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迦藍。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登基稱帝的女皇,是一位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她從籍籍無名的武媚娘,晉升為天子寵妃,再到當朝國母,最後躍升為一代女帝,這其中的血雨腥風和波瀾壯闊,為後世之人津津樂道。那麼,是什麼造就了武則天如此輝煌的一生?這一切都要從她十四歲之前的際遇說起。
如果我們要談起武則天,就不得不說一下他的父親武士彠,如果放在現代來看的話,這絕對是一個非常勵志的人物。草根出生的武士彠跟隨李淵一路摸滾打爬,最後成為大唐的工部尚書,而且在天命之年,李淵還賜給了她前隋的宰相之女楊氏,對於武士彠這種貧苦出身的寒門子弟,無疑是飛上枝頭變鳳凰,天上掉下個楊妹妹。
雖然這個楊妹妹已經年過四十,但是武士彠卻仍然非常興奮,因為從此以後武家的門第終於有了躋身為豪門世族的希望,只要楊氏再為她生幾個兒子,他就可以光宗耀祖,延續武家的輝煌。可惜上天不作美,雖然楊氏已經是一名大齡婦女了,但是她仍然很爭氣的為武士彠懷孕了三次,只可惜生下的都是女兒。在古代,血統很重要,女兒是潑出去的水,早晚要嫁人的,在武士彠心中,沒有兒子繼承家業,武家永遠只會是庶民出身,這成為他餘生中唯一的遺憾。
楊氏生下的三個女兒,長女是以後的韓國夫人,二女兒就是我們的主人公武則天,不過最小的女兒在史書上卻沒有多少記載。武士彠的前妻相裡氏曾經為他生下兩個兒子,但是前妻是鄉野村婦,兩個兒子也是泥腿子扶不上牆,女兒們寄託了他畢生的希望。而武則天則不負所望,完美繼承了武士彠在商場和官場中鍛鍊出的智慧和眼光。
在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後,朝廷政治格局經過重新洗牌,武士彠這位深受李淵信任的老臣,再想平步青雲,擠進李世民的權利中樞,只能說是痴人說夢了。自此以後,武士彠離開了都城,他先後被任命為揚州都督府長史、豫州都督、利州都督和荊州都督。李世民對這位父親的老臣可以說是非常「照顧」了。武士彠四處做官,跑遍了大半個大唐帝國的領土,卻再也沒有回過京城。
年少的武則天生活在官宦家庭,和那個時代所有官宦子弟一樣,享受著榮華富貴、養尊處優的生活。但是武則天卻又不同於那些官家小姐,一直生活在深閨之中,她跟隨著父親到處奔波,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她有了更多接觸外界的機會,和當時的大家閨秀相比,她走了更多的路,讀了更多的書,也增長了更多的見識。
武則天的母親楊氏是隋朝時期的皇室宗親,也是貫穿南北朝時期北方幾個強大的氏族之一。因為南北朝時期的連年混戰,這些氏族經過血的洗禮,積累了無數戰功才有了如今的規模。再者,這些氏族都是北方少數民族和中原漢族進行民族大融合後的產物,楊氏骨子裡就流露出野性豪邁的氣質,他不僅有著遊牧民族女子精明強幹,大膽潑辣的作風,對於女紅也不擅長,還有著中原女子對於琴棋書畫的特殊感情。楊氏喜歡讀書,特別是喜歡研讀文史,這使得她擁有比尋常女子更為豐富的情感和理想。
而武則天的童年就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耳濡目染,父母的言傳身教使得年少的武則天獲得潛移默化的影響,她開始變的躊躇滿志,學識、教養和人生閱歷都與日俱增,她在日後的為人處世之中,總能以更為宏達廣闊的視角去看待事物,不會拘泥於方寸之間。不僅如此,武則天還繼承了母親楊氏的長壽特質,史料記載,武則天的母親活了92歲,而武則天則是82歲,在古代各種醫療技術水平落後的時代,能有如此高壽實屬罕見。
當武則天以為她會以這種平淡快樂的生活繼續走下去的時候,她溫馨的童年就在她年滿十二歲的時候戛然而止,這一次,她經歷了浴火重生的洗禮。公元635年,唐高祖李淵身染重病不幸去世。身在外地的武士彠得知這個消息後,回想起曾經和高祖一塊共創江山的歲月,他痛不欲生,一下子就病倒了,最後嘔血而死,終年59歲。
當武士彠駕鶴西去繼續在另一個世界追隨他的老主公,而武則天還沉浸在悲痛中不能自拔,她傷心的不只是父親的撒手人寰,還有家境的驟然改變。武氏家族在武士彠的苦心經營下,已經成為一個枝繁葉茂的豪門大族,他的三個兄弟都被李淵加官進爵,在武士彠活著的時候,這個龐大的家族還在他的掌控之中,而他死後,潛藏在平靜下的各種矛盾一湧而至,打得武則天措手不及。
武士彠和前妻所生的兩個兒子,名叫武元慶和武元爽,之前他們還有所克制,在父親死後,他們急不可耐的撕下了偽裝,露出了醜惡的嘴臉,因為武則天三姐妹還沒有出嫁,按照唐朝時期的慣例,當她們以後出嫁的時候是要進行財產分割的,多一個人,便會少分一份財產,兩兄弟自然是萬般的不願意。
再者,武士彠在生前便對這不成器的兩兄弟沒有好感,兩人對於從小就深受父親疼愛的三個妹妹十分嫉恨。新仇舊恨加在一起,兩兄弟對楊氏母女百般刁難和責罵。而其他武氏家族的成員,在處理這種家族矛盾的時候,一般都是向男不向女,自古男尊女卑,男人對於他們才是自家人,因為最終繼承家業和傳遞香火的都是男人的特權,女人在他們眼裡只是謀取利益的工具。
在武氏族人的打壓下,武則天母女在日後的生活中坎坷多難,卻又無可奈何,只能忍氣吞聲,武則天的大姐終於忍受不了這種屈辱,嫁給了賀蘭越石,而武則天從當初集萬寵於一身的千金小姐淪落到如今被人一味作踐的可憐之人,如此的落差讓她刻骨銘心。
年少的武則天非常像他的父親,當初武士彠低聲下氣的賣豆腐起家,忍辱負重才有了今天,本就有著潑辣性格的武則天在這種境遇中鍛鍊出了堅毅和無情的性格,她沒有自怨自艾,而是一直隱忍,像父親一樣沉著冷靜的尋找著改變命運的契機。
公元637年,也就是貞觀十一年的時候,十四歲的武則天終於等來了機遇,唐太宗李世民降下詔書,廣選天下美女和才女入宮。徵美令公布後,如此天賜良機,武則天自然不會放過,她成功進入了後宮,邁出了她女皇之路的第一步。
現在我們回顧下,武則天能在日後的明爭暗鬥中一路有驚無險的走下來,成為最後的人生贏家,她十四歲之前的人生際遇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十四歲的武則天已經是一位風姿卓然的美少女,她有敏銳的頭腦,卓絕的膽識,不屈的性格,還有成熟的嫵媚氣質,這些都是她成功的資本和因素。如果沒有這些,在爾虞我詐的後宮之中她早就消香玉損了,不是嗎?