歷史上首次南極越冬也是在這棟屋子裡。目前,這兩棟小木屋仍比較完整。另一座是英國探險家維克多坎貝爾於1911年建造的「北方團體」小屋,緊鄰博克格雷溫克小屋,目前僅剩殘跡。

雪龍號到達阿代爾角。

「雪龍」號時間2月12日上午8時30分,第一批中國考察隊員與三名紐西蘭隊員乘坐「ka-32」直升機抵達阿代爾角作業地點做前期準備工作,隨後通過直升飛機吊運作業,開展約15噸物資的卸運。

當天晚上9時左右,經過12個多小時的連續奮戰,中國考察隊員協助紐西蘭隊員成功完成了物資的卸運、整理和綑紮等工作,同時,還協助紐西蘭方面完成了平整場地、住艙固定等。

紐西蘭考察隊員對中方的幫助表示感謝。據了解,他們將在明後兩年的度夏期間,完成這些岸上歷史遺蹟的修復和保護工作。

中國科考隊員和紐西蘭隊員共同作業。

考察隊常務副領隊徐韌說,「雪龍」號目前剛剛完成阿蒙森海綜合調查任務,即將前往澳大利亞霍巴特補給,此次考察隊共派出25名考察隊員協助紐西蘭隊員執行該項目,不僅為未來兩國深化南極領域合作奠定基礎,同時也充分展示了中國作為極地大國應有的擔當和貢獻。

據悉,在我國第34次南極考察期間,中方考察隊員就曾協助紐西蘭隊員在阿代爾角開展營地建設工作。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中國南極考察隊「雪鷹301」直升機協作轉運澳大利亞考察隊員緊急撤離
    中新社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 阮煜琳)來自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消息,澳大利亞南極戴維斯站一名隊員因健康原因,急需撤離回到國內治療,中國南極考察隊「雪鷹301」直升機完成國際協作救援第一站。該名隊員已於北京時間24日搭乘澳大利亞飛機返回國內。
  • 中國南極考察隊拜訪巴西費拉茲站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南極長城站2月10日電(記者 劉詩平)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部分成員9日前往與中國南極長城站同位於喬治王島上的巴西費拉茲司令南極科學考察站(簡稱費拉茲站),代表中國南極考察隊拜訪這個由中國企業承建的科考站。
  • 我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凱旋 首次「雙龍探極」圓滿完成
    來源/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雙龍」凱旋了!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獲悉,執行我國第36次南極考察的「雪龍」號和「雪龍2」號船已返回上海浦東的家,標誌著我國第36次南極考察暨首次「雙龍探極」圓滿完成。
  • 中國南極考察隊「海陸空」科考過新春
    在浩瀚的南大洋和遼闊的南極陸地上,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正進行「海陸空」全方位的科學考察,在工作中迎接鼠年新春的到來。「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25日航行在南大西洋上,沿著東經18度12分向南穿越西風帶,前往長城站。航行期間,有的科考隊員在觀測海底地形,有的隊員為在西風帶布放浮標做準備工作。
  • 張國立和中國首次東南極考察隊隊員們與南極中山站現場連線
    02隊友相逢格外親進一步交代背景:我們八位曾同在一個英雄集體——中國首次東南極考察隊。1988/1989年度,116名全體隊員經過奮爭,使中國在南極大陸擁有了第一座考察站——中山站。陌路荊途,考察船先是被困南極冰區20餘天。後在1月14日22時15分~23時55分(當地時間),遭遇連續三次險些船毀人亡的特大冰崩。終於登陸,要把空耗的時間奪回來,拚盡氣力投入建站。對此,在場的談興正濃的八位隊友一一回眸這些磨難,在此略作表述。
  • 我國南極內陸考察隊成功抵達崑崙站
    新華網上海12月30日電(張建松、程言峰)記者30日從中國第27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獲悉,北京時間12月29日19時,中國第27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內陸隊成功抵達崑崙站,再次登頂海拔4000多米的南極內陸「冰蓋之巔」。
  • 南極考察隊數百名科考隊員在南極迎新年
    1月1日,中國第三十六次南極考察隊數百名科考隊員在遼闊的南極迎來新年第一天。「我們在升國旗中開始了新的一天,今天主要進行雪下汙水處理系統和無人值守系統的調試。」泰山隊隊長姚旭在衛星電話中告訴記者。第三十六次南極考察泰山隊將完成泰山站區工程全面收尾,以及冰川運動觀測等有關冰川學、天文學等多學科綜合科考。
  • 目標南極!3位氣象科考隊員隨第37次南極考察隊出徵
    出徵南極11月10日,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船在上海出發。由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選派的山西省氣象局五臺山氣象站董劍、陝西省氣象局華山氣象站武維剛以及安徽省壽縣氣象局凌新鋒將隨「雪龍」號分別前往南極中山站、長城站,開展為期18個月的常規氣象觀測和大氣成分觀測。
  • 中國南極考察隊科考隊員在「咆哮」西風帶成功布放3套浮標
    中國南極考察隊科考隊員在「咆哮」西風帶成功布放3套浮標 新華網 | 2020-04-03 09:38:45 記者從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了解到,北京時間2日13時,科考隊員在「咆哮」西風帶抓住難得的時間窗口,成功布放了1套西風帶海洋環境觀測浮標和2套「
  • 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出徵南極
    中新社北京11月10日電 (記者 阮煜琳)中國自然資源部10日消息,由中國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10日從上海出發,開始執行南極科學考察任務。
  • 記者手記:南極築「城」記——在長城站讀《中國南極長城站》
    新華社「雪龍2」號2月15日電記者手記:南極築「城」記——在長城站讀《中國南極長城站》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北京時間15日零時10分,首航南極的「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完成長城站卸貨任務。35年前的今天,這一中國首個南極考察站順利建成。
  • 中國南極考察隊完成太空人海採集水樣作業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7日順利完成太空人海綜合科考的最後一次CTD(溫鹽深剖面儀)採水作業,採得的水樣將為研究這一海域的微小型浮遊生物和海洋化學要素等提供幫助。研究浮遊病毒多年的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汪珉,通過大體積採水對太空人海的浮遊病毒進行了富集,希望後期的實驗室工作能在這個很少展開的研究領域有新發現。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是「雪龍2」號首航南極,也是首次與「雪龍」號一道開展「雙龍探極」。科考過程中,科考隊員首次在冰區通過「雪龍2」號的月池系統進行了CTD採水作業。
  • 首次「雙龍探極」圓滿完成 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凱旋
    【來源:光明日報】從自然資源部獲悉,我國極地考察船「雪龍」和「雪龍2」於23日返回上海國內基地碼頭,標誌著我國第36次南極考察首次「雙龍探極」圓滿完成。此次南極考察隊由394人組成,於2019年10月9日出發,歷時198天,兩船行程共7萬餘海裡,完成南極陸地科學考察與工程技術維護以及相關海域調查等62項既定任務,取得了豐碩成果。 在本次科考中,考察隊員分組執行了「海陸空」全方位科學考察。
  • 第37次南極考察隊出徵南極省測繪地信局科考隊員隨隊出發
    黑龍江日報11月10日訊 10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由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上海)出發,執行南極科學考察任務。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科考隊員朱李忠、唐鑄隨考察隊奔赴南極,執行多項測繪地理信息考察任務。
  • 波司登聯合中國南極科學考察隊推出專業保暖系列
    中國南極科學考察隊(以下簡稱「中國南極科考隊」)持續探索著影響全球和極地變化的關鍵因素,是我國研究地球生態系統和建設極地強國的重要支撐。專注羽絨服44年的民族品牌波司登,作為國內率先登上「世界三極」(南極、北極、珠穆朗瑪峰)的中國服裝品牌,持續助力中國科考事業。
  • 中國「雪鷹」出動救援澳患病科考隊員 五星紅旗在南極戴維斯站飄揚
    圖說:中國南極考察隊「雪鷹301」直升機參與救援 來源/AAD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獲悉,澳大利亞南極戴維斯站一名隊員因健康原因,急需撤離回國治療,中國南極考察隊「雪鷹301」直升機完成國際協作救援第一站。
  • 第三十六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隊員講述
    5月26日,隊員在普裡茲灣海冰觀測途中偶遇的企鵝。  現在是南極時間上午10點,從我站立的位置向窗外望去,周圍黑漆漆的,發電棟、汙水處理棟和垃圾焚燒棟亮著整個極夜期間都不熄的燈。再往遠處,朦朧間海上有幾處冰山的影子,像一幅寫意水墨山水畫。從5月下旬進入極夜以來,太陽就在視野中消失了,但在晴朗的中午,在天空的北方會透著光,渲染成或淡或濃的紅色。
  • 在南極,中美共同幫了澳大利亞一把
    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南極救援上,可見一斑。文 | 海上客澳大利亞南極戴維斯站一名隊員因健康原因,急需撤離。這時候,中國南極考察隊「雪鷹301」直升機出手相幫。這是昨天(12月24日),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發布的消息。
  • 「祖國在召喚,再苦也要去」——第36次南極科考隊員郝彤、喬剛細述...
    「考察隊領導又在預定明年的海冰遙感探路了。」我校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學者、第36次南極考察隊隊員喬剛告訴記者。這次「雪龍號」中山站第一次海冰卸貨近一千五百噸,卻只用了上次一半都不到的時間,我校測繪學院郝彤、喬剛兩位老師所在的遙感團隊提供的實時冰情提供了重要支撐。同時,無人機影像和無人機載探冰雷達等測繪利器在南極多項考察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波司登攜手中國南極科考隊踏徵程 徵戰南極絕不後退
    前段時間波司登與中國南極科考隊聯合推出了全新系列——專業保暖系列,通過高潮的製作工藝和保暖技術,助力中國南極科考隊踏上新的徵程。第37次中國南極科考隊出徵南極波司登以專業姿態 擔任我國考察隊的「禦寒守護者」自90年代開始,波司登就開始隨中國登山隊攀登珠穆朗瑪峰,與科考隊出徵南北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