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睡眠研究會發布的《2020全民宅家期間中國居民睡眠白皮書》顯示,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已達到38.2%,也就是說,在當下的中國,超過3億人正在被失眠深深困擾著。
揭開失眠的5大類型,快對號入座,看看你是哪一種!
1、睡眠困難——疏肝:在床上翻來翻去都睡不著,例如九點上床,凌晨就可以入睡,難以入睡,這種人一般都容易把事情放在心上,想太多而失眠。
原因:肝氣鬱結。睡眠是人體陰陽氣機轉換的體現。陰氣旺盛,則入眠;陽氣旺盛,則醒來。陰與陽的順承轉換,就是要靠肝氣的舒暢,如果肝氣失調,睡眠必然受到影響。
2、易醒——調脾:睡眠不穩定,尤其容易醒來,而且醒來後再入睡更難。還經常感覺口膩,厭食、大便不暢等症狀。
原因:脾胃不好。胃和氣是晝精夜神(白天精神晚上休息)的基礎,正因有脾升清,胃降濁,通上連下,平衡陰陽,人體的生命活動才得以維持。
若飲食不節或脾胃功能不佳,就會引起腹脹、胃痛,使人輾轉難眠,時而睡醒。
3、睡眠不沉——補腎益腎:睡眠淺,似睡非睡,對周圍的動靜了如指掌,所以,即使是看起來睡了一夜,人起來還是很累,白天精神狀態不好,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健忘。
原因:腎陰不足。心居上焦,腎居下焦,腎陰虛損,陰精不能上承,心腎不交,則會虛火上炎,偏火。
4、多夢——養心:尤其喜歡做夢,所以睡眠效率很低,白天精神不振,有時還會心慌。
原因:心血虧虛。心主血,血虛則虛火內生,上擾心舍,陰不足於下,神不安於上,則會心神失養,致失眠多夢,健忘。
5、睡不著覺——瀉火:夜半難眠,常常睜著眼睛直到黎明。這部分人以絕經期婦女最多見,常伴有煩躁、口乾、大便乾結、舌紅苔黃等症狀。
原因:心肝火旺。「氣不足即是火,久之,肝之將火,以擊肝之魂,擾心經,灼心脈,致睡不寧」,中醫常說「陽浮於外,魂不入肝,心不定,則不眠」。
建議失眠的人:開水裡加「勺」它,堅持15天,養肝助眠,睡覺香甜
經大量數據研究出助眠「冠軍」指的就是赤芝多素了,有滋肝養心、調理失眠的功效。
臨床針對失眠患者,最經典的方法就是「赤芝多素」內調了,它能通過對神經的鎮定以及對神經內分泌的精細調節,來達到鎮靜安神的作用,同時該物質促進大腦腦垂體分泌催眠神經遞質,進一步更好調理失眠,提升睡眠質量,讓人可以快速入睡。
此外,從現代醫學上來講,赤芝多素中富含的三萜和腺苷等各種微量元素,很容易被身體吸收,被吸收進體內後,會對身體內分泌進行精細調節,抑制活躍的神經中樞,阻斷失眠的惡性循環,從而在根源調理好失眠問題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神經衰弱、焦慮等問題。對失眠人群來說非常滋補。
推薦幾個改善調理失眠的小方法:
1、晚上飯後運動1小時,然後泡個熱水澡,或中藥泡足1小時。
2、氣功調息,查看相關方面的書,練靜功,通過一定方法進行冥想,讓自己思維不再繁亂。
3、推拿按摩,睡前全身的按摩、足底按摩、頭部按摩可以讓你充分放鬆。
4、限制白天睡眠時間,除老年人白天可適當午睡或打盹片刻外,應避免午睡或打盹,否則會減少晚上的睡意及睡眠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